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百年匪王 >

第18章

百年匪王-第18章

小说: 百年匪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机会,王达礼的保安团又招了一部分新兵。

此后,王达礼、丁老三部以牛头崮为根据地,队伍迅速扩大。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战志坚韧,军风整饬;毁家纾难,戮力以赴。”王达礼的保安团还有着严格的群众纪律。他亲自为部队立下了“三清四自”的条款:三清是,庭院扫清,锅碗洗清,借物还清;四自是:衣服脏了自洗,吃面自磨,炊事自理,枪炮自扛(不拉夫),这些纪律很受老百姓欢迎。1987年新编的《沂蒙县志》就这次伏击有过公正的记载:“……国民党保安团在国民政府沂蒙县长王达礼的率领下,于城南二十里沟处伏击日军车队,打响了本县对日作战的第一枪……”

第三部分

第22章

国难当头,以命相拼

沂蒙县的第二枪,就是共产党人关庆民领导的“沂蒙人民抗日义勇军”打的了。

这一时期的义勇军战斗力应是很差的。因为他们中间几乎没有真正打过仗的军人,只有几个军阀混战时原直鲁联军的士兵。有个副班长,算是最大的官。其余的全是农民、小贩、屠夫、小商人等。而且武器也差,除了30多枝步枪、3把匣子枪、20多颗手榴弹外,基本上全是大刀、长矛。

说到关庆民的这支队伍,就要说到他的父亲关润林了。自打关润林拒任维持会会长后,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关家桥。回到老家后,他拿出了5000块现大洋,给了自己的儿子作经费拉队伍。当时的这5000块现大洋,可拉150人的队伍(不仅含买枪弹的钱,还包括一定时间内的吃、穿、用)。当时的行情是:两块大洋买一颗手榴弹,一块大洋买5粒子弹。有些小货郎专门干这买卖。这种现象一直延续了整个八年抗战。

关润林是个很有民族气节的乡绅。祖上曾闹过义和团,在沂蒙县也有一定影响。如今,日寇入侵,国家危亡,他理所当然地站了出来。

在儿子的队伍刚刚拉起的时候,他就赠送给儿子一面锦旗,上书16个狂草大字:国难当头,以命相拼、伤时拭血,死则裹身。遗憾的是,这面旗并没有打到抗战结束。随之而来的,还有个令人悲痛欲绝的事件……

老子英雄儿好汉。本来就是共产党人,且搞过一次暴动的关庆民更是热血沸腾,他在自己身先士卒的情况下,还把自己的侄子关满仓拉进了这支队伍。

正是他的这一拉,才使得他们关家在他本人死于党内的“肃托”,其父死于1947年的“土改扩大化”后,算是有了革命事业的接班人。1983年,关满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十二师(时驻山东兖州)副师长的位子上离休。1992年去世(同样没有活过我爷爷)。

说实话,王达礼的第一仗对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来说是个刺激,关庆民公开地讲,王达礼的保安团能打,我们共产党的队伍更能打,论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我们共产党应更胜一筹。所以,抗日义勇军决定,也打上一仗,让王达礼看看,让老百姓看看。

。。。。。。

那么,在哪儿打呢?城郊,肯定是不能去的,再打伏击,已是不可能,因为在王达礼打了那次伏击后,小日本提高了警惕,每次运送战争物资,均是三辆车押送。每辆车上均配有轻机枪一挺。而且还有更狠毒的一招:每辆车上拉上几个中国老头、老太太,你说你怎么打吧。

想来想去,决定打东峪子镇的一小队日本兵。东峪子镇位于县城以东30里远的地方,是通往安丘和高密的必经之路,也是个比较大的镇子。当时住了一个班的日本兵,一共十几个人,由一名日军军曹带领。这个班的日本兵,每天早上都要起来出早操,路线是出围子东门往南,上乡间小路。出操的时候还喊口号,唱日本歌,是警惕性最低的时候。

决定打以后,他们将伏击的地点定在了围子东门南一里多的地方,这儿有一片老坟地,坟地里的坟头墓碑以及树木可以作掩护。那条跑操的小路正好从坟地的旁边通过。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坟地的后边紧靠着一个40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叫小李庄。关庆民他们打算,万一埋伏失败,也好往村里撤。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们一行人出发了。当时,他们精心挑选了50多人的突击队(以有枪的为主,年轻力壮的为主,家在小李庄的为主)。

临行前,他们喝了壮行酒,关润林还杀了一口猪慰问大家。吃饱喝足,他们连夜出发。鸡叫头一遍前,便全部进入了埋伏点。

早春的天亮得应该算早的。天蒙蒙亮的时候,一队跑操的小鬼子终于出现了。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人人扛着枪,打头的一个还扛着机枪。远远地就听到了大皮靴的踏踏声。近了,近了,小鬼子终于来到坟地的旁边。

关庆民一声打,义勇军的枪声响了,不知是天太冷,还是第一次打东洋人太紧张,第一阵枪声响过以后,仅仅是打伤了三个鬼子,让人感到高兴的是,带队的军曹被打伤了。但这家伙十分顽强,跪在地上指挥作战,用他的王八盒子向着坟地猛烈射击。其余的缓过神来后,也迅速卧倒向坟地射击。

“瞄准了打,别慌,别乱来……”关庆民大声喊着,他的破驳克枪只打了三枪就卡壳了。气得他爹呀娘呀地直骂。直到那位直鲁联军的老兵提醒他别乱开枪。他才向队伍喊了几句。

“达达达……”鬼子的机枪扫了过来,关庆民的破毡帽让穿了个洞。吓得他半天说不出话来。很快,义勇军伤亡了五六个人。

又是一阵乱枪后,有一个鬼子趴下不动了。还有一个胳膊受了伤。他的一个同伴急忙用刺刀割断绑腿带给他包扎。趁鬼子火力减弱之际,义勇军又打了一阵枪。有一个队员太兴奋了,站起来喊:“我打中了,我打……”叭,一颗子弹飞来,正中脑门,人一下就趴那儿了,连吭都没吭一声。

队伍有点乱,有两个队员吓得哭了起来。鬼子趁势向坟地挪动,伤了腿的军曹在后边压阵。

那位老兵大声说:看样子鬼子要冲锋,让大伙准备手榴弹。关庆民就喊了声准备扔手榴弹。结果,有的队员太紧张,已把手榴弹扔出去了。不过这一来有点歪打正着,正好有两三个鬼子起身要冲锋被炸了个正着。鬼子马上被炸翻在地。这一下,大伙的劲头被鼓了起来,枪打得更密了,有人又扔了几颗手榴弹,但效果却不大。那位老兵连声喊道,等小鬼子冲锋时再扔!

趁着小鬼子愣神的功夫,几个胆大的队员在关满仓的带领下一气冲了上去,去捡鬼子的三八大盖。有一位正要拿枪时,突然发现鬼子还没死,紧紧地拽着枪不放,旁边的一位义勇队员一看,抡起大刀片就是一刀,把个鬼子劈成了两半。拿枪的队员趁势一使劲,一条三八大盖到了手里,但问题也来了,抡大刀片的队员说,鬼子是我砍死的,枪该归我;但抢了枪的队员说是我先拿到手的,该归我。关满仓火了,大声喝道,什么时候你们还在这里磨牙,快撤。几个人刚撤回来,鬼子的机枪就扫过来了。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随着一阵机枪声响过,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三个鬼子从围子里冲了过来。显然这是未出操的鬼子听到了枪声过来支援了。

“啊,电驴子……”

“电驴子,机枪……”

义勇军一下乱了起来。因为队员们从来没见过摩托车,而且摩托车上还能开机枪!在他们眼里,这玩意儿简直就像坦克车!就管它叫“电驴子”。

鬼子一看自己的援兵到了,哇哇哇地站起来就要往坟地里冲。“快扔手榴弹……”关庆民大喊起来,那位直鲁联军的老兵也跟着喊。于是,队员们一下扔出了八九颗手榴弹,这才阻止了鬼子的冲锋,在那位老兵的建议下,关庆民果断地下令撤退。到底是本地人,地形熟,一眨眼的功夫,义勇队的人全部撤到了村子里。

义勇军进村以后,鬼子也没有追击,就急忙抬着阵亡的鬼子和伤员回围子里。一位早起拾粪的老大爷说,他亲眼看到鬼子被打死两个,被打伤了五六个,瘸瘸拐拐地回镇上了。

第三部分

第23章

小李庄惨案

鬼子撤回东峪镇的当天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义勇军里几个胆大的队员,在那位老兵和关满仓的带领下还重返了坟地,拾回了不少子弹壳,一个队员还意外地捡到了日本人丢下的一个钱包,里边除了一些花花绿绿的日元外,还有一个日本娘们的照片。大伙如获至宝,纷纷传看,胆大的还亲了照片几下,惹得大伙哈哈大笑。

为了防止鬼子追击,关庆民连夜将队伍撤走了。

关庆民他们撤走的次日凌晨——前后不过几个小时,惨案发生了。

驻沂蒙县城的60多个鬼子在麻田少佐的亲自带领下,分乘三辆汽车,包围了小李庄。天刚麻麻亮,枪声便响作了一团。鬼子包围小李庄后,要求所有的男女老少统统地到村中央的空地上集合。接下来的事情便像电影里我们所看到的一样了:鬼子要求村里的人说出义勇军到哪里去了,谁家窝藏过义勇军,谁家有人参加了义勇军。

一开始,当然没有人说,没人说倒不是因为坚强,而是从来没见过这阵势,早吓得六神无主了。

那位东北人出身的翻译又说了两遍,还是无人说话。麻田急了,向着翻译官咿哩哇啦一阵子,翻译官说:“敢问哪位是村长先生。”

村长战战兢兢地站了出来,这是位50多岁的半老头。

翻译官上下看了他几眼:“那好吧,请你说出袭击皇军的抵抗分子的下落……”

村长支支吾吾,显然不想说:“这,这,我那天去了东峪镇……镇……办办……事去了,我不在……在家……”

翻译官又紧逼一句:“……那谁家当了抵抗分子你总该知道吧……”

“这……”

麻田不耐烦了,他显然是在等待这一时机的到来,只见他朝那位负了伤的军曹使了个眼色。那军曹二话不说,掏枪就打。两枪全打在村长的胸口,村长一个趔趄,就倒在了地上。村长倒地后,痛得直打滚。地上很快就流了一滩血。

村长的媳妇看到了,拨开人群就要冲过去。麻田又哇啦了一声,就近的一个日本兵端起刺刀就捅,一刀捅在了村长媳妇的大腿上,村长媳妇一下倒在了地上,爹呀娘呀地喊了起来。

人群开始骚动了,很多人哭了起来,是被吓哭的——尽管我们的电影从来不这么拍。

“嗒嗒……”一阵机枪扫过人们的头顶。哭喊声被镇住了。

麻田示意翻译官掏了一把白花花的现大洋:“皇军说了,谁说出来奖给谁现大洋,谁要是不说……”

“我知……知道村里谁家当兵了。”村里一个名叫皮二的二流子一看现大洋,眼立马瞪圆了。

麻田走近皮二:“来,来来,只要你说去(出)来,马上给你……”

“真……真的吧?”皮二还有点不相信。

麻田让翻译官丢到了地上几块大洋。那皮二忙不迭地去拾:“东头……头刘旺家的二哥当了兵了,昨晚打完伏仗后还回家喝了粘珠(即稀粥)。”

这时,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刘旺的父亲和他的一个弟弟忽的冲了上来,扑到了皮二的身上就打:“好你个混蛋,你瞎说,谁说我们家老二当兵了……”

皮二被打趴在了地上:“我瞎说,我瞎说,别打了,别打了……”

鬼子被搞迷糊了,搞不清到底谁是真假。四个鬼子兵上前架住了刘家爷俩。麻田怒气冲冲地走到皮二面前,用手枪点着他的头:“雪(说),他们家到底是不是抵抗分子……”

皮二哭丧着脸说:“司令爷爷呀,你不能让他们打我呀。疼呵,不打我,我就说实话,他们家就是……不信,你问问乡亲们……”

麻田像是被提醒了,马上命令翻译官询问大伙。翻译官连着问了两声。乡亲们没有吱声的。这种沉默被鬼子认为是默认。麻田一挥手,四个鬼子将刘家爷俩摔倒在地,几刺刀下去,爷俩顿时成了个血人。刘家父子破口大骂:“好你个皮二,狗汉奸,烂秦桧,我们刘家饶不了你……”刘家弟弟被刺了五刀,已说不出话来了,只是在那翻白眼。

小李庄的人哪里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人群整个炸了营,人们哭叫着向四处逃散。麻田没有想到老百姓会“炸营”,只好命令开枪。鬼子的机枪响了,30多名乡亲被打倒在血泊中(事后查明为36人,其中有3名妇女和2名老人,4名儿童)。加上先前被打死的村长及刘家父子,一共39人罹难!伤者21人。

接着,日本人又强迫皮二带路,指明谁谁谁家是“当了兵的”,然后一把火烧光。又把碾子上的石骨碌推到吃水的井里(既让你碾不成米,又让你吃不上井水——沂蒙山区的老百姓最恨鬼子这手)。

鬼子们一直折腾到快吃晌饭,才悻悻而归。

皮二自知在村里呆不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