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匠皇帝-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嘉谟话里的意思天启皇帝自然能够听懂,他无非实在告诉自己,自己的话他已经听懂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这么绕来绕去的有意思吗?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借用一句诸葛亮的话,益州疲弊,此真存亡之秋也。蜀国随疲惫,可是却也有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我大明可谓大厦将倾,国家也是千疮百孔,可是这个时候,大明的这些大臣在做什么?”此时压抑在天启皇帝心中的怒火,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场所,天启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不断的回响。震慑这这大殿,也震慑着周嘉谟的身心,他的身子都为微微的颤抖。怀才得遇英明主,那么自己也可以一生无憾了。
“他们在争权夺利,在挖大明的墙角,他们有没有想过,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或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换个主子而已,可是这么多年的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平日了满嘴的清高之词,可是谁少拿一点都不行。正应了那句话,笔下有千言,胸中无一策。文天祥临死前说过,读圣贤书,所谓何事?”天启皇忽然间状若疯魔,眼睛因为愤怒迅速充血变得血红,伸手便将腰间的宝剑拔了出来。
天启皇帝用剑指着周嘉谟,眼睛瞪着他,大声的喝问道:“你是不是大明的重臣?愿不愿意和朕中兴大明?如果你言不由衷,朕就灭了你的九族。如果你此时告诉朕,你不可以,朕让你致仕。”此时天启皇帝已经将剑驾到了周嘉谟的脖子上,对于自己不能肯定的大臣都要进行一番测试,周嘉谟就是天启皇帝要测试的第一个人。对于这样有能力的大臣,天启皇帝是打心底里期盼的,可是如果他们深陷党争,不要说做什么实事了,就算能不能坚持本心都难说的很。
周嘉谟没有想到天启皇帝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不由抬起头看着天启皇帝,可是看到的却是天启皇帝愤怒的眼神。虽然是愤怒的眼神,周嘉谟看到了一丝信任更多的却是期盼。此时的他不禁想起来自己年少的是的梦想,想起了曾经发下的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志,胸中顿时一种东西要喷涌而出。
狠狠的将头磕在地上,声音颤抖着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臣愿为陛下马前卒,虽死不悔。”
天启皇帝将宝剑收了起来,将周嘉谟缓缓的扶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卿不负朕,朕必不负卿。他日若大明亡国,朕希望爱卿能在朕的身边。”
“如果真到那个时候,臣必不在陛下身边,臣虽然武不能上阵,文不能定天下。可陛下以国士带我,臣必以国士报之。到了那时,臣愿提三尺青锋,为陛下战死杀场。”周嘉谟此时心里已经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这一生能遇到这样的值得报效的君王,自己何惜一死?这或许就是文人的气节,文人的骨气,文人的脊梁。
用力的拍了拍周嘉谟的肩膀,天启皇帝用力的道:“有什么想法,经管放手施为,朕给你做主。”
“陛下,朝中臣子大多结党营私,想要澄清吏治,第一步是要澄清朝堂,将这些结党营私之人全部赶出朝堂。然后选贤任能,才能迅速的澄清吏治。”周嘉谟将自己的意见抛了出来,这是他为官这么多年的经验之谈。他的心中对于面前的这位帝王有了强大的信心,说起话来自然不再有丝毫保留。
“朕何尝不想一举扫除党争,澄清吏治,可是谈何容易。朝堂上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爱卿上任之后,可以先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才干的官员。将他们的能力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送到朕这里来。等到时机成熟,朕自会一举解决党争,澄清吏治。”周嘉谟的意见自然是好的,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大明朝积弊已久,正可谓积重难返,想要一步成事,自然是不可能了。
“是,臣遵旨。”虽然天启皇帝没有准了自己的办法,可是周嘉谟的心里却更加的安心了,因为皇帝是老成谋国之言。此时他的心里更加的安心了,干劲也更足了。
带着满心的欢喜和对未来的希望,周嘉谟离开了乾清宫,此时他仿佛看到了大明的中兴。一个强大的王朝,一位贤明的君主,还有自己一代贤臣,必将留名青史。
从乾清宫出来之后,周嘉谟在紫禁城的门口遇到了两个人,或许说是正在等他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杨涟和左光斗。
“周兄,不知陛下召见有何事?”左光斗的性子比较急,看到周嘉谟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周嘉谟知道天启皇帝那些话都是心腹之言,万万不能对他人讲,可是却也不忍心欺骗自己的好友,只好道:“陛下问了我两个问题。”
“什么问题?”左光斗连忙问道,眼中满含着期盼,更懂却是患得患失。
“第一个问题是读圣贤书所谓何事?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为了什么而读书?”说完之后,周嘉谟头也不回的走了,只留下不明所以的杨涟和左光斗。
二人相视一眼之后,左光斗依旧是满脸的雾水,一边的杨涟却有了一丝明悟,若有所思的道:“是啊!读圣贤书,所谓何事!”说完也不理会左光斗的追问,快步的向着周嘉谟的脚步而去了。
谢谢残迷书友的打赏,今天的第二更送到,希望大家多多的支持,票票啊!票票啊!
第五十章互相试探
北京城一早就很繁忙,自城门开启的时候,无数的商人,百姓就在这里进进出出。时至中午,这里的人就渐渐的稀少了起来,可是此时京城的门口却来了一群人。
锦衣卫在大明的地位十分的特殊,所以当看到锦衣卫来到的时候,守城的军兵立刻驱赶周围的百姓。可是让他们奇怪的,每次都是策马而入的锦衣卫,这次却没有那么做。而是都乖乖的走下了马,而在这群锦衣卫的中间的却是两个人,两个穿着粗衣的老者。
这两个老者每个人骑着一头驴,不紧不慢的像城门处走来,倒是那些锦衣卫此时脸上的表情似乎很是焦急。不时的看看城门,又看看身后的老者,可是却也不敢说什么。
看着着怪异的一群人,守城的兵丁很好奇,可是却没敢上前询问。对于锦衣卫那是避之惟恐不及,更何况上前去讨那个没趣。
这一行人自然就是刚进京的徐光启,没有过多的停留,这一行人的目的地就是紫禁城。
“陛下,徐光启来了,在外面侯着呢!”外面的小太监来通报的时候,天启皇帝正在吃午饭。想到天启皇帝的交代,陈洪连忙来天启皇帝的身边。
听了陈洪的话,天启皇帝大声的道:“快,快请进来。”对于这位历史上名人,自己终于可以一睹真容了。此时所有的传言和史实都是虚的,天启皇帝的心中已经很是迫不及待了。
随着缓缓的脚步声,一个人影出现在了大殿里,当天启皇帝看到徐光启的时候,就愣住了。面前的这个人和想象中的徐光启差别实在太大。在天启皇帝的印象里这位徐光启怎么也应该是羽扇宽巾,或者是一个身上穿着西装,带着一顶小小的礼貌,手中再拿着一根拐棍。此时在天启皇帝眼前的却是一位粗布老者,身子微微有些佝偻,头发也有些白了,倒是脸上的神色看起来还是不错。天启皇帝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就像是一位普通的老农的老者,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光启,没有丝毫的特别,这种落差让天启皇帝当时就愣住了。
“草民徐光启,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直到徐光启对自己施礼,天启皇帝才缓缓的回过神来,轻轻的将他扶起来道:“爱卿一路辛苦,来人赐坐。”
等到徐光启坐下,天启皇帝才缓缓的道:“朕早就想渐渐爱卿了,今日终于得偿所愿,朕很高兴。”
“草民愧不敢当。”此时徐光启还不知道这位刚刚登基的天子想要做什么,自然不会真心相待,对于明朝皇帝的刻薄寡恩,这位老徐头可是感受颇深啊!
“爱卿还没有吃饭吧!想来一路走来也很是辛苦。”看了一眼风尘仆仆的徐光启,天启皇帝就知道这位应该是直接来的皇宫,因为自己召见的急,甚至连口水都没喝。略微思忖了一下,天启皇帝有将目光转向了陈洪,道:“去,叫人备一桌膳食,拿到这里来给徐爱卿。”
时间不长,一桌简单的饭菜就摆在了桌子上,既然是给徐光启准备的,自然没有天启皇帝吃的那么繁多。
“臣愧不敢当。”徐光启此时也真的饿了,客气了一下之后,也就没在虚伪,而是坐在那里开始吃饭。
看着这个胃口这么好的老徐头,天启皇帝的心里很高兴,看这样子还能好好的为自己工作几年。
等到徐老头吃完了又喝了一杯清茶,天启皇帝才将他带到了御书房,在这里要了解一下,这个人是不是有传说中那么厉害。
“徐爱卿,朕找你来是有些事情想要找你去办,不知道你能不能胜任?”笑着看着徐光启,天启皇帝才缓缓的道。
“不知陛下想要交托的是什么事?”让天启皇帝没想到的是徐光启不但没有跪下谢恩,也没说什么臣必鞠躬尽瘁却来了这么一句。微微愣了一下之后,天启皇帝就是心头一喜。自己从来都是坚信韦小宝的观点,有能力的人大多不能说,能说的大多都是银样蜡枪头,徐光启这么问,一看就是一位实干家。
在天启皇帝观察徐光启的时候,徐光启也观察着这位新主子,他也曾经满怀热血,他也曾经满怀激情,他也曾经壮怀激烈,可是这么多年的磋磨,让这位徐老头已经是心力交瘁。这也让他越来越慎重,也可以说是小心翼翼,他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如果不是英明之主,他只希望能够好好的过几年日子。
“你对眼下大明的时局怎么看?”天启皇帝看着徐光启严肃的道,这是自己对他的一个试探,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天启皇帝想看看这位徐老头有着什么样的看法,相对于袁崇焕,天启皇帝可是更加期待他的表现。
“夕阳末日,大厦将倾。”徐光启此时也想对天启皇帝在做一次试探,所以大着胆子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如果天启皇帝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大明的问题,他愿意真心实意的做些事情。如果不是,那么正好用这句话激怒天启皇帝,将他赶回家。
听了徐光启的话,天启皇帝的心里顿时大喜,这个老徐头真是不错,不但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大明的局势,还懂得试探自己了。天启皇帝笑了笑,淡淡的说道:“爱卿这是谋国之言,朝堂上那些人能有爱卿这样见识的恐怕不多。不知道爱卿觉得如何才能挽救大明这大厦将倾的王朝?”
此时的徐光启心中已经是大喜,这位皇帝真的是一位明主,怀才得遇英明主,自己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他激动的道:“此时大明若想中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变法。”
“是啊!变法,当年的张居正的新政,给大明带来了一丝光明,最终却落得个人亡政息,爱卿知道为什么吗?”天启皇帝此时心中也满是感慨,变法,这个词语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次,可是成功的究竟有几次呢?
第三章来了求票票啊!
第五十一章密谈
“这个,臣不知。”徐光启当然知道,张居正的变法之所以失败,还不是因为你们老朱家的皇帝,可是这话他却没有说出口。
“老滑头。”笑骂了一句,天启皇帝继续道:“从秦之商鞅变法到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最终到本朝的张居正变法,哪一位不是胸有江山,腹有良谋。可是最终呢?人亡政存是最好的结果,可是大多都是人亡政息。在这些变法里,他们的失败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有得到当权者的权力支持。最终这些胸怀大略的人,大都含恨而终。”
徐光启虽然和赞同天启皇帝的话,可是只能心里想一想,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口。
“朕决心锐意革新,立志变法,拯救这个大厦将倾的国家,这次变法朕会亲自主持,不会让人替朕背黑锅。朕已经做好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准备,哪怕因此而亡国,朕也在所不惜。”此时的天启皇帝不再是那个曾经颓然的大学生,而是一个真正的华夏子孙,一个大明的皇帝,一位想要成为绝世英主的皇帝。
“臣虽老迈,可自认还能为陛下出些力,臣甘为陛下马前卒。”看着跪在地上的徐光启,想起昨日的周嘉谟,天启皇帝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自己的身后是千万华夏子孙,是华夏的脊梁。
“朕既然将爱卿找来自然不会让爱卿白来,自然是有事情吩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况且爱卿还不算老,朕自然不会让爱卿清闲。”天启皇帝笑着将跪在地上的徐光启拉了起来,这个徐老头可是自己最看重的,没有之一,很多事情离了他就真的做不成了。
“虽然朕有雄心,也有壮志,可是要一展抱负,还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