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208章

明朝好女婿-第208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见,太康读《红楼梦》已经读得将自己彻底代入进去了。

这个文学女青年啊,苏木忍不住一笑:“还去京城投亲,这里不就是京城,倒是古怪了!”

他这一笑,正德皇帝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确实,确实,这个二货!”

正德皇帝这么二的一个人,偏偏还不自觉,反一口一个二货地说着自己的妹子。

张太后凛然地看苏木:“信看完了,拿个法子出来!”

她虽然才垂帘两月,生性也柔和,可毕竟是天底下最有权势之人,身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威仪。

苏木被她喝了一声,心中一颤。

可他也知道,在张太后面前,你越是怕,只怕越要糟糕。你越怕,就说明你想不出任何法子,还如何忽悠人?

就装出一副镇定的模样,反微笑道:“太后勿急,臣还有几个问题要请教。”

看着苏木一脸的微笑,不知道怎么的,张太后心中却有种莫名其妙的念头:难道这个苏木真有法子?

“你问。”

太康公主所是要去京城投亲云云,不过是代入《红楼梦》这书太深,鬼才知道她现在在什么地方。苏木就随口问道:“太后太康公主今年多少岁了?”

张太后:“满十四岁半年了,再过几个月就是十五岁,怎么了?”

苏木又继续胡乱问道:“按照民间的规矩,男子满十六就可以娶妻,女子十四就可以嫁人。太康公主既然已经满十四周岁了,可否定下婚事?”

没办法了,现在只能跟张太后胡扯,拖延一时算得一时,没准说着说着,就能想出办法来。

“定下婚事了……啊,你的意思是……”张太后突然叫了一声。

正德皇帝也猛地一排额头:“苏木啊苏木,果然是朕龙潜时东宫第一智囊,真真叫人不得不佩服啊!太后,如果不出意外,太康应该是去河间府了。”

张太后也一跺脚:“定然是的,堂堂皇家公主,竟然竟然……伤风败俗,伤风败俗……”

说到这里,张太后气得一张脸顿时失去了血色,嘴唇也哆嗦起来。

太后和正德如此激烈的反应倒叫苏木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第339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不过,苏木也知道自己刚才这一席话,正好缺牙巴咬虱子,正好咬中了事情的关键。

回过头一想,“十四岁”、“婚事”、“河间府”应该是其中的关键词。

正德皇帝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依旧在嘲笑自己的妹子:“这个二货,居然干出这种事来。既然如此,朕派人去将她给抓回来就是。无论是出动锦衣卫还是东厂,都可以,他们就是干这个的。太后,你也别生气了,为这小丫头气成这样不值当。若没事,朕就去办了。苏木拟旨!”

“是,陛下。”苏木还是满心的疑惑,拟旨,拟什么旨?

“住手。”皇太后眼睛又红了,挥了挥袖子:“苏木你先退下,在殿外候着。陛下,哀家先同你说几句话。”

“是,太后。”看张太后好象没有直接取自己性命的意思,苏木就知道忽悠成功,此事不走,更待何事,就慌忙推出太后的寝宫大殿,站在外面等着正德皇帝。

外面依旧立着不少太监和宫女,一个个都战战兢兢,面如土色,看样子太康公主离家出走一事,所有的人都承受了极大压力。

刚出来没片刻,张永就挨了上来,低声道:“子乔,今日好险,若非太后这边的太监认识咱家,而陛下又恰好在大内,只怕慈圣太后她老人家就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此事乃是刘瑾要害你。”

听张永说刘瑾要害自己,苏木心中却不以为然。

张永和刘瑾本来就有仇怨,况且,他们二人一个是司礼监掌印,一个是御马监管事牌子,乃是皇宫中第一和第二当红之人,权势使人争,难免会见面就掐。

苏木作为一个外官,内廷中的各色人等的恩恩怨怨同他也没任何关系,自然不想牵扯进去。

就笑了笑,也不说话。

见苏木不相信的样子,张永急道:“子乔正人君子,却不知道这宫里的争夺是何等酷烈。上次你我去银钩赌场救那什么吴老二,已经犯了刘瑾的忌。刘瑾这人心胸最是狭窄,又嗜财如命,你我去他赌场上闹,刘瑾自然是要报复的。”

苏木看了张永一眼,不动声色地问:“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刘瑾又是怎么害我的?”

张永道:“本来,这太康公主失踪跟他刘瑾八杆子也打不上关系。可这贼子却在第一时间带人进了太康公主的寝宫,将里面的宫女太监都抓了个遍不说。还从里面抄了好几本子乔所作的《红楼梦》。刘瑾这鸟人日思夜想着就是要借故报复子乔,一看到这书,又见了太康殿下所留的信件,就如获至宝地拿着去太后那里告子乔的黑状。”

说着话,张永一脸的煞气:“咱家和刘瑾那贼子都是万岁爷的奴婢,真有事,自然要先去禀告陛下才是。这贼坯居然先去禀告太后,不就想着要害你性命吗?”

苏木心中剧震:原来是刘瑾,我和他无冤无仇,关系也是不错,至于吗?

一想到这里,他胸中顿时就涌起了一股郁气。

可回头一看,却见着张永眼神中闪过一丝不为人知的大得意,知道此事并不如他口中所说的那么简单。

反笑了笑,若无其事地问:“张公公,那日之后,你是不是借故将刘瑾的赌场给夺了?”刘瑾这人苏木是了解的,虽然是一个活脱脱的小人,可也不是疯子。他自然知道我苏木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而不狂妄地说一声,苏木以前的一系列出色表现已让东宫旧人敬若天人,刘瑾自然不肯平白替自己树立一个大敌。

这次之所以下此死手,想必是这个张永在下面搞了什么鬼名堂,彻底地惹恼了张永,又认为苏木同张永结成了同盟。

张永已经很可怕了,现在又多了一个苏木,刘瑾为了自保,自然要先下手为强。

张永被苏木这一问,下意识地回了一句:“你怎么知道?”

这话刚一脱口而出,张永就知道自己上了苏木的当,一张脸羞的红如猪肝。

心中也是震撼:这天底下还有苏子乔不知道的事情吗?

苏木冷笑:“若要人不知道,除非自己莫为。张公公,你弄出这么大乱子不说,反叫了刘瑾也恨上了我要害我性命,总归你得给我一个解释是吧?”

张永羞愧地紧了一下手脸,尴尬地说:“子乔,张永在认识你之前不过是宫中的一个小太监。若为子乔你的提携,入了陛下的法眼,也没有今日的风光。你的大恩大德,张永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实在是,实在是……张永骤然得居高位,以前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在这大内里又没有人情面子,要想叫手下人听话,威固然够了,这恩却不知道拿什么来施。这次才逼不得以行此下策,还请子乔你恕罪!”

说着话,他就将事情的来由同苏木说分明了。

原来,张永那日同苏木一道从银钩赌场出来之后,张永见那赌场大衬称银小衬称金的光景,贪那赌场的利益,索性就带了人马又回过头将刘瑾在这处的产业都给接收了过去。

表面上却对东厂的人说,这家赌场得罪了苏先生,得有个交代。既如此,就将赌场赔给苏木好了。

东厂的人见御马监的人凶狠,飞快地报去刘瑾那里。

刘瑾一听说张永和苏木勾结在一起,心中就畏惧了。区区一个张永,他还不放在眼了。可苏木这人,即便是他这个东厂厂公也是惹不起的。恨得牙关痒痒的同时,只叫手下忍耐,他自有计较不表。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刘瑾又告了这么个黑状,算是彻底和苏木翻脸了。

相比起东厂有规矩钱保护费可收不同,张永的御马监却没有其他外快。这次没收了刘瑾的赌场,有了固定的收入,手头一下子有了活动钱。

说完话,张永作揖到地,向苏木陪罪。

见大内排名第二的公公居然向苏木赔礼,其他太监都惊得瞠目结舌。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苏木拿这个厚脸皮的张永也是没有法子,只道:“我可是被你害苦了,还平白同刘瑾做了仇人。”

张永:“苏先生,那个赌场每月都有五六千两的流水,你放心好了,总归是少不了先生那一份。这其中起码有两成是你的产业。”

东宫旧人都知道这个苏先生什么都好,惟独有贪财这个弱点。

苏木气苦:“谁要你的股份!”

正在这个时候,正德皇帝走到大殿门口:“苏木,你进来吧,太后有派遣给你。”

第340章 派遣

“派遣,什么派遣,太后她老人家还要责罚微笑臣吗?”苏木心中不踏实,忍不住问。

可皇帝却大步走下台阶,朝张永点了点头:“张永,摆驾回西苑。”

“是,万岁爷!”

苏木大惊,“陛下你这是要走了,臣……”臣怎么办啊?

正德看着苏木,挤了挤眼睛:“自然是要走的,苏木,老实对你说吧,朕最害怕看到太后流泪了。她老人家一抹眼泪,朕心中也是发酸,既然如此,还是先回西苑的好。反正这事是因为你那《红楼梦》而起,自己定吧!”说完话,就打了个响指:“出发!”

一派后世非主流二逼青年的派头。

几个太监一拥而上,簇拥着正德小皇帝走了。

太不讲义气了,太不讲义气了!看着正德皇帝的背影,苏木气得直打哆嗦。

这才是恶人有恶报啊,想当初苏木也很是坑过正德皇帝几回,如今,山水有相逢,这次自己最需要皇帝的时候,朱厚照这小子却撒手不管了。

居苏木看来,张太后面向和蔼,应该是一个温柔的女子。可女人这中生物最是没有理性,一旦涉及到子女,更是如此。

苏木心中第一次有些发憷了。

可就这么呆在外面也不是办法,只能得硬着头皮又进了大殿。

殿中依旧如先前那般狼藉,屏风依旧躺在地上,三本《红楼梦》也被张太后撕成了碎片。

风吹进殿中,乱七八糟地四下飞舞。

张太后好象没什么力气的样子坐在须弥座上,指了指御案上一张用木头镇纸镇着的字条:“你拿了去吏部,然后上任去吧,至于接下来该怎么做,以你之才,想必也不用哀家提醒。”

“是,太后。”苏木小心地走上前去,拿了太后的手书,一看,顿时一呆:这是要外派我苏木去做官吗?

条子写得很简单,大意是着吏部派他去沧州出任巡检司巡检,一个正九品的官员。

对苏木来说,七品知县也算是芝麻绿豆官,这巡检,比芝麻还芝麻。

这个职务最早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设,盘查过往行人是巡检司的主要任务;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是设置巡检司的主要目的。

说好听点,就是武警中队队长。难听点,有些像现代社会的户籍片警,当然,巡检手头有兵,比片警权力大得多。

苏木心中奇怪,太康公主失踪,大不了派人去找,找着了直接绑回来就是,现在平白让我到地方做个小官,就算是贬斥,也不至于贬成这样,再说,我苏木又不是官。太后你这么一弄,反倒是便宜我了。

张太后缓缓道:“苏木,想不到你也是个心思便给之人,难怪能得天子信重。孝宗皇帝大行那天的事情关系到宫廷的声誉,秘而不宣,天下间知道你名字的也没几人。但哀家却是晓得的,你替皇帝也立下过大功。这次经你提醒,哀家突然想透了,太康公主定然是去了沧州。”

苏木低着头,静静聆听,心中知道张太后已经说到关键处。

张太后大约是刚才已经和正德皇帝商量好了,表情也平和下来:“太康从小没人管束,性子也怪,自从读了苏木你的书之后,想必是迷了心窍,要学书中的林黛玉去同表哥见面,在来个青梅竹马闹点事来。”

“哀家在未入宫以前本是沧州兴济县人氏,自从做了先帝的皇后之后,对乡民也颇多照顾,这做人不能忘本。”

苏木随口恭维:“太后的德行,天下人自然是知道的。”

张太后脸色也好看了些:“正因为不能忘本,太康年满十四之后,哀家就有意给她定一门婚事。按照明朝的规矩,皇帝大婚,只能娶普通人家的女子;而公主嫁人也不能嫁给权贵,中上人家即可。恰好,沧州人家里有一户人家乃是书香门第,却是良配,礼部将此事报上来之后,哀家也同意了。从太康所留的信笺来看,她想必是偷偷跑去看那户人家的公子,学《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的故事。”

苏木听得冷汗滚滚:明白了,明白了,应该是这样的!

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不乏对未来人生充满幻想的天真少女。在后世,这样的人苏木虽然没见过,可在报纸、网络上却没少见到。比如,某某某少女,因为沉迷于《还珠格格》就学那小燕子离家出走,要去寻找自己的奇遇;某少女看了《步步惊心》,入了魔障,整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