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304章

玄真剑侠录-第304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小宁师妹,她的本身修为算不得高深,伏羲琴也是刚接入手,还没有参悟过正宗御宝心诀,只能靠法器有灵自行护主,这活脱脱就是一只被扔进饥饿狼群里的肥羊。方才詹大建说宁青凌已经惨死,俞和虽然不信。但他也知道,现如今在原始恶念的挑拨下,当真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心中焦虑,脚下就更快,俞和几乎是足不沾地的向前急冲。又是百多丈走过,前面忽然雾气翻腾,一条雕花铜砖小道横插过来,有个人站在十字路口中央,他两手空空,正朝俞和点头微笑。
    “愚兄在此久候多时,可算是盼到师弟来了!此间凶险万分,也不知那金霞老贼到底在耍弄什么阴谋诡计。可惜愚兄道行浅薄,故而不敢轻举妄动,只得贤弟你来指点迷津,率我罗霄门人化险为夷。”
    “夏侯沧?”俞和抬眼一看这拦路之人,心中就不怎的舒服。昔年在罗霄剑门天罡院中受的种种刁难,虽然俞和早已释怀,但对这位天罡院大师兄,可全没留下什么好印象。尤其是夏侯沧偏偏在此时冒了出来,谁知道他安得是什么心?
    细细看眼前的罗霄夏侯沧,这位天罡院首座大师兄完全没有被原始恶念蚀化神智的模样。他面上神清气爽,双目中灵光湛湛,气脉悠长淡定,一套象征罗霄掌院真人身份的青天大衍法袍飘飘荡荡,周身氤氲浮动,霞光环绕,全不带着半点杀机戾气,与之前詹大建的那副情形迥然不同。
    俞和停下脚步,在夏侯沧面前一丈之外站定,语气平淡的道:“不知夏侯师兄有何指教?我此刻有急事在身,不便与夏侯师兄叙旧,还请行个方便,莫要挡路。”
    夏侯沧闻言露出一丝苦笑,他忽然朝俞和一揖到地,用极为诚恳的语气说道:“愚兄知道,贤弟对我是有怨气。请先受夏侯沧一拜,再听我细细分说。”
    在属于罗霄剑门的那段记忆中,天罡院首座大师兄夏侯沧是个倨傲自负,心比天高,性子阴沉偏执的人。可久别重逢,这位却变得如此谦卑有礼,令俞和几乎有种认错了人的感觉。因为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故而俞和闪身侧步,避过了夏侯沧的大礼。他依旧不咸不淡的说道:“俞和万万不敢当。夏侯师兄如有指教,还请言明。”
    夏侯沧深深的叹了口气,满脸愧色的道:“愚兄昔年被利欲熏心,日日不思修持,专事钻营算计,结果作了许多错事,愧对贤弟,还求俞师弟谅解。”
    俞和一挑眉毛,不置可否的答道:“大道渺渺,缘数寥寥。我辈皆须与天争与地争,更要与人争,方可得成正果。在俞和看来,师兄行事出于本心,莫不过是争那一线机缘罢了,无愧自己,何愧他人?”
    夏侯沧又叹了口气,说道:“师弟胸怀天地,看破红尘妄念,直指大道本真,难怪能有今日的成就。可惜愚兄当年执迷不悟,把师弟错当成了绊脚石,若那时便能与师弟倾心相交,早闻师弟的真知灼见,哪里来这几十年中的辗转反侧,自省悔悟?而今忆起我当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愚兄真恨不能狠狠的抽自己几个耳括子。以狭隘之心曲解道义,我且容不得他人,这天地又岂能容得了我?”
    “只可惜光阴无回,大错已成,即便懊悔也是于事无补。愚兄唯盼师弟恕罪,莫要与昔年那个小肚鸡肠、无耻下作的夏侯沧计较。”说罢,夏侯沧又朝俞和俯身一拜。
    俞和淡淡的望着夏侯沧,倒没再闪身躲避。他心中暗暗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不是在这恶念横流的无名之地中,你夏侯沧突然大唱变脸戏,也显得太过做作了。既然你跳出来唱了这么一出戏码,装成大彻大悟的样子,那么说明心中必有图谋,我倒要看看你究竟下文如何?”
    对面的夏侯沧一揖到地,复又直起腰,对俞和讲道:“打从师弟闯过解剑十八盘,拂袖而去之后,门中师长便议论纷纷,大抵都是指责宗华掌院师尊不对。鉴锋掌教师尊亲自过问,查明了前因后果,于三清大殿前当众降下法旨,罚宗华掌院师尊面壁五年,斩尽俗情孽障。而宗华掌院师尊亦自知是被那姓方的狐媚女子惑乱心神,这才定夺失当,愧对了师弟,故而他甘愿受罚,欣然领命去西峰思过崖闭关。”
    “虽然受责罚的是宗华掌院师尊,但罗霄上上下下都明白,其实是方家仪这红颜祸水,在宗华掌院师尊的耳边搬弄是非。不过鉴锋掌教师尊念在方家仪身世可怜,诚然行事荒唐,但皆是年少无知所致,就以慈悲为怀,并没有降罪于她,只是重重责骂了一通,希望她能幡然醒悟,迷途知返。可没万万想到,那方家仪居然错以为鉴锋掌教师尊并未发觉她在背后大搞名堂,竟趁宗华掌院师尊闭关之时,私自霸占了清微殿,对门下弟子颐指气使,嚣张跋扈。于是两位师尊都动了真怒,传下联名法旨将她逐出罗霄,发配南海海外,永不召回。至此之后罗霄弟子拍手称快,大赞宗门里妖风散尽,重归清明。”
    “这场风波过去,虽然师兄我未受责罚,但自个儿心里也是明明白白,知道师弟你愤然出走,与我做下的糊涂事必定脱不开干系。于是我向鉴锋掌教师尊请命,离开扬州远赴西南,常驻滇南别院,就是想从宗门纷争里抽身出来,找个僻静自在的地方好生反省。几十年来常与彩云雪山相傍,师兄自感心胸如洗,悔悟当年的过错,日日都想与师弟重逢,好向师弟当面道歉。哪怕被师弟打骂,师兄也是心甘情愿的。”
    说罢,夏侯沧把两手摊开,低眉垂目,摆出一副任打任骂的样子来。
    俞和脸上不见喜怒神情,就只是看着夏侯沧,淡淡的说道:“俞和并无怨恨,师兄毋需如此。若夏侯师兄没有旁的事情指教,我还心急赶路,烦请借光!”
    他作势一抬步子,就要继续朝前走去。
    “师弟且慢。另有一言,非是愚兄想说,而是宗华掌教师尊嘱咐我若能见到师弟当面,定要亲口转告的。”
    夏侯沧这一开口,俞和心里立时就猜了个七七八八。接下来的话,多半会跟先前金犀上人说得差不多,大抵是宗华真人想召俞和重回罗霄之类。
    可金犀上人毕竟不是罗霄弟子,老道士那番话里有真有假,根本用意还是试探俞和的心思。而夏侯沧却是鉴锋与宗华两位师伯跟前的红人,肯定对罗霄师长们的本意知之甚详,所以从俞和的心底里,还是想听听这夏侯沧又会是如何说法。而且人家已经把宗华真人给抬了出来,于情于理于道义上,俞和终还是要念几分情面,把话听完才好走的。
    于是他一摆手道:“师兄请讲,俞和洗耳恭听。”
    夏侯沧脸上浮出一丝喜色,他也辨不清扬州的方向,就只拢手朝头顶一拜,然后说道:“虽然宗华掌院师尊在西峰思过崖闭关,但自从他醒悟了过错之后,心中却时时惦念着师弟。师弟有所不知,那清微院、天罡院、纯阳院、法正院的弟子受了宗华掌院师尊的谕令,轮番下山,走遍九州,但求寻访到师弟的下落。后来终于发现师弟你隐居西北,宗华掌院师尊大喜,本想等五年出关之后,亲自去西北见面师弟,但又得知你化身凡俗酒肆中的小厮,便估计你的心中还有怨恨未消,是想在红尘俗世中躲避,不愿面对昔日种种。于是宗华掌院师尊也就没去打扰你,而是一一嘱咐门下弟子,说若有一日见你重执长剑,必定要将他的心意如实转告。”
    “宗华掌院师尊说:红颜祸水,常使英雄摧眉折腰,他已铸成大错,唯盼你将来莫要重蹈覆辙。你若不愿重归宗门,他也不勉强,但记得八百里罗霄终是你的家。而你若能尽释前嫌,再列罗霄道籍,那三百年后宗门大器,定许于你手。”
    俞和听完这番话,口中嘿嘿一笑,反问道:“夏侯师兄,俞和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从未想过要执掌罗霄宗门大器,师伯以此来劝俞和回山,实在是大大的文不对题。想问这话到底是宗华掌院师伯说的,还是师兄你的一面之词?况且今日之事师兄也在当场,那华山仙宗的金霞上人指明俞和乃是魔宗奸细。敢问师兄,仅以罗霄剑门之势,能不能不顾千夫所指?能不能容得下俞和这个叛道侍魔之人?又能不能为我洗清冤屈?若他日有蜀山、青城、终南、昆仑、海外三岛、五岳仙宗等道门大派前来扬州堵门,那是罗霄剑门的基业重要,还是俞和此人重要?”
    俞和之所以不信夏侯沧的话,并且立即言辞犀利的反问回去,其因有二。
    首先,宗华真人熟知俞和的秉性,如果真是宗华本人想召俞和回山,那么他只消逐走方家仪,再找个人去顶替云峰真人炼剑,俞和必定心中感恩,说不准就会重返罗霄。而什么许以宗门大器的说法,虽然的确十分诱人,但只有夏侯沧这般,才会将罗霄掌门之位看得极重。俞和如今见多识广,看惯了大宗大派,扬州罗霄剑门在他眼里不过是个二流仙宗罢了,也未有多了不得。如果他真想手握权柄,只消去终南仙宗点点头,谋个太上长老之位易如反掌,那身份可就比罗霄掌门要显赫得多了。
    然后,如果夏侯沧是真心邀俞和重返罗霄,以天罡院大师兄的心思之深,算计之精,审时度势,断不会在这个是非难辨的节骨眼儿上提出来。这要是俞和一口答应,那罗霄剑门就等于是坐实了包藏魔宗奸细的罪名,大九衍降魔圈再妙,也挡不住上古道门大宗一击,谁会去做这触犯众怒、惹火上身的事情?
    于是俞和连环发问,问得夏侯沧有些语塞。这位天罡院大师兄眼睛一转,忽然伸手在怀中好一阵子掏摸,取出了一片镶金玉符,捧在掌心里,对俞和说道:“师弟如若不信,此有鉴锋掌教师尊与宗华掌院师尊的联名令谕一道,其中言明罗霄弟子见到俞师弟,当代传他们两位的心意,师弟拿去一看便知真相。”
    说罢,夏侯沧却并不将玉符递来,而是抬了抬手腕,那意思是希望俞和自己过来取玉符。
    就这一下,俞和以神念捕捉到了另一丝怪相,让他彻底明白了夏侯沧的险恶意图。
    其实方才在夏侯沧说到“许以宗门大器”时,这位一心想要成为罗霄掌门的天罡院大师兄,就暗暗咬了咬牙,似乎话说得有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意思。
    俞和本来以为,这是因为夏侯沧心中还是放不下罗霄掌门之位,所以对宗华真人的心意有些腹诽所致。但当夏侯沧再取出镶金玉符时,只见其深了口气,眼中忽然有一丝微不可查的寒光隐没,似乎他是在极力按捺心中的情绪,而且对手里的这片玉符,正寄托着很大的期望。
    其实从两人甫一照面开始,俞和就根本不信夏侯沧能在此无名之地里一尘不染,所以始终都在暗暗戒备。这时再一看夏侯沧露出如此诡异神情,俞和立刻知道这片玉符中必定暗藏玄机,而且那说不定就是一道杀机!
    遥遥伸手一招,可那片玉符像是在夏侯沧的手心里生了根,无法隔空摄来。
    夏侯沧假装不知,他把玉符又朝前一托,语气诚恳的说道:“此玉符之中,还有两位师尊的一封亲笔书信,信中言及宗华掌院师尊对师弟的愧疚,亦有鉴锋掌教师尊对师弟的许诺,信尾有他们二人的真灵印记为证。师弟看完,便知愚兄所言并未虚妄。”
    俞和扫了一眼他与夏侯沧之间的雕花铜砖,心中决定将计就计,见招拆招。于是他假装对那玉符充满了好奇,脚底下迈开步子,朝夏侯沧走去。
    两人相隔区区一丈,正常迈步走的话,也就是十步左右。俞和表现得有些急切,故而步子迈得甚大,只三步就走过了将近五尺距离。这时他伸出手去,欲从夏侯沧的手中拈起玉符。
    眼见俞和果然迈步走近,那夏侯沧忍不住嘴角一勾,面露冷笑。当俞和把手伸过来时,他忽然闭住了双目,腕子一抖,掌心吐劲,那片镶金玉符顿时弹向俞和的双目。
    耳听见“哧”的一声轻响,从那玉符中猛然间暴出万道明光,顿时将周围照的一片雪白。这光芒是如此之亮,哪怕夏侯沧早将双目紧紧闭起,可还是觉得眼珠刺疼发热,像是大晴天瞪着日头观望,被耀得双目发花。
    不等光芒黯淡,夏侯沧急退三步,手指地面,喝了声:“起!”
    但见九道尺长的青碧色灵符,在俞和脚边的铜砖地面上无中生有。这些符箓绕着俞和的身子盘旋转升,最后化成一座具体而微的“大九衍降魔圈”,百幢青光沉凝如山,一下子将俞和镇压在了原地。
    夏侯沧双手不停,各掐剑诀朝前一引。只见周遭的虚空中,突然闪出近千道太玄无形剑炁,每七七四十九道结成一轮,朝困在“大九衍降魔圈”中的俞和疯狂绞杀。
    他一边催动剑炁,一边兀自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