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289章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289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牟某便直言了。”

他咳了一声清清嗓子,说道:“戴铣供词我是绝不会改的,此事闹得风风雨雨。已是满城皆知,这一词涂改,锦衣卫将声名扫地,从此再也抬不起头来。司礼监既然将案卷打回,牟某决定绕过司礼监,亲自将案卷逞送皇上。”

杨凌不以为然地摇头道:“这一句‘权阉’不会对刘瑾有任何影响,说不定皇上还觉得刘公公忠诚可信,才会遭人诟骂。这么做值得吗?”

牟斌脸容肃然,目光凛凛地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此案早有定论,那案卷上写些什么已经根本不重要了。刘瑾现在要争的是他的权威,牟某要保复明锦衣卫的尊严!若我现在放手,自可保住个人前程,但是我何以向十万弟兄交待,还有什么脸做他们的提督?”

杨凌默然,牟斌的坚持有点傻,可是傻得可爱,傻得可敬。

有所为,有所不为,说来容易,要做到将付出什么?自己不也曾为了心中最有价值的人、为了最有价值的事,以一条螳臂悲壮地去抵挡泰山?

他放下茶杯,收敛了笑容,正色道:“你是锦衣卫提督,要直接面呈皇上并不难,难的是刘公公随之而来的打压,你需要我做什么?”

牟斌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说道:“牟某也知道凭我的实力,这次得罪了他,明刀暗枪的早晚会毁在他手中,可是我也不想坐以待毙。我想求大人出面,将邵镇抚使保出来。他是我的多年好友,此事是我一力坚持,老邵不过

是代我受过罢了。”

杨凌点头道:“这个简单,刘公公赴宴时我就会提出来,他的目标不在邵大人,我想他会答应的。”

牟斌眼圈儿微红,抱拳说道:“如此,牟某多谢杨大人了。第二件事,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刘瑾拿了邵镇抚下狱,罪名是他迁来京师后强征民地,以权势低价购宅。

这些日子牟某也派人查了刘瑾,他负责监造豹房,派出大批采办赴各地购买材料、饰品,均利用官府身份赊购,将内厂拨会的银子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以山东青州为例,几大石厂运来京师四十船大方石料,石匠、船工均未获一厘一毫,他派去的人悬赏捕拿猛兽,当地猎户捕得猛虎三只运入豹房,捕猎者被猛虎噬杀四人,未获银子的抚恤,当地民怨沸腾,死者亲眷抬尸游街鸣冤,被他们钦派采办打散了事,这桩罪名……”

杨凌断然道:“他建豹房是为了皇上,听说豹房甚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听了此事把他责斥一番,命他偿付银子是可能的,但是不会因此办他。”

牟斌听了目光不由一黯,他们查出的另有一桩事,只是若举参此事,势必还要再得罪一个大人物,可是若不说,眼前的危机便没有有力的证据解决,这可如何是好?

牟斌沉吟半晌,一咬牙道:“还有一事,江西匪患严重,宁王府屡有鼠窃之徒出没,当地官府却捕贼不力,宁王大怒,派人携了大笔金银进京活动,请求恢复王府三卫兵马,刘瑾收受了宁王府的重礼,听说正在皇上面前为他进言。收受港藩王贿赂,例来是帝王大忌,你看这桩罪名……”

“什么?宁王府请求恢复三卫兵马?”杨凌大奇,连忙追问道:“刘瑾在为宁王进言?”

宁王因为盗贼横行请复三卫,牟斌对这件事并没放在心上,他在意的是刘瑾收受了藩王的好处,为藩王进言。

帝王没有不忌惮身边臣子结交外藩的。即便以弘治帝的宽厚,若是听说了这种事,也必定以雷霆手段果断处理,以儆束群臣。事情的紧要不在藩王所提的要求是否合理,天子近臣结交藩王就是大忌,正德皇帝哪怕稍有几分帝王权术,对这件事就不会含糊过去。

一见杨凌如此慎重,牟斌微有得色,颔首道:“正是,大人以为,这件事能不能参得倒他?”

杨凌暗暗思忖道:宁王恢复三卫,并起兵造反,这事确有其事,看来在他造反之前,正德皇帝对他是极为信任的。现在无凭无据的,如果以此捕风捉影去告诉皇上宁王将来会造反,他一定不信,反正宁王造反是一定不会成功的。这倒不必忙着去说。

刘瑾在历史上是未得善终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和宁王有关?

杨凌苦思半天不得其解,见牟斌一直眼巴巴地看着他,不由苦笑一声,说道:“当今皇上所思所想,不可以常人之理忖度,皇上会不会因此制裁刘瑾,说实话,我也捉磨不透。

不过此事不应瞒着皇上,牟大人先别急,待我了解了详情之后再和你议定是否进言。如今么,我先保下邵大人,至于呈送案卷的事……刘公公那边若有举动我先替你挡下便是。”

牟斌知道没有人比杨凌更了解当今皇上,如果他说没有把握,那么这事就一定真的没有把握,刘瑾如此受皇上宠信么?连他结交藩王这样的大禁忌,都扳不倒他?这一来,他也没了主意,只好默默地点了点头。

外边人声嘈杂,几位大人彼此谈笑着走上楼来,杨凌听到声音,向牟斌一笑道:“牟大人,请吗,今日且把酒言欢,至于你我所议之事,须谋而后动,现在可急不得。一会儿见了刘公公……”

牟斌一笑道:“无需大人提点,当面谈笑背后刀,这

点城府牟某还是有的。”

两人相视一笑,举步走了出去。

*******************************

内厂提督杨凌新晋威武侯、龙虎上将军,是以在‘翔云楼’宴请宫中八虎、锦衣卫提督、右都御使刘宇、兵部侍郎曹元、吏部张彩等一从官员和内厂三大档头,并将京师岁月场中翘楚全部请支助兴的消息一经传来,顿时整个京师尽人皆知。

杨凌醉酒指贬朝中百官,并迷恋上了‘浅红楼’的名妓花为肚和‘凤仙阁’的头牌红姑娘素月,以致连着几日前去捧场的消息,让刘大仙、马文升等人大为轻视。少年书生得志狷狂,如此明目张胆有失风化,早已引起御使台言百官们的不满,开始有人搜罗罪证,要进言弹劾。

这几日继续苦谏皇上应反省微服出宫、厚利结盟朵颜三卫、滥赏宠信之臣的奏折仍然如雪片一般呈进宫去。不过,正德皇帝正忙着搬家,这些奏折如石沉大海,始终不见回复。言官们受此一激,愈挫愈勇,奏折上的言辞越发激烈起来,简直把正德骂成了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第一昏君。

后来六部给事中传出消息,刘瑾在司礼监备了几口大箱子,呈进去的奏折但凡涉及这些方面的,立即就丢进了箱子,装满一箱就派人运走,根本不曾呈给皇帝,百官大怒,弹劾刘瑾的奏章又接踵不断地递进宫去。

就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李东阳默许,焦芳主持,朝廷上悄然发生着变化。

户部尚书韩文和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奉了圣旨,启程赴边关操办与朵颜三卫和女真诸部互市通商去了,这事儿没有两三个月休想能办妥了回来。

都察院左都御使郑大人政绩出从,为官清廉,迁任贵州布政使,翰林院学士黄维外放陕西承宣布政司参政……几位在都察院、翰林院声誉卓著的大人均外放为有实权的地方官员,以他们的才能、声望,自然是实至名归,所以没有丝毫阻力和置疑,这些大人一一走马上任了。

还有几们年老德昭的翰林泰斗、言官领袖,因其劳苦功高,新帝市恩,正德下旨嘉奖,赐予财帛绫罗,着驿丞团护送回乡省亲。前后不过十余日的功夫,或公干、或迁官、或赐假,朝中二十多名重臣离开了京师。

正德皇帝搬到豹房的第一天,一封毫不起眼的奏折摆上了他的案头,放在高高一摞奏折的最上面。

上奏的人官职不高,只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主事,名叫严嵩,奏折洋洋洒洒不下万言,开宗名义四个大家:请开海禁!

  第228章 波澜不惊

  “近海之人不下千万,海即海民之田。沿海诸府道,地窄民多,山林斥卤之地,悉成村落,多无田可耕,小民生计艰难,全赖海洋贸易养赡资生,子母营利。

禁海原为倭寇横行,然禁海以来,倭寇逾演愈烈,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再复荒年欠收,贫民被迫入海从盗,啸聚亡命。

海禁之严,百姓无以得食,是其困也。既此略无效,则堵不如疏,百余年来,禁海所弃之金钱,已何止亿兆。禁海即弃海,弃海即弃江册,弃江山则百姓无以凭附!

海亦大明疆域,守土有责,守海亦有责,海权不可弃。臣请开海禁,发势辟四海,威及八荒,弥盗安民,使荒烟野草复为绿畦黄茂,圮墙垣复为华堂雕桷,复数千里之财赋,苏上千万之生灵……”

严嵩这篇万言书,林林总总,从经济、政治、军事诸多方面提出了开海解禁的好处,又对一旦开海,如何设置海关、市舶司、水师等事宜详尽建议一番,有理有据。正德帝阅罢不置可否,只循例批抄邸报,着文武官员议评。

百余年来,大明不乏提议解除海禁的有识之士,其中亦有声望地位极为崇高的人物,但所提谏议如石沉大海,根本不曾在朝野激起任何波澜。严嵩不过是一小小的户部主事,这封万言书又有何人肯注意?文武官员见了这奏章,不过付之一笑,便锵它束之高阁了。

然而,这条邸报不知怎地却传到了民间和士林。而且出人意料地引起了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注意。民间对此议论纷纷,上至士林学子、四戚勋卿的交往圈子、下至青楼妓馆、客栈酒肆总是有人不断提起这件事情、描绘海禁的种种弊端,解禁通商的美好蓝图,民意和舆论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而朝中六部、翰林、御使们对此却并未察觉,他们的一部分领袖人物或赴外公干、或外放实权、或赐金准假,这种种举动被他们认为是对皇上进谏的一个小小胜利:皇帝不胜其扰,这是向百官施惠服软以求安宁了,所以他们更是再接再励,告皇帝荒诞不经!告刘瑾闭塞圣听!告杨凌轻浮跋扈。告的不亦乐乎、不屈不挠……

而这些当事人们任凭弹劾自己的奏折如雪片般份至沓来,却是你越告我越勇。荒唐的继续荒唐,擅权的继续擅权,轻浮的继续累浮。

正德皇帝堂堂天朝上国的天子,搬去豹房第一件事就是令人制作了大批毡帽皮裘,趁着寒气尚未消融,自己以身作则换上蒙古可汗袍服装饰,令侍卫宫女也全都换上蒙人装束,还在虎池旁搭了牛皮巨帐,自称忽必烈大汗。互相扮演鞑子以自娱,又与一从‘蒙古’侍卫、喇嘛僧侣策马

奔驰,举止与凡人不分。

翰林院现在群龙无首,便请了早已致仕回家颐养天年的大学士,德高望重、年逾八旬的查老夫子入豹房劝谏。老先生颤巍巍被两个小孙儿扶进豹房,进了那顶牛皮大帐。

查老夫子一见了蒙古可汗的大帐就有些头晕,再见了万岁爷这身蒙古人可汗的装束,也不知该不该以帝礼参拜,弄得他空有满腹才学,竟是半天说不出话来。

正德小皇帝倒不在意他的失礼,他抖着皮袍袖子,乐呵呵地迎上来,见面先给老夫子来了个热情拥抱,欢天喜地地说道:“扎木合兄弟,感谢你远道来看我,愿长生天赐福于你!快请坐下喝杯奶茶吧。”

听了这番胡说八道,查学士鼻子都气歪了。准备了许久的委婉进谏之词全部忘得精光,他像打摆子似地哆嗦了半晌,结结巴巴只说出了一句:“臣……臣臣……告退!”

查学士走到帐逢边上,想了想实在忍不住了,转身更正道:“皇上,扎木合不是忽必烈的兄弟,与他结拜为安达的是铁木真。”

一语未了,正德皇帝已经追上来,亲手把一条白缭子搭在了他的肩上,查老夫子吓了一跳,瞠目结舌地只是想:“我真是气糊涂了,怎么当面说出皇上的谬误,这岂是为臣之道!皇上赐这条白绫,是……是要赐死么?”

只见两队扮作蒙古牧人的宫女载歌载舞,手捧奶茶唱着突击学会的送客歌,正德皇帝一本正经地道:“扎木合兄弟,我并不介意你和铁木真结拜为安达,马头琴上不只一条弦,兄弟也只有一个,我们也可以兄弟相称的。这条哈达,呃……刚刚你进帐时,本可汗忘了准备了,大用、大用?再有大臣来,你可别忘了。”

穿皮袍戴皮帽,腰配弯刀的谷大用哈着腰儿,小溜小跑地冲过来,满脸褶子都笑成了菊花:“是是是,老奴该死,老奴从大内领了一百匹白绸,做了几千条哈达,不会再忘了。”

查学士一阵头晕,嘴唇翕合啾啾如悼息,愣了半晌才踉踉跄跄而去……

正德翘着看着查学士落荒而逃的背影,奇怪地瞧瞧自己打扮,问道:“大用,朕这身打扮难道不好看?怎么查学士如见蛇蝎似的?”

谷大用谄笑道:“皇上英俊神武,穿上这件袍子像极了纵横天下的马上英雄,怎么会不好看呢?查学士少见多怪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