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5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5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整个大凉王朝,将扇面村记在心里的估摸着也就顺江集上那位里正一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扇面村是一个无建筑分层的世外桃源。

    就连村长都没有。

    现在却忽然多了个王朝,有天子有皇后,还有一堆的王侯将相,彻底撕裂了扇面村的平衡,让安详的小村阴云密布。

    三十几人凝聚在一起,对于其他村民而言,是一股庞大得无以撼动的毒瘤组织。

    以孙鳏夫为首的大安王朝的朝堂重臣们逐渐生出了卓越感。

    强取豪夺越发没有收敛。

    李三胖的鸡鸭吃完了,老杨家的小肥羊一头不剩,周婶儿家的豆腐定时供应……小村里怨声沸腾,也有人不屈服。

    只不过被镇国大将军二混子、骠骑大将军赵二狗率众一顿胖揍后,选择了退缩。

    农忙时节终于来临。

    吃吃喝喝满嘴油腻的大安王朝那些王子公卿们终于收敛了些,准备收稻谷。

    但是孙鳏夫不这么想啊。

    自己是大安王朝的天子,还和农民一般做农活多掉价。

    一大早就跑到李三胖家,霸气横陈的让李三胖两口子去给他割谷子,李三胖自己也有田地,但却不敢说一个不字。

    孙鳏夫当然不满足只驱使李三胖两口子,又找了几个老实人家。

    半天功夫,他那三亩多地的稻谷便摊在了晒场上……好家伙,有了孙鳏夫这个先例,顿时一发不可收拾。

    赵二狗二混子这些黄紫公卿一见,哟嚯,孙鳏夫都能坐享其成,老子们好歹也是王侯将相,能差到哪里去。

    果断成群结队威胁村民为他们收割庄稼。

    村民们在毒辣日头下劳作,大安王朝的王子公卿们聚在杨树荫下交流为官心得,一个个得意非凡,甚以为荣。

    也便罢了。

    在稻谷晒干入仓后,孙鳏夫这货竟然召集大安王朝的众位王爷公卿,说咱们好歹是个王朝,是王朝就得收税啊,不然称帝建国有什么意义?

    一听又是不劳而获的好事,那些王侯将相顿时打了鸡血。

    最后吵吵闹闹制定出了个章程:非大安王朝人士,每家每户收税一石。

    这便捅了天。

    扇面村民就靠那点田地过活,一下子被收走一石,收成不好的人家来年就可能仓禀不实,妻儿老少喝西北风去?

    于是打架的事情屡见不鲜。

    随着镇国大将军二混子那憨货一刀砍在老杨背上,忽然就清净了。

    穷山恶水多刁民。

    可刁民都跑到大安王朝去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人,哪敢拿刀砍人。

    于是二愣子为首的收税官,很快收了一百多石,收成好的人家还被强行多收了一石……却再没有人发出异议声。

    村里是有私塾的,也有不少年轻人读过几年书,知道孙鳏夫他们这样属于谋反。

    于是想着去顺江集告诉里正。

    不料孙鳏夫早就料到了这一手,率领着大安王朝的众多勋贵,挨家挨户搜屋,除了菜刀砍柴刀等必需的农用具,但凡有威胁性的猎弓之类都被收缴。

    又让骠骑大将军赵二狗分了四个人,十二个时辰轮流值班,拿着赵二狗的猎刀和猎弓扼守在出村的必经通道上。

    没有大安天子,也就是那位圣安神武昭天德盛帝孙鳏夫陛下的圣旨,任何人不得私自出村。

    否则杀无赦。

    扇面村的上层建筑自此成型。

    短短两个月内,扇面村便从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变成了乌烟瘴气的大安王朝。

    私塾依旧书声朗朗。

    尽管将村里祸害得够呛,但私塾有李夫子这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坐镇,况且大安王朝的王爷公卿们也有不少世子在私塾读书,于是成了最后一方净土。

    还有个地方也一直无人觊觎:李汝鱼家。

    李汝鱼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大安王朝里那些勋贵们多多少少有几位接济过他,况且真不能去欺负一个孤儿吧,再恶的人心也终究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近些日子,扇面村闹的鸡鸣狗跳,李汝鱼却累成了狗。

    夫子不再让自己读书。

    先是让自己练习在滩水中屹立,又后尝试在滩水里逆流奔跑,几十天精疲力竭后,终于达到了夫子的要求。

    十三岁的少年如今黑不溜秋,不过咧嘴一笑时,那一口整齐的白牙总是能让小萝莉周小小乐不可支,说那是夜空里最亮的星星。

    天天顶着烈日泡在水里,不黑才是怪事。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夫子找了跟木棍,让自己练习。

    也很简单。

    每日劈砍一千次。

    第一日下来,李汝鱼只劈砍了五百多次,手上尽是血泡,失去知觉。

    小萝莉心疼的很,烧了热水为他敷手。

    真是个勤劳的小媳妇儿。

    夫子也未责罚他。

    第二日继续,不到两百次,双手的血泡破裂,满手鲜血的李汝鱼强忍着痛楚,继续劈砍,夫子曾说过一句话,李汝鱼一直觉得很有道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夫子说完这句话后,晴空起了滚滚闷雷,惊雷几乎落下。

    夫子似乎有些恼怒。

    怒视天穹一眼。

    满手鲜血的李汝鱼劈砍了数十次便无力为继,又凭着本能麻木劈砍了十几次,小萝莉看不下去了,从私塾里冲出来拉回去上了药,勒令休息。

    李夫子一直安静看着,并不阻止。

    但是下午时分,在小萝莉喂李汝鱼吃过饭后,继续来到私塾外拿起木棍劈砍。

    鲜血沁出纱布。

    小萝莉横眉冷眼无效后,便蹲在一旁泪如雨下。

    大大的眼眸里满是心疼。

    李夫子捧书教读学子,看着窗外的青梅竹马,扯起嘴角浮起一抹释怀的笑意。

    此木可雕也!

    李汝鱼,当是那尾北冥大鱼。

    屡折,不断。

9章 ,我成了太子() 
第十天,李汝鱼可以轻松劈砍到八百次。

    二十天后,一千三百次!

    但是夫子又说,以后每日劈砍两千次,只要还在扇面村一日,便坚持不懈。

    李汝鱼但听不违。

    虽然不明白夫子让自己在滩水中奔跑、劈砍木棍的用意何在。

    但夫子说的,便是道理。

    而此刻,扇面村的闹剧又走上了新高潮。

    农忙之后,孙鳏夫大手一挥,是时候在朕的龙兴之地修建皇宫了,吃到了甜头的大安王朝勋贵们自然极力赞成。

    于是征地征人征税,修建皇宫。

    扇面村的杨树荫里再没了闲汉子懒婆娘,也没了往日欢声笑语。

    一个月后,皇宫落成在孙鳏夫老宅。

    说是皇宫,其实也就是个高门大户的青砖白瓦大院子,意思着模仿顺江集上大户人家,修了个假山园子,但在一辈子没见过世面的扇面村村民眼中,这已富丽堂皇到了极点。

    大安天子孙鳏夫住了进去,意气风华。

    皇宫有了,朝堂议政大殿还没。

    孙鳏夫打起了私塾的主意,把私塾改成议政殿最好不过。

    圣安元年,在一个清高气爽的清晨,大安王朝圣安神武昭天德盛帝孙鳏夫陛下,带着皇后王寡妇、太尉李四斗、镇国大将军二混子、骠骑大将军赵二狗一众人来到私塾。

    二混子腰间佩了把猎刀。

    赵二狗提着猎弓。

    这两人现在是大安王朝的中流砥柱人物,从龙之首的黄王黄豆根反倒老实得许多。

    孙鳏夫看了一眼埋首劈砍木棍的李汝鱼,哈哈笑了起来,“汝鱼,不读书练什么把式,不如来给朕当个小太监。”

    李汝鱼目不斜视。

    劈棍如剑。

    孙鳏夫嗯哼了一声,也没和李汝鱼一般见识。

    天子嘛,当然得有容人之量。

    二混子跑到门口,猛然拍门板,咆哮道:“都他妈别读了,今后私塾搬到陛下老宅,这里征用改建为大安议政殿!”

    众多孩童一脸茫然。

    二混子抽出猎刀啪的一声在门板上一拍,“听不见么,赶紧出去!”

    胆小的女孩子顿时吓哭一片。

    胆大一点的男孩子还好,有人嚷道:“二混子叔,夫子都没同意呢,孙鳏夫那个老宅那么破旧,下雨天到处漏水,我们才不要去。”

    二混子龇着牙,恶狠狠的道:“李夫子他敢不同意,我劈了他!”

    “哦?”

    李夫子捧着一本书,负手在背,神定气闲从后院过来,看了二混子一眼,“滚出来,别打扰孩子们读书。”然后盯着孙鳏夫,“学堂不会给你,若真敢试试,我想你会后悔。”

    李夫子,私塾教书十年。

    虽是外地来的,却是德高望重,若是平常时分孙鳏夫大概会有几分惧怕,可现在不一样了,他是大安王朝的天子,底气充沛的很,哈哈一乐,“朕金口玉言岂能更改,李夫子,给你三天时间搬出私塾,三天后我大安王朝将改建私塾为议政殿!”

    说完带着人扬长而去。

    二混子临走前冷冷的瞥了一眼李夫子,拍拍腰间猎刀,有些狠厉。

    李夫子叹了口气。

    人心变了。

    以往欺软怕硬的二混子,现在却有几丝刽子手的冷厉。

    挥挥手,示意孩童们继续读书,来到李汝鱼跟前,“今天多少次了。”

    “九百三十六次,夫子。”

    李夫子点点头,“中午就在私塾吃饭罢,周婶儿送了几块豆腐,小小那丫头从她娘,麻婆豆腐做的挺好,昨日钓的鲫鱼还有几尾,可以熬一锅鲫鱼豆腐汤。”

    说完背着手,走入后院。

    李夫子欲言又止,孙鳏夫要征用私塾,夫子淡定的很,应该有计划的……吧?

    事情显然不止于此。

    傍晚时分散学后不久,周小小在厨房里准备煮饭,夫子在书房里整理书籍,李汝鱼依然在学堂一侧的树下劈棍。

    太尉李四斗捧着一张黄布来到私塾,对李汝鱼阴沉着脸道:“汝鱼,快来接陛下的圣旨。”

    今时今日,大安王朝的勋贵们已入魔。

    称呼孙鳏夫为陛下,彼此间也是王爷将军的称呼,俨然真以为自己是王朝的黄紫公卿。

    李汝鱼依然目不斜视。

    李四斗将“圣旨”丢到桌子上,“反正我放这里了,你爱看不看。”

    说完黑着脸哼着荤曲儿扬长而去。

    李汝鱼依然全神贯注劈棍,夫子说了,劈棍不是简单的劈砍,要将全部的精气神灌注其上,一棍劈出去,眼里心里只有手中的的长棍。

    隐约觉得,夫子在教自己了不得的本事。

    周小小很快做好的饭菜,端菜时嫌那“圣旨”碍事,看都不看的丢到了一旁角落里,李夫子恰好出来,弯腰拾在手上,乐了:“还有玉玺章印……”

    倒是周细。

    不过这玉玺是木头雕刻的罢。

    也是,孙鳏夫现在很可能是大泽乡那两位称王的其中之一,建立过张楚政权,现在大安王朝这规模的管理应该难不倒他。

    在石桌前坐下,看了看脸有黑灰像个丑八怪的小萝莉,又看了看树下劈棍的李汝鱼,笑了。

    挺好……

    直至夜色初上,饭菜已冷,李汝鱼劈够两千次。

    浑身衣衫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留下一片片的灰白色汗渍,将木棍放好,来到李夫子身旁坐下,小萝莉慌忙为他盛饭。

    任谁看了都会说这是个小媳妇儿。

    如果没有大安王朝这档子事,也许五六年后小萝莉及笄,就真的是李汝鱼的小媳妇儿。

    李夫子喝了口酒,“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你成了太子。”

    李汝鱼点点头,“好像先前李四斗来过,应该是这回事吧。”全神贯注劈棍,真有些不记得李四斗说过的话了。

    李夫子呵呵乐了,“这群人算盘倒是贼精。”

    孙鳏夫无子女,王寡妇不能生育,但一个王朝总得有个太子吧,那么选谁当太子?大安王朝里那些勋贵们也不是没有“世子”,可彼此提防着呐。

    你儿子当了大安太子,那我儿子怎么办,以后被你儿子欺负?

    不能啊……

    况且有人没有世子只有郡主,更不愿看着其他人的儿子继承大安王朝的江山,你们那瘪犊子成了大安天子以后岂非要祸害我家女儿。

    谁都别想讨好。

    在皇宫里争执了半天,最终由一个曾经接济过李汝鱼的王爷提出,要不李汝鱼吧。

    这孩子没爹没娘,他当太子最合适。

    一拍即合。

    当初孙鳏夫也有这个想法,于是立即写了圣旨,让李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