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阳明纪 >

第83章

阳明纪-第83章

小说: 阳明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呛罄醇溉慰珊苟际腔栌刮弈苤玻凶韵嗖猩保愕霉Φ虮帧4耸蔽饔蚴刃滦耸屏Ψ追仔似穑醯ず构淮蛏⒛酥料觯醯と司土骼嗽谑鞯亍N饔蛉松朴诰蹋醯と巳床簧凭蹋虼嗽嚼丛狡肚睿鼐吐傥耸蝗说呐ァ!�

    王阳明心道,原来是个亡了国的可怜民族。自古以来,但凡没有国家依托的民族,生存状况都十分惨淡,比如吉普赛人,二战以前的犹太人。契丹人今日的惨淡现状,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他问道:“十六国中这些契丹奴隶的总数可有统计?”

    碧落摇摇头道:“奴隶不入户籍,今天死了明天埋了,也没人在意,官方并没有详细统计数字。但是根据咱们的估算,十六国中的奴隶加起来,一百万人是肯定有的。”

    王阳明惊道:“一百万人?咱们大夏如此辽阔的疆域,人口也不过四千万,但是夏人体弱,其中能打仗的军人总数不过一百万。契丹这一百万人如果个个都可以训练成士兵,这一百万人联合起来足以踏平西域十六国。”

    张骞在前面听得二人交谈,回头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契丹人已经灭国百年,想要再次复国,需要方方面面的条件。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他们缺一个雄才大略的首领。”

    王阳明点点头,不再讨论此事。众人走了这一会儿,皇宫已经近在眼前。原来车迟国只是西域十六国中的小国,国力有限,都城也不见得有多大,跟大夏的都城长安相比那是相去不可以道理计。

第八十三章 斗法 一() 
众人在禁军的监督下进入皇宫,军人等都被留在偏厅等候,只允许使团众人进入,碧落跟对方交涉,言明军中必要的近卫也必须跟随进入,经过一番谈判,最终王阳明、碧落、顾惜风、陈霸先、吕奉先等五人陪同使团三十人进入。

    众人进得宫殿,见两边文武百官都在等候,但是上首的一个大座位和旁边的三个小座位还空着。王阳明暗自观瞧,心想这个大座位肯定是那国王的了,这三个小座位却不知道是干什么的,难道是王子的座位?

    众人苦等了半个时辰,见那国王迟迟不出现,王振早已按捺不住,就要发作,张骞淡淡道:“不要着急。咱们是外国使团,这国王想在咱们面前摆摆架子,那是情有可原。”

    国王有旨,宣大夏使团觐见。”

    张骞走上前去,碧落要上前跟着通译,张骞对她摆摆手道:“不需你前来。客随主便,对方有通译。”他料想那夏人模样的人应该就是国王御用的汉语通译了,想必此人也是从中原来的,到此混迹多年,混到国王身边当通译了。

    张骞走到皇帝身前三丈处站定,稳稳说道:“大夏洪武皇帝特使三品博望侯张骞,受我主之命,拜见车迟国王。”他虽说拜见,却不下跪,只是深深鞠躬。

    国王倒也没挑他的礼,用车迟语说了几句,听那通译道:“我王有命,张侯爷远道而来十分辛苦,我王十分高兴今天能够见到夏国来使。特赐御酒一壶,御菜四品,给使团一行接风。”

    王阳明在后面听得清楚,对碧落嘀咕道:“这国王忒小气,弄几个菜就给咱们打发了。”王振听到了他的言语,轻哼一声道:“你这小子,没见过世面。这一国之主,怎么可能小气了,只是他给什么东西给咱们,咱们都不稀罕,我****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差他那点东西了。所以只好给咱们点酒菜,这酒菜都是他们当地特色,这样一来他们也不丢人,咱们也不挑礼。”

    王阳明心道原来是这样的讲究。张骞再次鞠躬谢恩,道:“我主洪武皇帝也有礼物赠给国王。”当下自有使团中的乐舞生上前,摆出一个盒子,张骞打开来,是一柄碧绿玉如意。那国王看了一眼,倒也不惊奇,就命太监收下了。原来西域诸国都是产玉的大国,夏朝的玉石对他们来言并不算的什么稀奇之物。

    国王问道:“张侯爷不远万里而来,不知道有什么国务在身?”

    张骞心想联络花剌子模一同攻打西域十五国这种事情,我怎么能够告诉你知道。当下说道:“我主心念西域诸国风土人情十分淳厚,心中向往,因此委派我率使团遍历诸国,与诸国国君结好。”

    国王点点头,又问了一些有的没的,张骞俱都对答如流。王阳明见张骞气定神闲,应对有方,心中对他的看法不由得高了几分,心道:张侯爷一向以智慧和辩才著称,是我大夏一等一的人物。皇上派他来执行这个任务,真的是再合适不过。

    国王见该说的都说了,就想命使团退下。却突然他下首那个胖些的人站起身来,走到国王身边说了几句话。王阳明自从这三人进来开始就已经暗暗留心,见他们走路的步法,早断定他们有武功在身,只是距离太远,天眼通无法看出端倪,不知道他们修为如何。

    国王点点头,问道:“我朝大国师想问你们,听说夏朝习武之风甚胜,大国师也是爱武之人,不知道特使此行使团中可有武功高强之辈?他想看看夏朝的武学究竟是怎样的。”

    张骞心中纳闷,心道这个胖子看起来不过三十岁上下,没啥威严,怎么感觉这皇帝对此人似乎言听计从。但是皇帝既然问了,自己不得不答,只好说道:“我夏朝习武成风,高手辈出。本使此次出行,有军中将士护卫左右,其中颇有几个高手。”

    国王道:“可否让他们上前来,让大国师看看?”

    张骞回头对王阳明等人招了招手,王阳明带着其他人走上前去。张骞介绍道:“这一位,是我朝六品昭武校尉王阳明,是我的安全官。这一位,是我朝洪武皇帝身边的近侍王振,武功精强。这三位,是王校尉麾下的士兵,顾惜风、陈霸先、吕奉先,个个都是万夫不当之勇。”

    五人纷纷向国王见礼。国王见这五人除了王振身躯瘦一点,其余四人都是虎狼之躯,国王素爱勇士,点头嘉许道:“几位确实雄壮。看来传言不虚,大夏武人辈出。”

    那大国师对国王又说了几句,这时下手两张座位上的两个瘦子也站起来走到国王身边,也叽里呱啦说了几句,王阳明问碧落道:“他们说什么玩意儿呢?”

    碧落小声道:“听不太真切,大致意思能听明白,这三个人都是国王钦封的国师,胖一些那个是大国师,另外两个是二国师和三国师,三人都有武功在身,听说国王夸奖你们的武功,心中似乎不服,想与你们比试比试。”

    果然听那国王说道:“孤的三位国师也都是习武之人,我车迟国民风剽悍,所谓以武会友,三位国师想与夏朝使团中的三位高手比试切磋一二。不知道特使可能答应?”

    张骞心中没底,他不知道那三个国师的深浅,生怕自己这边应付不来,如果不小心输了,那就是有辱国体。但是如果不敢迎战,那更是显得胆小怯懦。王阳明见他为难,上前悄声道:“侯爷尽管答应。咱们不能落了面子。”

第八十四章 斗法 二() 
张骞只好硬着头皮道:“我夏国一向以和为贵,初到贵国,原本不该擅动拳脚。但是客随主便,国王如果想看比武,我们也就略献薄技。只是点到为止即可,切莫伤了两国和气。”

    国王颔首道:“正该如此。”

    但是大殿之上,毕竟不是比武之地,于是国王下令移驾至演武场。这皇宫之中居然专门建了一座演武场,足见车迟国确实习武成风,国王本人年轻的时候想必也是骑马打仗的一把好手,所以五十多岁仍旧看着红光满面,身体十分硬朗。

    那二国师与三国师的实力尚可,咱们都能对付,只是那大国师居然是七品以上的水平,你们几个人中并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他匹敌吧?”

    王阳明点点头道:“侯爷说的是,这胖子确实不好对付。但是,侯爷,我有个办法,却可以稳操胜券。”

    张骞听他说的自信,其余几个人也纷纷好奇,上前问他是什么办法。王阳明笑道:“我小时候曾经听人说过这么一个寓言,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他说的是收录在百科全书中的史记中记载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在前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其中田忌赛马的故事更是大众耳熟能详。只是眼前这一众人并不知道史记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齐、梁都是哪里的国家,但是张骞博古通今,顷刻就明白了王阳明的意思,笑道:“看不出来王校尉智计也是如此了得,看来这次咱们的确是稳操胜券了。”

    大国师见他们这边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商量什么,上前问道:“你们几位可是商量好了由谁出战?”他说的居然是字正腔圆的汉语。张骞不想对方的大国师居然能说汉语,奇道:“大国师看长相是西域人,为何会说我汉话?”

    大国师轻蔑一笑,道:“我兄弟三人一门所出,我们的师父是夏人,所以我们都会说汉语。”

    张骞道:“不知三位师承是?”

    大国师道:“师父曾经命我们发下毒誓,不可对外人说出师承来历,还望张特使包涵。”

    张骞点点头,不再追问,而是说道:“我们这边还没有决定好出战顺序。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想知道大国师这边兄弟三位的上场次序是如何?”

    大国师道:“比武么,自来是武功越高的越要最后压轴,这样才好看,区区不才入门早一些,武功在我们三人中是最强,我最后一个上场。第一个上场的是我的三弟,第二个上场的是我二弟。”

    王阳明上前问道:“甚是合理,这次序想必是不会再变的吧。”

    大国师道:“你们夏人有句话,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自然是不变的了。”于是就向国王禀报了自己三人的出场顺序。

    王阳明与张骞相视一笑,心道如此以来,自己这个计策就成了。当下张骞对国王道:“我们这边由陈霸先先生上第一场,吕奉先先生上第二场,王阳明校尉上第三场。”

    原来王阳明早已与张骞暗中商定,在场几人中以陈霸先的武功最强,内功早已破入七品中段,吕奉先比陈霸先入门晚一些,现下是七品初段,王阳明内功境界更差些,前不久刚刚突破到六品中段,至于王振,还处在五品巅峰,更加弱了。顾惜风虽然气力无双,内功却还没入门,因此在武道修行方面拿不出手。以陈霸先和吕奉先的七品去碾压对方二国师和三国师的六品,当可稳操胜券。对方的大国师是八品,远高于王阳明,但是前两场拿下之后,三战两胜,王阳明这第三场比不比都是一样了。

    这一策略虽然简单,却是建立在王阳明的天眼通能够看穿敌人虚实的基础之上,孙子兵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意思了。

    大国师见对方把王阳明这个年纪最小的人放在最后压轴与自己比试,不满道:“这个叫做王阳明的小子敢与我比试?劝你们还是不要自取其辱。”

    张骞道:“大国师尽可放心,我们既然这么安排,自然有我们的道理。”

    双方都议定了上场顺序,太监即宣布比武开始。双方之前说好了只比拳脚,怕的是兵器无眼,误伤了对方。因此双方六人都是空手对敌。

    第一场是陈霸先对阵三国师,双方各自行礼,陈霸先含胸拔背,气沉丹田,全身肌肉尽皆紧绷,忽地一脚重重踏在地上,大喝一声:“战!”脚下青砖随着这一脚化为齑粉。这是先声夺人的意思,比试尚未开始,他已经在用气势威吓对方了。

    王阳明看着陈霸先一身虬扎筋肉,暗道四师兄这一身气力,是在国子监中天火炉旁熬练出来的,一身横练功夫天下无双,眼前这个六品的三国师不知道会在几拳几脚之间被四师兄打残废。

    果然那三国师见陈霸先如此力道,脸色顷刻变得十分难看,他强行给自己打气,呼呼喝喝数声,也摆开了架势,看他法度严谨,攻守兼备,想必也是得过名师指点的。

    一声锣响,二人即斗在一处,拳来脚往好不热烈。陈霸先的武功走的是大开大合的路数,毫无花巧,却也十分难破。王阳明见他用的是降龙十八掌,心道原来四师兄也会这套掌法。其实降龙十八掌在大夏流传甚广,四师兄会用一点都不稀奇,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