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

第60章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第60章

小说: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哲倒也不敢受黛玉的大礼,见她蹲身拜下来,忙起身避到一旁,回礼道:“不敢受小姐如此大礼。”随后,他细细打量了一番神色坦然自若的黛玉,连声赞叹道:“林大人好福气!养了一对天下无双的好儿女!将来必定后福无量。”说着,他转过头去,对慕辰说道:“郡驾,你说是不是呀?”
  慕辰若无其事的一笑,回道:“有公公的金玉良言在前。小王自是不敢唐突了。”
  秦哲听后很是满意,正要说话,不想,慕辰站起来,拍拍手,十几名郡王府的下人或捧着盖了红丝帕的托盘,或抬着披了红绸的箱笼鱼贯而入。
  秦哲见状,大概猜到慕辰随后要做的事,面色微微一变,笑得像个寺庙里的弥勒佛似的警语道:“万望郡驾三思而后行。林大人,也是那。”
  慕辰才不管他的话呢,他微微笑道:“小王还想请公公做个见证人呢。”说罢,他踏上前一步,躬身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林如海行翁婿大礼,朗声道:“岳父大人,小婿子辰,奉家母家父遗命,如约前来林府提亲。”
  他的话一出口,一花厅的人脸色各异,如同过年放的烟花般,缤纷七彩。秦哲的脸色当场铁青,气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
  见过慕辰当日势在必得架势,黛玉早知慕辰这几天必有动作,遂对他突然之间冒出来的一番话语,除了一开始的闪神,随后,马上表现得镇定自如。
  倒是她弟弟林融的小脸涨得恍若猪肝色,一双眼眸里的火,比灶膛里的硬柴火烧得还旺三分。
  林如海走了会神,晓得他家如今是上了弦的箭,不得不发了。他略一踌躇,装出欣喜过望的样子,急忙弯下腰,殷勤地扶起慕辰,说道:“贤婿免礼。”
  与其送女儿去那不能见人的地方。他宁可选择相对而言要好不少的东平郡王府。
  “恭喜俩位得偿所愿了。郡驾,林大人,我还有事,就先告退了。”秦哲笑容依旧,扫了扫在场的人,眼光落到始终悠然在外的黛玉身上,起身告退。
  眼睁睁地看着秦哲拂袖而去,林如海也不挽留,等他人影不见了,忽地变了脸色,颓然地坐在扶手椅上,不冷不淡的下逐客令:“郡驾,事不宜迟。你还需赶在秦公公之前,回宫向太后请旨赐婚。”语罢,他抬手招招一双儿女,示意俩人到他跟前去。
  慕辰也清楚这回算是彻底得罪皇帝跟前的红人秦哲了,如若不抢在秦哲前头回去,安排好一切事,林家的命运难料。於是点头应道:“岳父大人说得极是。小婿这就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去。”
  说罢,他抬头看向牵着弟弟立在林如海身旁低声说话的黛玉,见她眸色冷淡,好似并不把刚才发生的一幕放在心上,他立时定心不少。
  慕辰留下一堆聘礼,脚步匆匆骑马回别院里收拾行李,赶回京城。林家三口坐在人走茶凉的大花厅内,默然相对。过了半个时辰,林如海率先开口道:“紫鹃,你带几个人把郡王爷带来的聘礼收拾妥当。这些东西,我们要一起带上京城去的。”
  “是,老爷。”紫鹃偷偷窥看黛玉的脸色,见她并不反对,敏捷的答应一声,到门外头,喊了些丫鬟婆子进来做事。
  “大姐儿,你和为父到书房里去。融儿,你去潘先生那边看看,行李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明儿一早就出发去京城。”林如海继续吩咐。
  林融把头一扭,不高兴的回道:“我不要去潘先生那里。我要和你们一块去书房里谈话。免得姐姐又被你三言两语的卖掉了。”
  听他说得不像话了。黛玉出言制止道:“融儿,听话。你先去潘先生那边告诉他一声。等说完了,再到书房里来。”
  原本就因慕辰冷不丁的提亲心里不大高兴,现在又见爹爹单独寻姐姐谈话,不让他听。林融心里更不快活,一张小脸拉得老长,生气的回嘴:“我不去。我要同你们一块去书房里谈话。”
  “融儿!”看弟弟在这节骨眼上耍性子,黛玉眉尖不禁蹙起,提高声音喊道:“你今儿是不听姐姐的话了。”
  “姐姐,不要赶我走。我也要去听。”林融挣扎了半响,想去书房里的念头占了上风,眼圈泛红的恳求道:“姐姐,求求你了。谁知道爹爹待会又会说什么大道理出来,要你答应。我们林家的事,不该由你一个女子来承担的。”
  “罢了。你要去,就一块去吧。”林如海手一摆,长叹一声,站起来背手步出大花厅,转向书房。
  黛玉呆呆的看着林如海孤单的背影,低声说道:“融儿,你不该如此指责爹爹的。方才的情形,他也是骑虎难下。若是不答应的话,将来的事,就难说了。”说完,她也不看心下懊悔的林融,朝着紫鹃点点头,款步而去。
  听了姐姐的话,林融也觉得不应该说那样的话,於是,留在原地,埋下头,不再做声。过了好一些时候,紫鹃提醒了,他才如梦初醒似的,拔脚跑去书房里。
  

  ☆、双簧弹唱

  林家父女在书房里默然相看很久,方互相坦诚彼此心里对未来的担忧。俩人从各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了眼前骑虎难下的情势,各自道出对慕辰此人的印象和看法,以及林如海正式接任河道总督后,所需要注意留心的事。详详细细的谈论一番后,俩人的心神也逐渐安定下来,对回到京城时,所面临的难题,亦能心平气和的看待了。
  等林融赶到书房里,黛玉和林如海已在谈论关于他功课和将来的安排等事了。他见势不妙,连门槛都没跨进去,说了声“我去潘先生那边了。”拔脚一溜烟小跑走人。林如海和黛玉见状,摇头无语。
  隔天下午吃过午饭,林家三口和潘季驯乘着船只离开姑苏城,潘氏到码头上送行。原来她也想跟着一同去的。后转念一想,儿子是去办正事的。她一个妇道人家跟去做啥呢?人家林家的小姐是要做王妃的人,到京城里,自有王府里派来的嬷嬷服侍,她去了反而是碍手碍脚的,於是乎,潘氏很知趣的留在了林府。
  这边林家的船只在路上慢悠悠的前进,那边慕辰是日夜赶路,恨不得生出对翅膀来,立时飞回京城家中。
  心急如焚的赶了一个月出头的路,慕辰带着二管家张益民,和几个侍卫进入了京城,在回郡王府的途中,他遇到了出宫回府的北静王水溶,俩人见了,不免念叨几句家常和公事。说着,说着,慕辰有意无意的透露出他按父母遗命向林家提亲的事。水溶一怔,随即大笑着道贺,问慕辰可请得旨意了?慕辰胸有成竹的一笑,说正要去宫里禀明此事。水溶想了想,建议道:子辰还是先去太后那边为好?慕辰会心一笑,谢道:我正有此意。俩人会意点头,其中的文章彼此心知肚明,只是不便说出来。
  闲谈了会,慕辰告别水溶,翻身上马,挥鞭赶回郡王府去。水溶立在原地,凝望着消失在街道尽头的一人一骑,轻轻叹口气,坐回轿子沉默良久,过了好一会,外头的奴才问能否起轿了?他沉吟片刻说:“回宫里去。不。打道回府。”
  慕辰回到王府里,正遇上穿着女官服饰,预备入宫向太后请安的玉竹嬷嬷。他一见到玉竹嬷嬷,连忙趋步上去,凑着她低语了几句,玉竹嬷嬷含笑点点头,转脸吩咐伺候在旁边的丫鬟去帮主子沐浴更衣,而她自个儿依然坐上轿子,前去宫里请安。慕辰匆匆梳洗完,吃了些小点心,换上正式的朝服,紧随玉竹嬷嬷后,跑去见太后,恳请赐婚。
  他到宫里边,没有先去太后,而是先去见皇帝回禀这趟的差事。皇帝心情不错,夸奖了慕辰几句,后问他有没有到太后那边请安了?慕辰一听,正合此意,谦虚的道:因有公事在身,不敢先去见太后。皇帝呵呵笑道:他今天还未去太后那边问安,一块去吧。慕辰欣然依允。
  俩人来到太后所住的宫殿,方到门口,便听到太后的笑声,皇帝很是惊奇,在门外高声问道:“母后何事如此开心?可否让朕也听听?”
  待他跨进门,发现太后和玉竹嬷嬷一个歪在榻上,一个坐在下首的青花瓷圆墩子上,一面吃着茶,一面说笑。
  玉竹嬷嬷看见自家小主子和皇帝一后一前进殿,忙从青花瓷圆墩上站起来,蹲身问安。皇帝手一摆,说道:“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了。无须这般大礼。快些起来坐下吧。”他大跨步走到太后身旁的扶手椅子旁,请了安,坐下来。
  太后笑着插嘴道:“玉竹,你起来吧。等他们走了,我们继续说我们的事。”说着,她命一旁的宫女去扶玉竹嬷嬷坐回圆墩子。
  慕辰微微笑着上前拜见太后,姑侄俩不免说几句家常话,聊着,聊着,慕辰顺势将话题转到父母的遗命上去,当即跪下来请太后和皇帝赐婚,并提醒说这婚事在林家姐儿当年救他时,太后曾允诺过他。
  太后听了,细细回想了下,偏过头问玉竹嬷嬷道:“玉竹,我记得那位林家的小姐好像是敏儿的千金?史老太君的外孙女吧?”
  “是的。太后。”在场的都是主子,玉竹嬷嬷不便多言,点头回答。
  太后继续问道:“就是她当年救的子辰吗?我年岁大了,有些记不清楚当年的事了。不过,人家对我们家有恩在先,我们家理应报答的。”
  她一说这话,皇帝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搁放在膝盖上的手微微颤了下。玉竹嬷嬷瞟见了,心里边忽上忽下,恍若扔到水井里边去吊水的水桶,晃悠不停。
  慕辰欣喜过望,赶紧乘热打铁,说道:“我也是如此想的。再说,两家有约在先,我们家也是时候赴约了。这趟我去姑苏城……姑母,请恕侄儿大胆了。”
  “诶?你做什么胆大包天的事了?难不成你去人家府上提亲了。”
  太后抿嘴轻笑,拿眼瞅住听了她的话,面上一红的侄儿,心里边马上明白了几分。她瞥看了一眼坐在身跟前不做声的皇帝,微微笑道:“你惦记人家小姐不少年数了。这回去提亲,人家家长可同意了?”
  “有娘和林夫人的指腹婚约在前,又有娘送的郡王正妃玉佩为聘礼,岳父大人当然点头同意了。”慕辰窥了眼皇帝的脸色,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撒谎。
  太后不大管朝廷上的事,所以并不清楚林如海拿着代表东平郡王府正妃玉佩强行借粮的事,遂疑惑的发问:“那玉佩,你娘给敏儿了?”
  不等慕辰回答,她偏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也保不准的。我记得当年你娘和敏儿情同亲生姊妹。早说过要互为儿女亲家的。当时他们俩还非要拉着我当证人的。”
  提到年轻时的事,太后心下一酸,眼角泛红,泪水不知不觉流下来:“子辰,你见过敏儿的女儿没?她长得像不像她娘?听说她还有个弟弟,脾性好不?”
  “太后,我倒是见过那位林家的姐儿。”玉竹嬷嬷从旁插嘴道:“那姐儿的眉眼长得颇为神似当初的敏儿小姐。但不过,她通身的气韵比起她娘来,略要胜过三分。她弟弟曾随授业的老师在郡王府里住过一段时日,那小公子品性不错,挺知礼识趣的。”
  太后别过脸,很是惊讶的叹道:“哦?听你这么一说,我倒真想见见那位姐儿了。能让玉竹你夸赞的人,肯定是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我有她的画像。姑母,你看看,她像不像过世的岳母?”慕辰取出随身携带的洛神图,当着皇帝的面,小心翼翼地打开来送到太后跟前。
  太后坐起来,就着慕辰的手,仔细观看上头画的美人儿的侧影,盯看许久后,赞道:“若能有这画中人七分的神韵,便是非常标致的人儿了。玉竹,你过来看看,这画上的美人儿画得可像敏儿的女儿?”说着,她招手示意坐在圆墩上的玉竹嬷嬷过去。
  “嗯。倒是抓住林家姐儿的几分神韵了。”玉竹嬷嬷偷偷瞧一眼看不出喜怒的皇帝,不偏不倚的赞道。
  她不敢多说夸耀黛玉的话,惟恐言者无心,听者有心,反倒给自家主子的婚事,平添一堆的麻烦事。本来,皇帝就有这心思。倘使她把黛玉夸到天上底下绝无仅有了,他心底里不就对自家主子愈加不满了吗?
  太后心中欢喜,冲着慕辰开口讨要洛神图起来:“子辰那,你媳妇儿的这幅画像就留给姑母吧。”
  慕辰先是一愣,料他也没想过太后会想要这幅画,然一听到太后说媳妇儿三字,他顿时心花怒放,这不是等于太后她变相着承认两家的婚事了吗?只要答应赐婚了,别说送一副,即便是送十副他也心甘情愿的。
  慕辰按住心底里的雀跃,平静的回道:“既然姑母欢喜,那就留下来吧。”
  见此,玉竹嬷嬷心里晃了半天的水桶,也落到井里,浮在水面上。
  皇帝忽然插口道:“母后,依朕看,倒不如先给子辰纳两房妾室。一来郡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