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革宋 >

第76章

革宋-第76章

小说: 革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闶浅徒洌蔷透鲜世玻�

    到了厨房一看,就见准备做早饭的大师傅围着几屉炊饼在商量什么。这下赵嘉仁觉得‘饿不死的火头军’说的真精准,怪不得昨天有人骂大师傅私藏炊饼,竟然不是冤枉。赵嘉仁上前笑道:“我告诉你们个吃法,把炊饼切成片,用油炸了。外焦里嫩,非常好吃。”

    大师傅们被抓了个现行,各个脸上有些讪讪。为首的那位连忙说道:“校长,我们也是怕他们吃得太多,积食。”

    计较火头军是很没品的事情,赵嘉仁也不想这么做,他摆摆手继续说道:“若是怕炸的太狠,那就把鸡蛋打匀,用蛋汁裹了鸡蛋之后再油炸。不过这么做的话,对油温控制太高。还是直接炸比较好。”

    见赵嘉仁没有计较,大师傅们连忙应道:“我们试试看。”

    到了早上,大米稀饭配了油炸馍片,吃饭的众人大赞美味。班长胡熠啃完了定量的三片之后,有些紧张的问赵嘉仁,“校长,几千斤碱够吃么?咱们这上上下下也有快两万号人了吧。”

    胡熠说的没错,赵嘉仁的部众有四五千人,他们还带了一万多号家属。赵嘉仁弄纯碱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玻璃,可不是为了大规模生产新式炊饼。带着怜悯的目光,赵嘉仁对胡熠说道:“半个月吃一次行么?”

    “……能让我们先吃半个月过过瘾么?”胡熠带着可怜巴巴的表情问赵嘉仁。

    被一个大男人用几乎要闪动星星的目光注视,赵嘉仁也受不住。他咬咬牙,说道:“最多五天!”

    正月二十二,也就是赵嘉仁抵达庆元府的第四天,他天没亮就起来。几个大礼箱子中放了三百个刚出笼的馒头,还有由三百个馒头炸成的馍片。除此之外,布匹、除虫菊蚊香,茶叶也备了许多。福建产茶,在两浙路非常名贵的茶叶,在当地很便宜。虽然置办的礼物成本很低,在两浙路想买下来可需要相当一笔钱。

    带着这些礼物,赵嘉仁等人在火把的引领下直奔寺庙而去。三大名寺的大和尚们收下了礼物,表示自己出力建设灯塔是出于慈悲之心。现在灯塔果然帮助了许多人,他们觉得有了功德。也祝福赵嘉仁有善报。

    这些都是不得不说的场面话,赵嘉仁其实完全没放心里。他礼数到了,与大和尚们维持良好关系,这件事就该到此为止。连着两天在寺庙奔走,他也觉得该赶紧结束,到泉州上任。

    最后一家是天童禅寺,方丈在净室内接见了赵嘉仁。大和尚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子,三角眼,目光明亮。长得很像新白娘子传奇里面的法海大和尚。见赵嘉仁马上就要说出道别的场面话,方丈大和尚说道:“赵施主,我看你目光坚定,却又时时走神。想来必有大事要做。若是赵施主不嫌弃,老衲想请赵施主在这里多留几日,参禅打坐定下心来。”

    你不会还准备给我开光吧?赵嘉仁心里面想。他连忙婉拒,“大师,我娘爱读佛经,我也偶然翻看。见经文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在这里参禅,只怕便有求佛之心。现在走了,不耽误时日,还能早日见到结果。参禅之事就罢了。”

    长相如法海的大和尚没想到赵嘉仁这么讲,他看了看赵嘉仁,很感兴趣的继续问:“赵施主此言颇有禅意,却不知赵施主所求为何?”

    “求安心。”赵嘉仁爽快的答道。

    “求安心……不知施主可知慧可二祖的故事。”长相如法海的大和尚问。

    “知道。觉得心有戚戚焉。”赵嘉仁答道。他虽然还是觉得这长相如法海的和尚故作玄虚,却也不是单纯的混饭和尚。

    长相如法海的大和尚继续说道:“既然赵施主知道,老衲就不卖弄。赵施主,到得我寺里便是有缘。既然赵施主不愿久留,何不做偈一首给老衲做个留念,也看看赵施主的慧根。”

    赵嘉仁呵呵一笑,慨然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慧能六祖的偈子,见长相如法海的大和尚不依不饶,赵嘉仁恶作剧的把这个拿出来。

    本以为大和尚会因为这个调侃而不高兴,甚至怀疑这大和尚就不知道慧能六祖的偈子,赵嘉仁看着大和尚的表情,却见大和尚神色根本不为所动,只是平淡的说道:“此乃六祖偈子,做不得数。”

    赵嘉仁看着长相如法海的大和尚和自己较真了,心里有些不快。但是对方这样认真,赵嘉仁也觉得不能如泼皮般拔腿就走,思前想后,赵嘉仁突然想起一段,他本想开口诵读,却发觉不知该如何诵读。心烦意乱间,见大和尚屋内有笔墨,便上前提笔蘸了墨汁,走到白墙边挥毫写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噫!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写罢,本想将笔抛下,又觉得这甚是做作。走回书案边将笔放回,却听到净室屏风后隐约传出女子的低声惊叹。原来大和尚把情妇藏在庙里。这个念头一闪现,赵嘉仁就没多想。鲁提辖的偈子自有正气凌然的超脱感,低级趣味的念头此时根本进入不了赵嘉仁的心灵。

    大和尚三角眼盯着偈子看了一遍,不等赵嘉仁告辞,大和尚说道:“阿弥陀佛,我送施主出寺。”

    “不敢劳烦大师,我自己可走。以后若是有缘,必再登门。”赵嘉仁说完,行了个礼,转身就出门去了。

    看着赵嘉仁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大和尚长长叹口气,又忍不住念了句‘阿弥陀佛’。

    随着布鞋踏在地面上的轻微声音,从净室屏风后走出两人,一看就是母女。母亲边走边对女儿说道:“珠珠,看见别人写字还忍不住惊叫。你又不是小孩子了。不知道用手掩住嘴么?被人听见怎么好?”

    “娘,我看他的字写的不错么。”年轻女孩低着头,低声答道。

    母亲也没有多说什么,走到大和尚身边说道:“二叔,你看这赵三郎人怎么样?”

    老和尚又看了看墙上的偈子,微微摇摇头,“这位赵施主……年轻气盛。”

    母亲听了自家二叔的话,觉得答非所问,继续追问道:“他不过二十岁,比珠珠还小了几个月。年轻气盛不是应该的么。二叔,现在家里只有你这一个长辈,我又和赵三郎的娘素来交好,此次赵夫人向我提亲,就算是那孩子不成,我也得赶紧回信。”

    大和尚觉得自家侄女完全没抓住要害,然而赵嘉仁的偈子里禅意十足,若是解释可得一阵。大和尚对侄女说道:“到这边来。”就进了方才两位女子所在的房间。

    原来这两个房间都有独立门有窗,只是门窗位置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两个房间中间的墙上开了个门,用屏风挡住而已。

    见长辈们到了另外的屋子,年轻女子抬起了一直微微低垂的视线,从容不迫的走到写了偈子的白墙前仔细读起来。那都是瘦金体的字,‘只爱杀人放火’几个字猛看时散乱,仔细看去则如同刀砍斧劈,杀气腾腾。年轻女子微微皱眉,忍不住轻轻用白皙的手掌掩住嘴。

    将偈子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姑娘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声对自己说道:“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所谓的顿悟么?”

    赵嘉仁完全不知道自己方才居然被相亲了,他出得天童禅寺,站在寺门前的平地上,一阵风让他觉得精神一振。这时他突然疑惑了,那大和尚方才不会是真的在参禅吧?

    参禅也罢,不参禅也罢。赵嘉仁觉得自己再次理顺了思路,确定了心境。此次去泉州铲除蒲家,就是要杀人放火。在风中,赵嘉仁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就是顿悟。我乃中华子民赵嘉仁,我就是那个铲除一切中华之敌的人!”

    做了个自我催眠般的总结,赵嘉仁对部下高声喊道:“回码头,去泉州!”

第10章 科学的一刻() 
离开福州半年多,赵嘉仁再次回到福州城,看到的还是一成不变的城市面貌。只是城市没变化,城里面的人依然有变化。例如赵嘉仁学校里面的人员数量又增加了三千多人。

    “快点搬!”一队人将提点刑狱的官邸里的家具搬去马尾的船厂基地。当然,家具都是赵嘉仁的家具,那些原本就在里面的根本没动。站在院子里的赵嘉仁突然生出一丝留恋,即便三年里面他这个提点刑狱基本没有在本业上卖力,也就是监督税收上根本不用心,但是这个职务的确有泉州知州比拟不了的优势。

    原来所谓一把手的感觉是如此之好,大权在握,各路人等都要服从一把手的意志。触类旁通,赵嘉仁总算能够想象大宋之外的制度特点。

    新任福建路提点刑狱还没到福州,理论上赵嘉仁可以等,也可以不等。他还是选择等待,在福州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恭贺校长高升。”市区的学校基地,班长们带头,其他人都跟着说道。气氛看起来非常热闹。

    赵嘉仁摆摆手,“感谢诸位。不过此时要紧的事情很多,最急迫的就是每个班都推荐一名可靠,不张扬,肯吃苦耐劳的。我有门手艺要找人来学习。”

    一听这个要求,所有干部们都兴奋起来。这些年大家都学了许多知识,特别是学到了许多手艺。有了手艺之后就能靠手艺吃饭,这不光是这一辈子的事情,还能将手艺传给子孙,让他们不至于没有吃饭的营生。

    “校长,你走之前让我们分出可靠度的等级。我们做了,这次要多可靠的?”一班班长李鸿钧问。

    赵嘉仁正色说道:“这门手艺三十年内不许外传,按照这个标准定。”

    第二天,十名学员就送到了赵嘉仁这里。从十几岁到三十岁的都有,是全家跑来投奔赵嘉仁的可靠份子。合同拿给他们,由学习委员指引着他们把合同内容一条条弄清楚,这十名学员听说雇佣一辈子,都喜滋滋的签字画押。三十年不许外传,就意味着三十年内要收购产品。在这个四十岁就被认为要进入老年的时代,三十年的保障意味着这辈子就安稳啦。

    又过了半个月,新的福建路提点刑狱还没到。赵嘉仁的工厂里面,十名人员当中有三人提出干不了。赵嘉仁完全能理解他们的想法,烧玻璃可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玻璃炉子里面是上千度的高温,工作人员还要穿着厚厚的防烫服,用长长的钢筋不停的搅拌炉子里的玻璃溶液。大汗淋漓之时还要穿着厚衣服,真的是宛若身处地狱。大家基本上坚持半个时辰就必须换班,超过这个时间就真的受不了。

    “再招二十人!”赵嘉仁下令。

    然而搅拌的用处极大,钙钠玻璃的化学反应会生成气泡。若是想制成可以当做镜子的透明玻璃,就必须不断搅拌,让里面的气泡尽可能从粘稠的镕融物里面释放出来。高强度的劳动环境不是要刁难谁,赵嘉仁已经充分吸收了后世经验,对劳动条件进行了大量改进。在欧洲,搅拌玻璃的人要用铁链把自己捆在大玻璃池中间的铁柱上,那就不是宛如地狱,而是真的身处地狱。

    用尿素制氨气的学员表示,以后这个可以当做酷刑来对付敌人。若不是赵嘉仁下令,大家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做这些。两年前就做的钢模具的周兴表示,铁匠部门毫无压力。

    到了二月十八日,第一批十厘米长,六厘米宽的镀银玻璃总算是出货了。所有拿到玻璃镜子的人都啧啧称奇,他们从来没想到可以这样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脸。和这种玻璃镜子相比,白铜镜什么的根本就不够看。

    二月十九日天气晴朗,岷江口外的琅岐岛海边,一众数学和地理初级科目毕业得学员们架起了六分仪。这个仪器的理论很简单,但是没有反射镜就没办法操作。

    六分仪下面摆了水平仪,旁边是浮在水面上的水平日冕。从建立学校开始,就有人每日进行记录观测正午时分的日冕指针位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旁边一拉溜架起七八块黑板,上面画了需要使用的理论图形与算式。Sin与Cos的数据表也已经准备好。

    不管是单纯的随大流,或者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结论。能到这里的学员都坚信赵嘉仁讲述的太阳系的理论,随着日冕上的指针一点点靠近画出来的正午点。所有人的情绪都愈发激动起来。

    不少人已经用过六分仪,六分仪具有扇状外形﹐分包括一架小望远镜,一个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镜即地平镜﹐一个与指标相联的活动反射镜即指标镜。使用时﹐观测者手持六分仪﹐转动指标镜﹐使在视场里同时出现的天体与海平线重合。根据指标镜的转角可以读出天体的高度角。把这个角度代入计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