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睦宋 >

第67章

睦宋-第67章

小说: 睦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帝皇?沈···沈公子可别乱说!”

    沈少奕笑着摇头,“喻先生不必担心,不妨听听其中的道理!”

    “是···是!”喻皓突然觉得,他对眼前这个少年,更多的是崇敬了。

    “身为帝皇,所要做的最大的事情,无非就是怎么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怎么抵御外敌的侵略。而像喻先生这样的工程师,要做的就是怎么建好一间好的房子,怎么让这房子不受飓风的侵扰,不受蛇虫鼠蚁的侵蚀,让每个住在里面的人,能够住得舒舒服服的。”

    “如此看来,喻先生还会认为沈某说的,有何不妥吗?”

    喻皓的眼中满是自信,却是开口问道:“那沈公子,这堵墙,是不是就不建了?”

第137章 跑在前面() 
“喻先生不如说说,为什么要筑起这堵墙呢?”沈少奕看着喻皓,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该不会就是为了你说的那个读书人看不起你们的事吧?”

    “是!”一提到这件事情,喻皓似乎还是心有余悸,“早在招贤馆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件事闹得不可开交。当初,喻皓随着家父进入招贤馆的时,文人就是看不起我们这些手艺人,说与手艺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对文人来说是一种耻辱,说这是对孔圣人的不尊重,说这是违反礼法祖制的问题。”

    “为了这件事,那些文人要挟留节度使,若是不将我们这些手艺人赶出招贤馆,他们就集体退出招贤馆。留节度使也是无奈,只好将招贤馆一分为二,各住一边。为此,留节度使还特地去了招贤馆,为我们这些饱受委屈的手艺人致歉,敬了三杯酒,鞠了三个躬!”

    沈少奕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恩师韩熙载会对留从效如此的推崇了,单是以身为节度使之尊,能够如此折节,向手艺人鞠躬致歉,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只是可惜,后世对留从效的记录极少,就连他沈少奕,也只是知道这个名字,知道他曾经是泉州的土皇帝而已。

    很庆幸的是,还有一个留绍錤在泉州,有他在,许多留从效施政时政策,将得以延续,这对泉州来说,是最大的好事。好的政策能够得以延续,不管是对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家来说,那都是最大的幸事,朝令夕改,不管是对国家还是百姓,那带来的,极大多数都是动荡不安。

    “所以,喻皓想要筑起这道墙的初衷,就是希望往后泉州大学建成了,不必去为了这些事情与文人扯皮。也许沈公子不清楚,喻皓可以保证,若是还让那些文人与手艺人住在一起,恐怕还是会起什么乱子的。只是,今日听了沈公子这一席话,喻皓是茅塞顿开啊,这道墙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到时候他们要是敢闹,喻皓就拿沈公子今天的话来驳斥他们。”

    沈少奕这下都快哭了,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一番话,竟然会真的给喻皓这么大的信心,甚至让他都敢于去挑战礼教了。礼教这两个字,流传了数千年都没有谁能真正的改变,更何况是在大宋朝这个封建社会的朝廷。

    当然了,他却也有一些欣慰,如果他这番话真的能够造就出一个敢于向着封建礼教冲击的斗士,那他就没有白说了。只是,如果他真的让喻皓变成了这样的一个斗士,那就是让喻皓去送死了,在大宋朝,就算是皇帝,也要屈从于封建礼教,更别说是他一个区区的手艺人了。

    “喻先生,这墙拆不得,而且连月门也不能留。”

    “这······”

    “这其中有三个原因,喻先生不妨听沈某慢慢说来。”

    “沈公子请说,您的话,喻皓一定是会听的。”

    “这第一,兴办学堂就是为了教书育人的,这泉州大学说白了,便也是一处教书育人的所在,只不过是与以往的学堂有所不同而已。既然是教书育人,那么有一条与人为善是必须教导的。”

    “什么叫与人为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比如喻先生的父亲和招贤馆的同僚,被文人如此羞辱,那这些文人就是空读圣贤之书,没有行这与人为善之事了。而反之,如留节度使所为,那就可以称之为与人为善了。”

    “喻先生,你不妨想想,是否也愿意做与那文人类同之事,做一个不与人为善之人?所以,你不仅不能用沈某今天的话去驳斥那些文人,还应该把这道墙筑起来,这样才能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当然了,其实沈某一早就有筑起一道墙,将这泉州大学一分为二,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了。”

    “沈某的这个想法,就是一边教文,而另一边教艺。如果学生想要学文,那就让他们去学文,而如果学生想要学艺,那就让他们学艺。而且,学艺的学生,不仅仅是学艺,还要文艺兼修,将来才可能出更多的像喻先生这般的工程师。当然了,这还要喻先生不能藏拙,敢于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于您的学生。”

    “我的学生?”

    “对,是您的学生!莫非喻先生打算敝帚自珍,也来一个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这······”

    “看来,喻先生还是存有私心的。那不如,喻先生听一听沈某的第三个原因,相信喻先生就会明白了,而且会心甘情愿的将一身的本事,传授给您的学生。”

    “喻皓候教!”这一次,喻皓是真的恭恭敬敬的肃立一旁了,因为这关系到他家传的手艺。

    “喻先生不过是担心家传的手艺被人学会了,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吧?其实,这也是沈某一直在担心的问题,万一每个教学的先生都有了这个心思,那教出来的学生还能堪大用吗?那这泉州大学,办还不如不办了。”

    “所以,这道墙正好给了沈某来解决这个难题的借口。在沈某的设想中,凡是墙那边的,根本不用担心,想要找到教文的先生太容易了,沈某只会给他们原本招贤馆的俸禄,也就是十五贯。”

    “而在墙的这边,只要你有真的本事,肯真心的倾囊相授,那么,沈某可以出到二十贯,甚至是三十贯、五十贯、一百贯!”

    “一百贯?”喻皓都是呆住了,他绝对不会想到,一个手艺人,单凭着教学就能每个月有一百贯的收入了。

    “没错!你没有听错!”沈少奕毕竟来自于后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他还是明白的,“而且,沈某还会给墙这边无限的银子支持,用来让所有的人更加的深入研究技艺。随着每个人的技艺更加的全面,自然也能更上一层楼,那么,也就根本不用担心自己家传的手艺会被学生全部学光了,因为,你始终都跑在你学生的前面。”

第138章 工程学堂() 
“而且,喻先生,这家传的手艺啊,谁也保不齐下一代还有这个天赋,还有这个喜好,也许将来您的子孙后代不想再做手艺人,而是想去做官,想去当将军,想去做生意,喻先生会逼着自己的子孙后代硬是要学会您的手艺吗?”

    “就算是他们都学会了,可是却无心于此,您认为一旦等您百年之后,您的子孙后代还会有这个心思将这门手艺传下去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喻先生只能在九泉之下痛哭,痛哭自己的家传绝学就此失传,不能发扬光大了。”

    “或许喻先生会说,儿子不学,那就找个徒弟来教,这门手艺也就不会失传了。可是喻先生应该没有想过,这样一来,您家传的手艺也就没了,与其只教给一个徒弟,还不敢保证这个徒弟能否继续发扬光大,倒不如桃李满天下,往后人人说起这门手艺,都会竖起一个大拇指来,说这满天下的大师,都是师从你喻皓,这满天下的大师,都是你喻皓的徒子徒孙。这样的名声,那可是千古流传,堪比鲁班了。”

    “鲁班?”这天一般的人物,喻皓他可不敢奢望,单是那千古流芳这四个字,就足够让他动心了。

    沈少奕向前走出了一步,眼望着大片的工地,那里就是泉州大学的所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便会有无数的楼房矗立起来,会有无数的学子走出去,为泉州,乃至整个大宋,带来繁荣昌盛。

    “所以,这道墙一定要筑起来,而且要筑得越高越好,最好让墙的另外一边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一定能听得到。”

    “听得到?”喻皓这短短的半个时辰,都已经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了,此刻沈少奕却又抛出了什么看不见、摸不着、听得到,更是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对!喻先生不是说文人瞧不起手艺人吗?很简单,沈某就让文人们看看,他们在吃糠咽菜的时候,手艺人在喝酒吃肉;他们在大冬天里穿着单衣,瑟瑟发抖,蹒跚而行的时候,手艺人一身裘衣,迎风高马;他们住着茅屋,在飓风来临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时候,手艺人住着高屋,看风吹花落飘舞,赏雨落尘随水流。只要你比别人过得好,别人瞧不瞧得起你,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一天,读书人会仰望着手艺人,有一天,再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一天,再也没有什么士农工商,而是人人平等!”

    最后这句话只是在沈少奕的心中,他自然不会说出来,这般惊世骇俗的话,不要说是喻皓了,即使是赵匡胤,恐怕也接受不了。沈少奕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与喻皓的这番谈话之后才有了这样的想法,甚至是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喻皓则完全沉浸在沈少奕描述的那个场景之中了,直到沈少奕自他的身边离开,都是没有察觉。

    “少奕,你和喻先生说什么呢?”

    “说你那两百万贯要派上用场了!”

    “派上用场?那可是父皇给的嫁妆,你要是花完了,那可就没有了!”

    “这一点不用担心!难道云清你没听说过鸡生蛋,蛋生鸡的道理吗?”

    “你又想到了什么歪理了?”

    “当然不是歪理了,将来你会看到的。”沈少奕抬头看看天色,“天也不早了,先送薇薇和周儿回家,吃完晚饭后,你陪我去见一见韩先生和留大人。”

    ······

    “什么?沈兄要将泉州大学一分为二?”

    “留大人,并不是一分为二,而是泉州大学还是泉州大学,而另外这一半不叫泉州大学了,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泉州工程学堂。”

    “泉州工程学堂?”

    “对!泉州大学以文为主,教导学生经史通略、四书五经。而泉州工程学堂,以艺为主,教的是诸子百家、技巧手艺。”

    “技巧手艺?”

    “正是!留大人可还记得令尊在世的时候,招贤馆曾发生了一件将招贤馆一分为二的事情?”

    “是有此事。彼时绍錤还是个孩童,但也知道,此事是因为文人自视清高,不想与手艺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才会将招贤馆一分为二的。当然了,这是先父私下里与绍錤说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少奕今天才来与恩师和留大人商议,将这泉州大学一分为二的。第一,这可以避免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第二,少奕是有私心的,打算将这工程学堂私办。”

    “私办?”韩熙载眉毛一挑,“奕儿,你打算如何私办?”

    韩熙载并没有问原因,而是直接问沈少奕要如何私办,那是因为他知道沈少奕总有一些奇特的想法,不管做什么事,他都有无数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与其烦恼该如何去辨别他那些理由的真真假假,倒不如干脆一点,答应他就是了。

    “先生,奕儿打算这工程学堂就由奕儿来办,一应大小事宜,都由奕儿做主,包括教习的选择、俸禄等等,都是由奕儿来负责。当然了,这往后工程学堂事实上便与官府无关了,不管是官府还是别的什么人,有需要用到工程学堂的,那就必须拿银子说话了。”

    “拿银子说话?小子,你赚钱都赚到朝廷头上了?”

    “先生!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这工程学堂既然都是少奕出钱出力,那么,这里面的所有东西就都是少奕的。况且,若是这是能够让官府、让工程学堂都能够得到好处的,那为什么就不行呢?”

    “而且,少奕都想好了,这工程学堂最开始的这几年,都只会招收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学会一门手艺,以此来养家糊口。而且,少奕想,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哥儿,想必也看不上工程学堂。”

    “当然了,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招贤馆自此也一分为二,往后招贤馆的馆主就是留大人您了。少奕要的,就是这些手艺人。”

第139章 学堂事宜(一)() 
腊月十四,林夫人和林清素终于回到了泉州,林仁肇在任上,却是只有年后几日的时间才能回来,连年都是无法在泉州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