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

第172章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172章

小说: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曹操淡淡的吐出一个字,那口气就像是说什么平白无奇的事情,曹操是个很复杂的人,有时候很讲人情,有时候却冷面心狠。高兴的时候,你可以让你指着鼻子奚落讽刺也毫不在意,若是不高兴,他甚至会屠杀数万甚至数十万人也不皱一下眉头。

    “遵命!”夏侯惇兴奋的舔了舔嘴唇,兴冲冲拱手而去了。而曹操则继续向前走着。继续想着他那宏伟的计划。

    北面那个强敌已经拥有三州了,据探子来报,那家伙正屯兵上党,河内,意图再将司隶据为己有。这家伙,这次一定不能让他如愿,若是再不加遏制,知道日后即便天下间再无人能与之制衡了,最近满伯宁回报,已经有不少势力已经暗中答应,愿于自己联合共同对抗那人

    正思忖间,曹操又听见有人叫喊,回头看时,竟又是自己的臂膀之臣曹仁。

    曹仁一脸的浓密胡茬子,长相粗莽,实则却是个胸中暗藏锦绣之人,曹氏、夏侯氏中要数那个亲族兄弟最令他曹孟德放心,曹仁当属第一!曹操每一次出战如若分兵,曹仁必定是这支分支部队的指挥将军。

    曹仁此来,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曹操不敢怠慢道:“子孝,什么事让你亲自跑来一趟?”

    曹仁并没有答话,而是把曹操拉到一边小声一阵耳语。

    “此言当真?”曹操身躯一颤,惊问道。

    曹仁郑重道:“我怎么会骗孟德你?使者被我截在营中,都没敢放他出去,免得走漏了消息!”

    “此事你办的漂亮,我这就随你过去见见使臣。”曹操拍了拍曹仁的肩膀道。二人当即一同前往曹仁的营地。

    一入帐,曹操就看见一个面白无须的宦官立于帐中,曹操一眼就看到了那宦官手上一纸诏谕!

    曹操开门见山拱手一礼道:“不知尊使来兖州找操所为何事?”

    那使臣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又矮又黑的胖子,道:“你便是兖州牧曹操?”

    被别人用这种眼神看得多了,曹操早已不以为意,神情自然中还带着浓浓的自信,就听淡淡道:“正是。”

    那使臣点了点头,平举起手中诏书庄严喝道:“曹操跪下听旨!”

    曹操面容一肃,“臣曹操接旨!”

095收买人心() 
“这个张辽啊下手可真够快的!”

    送走使臣,曹操手捧着那纸诏书反复查看着,一边看还一边喃喃自语,表情变幻不定,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见曹操全神贯注的看着那封诏书好久好久,曹仁再好的耐性也终于有些忍不住了,问道:“孟德,这诏书到底是真是假?小皇帝怎么会下旨令我等诛杀张辽,协助李傕郭汜救驾?既然圣驾都已经被劫了,小皇帝又哪来的能耐传出旨意。”

    曹操这才从沉思中醒过神来,只见他意味深长笑道:“既然是当今天子下令诛杀张辽的诏书,咱们又何必管他真伪?好啊好啊!正愁出师无名,李傕郭汜就送出如此厚礼!既然如此,争夺天子的事情,免不得我曹操也要掺上一脚了。”

    曹仁迟疑道:“孟德你的意思是咱们要出兵攻打张辽,夺下天子?”

    曹操点头道:“当然!之前咱们和文若、仲德几位先生已经商议的很明确了吗?天子可是一件大杀器!有天子在手,胜过百万大军!所以天子必须掌握在咱们手里!”

    “没错,几位先生确实是说过,不过他们也说过张辽势大,对付他需徐徐图之,看准机会在动,不可操之过急!”曹仁仍有些犹疑,要知道这次如果出兵,面对的可不是以前遇到过的那些虾兵蟹将,兵痞盗贼,而是自成军以来几乎还没有尝到过败绩的张辽军!曹仁虽说是不怕挑战,但是出于谨慎,曹仁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曹操,免得他一时冲动付出惨重的代价。

    曹操满眼憧憬的道:“先生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不假,不过现在在我看来正是最好的良机!现在咱们手中握有天子诏书,出兵名正言顺。又有李傕郭汜数万兵马纠缠,使其不能分心旁顾。这时我若是出兵河内截断归路,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如此破张辽必矣!”

    曹仁也是深通韬略之人,曹操说的虽然在理,可是张辽麾下兵将的战力却不能不考虑,因此曹仁决定给曹操降降温:“可是孟德,你这样想的有些简单了吧!张辽那厮可不是什么易于之辈,哪是说打败就能打败的?”

    曹操语重心长道:“子孝,你说的我都懂,张辽兵强马壮,钱粮众多,这点我知道!可是正因为如此,与之作战,就必须要有必胜的士气!若连士气上都压不过对手,这场仗没打咱们就已经输了一半了!”

    曹仁劝道:“可是,你真就不打算和几位先生商议商议?”

    曹操摆手道:“文若、仲德、志才几人都不在雍丘,回头找他们商议,到时一切就晚了!大丈夫当断则断,怎能临阵迟疑?”

    见曹操心意已决,曹仁也只能遵从道:“好吧!既然孟德心意已决,弟当然就只听听命的份咯!只是孟德你准备何日出兵?”

    曹操眼中精芒越来越盛,道:“当然是越快越好!命你与曹洪为前部,三日之内进兵,这第一仗,我就要打张辽一个出其不意!”

    当天,雍丘城内外的曹军开始频繁调动起来,不时有士卒拔营起寨离去,雍丘百姓心中慌乱躲在家中不敢外出,他们不知道,占领雍丘的曹军在这三日内神不知鬼不觉的少了两万人。

    函谷关。

    文远自打到了函谷关,并没有继续向东行进,而是就地驻扎了下来。

    一是洛阳残破,宫殿已经多年无人居住,可能需要很漫长一段时间的打扫、修葺。

    二来留在函谷关,文远也是为了等人。

    “下官钟繇见过车骑将军”

    “元常先生不必多礼,关内早已经备好了酒食热水,陛下也在关内驻跸。先生一路奔波劳苦,定然疲累,见过陛下后好生吃喝一些睡上一觉,好好养养精神。”

    “多谢车骑将军关心”

    “杨彪谢过车骑将军救驾之恩”

    “太尉大人太客气了!君辱臣死,陛下有难,为臣子的岂能坐视不理?倒是辽救驾来迟,令陛下经历险境,辽心里惶恐的很,这位是贵公子杨修吧,果然一表人才,日后必定能继承太尉大人的事业,为我大汉效力”

    “哎呀,王公!一路奔波实在是辛苦了,这位公子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粲,令公子年纪轻轻就才名远播,辽实在佩服的很”

    听闻天子在函谷关驻跸,一连几天,络绎不绝赶到函谷关的大汉朝臣就多达百人,这些人好容易逃到函谷关,立即受到文远的殷勤招待,热水热饭一通招呼,顿时文远在这些朝臣心中的印象提升了一大截,便是一些觉着文远施政有损大族利益的官员也对文远的看法改观了许多。

    没错,文远这么做就是在收买人心。

    从长安随小皇帝一起逃难出来的文武百官虽然落魄,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群体,这里面要么久负盛名之人,或是家世显赫之辈,虽然没有兵权,却不能否认他们对天下仍有一份不小的影响力。

    众人辛苦跋涉,逃难到此地,在如此患难时刻,文远只是简单送上一份心意,虽不敢保证能让他们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至少能做到不至于激烈反对自己,此外迎回天子之后,文远毫无疑问就成了众矢之的,经受天下诸侯的挑战或是以顺讨逆,这一点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文远日后难免要和这些公卿大臣同殿为臣,避免内耗才是明智之举,因此收买人心对于现在的文远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就是招揽人才,在长安为官之人数以百计,这些官员、以及官员家族之中优秀的人才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些人既然送上门来,能招揽一个为自己所用就算一个,自己的力量就增加一分。文远素来求才若渴,此时哪有放着人才不用的道理?

    所以,文远就特意在函谷关停驻了几天,直到确定所有能闻风赶来的公卿大臣进入关内。文远才继续起行向洛阳前进。

096洛阳废墟() 
几年前,文远就曾经借觐见皇帝之机在长安举行了一场品酒盛会,算是和长安的士绅官吏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而当时文远还不过是个不出名的太守而已。

    转眼之间三年时间过去,文远摇身一变,成了雄踞河北的一方诸侯,今日又立下此等救驾大功,眼看着文远就要被被册封为车骑将军,背靠大树好乘凉,文远有陛下圣眷,手上又握有重兵,这些士族公卿如何会不争相亲附这个当今天子身边最炙手可热的红人?

    所以一路之上,文远已经很快就和这些朝堂上的公卿建立起相当融洽的关系,几个公卿甚至借文远将军府开府的机会将家族后进送入文远府中,希望能与文远攀上关系。比方说弘农杨氏的杨修,山阳王氏的王粲等人

    能够真正感觉到文远施政体系潜在威胁的,只有利益遭到威胁的少数一些人,文远的体贴关心,让大多数公卿对这个年轻有为,有兵有权的一方诸侯心存感激,皆称颂文远救驾阻敌的功绩

    从函谷关一路向东,因为有文武百官加入的缘故,部队行进的速度比之前又降了数筹。一日只能走上三十里路,因此直到冬十月初,文远车驾一行万人才浩浩荡荡赶到东都洛阳城。

    五年前的一场大火,将洛阳城烧成了一片废墟,虽然大火早就已经熄灭,但是洛阳城宫殿倾颓,街道闭塞,不时有野狗野猫穿梭其间,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而且此时已经是初冬时节,偶尔一阵刺骨的寒风吹过,更令人心中酸楚。

    “洛阳,我回来了”

    看着眼前的破败景色,小皇帝刘协感情流露。在洛阳,小皇帝刘协渡过了儿时最无忧无虑的数年时光,刘协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美妙的回忆。可是自从被逼西迁之后,刘协就从此被关入长安禁城那座巨大的牢笼,惶惶不可终日,还要忍受奸贼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不留颜面的羞辱。

    现在,终于能重新回到洛阳,对一路上出了大力的文远,小皇帝如何不心怀感恩之情?

    因为洛阳残破,修葺翻新还需天长日久,文远一行只能在洛阳城外扎营暂住,一连数日,刘协或钦命文远随同入城凭吊,或至北郊帝陵祭祖,自始至终,文远都形影不离天子左右,圣眷之隆,令人无比艳羡。

    不过洛阳终归年久失修不能久住,文武百官住在营帐之中,再加上冬日寒冷苦不堪言,不过数日就颇有不满怨言。

    这一日,文远陪完圣驾回到帐中,突见一人正立于帐外等候,文远定睛一看,来的人文远认识,乃是张杨麾下的河内郡丞董昭董公仁。

    文远来到洛阳之后不久,张杨就领着万余河内兵马来到洛阳,文远也就势交给张杨一个艰巨的任务——重建东都。

    洛阳是大汉东都,起初选在此地作为帝国的中枢,就是因为它优越的地利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文远虽说如今的家业主要实在河北燕赵之地,不过随着日后地盘的逐渐扩大,邺城作为政治中心终究是不合适的。所以重建东都虽然是份长期艰苦的工程,但是为了长远考虑,却是势在必行!

    张杨是武夫出身,本不善治政,但是现如今河内被他治理的有声有色,百姓已经渐渐脱离饥寒交迫之苦,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文远给他安排了董昭这样一个颇有才干的副手。

    董昭此人,素有才学,之前曾效力于袁绍帐中,只因为袁绍对他产生猜忌之后才转投文远处,之后文远全据冀州,调走了之前安排给张杨的副手张既,文远便命董昭接替张既担任河内郡丞。

    此次张杨引河内军南下洛阳,董昭就随军同行。

    文远将董昭请入帐中,彼此落座后道:“董先生,今日怎么有空?”

    “明公。”因为董昭和文远只见还隔着张杨的一层关系,因此并不算文远直接统属,只听董昭拱手道:“昭今日拜见,乃是有一言想献于明公。”

    文远见董昭说的郑重,正容道:“先生请说,辽洗耳恭听。”

    董昭道:“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入朝辅佐天子,此五霸之功也。但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若留此,恐有不便。惟移驾幸邺城为上策。”

    “移驾迁都?”对于董昭的提议,文远并没有感到意外,记得真正历史上就是此人向曹操提出迁都的建议,而且曹操也欣然采纳了董昭的献策。

    文远也觉着在就在洛阳这么驻扎着不方便,洛阳今年大荒,百姓穷困,天子百官每日所耗钱粮用度全靠军中供应,短时间倒也无妨,若是长此持续下去,光是千里迢迢从冀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