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 >

第84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第84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不大管。众人眼睛都是雪亮的,向背立明。

但这会儿也顾不上计较这些了,便是想笼络人心,这会儿也来不及,袭人只能另想法子。想来想去,还是王夫人那里最好下手,或者还得二人同心一气,才能行事。但如今王夫人愈加不喜她,她必须想个十分妥当的法子,才能让王夫人再相信她一次。

袭人那么绞尽脑汁的想着,竟连早饭也忘了,也不去服侍宝钗,自己也忘了吃。当下麝月等又一边儿干活一边儿叫骂起来。说实话,院子里就那么些事情,如今宝玉又不在,丫头婆子又多,她们几个大丫头事情都很少,这磨牙就成了最打发时间的事情之一。或者打牌洗头做针线等的时候也不影响嘴说话,加上人又多,一人两句,从早到晚哪里还清净的了?

“好姐姐,你也好歹吃些,若是饿瘦了宝二爷怪罪,我们可担待不起。”麝月叫道。

“宝二爷都好起来了,日后若是回来要姐姐服侍,姐姐服侍不了怎么办?”碧痕道。

“不碍的,如今有紫鹃姐姐服侍宝二爷,她尽可以躺着,等哪天宝二爷想起她来自然会去求她。到时候别说是姨娘,大概连奶奶也做得。”秋纹道。

“是这话,二奶奶说了,若是有好的,她可以将正房让出来。”碧痕道。

三言两语,说的袭人恨不得挖个地坑躺下去,从此一个人清净。但一想不对,一个人可不行,她好歹已经是宝玉的人,她……找宝玉去。对,得找宝玉去,不为别的,就算去看看他,看他是否还念旧情,到底准备将她置于何地。

这里想好,便唤来个小丫头服侍她梳洗收拾好,换上一件粉红色桃花薄衫,下面一条翠绿马面裙,脸上略施脂粉,头发简单的梳起来,戴着王夫人为了抚慰她才给的赤金镶珠花簪,再加上一朵浅橘红绢花,对着镜子自己打量一下,很是满意。又打开箱子拿出一对赤金镯子戴上,便带着小丫头便直奔园子而来,将麝月她们都置之不理。

拐过后廊,也不想和谁撞见,免得面子上不好看,袭人便带着小丫头出了东角门沿着东边院墙下走去,那里寻常人很少,也便宜。才走了没几步,迎面遇见陈公公院子里出来的一个婆子,却是王夫人屋里寻常和袭人交好的,当下忙请她到院子里坐会儿,一边儿笑道:“姑娘今儿闲着出来走走。我这就给姑娘倒茶去。”

袭人忙拦住道:“多谢嬷嬷,我不过四处走走,不敢打搅嬷嬷做事。”

婆子道:“不要紧,今儿事不多,坐下歇会儿也不要紧。”说着又好生打量了袭人一番,啧啧叹道,“姑娘这么好的人品,宝二爷竟然不爱,却是可惜。想以前在园子里的时候姑娘气色多好,才几日不见,又瘦了一圈。姑娘要多爱惜自己,日后才能服侍好宝二爷。”

袭人接过茶来,也不吃,闻着那味儿没有她屋里的茶好,想了想又吃了一口,才放到一边儿,轻声叹道:“二爷如今有新人服侍,用不着我了。多谢嬷嬷惦记,我也该走了,免得回头让公公看见,给嬷嬷添不自在。”

陈公公如今在府里很有体面,不是她能招惹的,无缘无故到这里来,而且还是在刚刚嫁祸黛玉之后,若是让陈公公知道,只怕不能轻易饶她。

婆子道:“姑娘别担心,公公每天一早出去服侍林姑娘,要等夜里林姑娘歇下才回来,寻常从不回来。姑娘尽管坐着吃会儿茶,若是心里烦闷,一会儿再到园子里去走走散散闷。依的我说,姑娘还是早些怀个哥儿,凡事也容易些,等事情定下来,心也定了。

不是我多嘴,虽说你还有个哥哥,但他有家有室,要过自己的日子,到底不能像你母亲那样体贴你。便是出去了,日后也还得再找人家,姑娘自己心里也有数,爷屋里出去的人,日后要找个好人家也难些。因此不如暂且忍气吞声,小心服侍二爷,等有了哥儿,凡事也就容易了。当年尤姨娘那样,就因为有个哥儿,也就有她一席之地;宝二爷又比琏二爷性子好得多,诸事也就更容易了。姑娘想想是不是这话?”

一席话说到袭人心坎上,想当初家里穷的时候,不叫哥哥出去辛劳,偏要卖她,可见得女儿于娘家原本就无足轻重。且幸运气好,仗着她细心服侍,得主子的意,家里没几年就翻了身。但一来她卖倒的死契,二来出去了必定还是要赶紧找个人家嫁了,但外头寻的又哪里及得上贾府宝玉,根基富贵、知根知底,还好脾气?而且便是乡野人家,这破过身的也要低人一等,她又何须自贬身价?这便是她总这么叫嚷,实则死也不愿回去的缘故。

袭人不由得落起泪来,泣道:“嬷嬷话是不错,可……二爷如今有了紫鹃,哪里还顾念旧情?我留在这类也是天天受罪。嬷嬷大概也听说了……我再也难呆下去。”

婆子摇头道:“那是你年轻不懂事,没想到法子而已。”

袭人叹道:“还能有什么法子?我一个丫头,除了要守着府里的规矩,还要守着做女人的规矩;还要看二爷高兴不高兴,若是二爷不高兴,我又能怎么样?”如今最愁的也正是这个,但转念一想,总觉得这婆子话里有话,又忙求道,“嬷嬷是过来人,既然这么体恤我,我就当嬷嬷和我亲妈一样,而且嬷嬷是过来人,见多识广,若是有什么好法子,就教我一教,只当是可怜我。若是日后我果真能有一男半女,一定不会辜负嬷嬷的好意。”说着又哭起来。

婆子叹道:“我一个老婆子,能有什么法子……”虽说如此,话里却明显还有话,口气也非同寻常,一边儿给袭人添了水,站在一旁看着她。

袭人会意,忙跪在婆子脚下,抹泪泣道:“还请嬷嬷别嫌弃我这个女儿,好歹救我一救。自从母亲归天后,我哥哥也不怎么管我,可怜我跟个孤儿也差不多。”

婆子忙将袭人扶起来,叹道:“我哪里有什么法子,只是既然姑娘不当我是外人,我也厚着脸皮当姑娘是我亲闺女一般。那原也是我给公公送东西进去的时候听得他们说的,到底是不是也做不得准……”说到这里又停了,吞吞吐吐,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第124节 第124章

袭人当下急得,抬头见婆子盯着她腕上的赤金镯子,虽说寻常总看不起这些粗使婆子,便是交好,也是有些用处,但这会儿也顾不得了,大概她亲娘进来最多也就是个这等粗使婆子。当下忙将镯子摘下来给那婆子,见婆子半推半就,还不大想开口,一狠心,将头上的赤金镶珠花簪也摘下来,递给婆子道:“还请嬷嬷别嫌弃,嬷嬷即当我是亲闺女,孝敬嬷嬷也是应该的。便是往后,嬷嬷也和我亲娘一般,是我再生的亲娘。”

婆子道:“姑娘客气了,我不过是斗胆而已,便是姑娘不厌烦我,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只是这事儿是我墙外听来的,可保不准是真是假。而且若是被主子们知道,别说是一顿打出去,大概还能将我交官,到时候我一把老骨头临了还要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哎……”

袭人也摸不透,没奈何,只得又对天起誓:第一,这事儿对谁都不说;第二,认嬷嬷做干妈,日后要尽女儿的孝道;第三,另给嬷嬷一百两银子养老。送终没敢说,到底不大吉利,而且已经算在“女儿的孝道”里了。

只等袭人对天发过誓:有违此誓,受千人骑万人跨之辱,日后被人咬死臊死弃尸荒野。婆子才拉着她起来,又到门外窗下各处都看了一遍,才回来小声和袭人咬了一回耳朵,交代道:“若是不妥,只当是我胡说;若是能成,也不用谢我,我也只当是为自己闺女儿好。姑娘赶紧离了这里,自己想去,呆的久了容易让人起疑。”

袭人大略想了一下,点头道:“这个我理会得。嬷嬷大恩大德,我自然会记得的。”说完赶紧离了这里,依旧往园子里去,且喜并未遇见其他人。

进了园子,袭人先将丫头如此这般好生交代一番,又许她些好处,免得她回去多事儿。走在半道再想想,紫鹃是有了,但未必能顺利的生下来,也未必就是个哥儿,倘若是个姐儿,她一时半会儿也风光不起来。如此想着,心情就好多了。

两人顺脚来到,推开虚掩着的院门,里面有些凌乱,正待离去,转身的当儿却见阶下的女儿棠开得正好,连死了的那半边竟然也长了许多叶子,上面还有些未凋的花儿,颜色正好。袭人愣了一下,才慢慢的退出来,沿沁芳溪慢慢走着,脑子里却在想其中的缘故。花木死而复荣,正是兴旺之兆。既然是花,她便姓花,而且无端受了这一阵子的气,想来是该她复荣了。想到这一节,登时身心都轻快起来,只觉得这一趟出来走的对,收获颇丰。

一会儿来到荇叶渚,袭人也有些累了,坐着一旁石凳上,看着四周树木枝繁叶茂,花儿迎风盛放,感觉格外好;似乎那枝繁叶茂就是她子孙繁盛的兆头,而花儿开放,自然就是她这朵“花”了。吹着微微的东风,脑子开始思量起来:该如何告诉王夫人,此事必定得有她才能行得通,光凭她自己是不行的。

但这个也不用她多想,嬷嬷已经暗示过她了,试想天底下有哪个父母不盼着儿孙满堂?尤其是眼下,王夫人不喜李纨,偏爱宝玉,因此宝玉的子嗣必定是她最盼望的。如此想好,袭人也不耽搁,便赶紧出了园子,也不嫌肚子饿,也不回屋,直往王夫人的院子而去。

走到门口又一想,才出的主意让王夫人出糗丢面子,这会儿她必定还在盛怒中,若是这会儿匆匆赶去,只怕王夫人未必听她,到时候若是还想再说,就难了。其二,若是王夫人问她哪里听来的,她又怎么说?怎么可能这么快一计不成又生二计?还是这么妙的计?那为什么不早些想出这个计策来?其三,如此急着去,若是让王夫人起疑她是为了自己好,而不是为她母子考虑,岂不是有些自轻?虽说她手里有那么个把柄,王夫人因此给她些脸面,但用得多了总是不好,除了会不灵,而且也会惹人嫌,或者再不济的话只怕她会出狠手。

想到这里袭人不禁打了个冷颤,赶紧退出来往自己屋里去另外想办法,姑且先稳稳再说。脚下也快起来,似乎有人在后面拿着刀子赶着似的。想想也是,王夫人的势岂是她能比拟的?若果真将她惹恼了,到时候随便动动手指头,就能让她一辈子不能翻身。因此还是先缓一缓,想想还是过几天再开口,倒时候指个合适的由头,也容易些。

且说袭人这么想着,当下便偃旗息鼓。潇湘馆里却依旧那么热闹。

李纨、黛玉、惜春以及几个大丫头坐在院子里竹林下,每人跟前放个矮几,上面放着针线筐,一旁放着几样活计,正在做些针线消磨时间。陈公公坐在一旁杌子上,旁边放着些柳条竹枝花朵草叶,正在编花篮。

暖暖的春日穿过稀疏的竹枝晒到身上,带着一丝淡淡的香味儿,抓一把放到鼻端,能把人酥倒。斑驳的竹影,随着时而吹起的微风摇曳,偶尔还有鸟儿飞过,间或落在枝头歪着头打量一下众人,再矫情的叫几句,只可惜没人懂,也没人理会。

惜春在绣一条手绢儿,拿着针恶狠狠的向花瓣扎下去,似乎那帕子或者帕子上的花儿跟她有仇似的,边咬牙切齿道:“大嫂子,说实在的,想起当初三姐姐一巴掌扇在王善保家的脸上,我还真想跟她学学,扇谁一个大嘴巴,再拿针把她嘴巴给搓烂了去。看她日后可还如何胡说。睁着眼睛说瞎话,也不怕天打雷劈,我都看不下去了。”

李纨笑道:“你素来不管事儿的,这会儿这么大火气做什么?是不是嫌没人说‘林姑娘给四姑娘好处了’?再则说这事儿也已经过去,林妹妹也好好儿的,你还生什么气?”

惜春恨道:“凡事当管则管,该不管的我一句都不吭声。看今儿赵姨娘都开口了,想来我就算开口也并不犯戒。只是林姐姐受了这么大委屈,叫我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黛玉看了看手中就要收工的荷包,正反左右的打量了半日,才叹道:“这事儿一开始若仅仅说是怀疑,也不算过,她也没错。现在说明白了,我也不算什么委屈。而且就算我受了这么点儿委屈,她自己也得了个没脸,名声也从此大坏。一个当家的太太,这么不顾声名体面,像个村妇,日后可还怎么去弥补?而且到底是一家人,归根结底,也不该闹得太过,子孙变成这样,外祖母现在一定很难过。我们不能为她解忧,也该体谅些才是。”

李纨点头道:“林妹妹说的是。不管怎么样,一家子闹,也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她们那么闹,咱们设法护住自己,挡回去也就是了,又何必跟她们一样,岂不是显得咱们跟她们也一样,没一点儿品行修养?再说了,那点儿伎俩,也不能将咱们怎么样。”

黛玉道:“我倒是有点儿替赵姨娘担心,她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