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 >

第173章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第173章

小说: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好的,玉儿去不去?”

“呸……”黛玉红着脸啐道,“你去好了。”

“好姑娘,他可是郡王,而且待玉儿是一片诚心,还拉着鸳鸯姐姐作证,史太君当初确有此言。而且,还让鸳鸯姐姐帮着他收拾屋子,好让玉儿满意。我可什么都没有,甚至还居无定所,玉儿……不觉得跟着我太委屈了?”佛爷心里得意,又故作委屈羡慕道。

“鸳鸯姐姐?”黛玉懒得理他那些疯话,问道,“鸳鸯姐姐怎么到他那里去了?倒是好大的能耐。你不是嫌居无定所吗,他那么大的王府,你去住好了。”

“我倒是有这个打算,正准备和玉儿商量呢。”佛爷已经有了法子,也不着急,笑道,“鸳鸯姐姐托我问问玉儿,将来要不要她来服侍,若是要呢,她就等着;若是不要呢,她老子娘想让她早些儿嫁出去。她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很该赶紧寻个去处。玉儿不知道,鸳鸯姐姐好机智。王爷说她熟悉玉儿的脾性,让她帮着收拾院子,让玉儿住着舒服点儿。你猜鸳鸯姐姐说什么?她说:‘王爷爱慕林姑娘,若是事事亲力亲为,林姑娘知道了必定很感激’。”

 第255节 第255章

“不要你嚼舌根的跟我胡说。”黛玉娇嗔道,“他还爱慕你呢。”

“他是爱慕我,要不然也不会请我去了,可此‘爱慕’非彼‘爱慕’。”佛爷笑道,“玉儿,我看鸳鸯姐姐还不错,不如收了她,也不要她再卖身为奴。眼下是不着急,但日后可能还要入都。不如收拾个院子,让她一家人看着,她老爹原本就是在金陵看院子的,也熟悉。再给她寻个妥当的女婿,让她过个安稳日子。日后若是用得着,也便宜。”

“可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妥。”黛玉想了好一会儿,忽然迟疑道。

“没什么,贾家的人很快就要发配充军了,只要咱们不背后出力,光凭鸳鸯一个人,是救不出来人的。若是玉儿不放心,我再安排几个人盯着,别让她给咱们添事儿,不就行了。而且还有一样,若非她告诉我,我还没这么快就知道水溶的事儿;也未必能得着玉儿那么大笔的嫁妆。最重要的还是,她现在知道的事儿太多,若是让她自己一个人,估计会有危险。唯有给她个大的依靠,躲过这几年,等事情过了,她大概才能安稳些。咱们姑且不说报恩;若是稍微花点儿心思救她一命,也是一番功德,嗯?”佛爷小心的劝道。

就这么点事儿,能有这么复杂吗?黛玉看着佛爷,绞尽脑汁想想,似乎也可能。而且鸳鸯已经明说,便是将来贾家有事儿,她也不愿管。当日若非她仗义相助,留她在潇湘馆,只怕也会有麻烦,眼下的事情既然佛爷已经安排好,黛玉点头道:“既然如此,就先收下她。但暂时还不要她服侍。她比凤姐姐还大,估计都快三十了,给她寻个好人家嫁了,与打发她回去也差不多。别的事儿,你看着安排吧。”

“好吧,既然玉儿做主,我回去安排便是。另外还有件事儿……”佛爷迟疑了一下,看着玉儿,很是认真的道,“玉儿,咱们的婚事……还是赶紧吧。”

“你又着急什么?外祖母的孝期还得些日子,而且……”黛玉红着脸,低声道。

“玉儿,”佛爷这回可不含糊,认真的捧着她的头,劝道,“只要玉儿在这里,皇太子就不安心。虽然皇上暂时将他禁住,但保不准他会另外想办法。除了太子妃,东宫还有其他人。而且皇太子和太子妃还都是斯文人,讲个道理。若是来个不讲理的莽夫,到时候胡搅蛮缠,玉儿是不是又要难过?答应过我不哭的,皇太子又不能将玉儿怎么样,为何又和自己过不去?知不知道我会很担心的?若只是那样,我也要抢亲了。”

“你……”黛玉忽然又委屈起来,拉着他胳膊狠狠的扭着,嗔道,“你还知道担心,这些日子都不来……”红着脸,低着头,继续数他身上的蜘蛛脚,嘟哝道,“现在……国孝也还没过。而且,不是说要等贾家的案子了结吗?现在怎么样了?”

“玉儿……”佛爷无奈的咬着她,低声道,“那些事情,我去安排,嗯?贾家的事情,今儿皇上给了我话,剩下的都发配充军,已经是轻处了。当然朝堂上他可能还会故作姿态,这些都不论。总之案子已经几乎了结,国孝……若非碍于皇太后的面子,只怕算个谋逆,这国孝也就没有了。外祖母那样待玉儿,已经够意思了。”

“算了,不说她。都过去了,还记仇做什么。”黛玉轻轻叹道。

“好吧。”佛爷脑子一转,又哄道,“北静王可是急着要来迎娶玉儿,我让他先等等,可总得给个话。而且,等的久了,他必然心下不愿。玉儿不知道……现在都快成香饽饽了,谁见了都想要,找个由头就削尖了脑袋往这里挤。我怕到时候一个皇太子去了,再来十个别的皇子,明的不行就暗的来。失足就失足,湿身就湿身,皇上总不能总盯着他们。他们不明底细,不知道皇上因何这么慎重,心下估计着大不了到时候挨个骂挨顿打;或者说那皇子都是皇上的心头肉,他又如何舍得当真打?到时候吃亏的还不是玉儿?还有我。”

“别的皇子?”黛玉疑惑道,“皇上不是已经明令无故不得再来打搅我吗?”

“明知故犯的事儿还少吗?”佛爷可不死心,摇头道,“皇太子身份特殊,还得顾忌着颜面、受这些规矩,尚且如此。其他皇子……哼,皇子犯浑的时候和庶民可没什么两样。皇太子往下与玉儿年龄相仿的皇子多得很,什么魏王秦王,大概也都听说玉儿的人品,否则皇上也不用三申五令。即便不知道的,对皇上的态度也免不了好奇,因此想一探究竟,也不是不可能。玉儿……好玉儿,我的好人,等咱们成了亲,就算皇上想召玉儿来说话,或者别人想见玉儿,到时候让他们见就是,还得乖乖的给玉儿行礼。这么掖着藏着,很煎熬呢。”

佛爷无限哀怨的看着黛玉,怎么就劝不动她呢?费尽口舌,道理也讲了,形势也分析了。她好像就是喜欢躲在这里偷哭,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就是不肯和他出去,这是何道理?

“玉儿,看玉儿这几日都瘦了,是不是公主又为难玉儿了?咱们早些儿出去,日后也有了自己的依靠,她们也该敬重玉儿。玉儿……是不是心里还有什么堵着难受的?”佛爷叹息着,轻声哄道。看来若是心结解不开,黛玉必定还是难以答应他。

“公主待我就像亲姐姐一样,日里有什么贡品头一个就给我,上次太子妃来看着都吃惊,有时候我去皇太后那里请安,见到的也没这么好。身上穿的还有吃的,都可着最好的给我;日里又与我一块儿玩耍取乐,大概是皇太后教她了,她现在才像个好姐姐。我怕……”黛玉低着头,抿着嘴唇,“咱们的事儿,公主会怎么看?”

佛爷大大的吐了一口气,挠挠头,这还真是个问题。黛玉虽然懒怠,但重情重义,凡事心里有谱,如今合昌公主待她那么好,若是让公主知道佛爷就是因为黛玉而不要她,那……还真有些不好面对。虽然就算没有黛玉佛爷也不会娶公主,可这种理儿,除了大皇帝,别人谁会相信?只怕太上皇和皇太后也未必能理解。

但问题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嘛,佛爷皱着眉头,思量道:“玉儿,这事儿……与你无关嘛。”想想也没人会信这个,佛爷叹道,“既然是事实,公主早晚也是会知道的,难道玉儿还能瞒她一辈子?再说了,难道玉儿为了让她好过些,就忍心让我难过?依我说,不如早些儿成亲,然后将事情大概告诉她,让她断了这条心,也好早些儿招个驸马开府出去。公主通情达理,只要好好儿和她说说,她应该能理解的。”

“可是……”黛玉嘟哝道,“其实,我觉得,公主也好可怜。连个知心的伴儿都难找。”

“知心?”佛爷摇头叹息道,“也只有玉儿这么心性单纯的,又聪慧伶俐,只要入眼,谁都愿引为知己,难道玉儿每个都要兼顾?那样不仅太累,也顾不过来,到时候必定哪头都顾不上。而且,她既然和父母兄长都不能知心,生在皇家,就是这样,怨不得谁。”

“难得她和我好……”黛玉还是于心不忍。

“玉儿……”佛爷正色道,“公主难得如此待玉儿,但除了不想让她难过,瞒着她一时,也不能瞒她一世。若是玉儿真的感念,还不如劝她早些招驸马,就算驸马未必十分如意,也比这么耗着强些。而且她如今心性已改,若是再有个人体贴疼爱,大概也能好些。

再说了,人都没有绝对的真心。知不知道咱们都献上玉符金册了,皇上为什么还不告诉我水溶求婚的事儿?因为他不想为难大明宫,让皇太后失了面子下不来台。他既然密旨在先,皇太后准奏在后。事情看着是简单,但左右为难。若要让皇上出面,要不驳皇太后的面子,母子因此心生芥蒂;要不出尔反尔,他还不敢这么为难我。到现在他只能装作不知道,除了设法回护玉儿,这事儿还得咱们自己设法应付。”

“这么麻烦啊……”真是啰嗦,黛玉嘟哝着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不复杂,就听玉儿一句话,剩下的我去安排,管保让大家都如愿。北静王那里我也去打点妥当,到时候玉儿听我的话就行,好不好?”佛爷大致上已经想好,只等黛玉点头。

“皇上呢?还有皇太后和公主……她们待我都很好的。”黛玉嘟哝着。

“我来设法周旋,玉儿只管照着自己的意思就好,恩?到时候听陈公公还九儿的话,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不好?”佛爷心下高兴,忙商议道。

 第256节 第256章

躲在他怀里,黛玉红着脸,羞于启齿,半天不应。

有话长说,无话短说,接下来的日子,一切都像预料的,按部就班的发生着。

贾家的案子,审了将近两个月,只因各部集中审理,而且有人不想铺的太开,牵连其他,因此在定为谋逆、但又不予追究后,又有主犯畏罪自杀,剩下的不过罪及己身,圣意速审速决。最后不过连带出几个不要紧的旁人,别的大多并无死罪。

北静王率先上奏章求情,众人也相继请旨,只说宁荣二公开国功臣,如今子孙具已服罪,后世还需留一丝血脉,以酬功臣。这原本是老规矩,不过走个过场。谁知皇上还真下旨,念在众人代为请求的份儿上,从轻处罚,男女老幼,一概发配充军。这原本是皇上为安抚其他朝臣;在众人看来却是皇恩浩荡,又以为圣意宽恕,都叩谢皇恩,歌功颂德,又悄悄打点着如何再去将那些充军的挨个救出来。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北静王这么一出头,众人都好奇。难为他隐忍这许久,竟然在如此紧要关头出面,留下那许多条性命。而且此前一直圣意不明,他如何敢当其锋?为了世交竟如此尽心尽力,着实让人钦佩。一时间,满朝文武对北静王都是刮目相看,敬佩之外,还都以为他格外受皇上器重,否则那么大的案子,如何就能落得不伤一命?

虽然充军也并非什么好差事,但现在只是主案定验,次案还在审理,便是发配充军,也还得些时日才真正成行。这中间还有些时间,若是期间另外再能出些奇迹,只怕还能再有回旋的余地。没想到隔日圣旨下,贾家除已经获赦的三人外,别的即刻启程,不得逗留迁延。便是那些管家媳妇儿等,虽然主子已经自尽,但案宗多有牵连,一并充军,不得有误。

可怜狱神庙里众人,一个个哭哭啼啼,却也申诉无门。这个时候,惟愿当日离主子们远些,就算被重新发卖,也比充军强些。李纨母子却极其镇定。既然都定了谋逆的案子,还能死里逃生,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人要知足,才能常乐。这种时候,哭只会愈加晦气;还不如淡然些,喜气也敢凑过来。贾环扶着赵姨娘,这会儿也不想探春了,只盼着能留的一口气,将来回到故里,重新开始。其他旁支众人等,原本还想将嫡系之人诅咒发泄一番,待见到贾环贾兰叔侄,不由得气矮了三分,少不得强打精神,勉强上路。

大理寺众人,贾琏和凤姐儿平儿等,死里逃生,都不由得涕泪交零,跪谢上苍。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必定重新再来一次。哪怕便是充军,也要有模有样。忽然想到,男人充军还罢,女人充军,那不是……兲呐!简直比到花街柳巷还不如。难怪皇上这么轻易的放过他们,原来是要他们忍受比死更惨痛的屈辱!

圣旨下,赦死罪,就已经皇恩浩荡。就算前途生不如死,可就算这种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忍辱偷生,因为只要还有一口气,他日就有可能脱离苦海。或者,人只有活的太好了才会想死,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还嫌不够;可一旦死到临头,或者离死不远,大多都会害怕。贪生怕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