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炊事兵-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各军区上百支队伍中杀出重围,以第一名的身份代表各自军区的七支队伍,齐聚在京都总后勤部。
这也是代表着200多万解放军,最高炊事水平的一场较量。
大比武决赛共分为三个大科目——
雕工才艺表演赛、团队野战炊事赛、个人单品挑战赛。
其中个人单品挑战赛的第一名,获得国家烹调协会特约主裁判赞不绝口的菜品,就是谢清风烹调的水晶丝瓜。
晶莹剔透美若珍宝,色香味形登峰造极,丝丝顺滑入口即化——
这就是主裁判当时给予的评价!
大比武主裁判是国家高级技师,属于特级厨师职称中的最高的特一级别,他的评价已经说明了谢清风这道菜的技术含量。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论菜式即便不是世界第一,也绝对属于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
自古以来的南甜北咸格局,清初的鲁、川、粤、苏“老四大菜系”,清末崛起的浙、闽、湘、徽“新四大菜系”,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较有影响的细分菜系,如潮州菜、东北菜、本帮菜等等。
菜品之复杂,一个词——百家争鸣!
谢清风的味觉和嗅觉异于常人,这是他作为厨师的优势,可他毕竟只是普通人,并不是全能的超人。
驻守在西南边防,进修于云省大地,造就了谢清风一手出色的川菜。
这里是谢清风的家乡湘省,盛行的是八大菜系之一湘菜,而不是川菜满地的云贵川地区,这也就形成了天然的劣势。
湘菜和川菜虽然都讲究一个辣字,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二样,可其实不然。
古语云: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川菜在于一个鲜香麻辣,“麻”字尤为突出,也是作为辣味的缓冲味,比如经典的麻婆豆腐、辣子鸡丁等。
说得直白点,川菜地区嗜麻如命,有很多人炒个空心菜或者大白菜,都要撒几个麻椒炝一下锅,否则吃起来就不得劲。
而湘菜在于咸香酸辣,口味比较重,采用酸和咸来中和辣味。
比如代表酸辣味的菜剁椒鱼头、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等,代表重口味的宁乡口味蛇、毛氏红烧肉等。
总体说来,两者看似一样,可实际上大有不同。
如果胖厨师长换别的湘菜,或许谢清风这个川菜厨师因为不熟悉菜品,很可能让他复仇成功。
可惜他很倒霉,正好到撞到了枪口上,挑了个谢清风专门深研的素菜。
“清炒丝瓜没问题,但是我想自己去切配,可以吗?”灶火已经调整好,炒锅也清洗干净了,谢清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没问题,你请便。”
胖厨师长笃定谢清风炒不出,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大方的向配菜工小李喊道:“丝瓜放那,让谢师傅自己来。”
“刮子在这里,你自己来吧!”正准备用刮子去掉丝瓜皮的小李,刚刚被厨师长臭骂了一顿,心里暗自很不爽,听到不用自己来切配,立马就把东西放下。
落个清闲,免得等下又挨骂!
“谢谢,不需要,刮子是蛮劲拉扯,会破坏丝瓜肉质,炒出来就会失去光泽。”
谢清风拒绝了小李,从兜里拿出一把银白色的折叠雕工小刀,微笑的说道:“要想丝瓜肉质不被破坏,记住一定要用刀削皮,顺着皮与肉质的结合处,一路贴着滑过去,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丝瓜肉丝的完美。”
说话间,谢清风已经将折叠刀打开,切掉尾部和尖端的区域,顺着尾部露出来的圆形横切面,用刀刃一路削到了尖端。
中间没有任何的停顿,水到渠成一般的顺滑。
“啪嗒!”
一条宽度在1厘米左右、厚薄粗细均匀的丝瓜皮,掉落在了案板上。
第一刀下去后,谢清风没有停留,动作极为流畅的削出一条又一条的丝瓜皮,动作精准几乎如同机器。
“卧槽,好牛逼的刀工,我干了一年多配菜工,还是第一次看到,兄弟,你这手小刀功夫练了多久?”小李双眼瞪得圆溜,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谢清风的双手。
生怕自己一眨眼,就错过了眼前这如同变戏法一般的高超刀工。
“我无聊的时候就喜欢雕点东西,小刀用的多,也就比较顺手,而且丝瓜表面不均匀,凹凸不平,大刀没有小刀好使。”
谢清风说话的时候手上的动作也没停,一直保持着均匀的呼吸,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上,以保证手上动作的平稳。
随着一条条的丝瓜皮掉落,溢出来的透明植物粘液,如同给丝瓜那淡绿色的肉质上,覆盖了一层水晶衣。
“削皮还有这种讲究?难怪我用刮子削的土豆丝,放一晚上就会变得软塌塌,而用刀切的却能放好几天,今天我总算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是表皮被破坏了。”
小李大为感叹,满脸兴奋的接着说道:“老哥你确实是个牛人,说出来的话每一句都能让我大受启发,而且就你这一手刀工,比我们店里所有人都……”
“咳咳!”
听到这熟悉的咳嗽声,小李心里顿时打了个挺,剩下的话全憋到了肚子里。
“小李,还有几分钟就要开班前小会了,这里不用你忙活,出去吧。”胖厨师长脸都黑成了包青天,要是再让小李就在这,估计他会被气死去。
“噢,好的,我这就走去。”
小李知道自己刚才说错了话,恋恋不舍的看着谢清风手中那华丽的刀工,慢吞吞的向外走,心里还暗自嘀咕:“你们平时都藏得像个宝一样,不花几千块钱拜师,一点技术都舍不得教,今天好不容易碰到个牛人,而且还愿意教,可惜了,哎。”
第5章 『闻一闻流口水』()
小李一步三回头的离开,谢清风拿着削完皮的丝瓜走向水龙头,打开水冲了一下便回到了案台前。
水晶丝瓜的晶莹剔透,就来自于植物粘液和木糖胶,切勿用手来回搓洗,清洗掉削皮时残留的杂质和少量粘液即可。
植物粘液多了也不好!
用白抹布将案板仔细擦干净,菜刀在磨刀棍上嗤嗤打四五下刀刃,接着用白抹布将刀身两面擦干净。
厨师讲究卫生,这不是标准要求,而是一种职业素养。
“哒哒哒哒……”
丝瓜从中间一剖为二,不锈钢片刀在谢清风的手中,轻快的跳跃了起来,那极富韵律的节奏,犹如马儿在奔跑。
随着每一次马蹄的蹦跶,都会在丝瓜上留下肉眼几乎不可见,如尺子量过一般均匀的直切刀痕。
这便是厨师的基本刀法——“跳刀”!
在我国的古时厨师界,就把刀工与烹调合称为“割烹”,常称:“能者七分墩子,三分锅匠;常者三分墩子,七分锅匠”。
这说明刀工与烹调之间的辩证关系!
到了现代,厨师刀工的好坏,通常都会作为厨艺高低的判断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更是一项必须的科目。
说得通俗易懂点,食材切的厚薄如若不均匀,那么在烹调热加工的过程中,就会导致火热导不均匀。
最终薄的已经熟烂,厚的都还没有熟!
而厨师这一行的刀工,经过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沉淀,现在已经总结出了四大类刀法——
直刀法、斜刀法、平刀法、混合刀法。
其中混合刀法也被称为剞刀法,也就是不拘泥于形的斩、剔、刮、剜……旋等等各种菜刀的用法。
剞刀法里最复杂的当属“旋刀”,它分为天旋和地旋。
这是厨师行业的行话,前者是把食材在手掌上用刀处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苹果削皮,他就是属于“天旋”剞刀法。
后者地旋是放在案墩上,常见的就有萝卜拨皮之类的。
而跳刀是属于直刀法的极致,没有个三五年的熟能生巧,掌握其中的韵律节奏,让双手在长时间的重复动作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肌肉记忆,那么久只能称之为乱切。
菜刀是已经跳了起来,可惜前一片只有一毫米,后一片能给你干出5倍厚,而且菜片还会满墩子到处乱飞。
像谢清风这种从头跳到尾,不仅每一片都保持2毫米厚度,而且食材整体形状不会乱掉,就像没有用刀切过一样的程度。
这就是九年刀法的功力!
“用陌生的菜刀和墩子,很影响刀工的发挥,还能切到这个完美的层次,这谢清风的刀工……”看着案板上这两个完整的丝瓜半条,胖厨师长心里越来越犯嘀咕,隐隐感觉到了一种不安。
胖厨师长是一个老厨师,他的预感确实很有经验!
一个真正全心投入的厨师,他的炒勺是小老婆,他的菜刀就是命,其他人不经允许都是不能碰的。
毕竟,养好一把菜刀非常困难,不是三五天就能搞定的事情。
要想“养熟”一把菜刀,让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三四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很多饭店里,经常会发生因为乱拿菜刀,而引起厨师之间的矛盾纠纷,甚至是大打出手。
而越是精湛的刀工,越是需要一把养得够熟的“好刀”。
现在谢清风拿着一把刃口没有打开的生刀,且不是专业的片刀,只是普通的直切刀,就能展露出如此成熟的刀法。
这让胖厨师长心里很清楚,谢清风最少摸了五年以上的菜刀,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
至于谢清风为什么能用小李的菜刀,就在于配菜工都是入行新手,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菜刀,基本就是临时找墩子拿菜刀。
更不懂什么是养刀,甚至连什么叫片刀开刃、切刀15度磨都不明白,也就不存在什么专属刀。
只有达到高级以上的厨师,才会去专注的去养一把自己的刀。
这边之前还趾高气扬的胖厨师长,被谢清风展现出的精湛技艺,整的心里越来越没有底气。
另一边的谢清风却依旧淡定平静,完全忘掉了外界的任何事情,专注的开始了最重要的烹调程序。
厨师烹调时的心情好坏,对菜品出锅后的味道影响非常大,这是每一个厨师都很清楚的常识。
可即便如此,能够始终保持做菜心态的厨师,依然非常非常的少。
毕竟,脾性中最难磨砺的就是心态!
而谢清风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旦拿起菜刀和炒勺,就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不能被任何事情影响心情。
一个职业能达到什么高度,就在于一个你对它的热爱程度。
投入和付出,从来都是相等的!
谢清风用碟子端着切好的丝瓜,来到灶台前,熟练的热锅至中温烧掉水分,然后锅离灶倒冷油速将锅温。
这用行话来说,叫做滑锅!
只要是做炒菜都必须滑锅,且必须是热锅加冷油进行滑锅,这样可以防止食材在烹调过程之中粘锅。
因为这次谢清风做的菜品,属于滑炒丝瓜的最高境界,需要保持加工过程中,一切工具和食材配料的绝对干净。
所以,谢清风滑油用的是生油,也就是没有经过热处理的清油。
滑祸降锅温完毕,谢清风调整风门阀至文火(微火),把锅里的清油一滴不漏全部倒进油缸,仅仅只留下贴锅底油。
文火是为了防止“皂甙”,受不起高温而起泡乳化,影响菜品出锅的美观口感。
“嗤~”
丝瓜贴边倒入锅内,轻微的油爆声,伴随着寥寥水气上升。
原本在碟子里保持整条的两片丝瓜,顿时在锅里散开成了数十片,随着八两勺贴边轻缓的撩翻,开始均匀的受热。
谢清风的动作很温柔,就像是在对待自己的梦中情人一般。
而随着他的轻轻翻动,一股股摄人心脾的丝瓜清香,在锅内热量的作用下,寥寥的飘扬而起。
钻入口鼻,撩动心扉!
丝瓜本就是极为水嫩的蔬菜,嫩得像水灵灵的小美人,如今又被切成了均匀的两毫米薄片,那就更加的娇弱不堪。
duangduang颠锅和翻锅确实很帅,可对于这些水灵灵的小美人来说,那就是最大的忌讳,根本就无法承受。
不消三五个来回,丝瓜糊糊就会闪亮登场,宣布你这道菜彻底失败。
除了不能大动作翻炒之外,质地水嫩的素食材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不仅熟的快,从熟到烂的这个过程也非常快。
这个过程往往只有几秒钟的时间,需要厨师通过经验、眼力、鼻子、味觉,共同协力来抓到这个最佳的“熟点”。
谢清风目光专注的锁定在锅内,炒勺轻轻的不断翻炒。
待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