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晚唐驸马 >

第97章

晚唐驸马-第97章

小说: 晚唐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恿硕游樾薪乃俣龋抟煊诩浣影锪颂莆渥谝桓龃竺ΑR蛭彼峭平降し锩诺氖焙颍趺鸵丫唤油瓯希し锩乓丫卫蔚乜刂谱乓逵戮掷铩�

    如果丹凤门还在北衙手里,驻守的中郎将很容易就会被这些人煽动,带着大家一起去宣政殿请愿。一旦形成这种局面,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无异于逼宫,就算唐武宗不愿意,他也得收回成命,罢免李德裕来安抚暴怒的将士。

    可是现在不同,刘猛已经控制住丹凤门,请愿的将士除非真的将请愿变成逼宫,不然他们不可能通过丹凤门。

    这些人会逼宫么?事实上仇士良打的也确实是这个算计。

    随着唐武宗登基的时间越来越久,皇帝对将士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应的就是仇士良对神策军的绝对掌控越来越力不从心。再加上义勇军的归来,他已经彻底丧失了逼宫的勇气。所以他采用司徒令的建议,煽动将士们的情绪,让这些人请愿,逼着皇帝罢免李德裕。

    在他的算计中,只要这些人能通过丹凤门,那么群情激奋的请愿,不是逼宫也是逼宫。如果通不过,那也是光明正大的请愿,谁也说不出什么。

    这么做无论成功与否,他都是躲在幕后的人。成功了,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出来收割胜利的果实,变回那个权倾朝野的护国公。失败了,这些人也只是请愿而已,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重罪。

    按照原来的打算,这些人一到丹凤门,中郎将就会放他们进去,让这些人直奔宣政殿。

    可是仇士良千算万算算漏了一点,他没有想到自己一句气急的威胁让唐武宗加了小心,这么快就更换丹凤门的驻守将士。

    马公儒早早就等在丹凤门,也正是他让中郎将丧失一切可以拖延的借口,让刘猛轻而易举的就接收丹凤门。

    当下面的人出现在丹凤门前,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同僚,而是义勇军那个一根筋的莽夫。

    刚登上丹凤楼,刘猛就看见城下气势汹汹的人群,马上张口大喝:“尔等何人!可知皇城聚众,形同谋反么?”

    听到这声喝问,城下马上有人回禀:“我等乃北衙将士,专为找圣上请命而来。”

    “能不能放他们进去?”

    虽然因为嗓门的原因,这句话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但这句话显然不是对着城下请愿将士说的。

    明眼人一入耳便知道,这是刘猛在询问他身旁懂规矩的人。马公儒考虑事情很周到,知道刘猛没有镇守过皇城,很多规矩都不懂,所以特意给他找了个熟知规矩的太监。

    “当然不能,除非有圣上宣召或者凭鱼符求见者方可。”

    得到小太监的回答后,一根筋的莽夫马上对着下面大吼:“尔等可有宣召?”

    请愿的人显然不会有宣召,当即回道:“我等虽没有召唤。”

    “可有进宫的鱼符?”

    来的人身份都不低,有鱼符的人大有人在。闻言当即有人掏出鱼符,大声回答:“有鱼符!”

    “那就可以放行。”

    刘猛刚想放行,却不料身旁太监急忙劝阻:“将军不可,万万不可。这些人来势汹汹,还是先问明来意,禀明圣上再做定夺的好。”

    虽然是个莽夫,但是刘猛有个好处,就是听话。听到太监这么说,马上喝问:“尔等进宫所为何事?细细说来,某也好上达天听。”

    下面马上有人回答:“圣上听信奸人谗言,想要撤销六军金吾禁卫。我等是想为禁卫将士们谋个福祉,惠及你我的好事,还望将军放行。”

    别人把刘猛当成自己人,刘猛却不这么想。听到对方的话,他马上低声嘟囔:“某又不是禁卫,关我鸟事?不能放行,不能放行。”

第177章 不能放行()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禁军将士在丹凤门前喧哗,扬言要严惩佞臣”

    随着慌慌张张的呼喊声,一个宦官火急火燎出现在宣政殿前,一边往里跑,一边继续大呼小叫:“禁军将士丹凤门前请愿,请求圣上严惩奸佞”

    说话的功夫,宦官已经来到金銮殿上,一边嘚嘚瑟瑟的给皇帝下跪,一边颤抖着说:“圣上,外面外面”

    也许是是跑累了,也许是看见一脸怒气的皇帝有些害怕,这个宦官说话结结巴巴,一句话憋了半天也没有憋出来。

    见他这个样子,马公儒急忙呵斥:“慌慌张张像个什么样子,慢慢说。”

    “启,启奏圣上,禁军,禁军,禁军将士再丹凤门前喧哗,说是”

    应该是跑累了,宦官把话说到这里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不得已而停下,开始剧烈的喘息。他可以停下,可是别人的耳朵停不下来,大家正听到关键的部分,就这么被硬生生打断,谁能受得了?当即就有声音呵斥:“说什么?你倒是说啊!”

    “他们说朝堂上有奸佞蛊惑,请求圣上严惩佞臣。”

    闻言唐武宗脸色大变,急忙问:“有多少人?”

    “在丹凤楼上往下看黑压压的一片,具体多少人臣也看不清。”

    猛然听到这么爆炸的消息,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

    改革派瞬间愁云惨淡,他们马上就意识到,为了消弭将士们心中的怒火,皇帝很可能会抛弃自己。

    保守派中瞬间弥漫着幸灾乐祸的得意,他们一脸鄙夷的看着改革派,就像是料事如神的神仙在藐视凡人一般。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幸灾乐祸,仇士良的反应就和那些一切都写在脸上的人不同。虽然是始作俑者,一切都正中下怀,但是他的脸上却伪装者痛心疾首的模样,十足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保守派中也有人没有幸灾乐祸,反而大惊失色,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工部尚书李回。作为皇室宗亲,他的想法显然和别人不一样。

    在他看来,朝堂上吵吵闹闹没问题,将士们抒发点怨气也没问题,但是绝不能用这种方式来逼迫皇帝。因为这已经触动到皇家的脸面,无论成败与否,受伤的都是皇家。

    皇帝不妥协,将士们气愤难平,一个弄不好就是兵谏,天下动荡自然不在话下。皇帝妥协了,皇家威严扫地,大权旁落只在弹指之间。

    虽然也不赞同唐武宗操之过急的革新,但是他更不会容忍别人肆意践踏皇权。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所有人都还在思量的时候,李回毫不犹豫的站出来,义愤填膺的说:“臣启圣上!臣以为,这些人所作所为无异于兵谏!只可杀,不可忍!”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平时一棒子打不出三句话,以和稀泥著称的李回居然会说出这么暴戾的话。

    “启奏圣上,老奴以为李尚书之言万万不可。将士们之所以怒不可遏,皆因他们有一颗赤诚之心,不忍大唐因为奸人谗言而断送国祚。要是对这么赤胆忠心的将士用暴力,岂不是让更多将士心寒?到时候还有肯为圣上卖命的将士么?是以臣以为,当安抚为上。满足他们的赤诚之心,既对大唐有好处,又可避免一场骚乱,圣上何乐而不为?”

    第一个站出来反驳的不是别人,正是仇士良自己。要说现在最不想两边刀兵相向的人,仇士良自认第二,绝不会有人敢承认第一。

    为了防止落个逼宫的口实,也防止走漏风声,仇士良特意嘱咐那些人不能带兵器。如果皇帝真下令镇压,外面那些本就脑满肠肥的人根本抵挡不住。

    一直以打压李德裕为目的的牛僧孺,当然不会浪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护国公话音刚落,他就上前附和:“启奏圣上,臣以为护国公言之有理。若是圣上连这些忠义之士都容不下,岂不是让禁军心寒?岂不是让天下人心寒?到时候还有何人会为圣上效忠?还有何人肯为大唐卖命?因此,臣以为当顺应将士心愿,诛除佞臣!”

    听到诛除佞臣四个字后,唐武宗眼中散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狠辣。如果没有这四个字,他或许还会考虑一下他们两个的建议,但是有了这四个字,他绝不会再去考虑。

    他知道,若是连自己的忠臣良将都保护不了,那可真是让天下人心寒,让他变成别人敬而远之的孤家寡人。到时候寸步难行是小,受人以柄是真,自己很容易就会变成任人窄割的鱼肉。

    正当皇帝迟疑的功夫,李德裕浑浊的双目忽然变得精光爆射,阔步向前道:“启奏圣上,此事皆由臣一人而起,臣甘愿承担将士们的怒火。”

    这番话话虽然很简短,但是里面却包含着浓浓的忠心与情谊。相爷甘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皇帝落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更不愿因把其他人也拖进来,让唐武宗今后有无人可用的尴尬。

    一番慷慨赴义的决绝引发无数人侧目,引得无数人侧目。

    仇士良看向他的目光中有隐藏不住的惊喜,李宗敏嘴角的笑容怎么看都是玩味的意思,牛僧孺脸上幸灾乐祸的表情,崔龟从和崔蠡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哀怨,鱼恩等人的惋惜,还有唐武宗满脸的愁容与悔恨。

    事情演变到现在,似乎他这个提议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牺牲自己一个人,就能消弭将士们的怒火,让这一切平息下去。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至少在鱼恩看来是否定的。

    纵观中华历史,一旦革新失败,守旧派就会成为朝堂上的主流,他们会掌握绝对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将革新派挤出朝堂,就算皇帝想不同意也不行,因为他也抵挡不住那么强大的阻力。

    一旦这次革新失败,再有勇气尝试革新的人将会凤毛麟角,大唐也只能等待被吸干的命运。一心想重整大唐,还百姓一个美好明天的驸马爷,岂能任由这种情况发生?

    沉默许久的驸马爷,缓步向前,大声呼喝:“臣异议!”

第178章 城门前的闹剧() 
也许在所有人看来事情已经再明了不过,将士们喧哗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德裕的新政。只有驳斥奏疏,李德裕引咎致仕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鱼恩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知道凡是都不过利益二字。

    新政之所以会被这么多人反对,最简单的原因就是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将士们反对的这么激烈,也是因为他们的利益被触动的太多。

    事情发展到现在,鱼恩想的不是如何消弭这件事,而是如何用将士们的利益换取门阀的利益。他在想,如果撤销新政里关于禁军的条款,将士们是不是就会散去。或者给将士们足够的利益,他们就会变成新政的支持者。

    出于这种考量,鱼恩提出异议,建议皇帝宣几个禁军代表上殿,他家心平气和的谈一谈。

    带着唐武宗的期许,带着革新派的希望,在守旧派不屑一顾的注视下,马公儒走出宣政殿,直奔丹凤门。

    作为天生的莽夫,打从娘胎里出来,刘猛就喜欢打架。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战场上,一提到打架他就像见到鱼儿的猫,脑袋里再也不想别的事。为此鱼恩劝过他很多次,也刻意在分配任务的时候让他观战,为的就是板板他这个毛病。

    可惜,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是经过鱼恩的改造,刘猛这个与生俱来的的毛病还是改不了。如果有人压着还好一点,没人压着用不了三分钟就原形毕露。报信的宦官刚走没多久,他就和下面的禁军将士干起来了。

    事情是这么回事儿,左神策军刘泰伦害怕皇帝以为自己是在兵谏,就拿出鱼符想进宫说明一下情况,委婉的和皇帝说一下自己完全是被将士们裹挟。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儿,如果别人做这个城门郎,马上就会放行。可是刘泰伦遇到的是一根筋的刘猛,他就记住鱼恩告诉他,皇城不比别的地方,在这里要守规矩,听那些懂规矩的人的话。他知道宦官懂规矩,所以就记住了宦官一句万万不可,因此刘泰伦不出意外的被挡在了门外。

    作为久在上位的大将,刘泰伦也是个暴脾气。一看义勇军不放行,他难免会对拦着自己的将士辱骂两句。

    “某乃神策军大将,尔等山贼逆匪也敢阻拦?”

    义勇军是山贼不假,可是这些洗白了的山贼最忌讳别人提自己的过去。更何况刘猛这些牙兵还不是山贼出身,哪能受得了这声辱骂?

    在丹凤楼上美滋滋的看着下面的刘猛见到这一幕,暴脾气瞬间爆发,破口大骂:“那黑脸匹夫勿要张狂!敢骂你家阿耶是山贼?看阿耶下来收拾你!”

    刘泰伦虽然长的黑,但是他最讨厌别人说自己黑。再加上刘猛左一句阿耶,有一句阿耶,暴脾气瞬间迎风而长,破声叫嚣:“老子骂的就是你们这些狗眼山贼,尔等能奈老子若何?”

    义勇军利出名的莽夫会害怕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