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征这话可以说不光是指出了权万纪等人的私心,也指出了相当大一部分看似正直清廉不畏权贵的官员的私心。
历史已经证明了,很多时候这种看似脖子很硬,很正直的官员往往内里都是一肚子的小心思。
这种情况在后世的大明朝最为严重,大臣们动不动就是骂皇帝,想尽办法的骂皇帝。骂完了大不了挨一顿廷杖,但他们不畏权贵的名声随后就会传遍天下。
天下的百姓士子在骂皇帝的时候也将他们的大名传得人尽皆知。
这就是清名,而有了清名升官也就不远了。
很多时候迫于压力,皇帝不得不升他们的官职。就算这个皇帝不升他们的官,下一个皇帝上台也会升,而且往往是火箭提拔,前一刻还是四五品的御史,后一刻可能就是二三品的大员,甚至直接进内阁。
就像明朝很有名的大清官海瑞,那就是上折子数落了明世宗被下了大狱,扭脸明穆宗上台就让他官复原职,然后很快就升官进了兵部,接着又到了大理寺,短短一年时间换了几个部门,官也升了好几级。
这要不是有数落了皇帝,弄得他的名声天下皆知是绝对不可能的。要知道海瑞可是科考连进士都没考上的,以举人的身份顶天也就是当个小官,他却一直做到了正二品的都御史,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保。
可你要说海瑞当了一辈子官都干了些什么?没有,政绩平平,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要说有也就是他今天怼了这个,明天怼了那个,除了怼比他官大的弄来了一个青天之名外,他并没有带给百姓什么实惠的,反倒是自己在诸多排挤之中官越做越大了。
所以,武元庆是很讨厌那些所谓的不畏强权的官员的。因为真正做事的人不会摆出一副不畏强权的态度了。
因为你要想做事你是不可能得罪上官的,得罪了上官除了得来一个名对做事一点好处没有,反倒全是坏处。
所以不畏强权的官,不是一个好官,在他们心里名声比做事重要。
你像老头怼了这个怼了那个,连皇帝都怼了那么多次,但老头人家赢来的是铮臣之名,而不是清官之名。因为老头从来不会拿自己的贫穷说事儿,当然老头也不可能穷,光俸禄食邑就够他一家过的好的不行了。而且老头人家怼人是说理的,不是为了怼而怼的,不是就光逞了嘴皮子利索。
所以老头才看不惯属下权万纪,李仁发的所作所为。屁的证据都没有,就弹劾宰相处事不公,办事有私,这就不是在办事,而是拿着攻讦当正直,是在邀名买直。
皇帝让赋予你们弹劾的权利是为了警醒朝臣的,可你们倒好仗着皇帝的恩宠放纵,谋的却是想借此升官的私利,这种玩意儿就不能用。
听了魏征的进谏,李世民就把权万纪等人给治罪了。
这次儿子李恪被弹劾,李世民想到权万纪就想到了当年旧事,就想到魏征对他的评价:以告发别人当做直言,以进谗言当做忠诚,然后李世民对权万纪就厌恶的不得了。
于是就有了“长史权万纪事吾儿,不能匡正,罪当死。”这句话出口。
皇帝心里已经把权万纪看成了死人,要弄死这个只会瞎告状乱钻营的家伙。
但不得不说,权万纪这种人的做事方法还是相当得人心的。不畏权贵这个头衔不但是普通百姓喜欢,一听到就觉得这样的人肯定是个好官,就是朝中的许多大臣也喜欢这样的人,尤其那些自诩自己公正,正直,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正义的大臣。
侍御史柳范正是这样的,否则他也不会得到吴王李恪游猎踩踏了农民的庄稼就急匆匆的上书弹劾了。
听到李世民要弄死权万纪,柳范的正义感就爆发了,硬杠皇帝说:“房玄龄辅佐陛下,陛下你那么信任他,那么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但房玄龄劝说陛下你不要游猎你都没听从劝说停止游猎,既然房玄龄劝说陛下你都没听,你怎么能因为权万纪劝说吴王吴王没听,就要降罪于权万纪呢,这不公平。“
柳范脖子也很硬,直接就说皇帝你这人不行,你这是搞双重标准,并且隐晦表示你要是因为这个弄死权万纪,你是不是也要降罪给房玄龄啊?因为他也没起到该起到的作用。
这话直接把李世民怼哪儿了,让他无言以对。
因为柳范说的占理,哪怕李世民罪责权万纪并不光是现在的这一档子事儿,但只要李世民没法把理由说出口,那柳范说的话就是在理的。
李世民呢又真的是不好说出理由来,因为一切都是他的猜测,他认为又是权万纪在里边捣鬼,是权万纪把吴王的事情捅到柳范耳中的,可他没证据。
那他就不好用这个理由降罪,可用权万纪没有辅佐好吴王李恪,没有尽到一个长史该尽的责任这个理由来治罪,柳范的话又说的很在理,让他没法用这个理由治罪,否则他治罪了权万纪,却不治罪房玄龄那就是不公,是偏袒,是自己打自己脸。
堂堂皇帝,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竟然拿一个小小的权万纪没有办法,还因此被侍御史怼的有些灰头土脸的,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个皇帝当得挺憋屈的。
这也是圣君所不得不面对的事情,那就是要碰上权万纪这种把自己捯饬的很光鲜,很正直,名声相当好的人,哪怕你明知道他心里不正,可拿不到证据你就没法动他们。
不然,你动了他们就是给自己拉黑,败坏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第五百三十章 文官的尿性()
权万纪毫发无损,皇帝还下旨褒奖,并且申斥吴王李恪,让他多听权万纪的教导。
得知这件事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后,武元庆在心里心疼了自己岳父好几分钟。
当皇帝当成这样真是憋屈死了。
历朝历代皇帝当得最舒服的还得说是明朝的前两位皇帝,准确的说是建立大名的淮北布衣朱元璋,还有他儿子,通过靖难干掉了侄儿登上龙椅的朱棣。
这两位,尤其是朱元璋,当皇帝不要太爽。
这个爽不是说过的多好,而是过的多随心。
老朱天生就讨厌文人,因为他自己就是从大字不识一个的布衣崛起的,所以他不觉的文人有多厉害,而且从下层上来的老朱是见多了文官贪腐不作为的尿性,所以对于士人,对于文官,老朱一直都是戒心十足的。
所以,老朱给大明朝制定的律法里就严格规定了凡是生员,就是记录在案的读书人不得议论时事政治,违者杀掉。凡是官员贪污的一经发现剥皮充草。
老朱可不嘴上说说,那是说干就干的。
在朱元璋一朝,被砍的文官不知凡几,被杀掉的读书人也不知道有多少。甚至于文官每天上班都跟上刑场一样,早上出门时候要和家人告别的,生怕一去不回了。
不得不说,老朱这人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也深知读书人的尿性的。
在朱元璋一朝,文人从不敢蹦跶,结果老朱死了以后,他孙子朱允炆继位,这位是个儒家门徒,所以很听文官的话,上台没等坐稳位子,就被撺掇着削藩。
这位别看对文官好的不得了,完全是言听计从,可对他的叔叔们却是相当很辣的,削藩开始后,就搞死了好几个叔叔,弄得其他人人人自危,然后他四叔朱棣不甘引颈就戮起兵靖难。
打仗这种事怎么能是靠文人就大胜的,他们耍耍嘴皮子还可以,于是大好的局面三败两拜之后,朱允炆丢掉了江山,让他四叔给干掉了。
朱棣跟他爹一样,对文官很一般,不过杀心倒是不如他爹那么大,可文官士子照样被压得死死的。
然后朱棣死后,文官就迎来了春天,也基本至此开始大明朝就开始朝着夕阳西下踊跃的进发了。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一旦文官成功把武将压下去,让文官的话语成了朝中唯一的声音后,这个王朝基本也就该结束了。
明朝的皇帝被文官压得话都出不了皇宫,没办法只能打破了他们老祖宗朱元璋的祖训,让太监出来掌权平衡文官。
到这时候太监干政成了常态,士人生员议论朝政也成了常态。
明朝的文官士人很会玩的,尤其到了中后期,要么和太监搅合在一起成为阉党得瑟一时,要么就是骂太监,骂皇帝,踩着太监,皇帝一步步名满天下然后升官发财。
明朝时候南直隶文风最甚,考取的进士当官的人也最多,然后南方呢也最富裕,而最富裕的人里又绝大多数都是官员,或者前边是商人后边是官员。
为什么明朝海禁难开呢,因为南方海边玩走私的基本都是地方大族,在朝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官员背景。
可以说明朝除了开始的朱元璋和朱棣,之后皇帝手下的官员是一边骂着太监皇帝装清廉刚正,一边私底下是大发横财,挖着大明朝的墙角。
文官不要脸,论起来大明朝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通过扬名天下升官的可不只是明朝的文官,在宋朝也有不少的,最出名的就是王安石了。
这位临川先生,从考中进士到成为宰相用了二十多年,这个时间按说差不多也就是一个官员正常升迁当宰相所用的时间,本不应该说奇怪的,也不能说是靠的名望成为的宰相。
但对于王安石来说还就是这样。
中进士的十五年后,王安石也才只是一个度支判官,官职算起来差不多也就是个五品官,官职不高的。然后他到京城述职,给皇帝上书说请求改革皇帝没同意。然后皇帝对他的才能还是欣赏的,所以多次委任王安石以馆阁之职,嗯这个馆阁之职就是像包拯的龙图阁大学士等等差不多的职位,是虚衔级别不算低。
然而王安石看不上虚衔,他想要实权,所以每次都拒绝了,这就搞得士大夫们还以为他是无意功名不想当官呢,对王安石是推崇备至。
然后又让王安石修起居注,王安石又是多次拒绝后才接受,一来二去名望天下都知道了,士人们说起他来那都是交口称赞。
五年后,王安石老娘病故回乡守丧,宋英宗继位后,屡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他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又六年后,王安石直接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第二年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安石成为宰相,天下士人官员的表现可以用喜大普奔来形容。
王安石虽然没有骂皇帝,没有骂太监,但同样用屡次拒官来培养了自己的名望,方法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都是成为了大官,一朝权柄在手。
所以有人形容说王安石养望三十年,一朝为相天下敬服。
当然王安石和那些光是想着博取名望升官发财的人不同,王安石是却是想施展抱负,治理好国家的。但所用办法却也是差不多的。
可惜,王安石是一个不懂循序渐进的人,当上宰相主持变法没多久,就搞得天怒人怨被人给赶下了台。不但如此还引发了长达十多年的当真,革新派和守旧派轮番坐庄。
新法的颁布几乎和朝令夕改没什么分别,最后什么好处都没有收获,反倒是百姓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通过刷声望当官的,都特么跟道德人品行走鉴定器一样,对于普通人,官员是如此,对于皇帝也是如此。
只要和他们不一致,那你就是坏人,你就不是好官,不是好皇帝。
这种人哪怕坏的流脓,但只要没证据,他的名望还在,你任何人动他你都要好好考虑下后果,皇帝都特么投鼠忌器。
就拿王安石说,要不是他的改革弄的天怒人怨,守旧派的官员绝对没办法把他搞下来。
拿权万纪来说,皇帝没有切实的证据想治他罪,都被下边的官员给顶了,还顶的他没话说,不但最后收回了出发决定,还憋着恶心要褒奖他。
当然这也是因为皇帝是李世民,这要换成朱元璋,朱棣,早特么砍了孙子了。
可谁让他是李世民呢,再憋屈再恶心也得忍着。
第五百三十一章 总想要的更多()
十一月李世民巡幸怀州,这怀州所辖差不多就是后世的焦作一带,这里有几个地方风光是极其漂亮的,像青天河,神农山,覆釜山也就是后世的云台山等。
青天河流域有北魏摩崖石刻以及官道,神农山是西晋女道士魏华存修道四十二年的地方,被称为“四大天书”之一的《黄庭经》也是在这里写就的。
覆釜山在不少神话传说中被称为盘古山、女娲山、五行山,不成器的阿斗刘禅乐不思蜀的死后被也是被埋葬于此。
这三个地方全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峡谷,泉水,瀑布各式奇观应有尽有。
可惜的是李世民巡幸这里选在了十一月,风光虽然依然秀丽,尤其是下了一场雪,但雪景再美毕竟不如郁郁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