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梦幻初唐 >

第181章

梦幻初唐-第181章

小说: 梦幻初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赵兄是天水人啊,不错好地方。”武元庆赞到。

    “武兄说笑了,哪里能算的上好地方。”赵恒摇头苦笑。

    “赵兄才是真谦虚,天河注水的传说在下可还是听说过的哦”武元庆一副我是读书少,但是你可别想骗我的样子。

    “天河注水?我怎么没听过。”李承乾在旁边眨巴着眼好奇的问。

    “叫你平日多读书多读书,你就是不听,现在傻眼了吧”武元庆随口埋汰到。

    “滚”李承乾怒目而视。

    “哈哈,你们两个真有意思。”王玄策笑哈哈的说道:“据说很久以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一个郡,起名“天水郡”。这也就是天水郡名字的由来。”

    “原来如此”李承乾小脑袋点了点,感觉这名字来的好神奇呀。

    “只是传说而已,岂可当真”赵恒说道。

    “传说自是不能当真,不过说天水是个好地方在下也不是胡说的。光说天水的地理位置就相当的优越,正好处在大唐和西域连接的重要节点上。不管是从长安远赴西域的商队还是远道而来的西域胡商,天水都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有着东来西往的商队云集,天水在整个大唐来说也都算得上是富庶了。这样的地方要算不得好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能算好的呢。”武元庆这番话主要是说给李承乾听的。

    也不枉武元庆的苦心,李承乾听明白了,关于天水武元庆说的重点无非就是两个字,有钱。

    只是要是武元庆要知道他就听出天水有钱这两个字来非气的吐血不行,有钱是重点吗,当然算是。但是最重点的却是天水的地理位置,正好是在丝绸之路上,大唐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怎么也绕不过天水的。

    而赵恒姓赵,姓赵的人多了本不足为奇,但是来自天水,又姓赵那就该重视一点了。

    宋代的百家姓里姓赵的排第一,因为皇帝姓赵,赵钱孙李嘛,在后世姓赵的也是排在前几位的大姓。

    这两点都说明赵姓从古代起那就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姓氏。而但凡这种大姓在古代都是有郡望的,赵姓在唐朝最响亮的郡望就是天水赵氏。

    赵姓发祥地在后世的山那个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

    后来赵韩魏三家分晋,赵家就建立了赵国。后来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

    后来秦始皇灭赵国后,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赵姓随之迁往陇右,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也就开始世代居住在天水,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一个望族天水赵氏。

    赵氏在天水的地位相当于在晋阳的王氏,不过赵氏的影响力基本局限在天水郡一地,而王氏这种大门阀则是在整个河东道,乃至关中和中原地区都有非凡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说,在天水赵氏就是地头蛇土皇帝,就算皇帝的政令发到天水,要没有赵氏的配合,也是很难顺利执行下去的。

    当然赵恒姓赵,但不一定就是天水赵氏的人。可是只要有可能,这个人就应该被重视起来。

    李承乾未来当了皇帝,这样的人都是能用到的,而且很有用处的。虽说这样想的有点远了,但是未雨绸缪总是不为过的。

    看李承乾眨巴着眼的呆萌逗比样,武元庆心下苦笑,现在跟这小子说这些,真是对牛弹琴。

    摇摇头武元庆把有点远的想法抛到脑后。

    “王兄,赵兄,你们此番准备考取的是哪一科?”武元庆问道。

    由于他的出现,李世民不在专注一明经和进士科,而是把明算科也就是算术科,还有其他例如明法等也提到了等重的位置。

    武元庆想知道眼前的这两位有没有谁是准备报考明算科的。

    “我考的是进士科”

    “我考明经科”

    两人异口同声说话,一个进士一个明经,就是没有武元庆想听到的明算。

    擦,狗日的董仲舒,狗日的陈旧观念,明明算术也是很重要的,竟然得不到重视。

    白瞎了老子专门参与的出题了。

    “为什么你们不选明算科或者明法科呢?”武元庆问道,他想知道原因,以后也好针对性改变。

    “武兄说什么胡话,我们从蒙学之日起学的就是经史,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也一直都是经史,哪里学过多少算学和律法,要报考明算明法,那不是明摆着考不上吗?”王玄策好笑的摇头说道。

    “王兄说的没错,而且算学,律法都是小道,想要管理政务还得靠先贤传下来的经史才行。”赵恒很是赞同的点头,说起算学,律法更是一脸的不屑。

    “小道你妹小道,竟然敢看不起算学,老子最强的就是算学好不好。”武元庆心里疯狂吐槽。

    “不过,听武兄提起,在下倒是想起昨天听有几位闲聊,他们好像报考的就是算学,律法的好像有那么两位,听话里的意思应该以前是在衙门当小吏的。”王玄策回忆了一下,有些不太确定的说到。

    “你确定?”武元庆有些急切的追问。

    “嗯,应该是吧,我听他们聊的时候是这么说的。”王玄策点点头说道。

    哈哈,有人报考就好,有人报考就好。

    各地归拢起来的考生档案还没有全部送达吏部,武元庆也就没问过老爹各科的报名情况。

    方才听王玄策和赵恒两人所言,他还担心没人报考明算,明法这些科目呢,要真是没人报,那乐子可就大了。

    好在王玄策给了一个还算好的消息。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送温暖() 
武元庆,李承乾两人打了半碗饭,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和王玄策,赵恒两人又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一直到这两人准备回房看书方作罢。

    随后两人在馆舍东转西转了半天才离开回城。

    贞观四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过完八月中秋节后,北方各地开始忙着收秋这一项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

    武家在晋阳的封地不知道收了多少粮食,不过武元庆在武功县封地的秋收情况确实非常直观的。

    大棚的情况就不说了,种完春季那茬蔬菜后就歇工了,现在这时候方才开始种冬天的。

    而其他的地却是只种的一茬,也就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这茬。

    其中玉米和土豆是重中之重,虽然具体收了多少还没有统计,不过土豆一亩地在二十石以上,玉米的亩产也达到了十二石的样子。

    不过这两种虽然产量高,但由于种子的原因,实际产量却是算不上多的。

    不过就算粟也就是小米,今年亩产也有将近三石的样子,糜子之类的产量也不少。

    而在司农寺种的土豆和玉米,今年武元庆基本没管过,具体收了多少他也不知道,不过也他大伯在悉心照料,想来产量也少不了才是。

    近一个月的时间收秋,粮食再多也足够收完了,接着就轮到大小地主们收租,佃户们交租了。

    在这繁忙的使节,各地的通过乡试够资格参加会试的人却都忙着赶往京城长安。

    时间到了十月份的时候,临近的考生很多都已到达,稍远一些的例如蜀中,鲁地的考生也有赶路赶得快的到达了。

    立冬过后,长安的气温已经开始下降,到了小雪这天,天上很应景的飘起了雪花,初始还是小雪粒,没多大一会就变成了雪片子,很快长安就笼罩了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二零零二年的第一场雪

    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

    你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

    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

    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

    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

    。。。

    武元庆哼着歌,坐着马车里掀开帘子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六辆马车组成的车队。

    下雪必然伴着再一次的降温,武元庆这是准备到馆舍里给住在那里的考生送温暖的,这时候最好的温暖自然就是可以御寒的衣物了。

    衣服都是朝廷从武家成衣店采购的成衣,没错,就是武家的成衣店,所谓的朝廷采购也就是吏部拨款,吏部尚书又是武士彠,这一手以权谋私武家玩的很溜。

    不过不管是武士彠还是武元庆都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一来这事是经过皇帝同意的,二来就这么些衣物都是便宜货,武家基本是按成本出售,赚也赚不了几个子,朝中也没哪个大臣御史会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来找武家的不痛快。

    武元庆是领队,不过到了馆舍那的时候他却不会主事,武元庆是准备把考生这个身份多装一会的,要是能装到明年考试的时候就更好了。

    而就在武元庆坐着马车出城的时候,倭国使节御田锹正式上书李世民希望大唐皇帝能够同意让新罗归属倭国。

    倭国人经过近一个多月在长安上蹿下跳的活动,终于觉得有了些许把我可以把这个问题摆在大唐皇帝的御案上了。

    小小的倭国竟然敢图谋大唐的属国,李世民非常震怒,第一时间就要下旨斥责,但经过兵部尚书杜如晦的解释,李世民方才知道新罗竟然在这几年间一直都作为一个墙头草存在的,左右逢源,大唐倭国两家它都朝贡着呢。

    这样一来,倭国人有这个想法倒也说不上是对大唐多大的不敬,毕竟算起来倭国的确算是新罗实际上的宗主国,只不过是和大唐并立而已。

    和几位心腹商量了一番,房玄龄,杜如晦两人都表示坚决不同意,而长孙无忌的态度却比较模糊,没说反对但也没说同意。于是李世民准备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问问其他朝臣的想法再做决定。

    而这时武元庆已经来到了城外的馆舍。在稍远的地方下车,嘎吱嘎吱的踩着雪花跟在车队后边往里走。

    在馆舍门口一停下,武元庆就随手从马车上翻出一套衣服来拿在手里,装出一副刚刚领到衣服开心的样子,噔噔噔跑进去来到王玄策和赵恒所在的宿舍报喜来了。

    “王兄,赵兄,朝廷下发的衣物到了,你们赶紧出去领取。”武元庆急促的敲着房门叫喊。

    随着他的叫喊,面前的房门没打开呢,倒是其他家的人听到声音纷纷打开门一探究竟。

    武元庆的话,加上他手里的衣物让这些瞬间知道这不是玩笑而是事实,哗啦全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到外边领衣物去了。

    有不少人路过的时候还笑嘻嘻的拍一把武元庆的肩膀道一句谢。

    “来了来了”里边传来王玄策的声音,随后门跟着打开。

    “赶紧去领衣服啊”武元庆见这家伙不急不躁慢慢吞吞的,忍不住催促到。

    “不用着急,朝廷下发的衣物肯定够所有人的,用不着争先。”赵恒从王玄策背后露出头笑呵呵的说道。

    “赵兄这话我可就不敢苟同的,万一朝廷发的衣服是先到先得呢”又一个人从赵恒的背后露出头来撇嘴说道,这人长着一张娃娃脸,说娃娃脸也不对,其实这人年纪本来就小,在后世也就该还是个娃娃呢。

    “呦,李兄今天没出去啊”武元庆笑着打招呼。

    这个人是前天刚到的,原本是被分到另一个宿舍的,不过当时武元庆正好从舍管门口路过,听到这个人报姓名,籍贯。武元庆被震了一下,于是找机会让舍管把这人安排到了王玄策所在的宿舍,他准备以后好好观察一下这人。

    为什么武元庆听到这人的名字会震呢,因为这人名字太响亮了,和他比起来王玄策算个屁。

    关键这人名字响亮还不是因为好名声,而是他够奸臣。

三百二十八章 猫一样的人() 
这个人叫李义府,十六岁,瀛州饶阳人,不过却是从剑南道永泰来的。

    原本那个历史上李治当皇帝时期大唐的宰相,也是一代奸臣。这家伙在废王立武这件事上是出了大力的。

    永徽六年,李义府得罪宰相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他便已秘密获知,并与中书舍人王德俭商量对策。王德俭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