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初唐-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就是和数学有关的东西,算是算数科。
在后世有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学科的重要性。
但很可惜的是,除了在最开始的时候算术是六艺之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外,自从汉武帝时候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数学这门学科在古代好像就一直都不是很受人重视了,仿佛学这个就只能记个帐,算算钱粮什么的。
但武元庆却深知数学的重要程度,甚至可以算的上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
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
也的确如此,在人类的生活中算数数学几乎和所有的事情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武元庆用了很大很大段的话给李世民阐述数学的重要性,甚至拿自己作例子,给李世民示范了许多,比如说国库钱粮的计算,又或者军队打仗时候后勤粮草需要几何,用什么工具,正常下来需要多长时间,中途的损耗会有多少,然后又需要再加上损耗的基础上真正该准备多少的粮草。
又或者怎么通过丈量人体的影子长度,个头的高度来算出另一个物体,比如说大殿的高度等等种种算数可以用到的地方。
而这些李世民有的听懂,但大都没懂的例子,李世民并不太在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朝中的官员应付正常的账簿,收支这些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特别的专门取士。
武元庆没办法,只能告诉他只要学好了算学,以后就可能做出飞上天的东西,然后李世民就被忽悠住了,当即把明算科列为了重中之重,提到了和进士科同样的重要地位。
李世民把武元庆闲扯淡的话归纳总结,然后就有了他在朝堂上条理分明的一番长篇大论。
当大臣们还在想皇帝哪来的时间,什么时候深思熟虑都没和任何人商量过就搞出这么个制度的时候,李世民再次放出了大招。
他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充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不但如此,还要在各州县开办基础学堂,招收生源,从百姓中寒门中进行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尼玛,这是完全不准备给世家留活路了啊。
在场的大臣有几个是和世家没有关系的啊,就算没有关系,这项制度也是关系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前途的。
没有这项制度,像这些官员勋贵的子孙都可以凭借父辈余荫捞个一官半职的,可有了这项制度以后,虽然依然有荫补的机会,但毕竟有了来自寒门的强力竞争,这样荫补的机会是会大大减少的。
特么的,皇帝怎么这么缺德啊。
第二百二十五章 坑爹()
在皇帝抑扬顿挫的讲着科举制度的好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再回应,就像说相声的逗哏的说着欢着呢,捧哏的却不吭声,场面不要很尴尬。
这么大的事情,关系到整个官吏选取的问题,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定下来的,尤其是多半数的大臣心里都是不同意的,面上也就表现的很冷淡,丝毫不热衷这个话题。
然后等李世民讲完后询问意见的时候,这些一直在躺尸的人一下就活了过来,开始慷慨陈词的讲祖制,讲传统,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就是表示坚决的反对。
尼玛,讲球的祖制,我李家皇族到现在也刚刚才立国十年刚出头而已,有狗毛的祖制啊,听到一些大臣说祖制怎么怎么样,李世民差点发飙了。
然后君臣意见相左的厉害,这次朝会几乎是属于不欢而散的典型范畴。
散朝后,几乎是这些大臣们才刚刚各自回到自己的官署,就从各自的渠道得知了让皇帝这么缺德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武元庆这个久不露面的家伙。
什么?
怎么特么又是你!
一个个大臣咬牙切齿的骂。
这天长安城外渭水河畔。
“武元庆,考试那个损主意是你给父皇出的,太坑了”李承乾一脸便秘样的说到。
“擦,怎么就损了,怎么就损了,明明很好的主意好不好,没看你父皇都那么重视啊”武元庆撇着嘴埂着脖子喊。
“切”李承乾鄙夷着斜睨一眼后说道:‘就因为你撺掇父皇搞什么考试,现在好了,父皇在我们身上先行实行看效果了。就在前两天,父皇给我,青雀几个搞了一场小型考试,结果我考了第二名丢死人了,青雀拿了第一,瞧他那得意的一整天都是眼睛都在朝天上看“。
“切什么切,喊姐夫,有没有礼貌,你爹就这么教你的”武元庆伸手拧了一把李承乾的耳朵,转了个一百八十度:”自己学习不好,你倒是怪到姐夫身上,你这才叫丢人呢“。
“别闹,把鱼都吓跑了”李承乾恼怒的叫了声,一手把着鱼竿,一手嫌弃的拨开武元庆抓着自己耳朵的手。
“哈哈,上钩了上钩了”另一边传来欢呼声,只见武元爽正在枯黄的岸边抓着一条小小的只有半指长短的小鱼。
“切”武元庆和李承乾异口同声表示了对小鱼以及武元爽的极度鄙视,然后眼神交织对视后齐齐扭开,再次哼到“切”。
看着自家夫君孩子气的和弟弟斗气,襄城在后边无奈的摇头,脸上的笑容透出一股对自己夫君的宠溺,仿佛夫君是和弟弟一样的小孩子一般。
“你们两个啊,不见面总是念叨一见面就闹别扭”襄城笑着抓了个小石头砸在了自家夫君背上。
“姐姐,我不是闹别扭,本来嘛,每天课业就挺累了,成天先生都在考教这个考教那个,现在可好父皇还要不定期的举行考试,你又不是不知道,青雀打小就聪明的很,学什么都很快一学就会。现在我要和他一起考试,那还不得每次都被他比下去啊,你说多丢人啊”李承乾对着襄城大倒苦水,越说越觉得自己恓惶的够呛,想到以后一直都要被妖孽的学霸弟弟压一头脸色就暗淡的厉害。
“瞧你怂的,一点太子该有的信心都没有,丢人死了。李泰怎么了,李泰他也是人,和你一样的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他是聪明,但你李承乾也不笨啊,瞧着也是个聪明的孩子,怎么就认定了赢不了他一个死胖子啊”武元庆恨铁不成钢的指着李承乾鼻子说。
“而且,就算你课业上比不过李泰,可那又怎么样,你依然是太子,依然是国之储君,依然是大唐帝国除了太上皇,陛下,皇后以外最最尊贵的人,李泰他只是个亲王,撑死了也就是个死胖子亲王”武元庆一口一个死胖子的叫自己的亲弟弟,听得李承乾直翻白眼,不过武元庆的话还是让他很受用的,心里好受了很多。
的确,自己是太子,和别人比有些跌份,就算那个人是自己的弟弟,自己也无须和他争个什么劲,反正最重要的储君之位已经是自己的了。
行了,自己以后就不和青雀比较了。
武元庆要是知道自己原本想激励李承乾,结果却得到的是这么个结果,非气的吐血三升不可。
“对了,我听说这两天有大臣在提议让武大人去利州当都督,你知不知道这个事情啊”李承乾想起了一件事问道。
“什么,有这样的事情?”武元庆愣了下问道。他知道历史上便宜老爹的确是在贞观二年也就是今年的时候被调去利州当的都督,但那应该是年初的事情,但现在都特么年中了,原本以为自己这个穿越的蝴蝶翅膀煽动的历史都已经改变了,不应该再被从长安这个权力中心调到地方去的,怎么突然又出现了变化呢。
历史要还是回到原来的轨迹,便宜老爹依然要被调到地方,远离权力中心,那老子这一年半来瞎折腾个什么劲啊,武元庆心中翻腾的想到。
没有便宜老爹在朝中照应着,光靠皇帝的恩宠,照自个儿这样的作死劲,整不好不用几天就要被人给整的嗝屁了。
不行,这样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出现。
武元庆不知道的是,其实历史的确是被他改变了。
去年年底也就是十二月三十,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与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及其外甥统军元弘善、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密谋借助禁军反叛。结果谋反泄露,李孝常等人全部给下狱查办。
原本历史上,武士彠就是在这件事情后,被李世民打发去利州当了利州都督,但因为武元庆的一番折腾,让武士彠从皇帝准备打压的太上皇旧部变成了股肱之臣的重臣。
重新任命利州都督的时候,李世民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武士彠派去,后来只是让当地的第二长官暂代都督之职。
要不是最近武元庆坑的大臣们死去活来的,这些人也不会想要把他老子武士彠给打发的远远的,好剪除他最强力的后盾。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事与愿违()
就在前几天,李孝常等人造反一案终于有了最终的结果。
李孝常等人被处死,长孙安业因为长孙皇后求情,得以免死,流配到帯荨
发生在去年年末最后一天的谋反别看在历史上没什么特别的,但实际上对刚刚即位一年的李世民来说那是有相当大震动的。
不说当时内忧外患的社会局势,单说造反的几人中和李唐皇族有深入瓜葛的就有两个,这不得不让李世民极为心痛,那时候他搞不好在心里还怀疑过人生,感叹过自己是不是有些众叛亲离的了。
先说这李孝常,被李渊封为上柱国,义安王,利州都督。
别看他姓李,但他可和李唐皇族的李不是一回事,这虽算不得是异姓封王但其实也差不多的,而能以不是皇族之人却被封王的,唐初的时候他是独一份,圣眷不可谓不隆。
而之所以李孝常会有如此圣眷,隋朝末年的时候饥荒严重,李渊太原起兵后向关中进军,然而进军途中粮食问题始终困扰唐军,故李渊至黄河边后迟迟未能渡河人关,幸得华阴县令李孝常叛变隋朝,献永丰仓归降李渊。
保证了李渊军粮供应及赈济饥荒稳定民心之需要,使李渊据永丰定关中东向而争天下之战略得以迅速实现;且断绝炀帝西归之希望,激化炀帝与从行关中将士之矛盾,终致江都弑逆炀帝身死,李唐之统治初步确立。
李孝常不但为李唐的建立立了大功,奠定了很大一部分的基础,而且他还是李渊的夫人窦氏家族的女婿,和唐有亲戚关系,故而李渊才会如此看重他,甚至将他封了王。
而造反人中的另一个和李唐有瓜葛的则是长孙安业。从这个极为少见的长孙姓氏就能知道,这家伙八九不离十和长孙皇后及长孙无忌是一家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长孙安业隋朝大将长孙晟第三子,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异母兄。
按理说妹妹是皇后,弟弟又是大官,自己也是正四品的监门将军,长孙安业怎么也不该造反的吧,没理由啊,大好的荣华富贵在身还要造反脑子被门挤了啊。
更别说,人家长孙皇后对他还那么好。
想当初长孙安业嗜酒如命,不务正业,整个就一废物还是个畜生心肠,长孙晟死后,将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兄妹两个赶回他们的舅舅高士廉家。李世民即位,长孙皇后不计前嫌,礼遇长孙安业,由右监门率升职为右监门将军。
换个有点良心的早就感恩戴德铭记在心了,可长孙安业不愧是废物还是个畜生心肠,不但不感恩戴铭记在心,还毫无理由脑袋被门挤了一样,竟然特么惦记上了妹夫的皇位来了。
老子和老子媳妇对你这么好,你特么就是这么回报老子和老子媳妇的啊,畜生,畜生不如,李世民当初内心肯定这样狂喊过。
一个畜生大舅哥,一个狼心狗肺的亲戚李孝常,两个人造反,把李世民打击的够呛,于是下令彻查两人造反之事。
好在这几个脑子都挺不够用的,凑一块扯淡几句就定下了造反这种大事,而不是经过多么深思熟虑,密谋了多少多少天,拉扯了多少人来做这种事。
不然照着李世民那段时间心中翻江倒海的恨意,整不好就来个属于唐朝的蓝玉案,胡惟庸案,牵扯株连成千上万人了。
查了半年时间,最终查到的造反之人依然只是这一开始的那些个人,李世民终于放下心来将该杀的杀了,流放的流放了。
拖了半年悬而未决的利州都督人选提上了议程,然后被武元庆坑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臣就合计着想要鼓捣将武士彠打发到利州去。
没有了武士彠这个巨头撑腰,武元庆总该稍微消停会了吧。
他们心里算盘打得叮当响,觉得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武士彠都足以当次重任,但他们忽略了李世民的心理。
刚砍了一个流放了一个,两个都是和皇家有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