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沐郁闷地问道:“就算朕允准你们去弘文馆,可后妃抛头露面,恐怕也不妥吧?”
韩琼抿嘴一笑道:“陛下放心,妾只招天下饱读诗书之女子。”
“啊?”李沐张口结舌,组建娘子军,誓与夫君争江山吗?
“陛下,只要陛下首肯,妾便颁皇后诏,招募天下淑女五、六百人,不封官,不支付俸禄,完全以自愿的方式共襄盛举。如此,既免了后妃抛头露面的指责,也有了足够的人力、财力。”
“人力,朕能理解。这财力,从何说起?”
韩琼答道:“天下女子,但凡文才风流者,莫不都是出身官宦或富豪人家,既然是共襄盛举,这些淑女们连人力都投入了,家中便不会在意捐赠些财物。”
李沐目瞪口呆,他心里还真有些佩服起韩琼了,不过李沐也知道,这不会是韩琼一人能想出来的,这是群体的“智慧”。
这一刻,李沐深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确实他娘的有道理。
“皇后,你真有把握,不封官,不支付俸禄,仅凭一个共襄盛举的名头,就能招募来五、六百才女?”李沐是真不信。
韩琼突然咬咬嘴唇,与四女交换了一下眼色,这才鼓起勇气道:“还请陛下先恕妾身妄言之罪,妾方敢回答陛下。”
李沐袖子往后一甩,道:“又不是朝堂,皇后何话不能说,朕赦你无罪。”
韩琼看着李沐,小心翼翼道:“只要陛下每隔三、五天,来弘文馆巡视一番足矣。”
李沐哈哈一笑道:“朕当是什么事呢,这事朕呃?”
李沐感觉到不对,巡视?
这哪是巡视,这他娘不就是相亲、婚托吗?
拷,朕堂堂大唐天子,倒成了婚托了。
韩琼这招确实狠,这世间如今不想得到皇帝青睐的人家已经很少了。
李沐当初让袁仁国传谕天下,五年之内不选秀女。
直接断绝了天下女子入宫的路径。
也就是说,五年里,恐怕没了成为皇亲国戚的可能。
如今,韩琼以皇后谕旨,招募天下女子入宫。
虽然不真是被召入宫中,但无疑会被理解成,是皇帝的意思。
这种似是而非,更能勾起有心人的揣摩。
如果皇后再隐晦地传出,皇帝每隔三、五天会来巡视,那就和点明差不多了。
试想,欲攀龙者,岂不趋之如骛?
不用说捐些钱财了,哪怕是倾家荡产,恐怕也踊跃不绝。
想到此,李沐蹩眉大怒道:“皇后是一国之母,竟施如此龌龊伎俩,难不成为了达到目的,还想将朕当作傀儡、玩偶,论斤来卖不成?”
韩琼等人大骇,忙拜伏称罪:“陛下息怒,臣妾有罪。”
这是韩琼五女入宫以来,李沐第一次对她们发火。
这更让韩琼五女心惊胆颤。
韩琼感觉到她错了,虽然事前确实有过犹豫。
但她并没有认识到此事的严重性。
说到底,她还是缺少历练,原本这些事,是怎么也绕不过太后的。
都说十八岁媳妇熬成婆。
这句话流传至今是有道理的。
一个大门不迈的少女,给人做媳妇,哪来的历练。
一个“熬”字,说明了一切问题。
可李沐是个另类,他上无父兄,下无子嗣。
手中掌控着强大的实力,从一个凉州军户之子,走到现在,依仗得就是自己手中的实力,这也使得郑观音对李沐很放心,从而对李沐的后妃很放心,认为李沐能管束他的后妃。
平日里除了和诸女搓几圈麻将,也就是宫里吃斋念佛了。
很少去过问宫中的事务。
李沐更是懒得对宫中事务操心,使得诸女有了极大的任性空间。
而李沐率性的行为举止和出口成宪的随意,更是对诸女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皇后韩琼由此直接从一个少女成了实权的皇后,行事确实狂妄了些。
就象她此时提出的,让李沐隔三差五的去巡视。
这确实能达到她想要的目的,但,这种行为透支了皇帝的尊严,更将皇帝置于火上烤。
要知道,占人便宜,就得容忍被占人的反索。
区区几十万贯的钱财和几百个七、八品官位,还不至于让李沐用尊严去换。
所以,李沐震怒。
皇后韩琼、淑妃崔秀、贤妃崔颖、昭容闻香、昭媛秦玉,被勒令反省,禁足三月,没有旨意,不得出殿门一步。
第887章 李沐发大招(一)()
十日后,李沐在内阁、军机阁诸臣的簇拥下,去了李家庄。
将作监大匠阎立本、阎立德兄弟、姜行本还有杨务廉,率上千匠人,在庄外迎接圣驾。
看到这些,诸臣心中已经感觉到异状,特别是房玄龄,心中呯呯直跳,他已经预感到,接下来将要看到的东西,绝不是小玩意,能聚集如此多将作监匠人,皇帝所图必大。
果然,进了李家庄,杨务廉便呈上一册。
这是一册空白的书,上面没有一个字,连封面都是空白。
而且这一册空白书,实在令人难以苟同。
纸质泛黄,粗糙不堪。
李沐低头看了一眼,皱眉问道:“这书成本几何?”
杨务廉道:“禀陛下,此书成本约六文。”
诸臣闻言大惊,六文?
市面上,这样一册书,至少也得五、六百文,当然,那是印刷完之后的成书。
只是看到这书纸的成色,诸臣相互间交换了下眼神,嘴角似乎有些讥讽之意。
李沐随手翻开,从中撕下一页,纸质很脆,还未怎么用力就裂开了。
将它投入一盆水中,再捞起时,就成了一团纸糊。
李沐很不满意,冷声喝道:“这么些时日,你就给朕看这等残物?”
杨务廉连忙揖身请罪,“陛下息怒,臣还有另外一款。”
“快快呈上。”李沐压了压火气道。
第二本书呈了上来,很明显,这本书的依旧泛黄,但黄色浅了许多。
摸在手中,也感觉平了不少,不象第一本摸起来,这象是后世的草纸,凹凸不平。
李沐又撕了一页,声音清脆,有些意思了。
将纸扔进水盆,纸瞬间吸水浸透,沉了下去,只是没象第一张般马上糊掉。
李沐缓和了一下脸色问道:“这纸成本几何?”
杨务廉躬身道:“回陛下话,十文。”
诸臣在边上听了,脸上开始凝重。
李沐不置可否,唔了一声,问道:“可还有别的?”
杨务廉答道:“有倒还是一本,只是成本大些,超过了陛下指定的十五文。”
“呈上来吧。”
“臣遵旨。”
第三本书,纸中的泛黄已经明显减轻,纸质平滑而细腻。
与市面的纸相比,除了厚度与颜色稍有逊色,其它已经看不出什么不同了。
李沐依旧撕下一页,将其投入水盆中。
纸慢慢地开始吸水,却一直飘在水面上,许久不见沉下,也不见糊碎。
诸臣的脸色已经显得紧张,他们似乎感觉到皇帝带他们来李家庄的用意。
此时李沐开口问道:“杨爱卿,此纸成本几何?”
杨务廉道:“不计印刷,单就空白书的成本,在二十文左右。如果加上印刷成本,这样一本书的成本应该在二十五文上下。”
刑部尚书刘德威是真忍不住了,他厉声道:“杨务廉,你一待罪之身,岂敢妄言蒙蔽陛下?如此一本书,印刷至少得六十至一百文上下。”
杨务廉揖身不答。
李沐也没理会刘德威,只是向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招招手道:“朕吩咐的事做完了没有?”
阎立本、阎立德躬身道:“这些日子,臣等领八百匠人已经按陛下所拟的简化字,雕刻大小五种铜印,大、中、小三种铜印用于印刷正文,特小铜印用于注释,特大铜印用于封面,请陛下御览。”
匠人们抬着装着铜字的盒子进来,整整叠了一丈方圆,半人高。
李沐上前,随意从中取了几字,印在第三本书上,字迹清晰,大悦道:“好,二位爱卿辛苦了。”
“谢陛下夸赞。”
李沐笑道:“两位爱卿还不向朝中诸公,展示一下此铜字的功用?”
阎立德躬身道:“请陛下指定书目。”
李沐微笑转头,打量了内阁诸臣一眼,便道:“就由首辅指定吧。”
房玄龄此时已经惊愕到了极点,听李沐一说,他打了个激零,遂开口道:“臣遵旨,那就选论语吧。”
于是,数十个匠人开始挑选铜字。
一柱香的时间,几十块小铜版上,铜字都已经固定起来。
阎立德道:“陛下,校对可能还需要一柱香的时间。”
李沐大手一挥道:“不必了,开印吧,朕与诸公都等不了了。”
于是,刷墨开印。
一柱香的时间,一本论语已经装订成册。
李沐接过呈上来的书,翻看之后,还特地凑到鼻子下闻了闻,龙颜大悦,“交诸公传阅。”
一本书从李沐的手上,在内阁、军机阁大臣的手中转了圈,再回到李沐手上时,已经过去半个时辰。
所有人对这本书都爱不释手,太快了,从排版到印刷,再到装订成册封,一个流程如同行云流水一般。
李沐对阎立德道:“此书还须有两点需要改进,一是封与底须使用油纸防湿,二是排版需要改变,行文不再纵向排版,改为从左至右,横向排版,以示新、旧书和繁、简书之区别。”
阎立德应道:“臣遵旨。”
李沐转头对诸臣道:“诸位爱卿想必都清楚了,这一册论语仅二十五文成本,加上一成毛利,便可大量印刷,以不超过三十文的价钱投入各州县,三十文,按如今大唐百姓的工钱,也就不足三日的工钱,如此一来,想必寻常百姓人家,也能读得起书了。以此辅助科举改革和简化字推行,必能事半功倍,诸公以为如何?”
二十文的纸,自然不能与二两一张(一张的大小,足够可以裁成一本书)的磁青纸相比,但这不影响使用。而印刷的墨,自然也不能与松油墨相比。
在李沐的观念里,他要推行的书不是为了传代,做为传家宝,而是一种读书的工具。
能用上五、六年就可完成使命了。
在场所有人眼神都是复杂的,他们内心中的震撼已经击垮了他们的坚持。
制造低端纸、活字印刷、横向排版,都一项都足以改变历史,而此时皇帝将三项合一,这便是震动天下的大事。
其实诸臣心中很清楚,皇帝这是用现场的演练,应对诸臣和天下士人对推行科举改革、简化字的阻挡。
第888章 李沐发大招(二)()
这种低价书籍只要一推行,那么世家豪门积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存书,便被瞬间击毁,这道理其实和劫富济贫是一个道理。
但现在,谁都明白,皇帝的坚决,恐怕山崩地裂也无法阻挡了。
摊上这么一个强悍的帝王,除了臣服,还能做什么呢?
想要阻止,也只能造反了。
造反?面对掌控神机、神策两卫的皇帝,那就如蚍蜉撼树、螳臂挡车一般,太可笑了。
以房玄龄为首的内阁诸臣,还有军机阁诸臣随即拜倒,五体投地,齐声称颂道:“陛下文治武功,古今难及。臣等无不感佩。”
李沐笑了,他有资格笑。
面前诸臣,哪个不是资历深厚,享誉天下之辈?
如今臣服在自己面前,任由自己予取予求,这种君临天下的畅快,恐怕正是李世民一生所追求的,但他却从未享受过。
“诸位爱卿平身,朕只是个倡导者,真正推行,还得仰仗诸公之力。诸公能参与到这旷古烁今的盛举中来,必能名载青史,为后代读书人称颂。”
“臣等惶恐。”
“今日就不必回宫议事了,就在李家庄,朕与诸公议议。”
“第一件事,朕打算设立书局,大唐印刷总局,在各州设立分局,专事印刷书籍之事。这是功在千秋的盛事,朕会将所有宫中典籍付之刊印,也望诸公不吝出借家中所藏之珍本、孤本可襄盛举。但凡科举、民生所用之书,书局将以微利,甚至无利、亏本销售,除此之外的书籍,可五成以上利销售,特别是罕见及孤本,甚至可两倍、三倍甚至十倍之利销售。再将所得之利反哺科举、民生所用之书,诸公以为,可行乎?”
“陛下圣明。”
“如此便好。那朕说说第二件事,朕打算以各县为基准,大县三所,中县两所,下县一所,创办新学,每所学校可容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