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隐龙惊唐 >

第399章

隐龙惊唐-第399章

小说: 隐龙惊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臣以为唐军裹足不前,并非有意为之。大唐三路齐进攻打高句丽,足以见其灭高句丽之决心。只是高句丽与靺鞨联军,兵力众多,实力强大,臣听说辽东之战,战况惨烈,新城几度易手。”

    “可唐国摄政王李沐在南部,分明已经掌控局势,却迟迟不见其对北方用兵,以致我军遭受巨大损失。此事,王妹如何解释?”

    “大王,李沐为何如此行事,有何用意,臣确实不知,但以臣私见,这或许是李沐稳扎稳打的策略。大王想必知道,李沐用兵一向不俗,刚刚汉州城一战,攻克如此重镇,竟不损一兵一卒,其用兵之神,叹为观之。如果大王要以此见责于唐国,恐怕会引起两国纷争,这对我新罗不利。”

    金德曼的眼神闪烁,她听出了金胜曼话中隐含的威胁。

    确实,自己无法对抗大唐,甚至连眼前这个王妹,她都无法收拾。

    金胜曼从李沐那得到五百领重甲,组建了五百重甲兵,随戍左右。

    寻常军队根本奈何她不得。

    “既然如此,依王妹之见,该如此应对,总不能让新罗独抗高句丽举国之力吧?”

    金胜曼巧笑道:“大王莫急,臣以为只要唐军不动,我军也可不动,如今虽然失了两城,但尚有十一城在手,其中还有北原京重镇,新罗并不吃亏。”

    “王妹言之有理,那就依王妹所言,大军据城而守,坐观其变吧。”

    “大王英明。”

    “王妹,替孤传讯李沐,就说孤要当面与他会晤。”

    金胜曼脸色一凝,然后立即舒展道:“臣领命。”

    。

    长安,太极宫。

    十五岁的李治,被李世民安排听政。

    李世民是真急了。

    辽东的局势,北部虽然危险,但西、南两路却稳操胜券。

    北部李勣的救援奏折,已经不下十道。

    朝野已经对开始对自己不发兵救援,颇有微词。

    说实话,李世民也想救。

    可问题是,他不能救。

    李世民久经沙场,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军事的敏感性还在。

    李沐的排兵布阵显然很有问题。

    北路大军,李勣所部听起来是最大的军队,人数众多。

    可战力却最低下,除了几万禁军,就是府兵和边军,还有就是临时征募的新兵。

    而他们却承受着此战最大的压力,那就是高句丽和靺鞨的三十五万联军。

    刚开始,联军被唐军猝不及防一击,丢失了新城和安市城。

    可联军一稳定下来,马上一个反击,夺回了新城,若不是西路苏定方部救援快,安市城也怕是保不住。

    这些可以解释为李沐事前预判有错,那么新城、安市城之危以后,李沐做为主帅,应该引起重视了吧?

    可问题是,到现在李沐依旧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占领汉州之外,西、南两路甚至连一场有规模的战斗都没有。

    这让李世民很怀疑李沐的动机。

    正好,李勣的求援信让李世民洞察了李沐的用心。

    调大军入辽东,长安的实力就会随之减弱。

    如此,李世民能遂了李沐的愿吗?

    绝对不可能。

    可问题是,李世民不能将这些猜测,公之于众。

    都说是猜测了,没有证据去指摘一个领兵在外,为国征战的摄政王。

    李世民自己都觉得太过离奇。

    所以,李世民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可就是不肯松口向辽东派出援兵。

    朝野间物议纷纷,风言风语传遍了整个长安。

    就算是李世民一派的官员,都对此不满。

    大唐以武立国,游侠成风。

    这也是大唐军队战力强大的原因之一。

    就算是文臣,都能弓马骑射。

    政见不同,或者和为其主。

    但在国战之时,面对外敌,所有人的愿望是相同的。

    那就是万众一心。

    这就象两兄弟在一个锅里争食吃,闹得不可开交。

    可如果此时有强盗进来,要砸了这锅。

    兄弟俩要做的,就是先合力将强盗赶出去,然后继续争,否则两兄弟谁也没得吃。

    这道理,稚童都能明白,何况是朝堂上的肉食者们。

    所以,今日大朝,商议的重点就是出兵辽东救援李勣所部。

    李世民确实急了,虽李治未成年,但还是把他叫来听政了。

    朝议开始,御史大夫魏征一马当先。

    “自战争开始以来,辽东英国公所部,以二十万对抗三十五万高句丽、靺鞨联军,浴血历战,将士用命,夺取高句丽新城、安市两个重镇,却因兵力不足,被敌夺回新城,安市城也险些易手。虽后有薛万彻、薛礼二部六万人救援,奈何兵力依旧只有敌军六成。为大唐社稷计,臣恳请陛下速派援军。”

    李世民阴沉着脸,不置可否。

    韩仲良出列奏道:“民部已经额外筹措军粮二百万石,足以应对这场战事。”

    马周奏道:“长安至辽东直道已经修建完毕,若陛下派出援兵,最多五日就可抵达辽东城。”

    随着魏征、韩仲良、马周三人的启奏。

    十几个御史一齐出列道:“辽东战事关乎大唐社稷,望陛下三思,以天下为重。”

    越来越多的朝臣出列附议。

    局势形成了一面倒的格局,连刑部尚书刘德威都上奏道:“辽东城二十余万大军和千万百姓,皆是陛下子民,辽东大片的疆土皆是王土。若陛下坐视生灵涂炭,岂不寒了天下人之心?臣恳请陛下派遣援兵。”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白,他实在忍不住心中的愤怒,尖声道:“李沐狼子野心,莫非诸公都熟视无睹吗?”

第745章 李治被吓哭了() 
太极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人人瞠目结舌,都惊讶地看着李世民。

    朝堂之上,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证一个领兵在外抗击外敌的当朝摄政王狼子野心?

    这太不可思议了。

    魏征突然上前道:“敢问陛下,当朝指控摄政王殿下,可有实证?若有,臣忝为御史大夫,必上书弹劾。若无,臣请陛下当众收回此言,以正视听。”

    韩仲良、马周皆上前道:“臣等附议。”

    十数御史和许多民部、工部官员皆出列道:“臣等附议。”

    顿时朝堂之上,数百官员分成两个阵营,泾渭分明。

    一时间,群情激昂,言词犀利。

    朝臣一个个神色义愤。

    可怜旁听的太子李治,显然没见过如此场面。

    被这么一惊吓,“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有这一出,朝臣们纷纷跪倒在地,口中连连请罪。

    可数百人的请罪声,依旧震耳欲聋。

    局势变得不可控,李世民已经头大如斗了。

    只好吩咐内侍带李治退下。

    法不责众,何况魏征等人并无出格的言语,想要治罪,也没个借口。

    房玄龄心中哀叹,他心中赞同魏征等人所言,希望李世民出兵的。

    但,做为李世民的拥趸,他不能不站在李世民这一边。

    他能体谅李世民的苦衷,也能猜测到李沐的用意。

    房玄龄的心中叹息,要怪只能怪李沐那小子太阴狠。

    此举硬是将皇帝逼得骑虎难下。

    救,等于是送军队给李沐,等于资敌。

    不救,面对朝臣们的声讨,面对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房玄龄只能选择摒弃公义,站在李世民这边。

    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房玄龄幽幽地叹了口气,都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何不从一而终?

    “陛下,臣有话说。”

    看到房玄龄露头,李世民心头一松。

    “爱卿但说无妨。”

    “臣以为,陛下不必向辽东派遣援兵。”房玄龄神色平静,口词清晰地说道。

    此言一出,满殿一片哗然。

    李世民心中狂喜,他知道房玄龄既然敢如此逆势上奏,肯定有他必赢的理由。

    于是追问道:“爱卿此话何意?”

    房玄龄暗暗一叹,他哪有什么理由?这么说,无非是为李世民解围罢了,若硬要说理由,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赌,赌李沐不会舍弃辽东,不会舍弃二十余万大军和千万辽东百姓。

    只要李沐不肯舍弃,那么辽东只是有惊无险。

    只要辽东熬过此劫,李世民最多被朝野非议,却不必承担坐视大军覆灭,国土沦丧的指责。

    当然,这话只是心中说说。

    明面上,房玄龄平静地奏道:“臣虽是文臣,但也随陛下上过战场。以臣这些日子研判,辽东虽然处境凶险,但并非没有生机。三十余万敌军围而不攻,一是忌惮唐军战力。二是高句丽被唐军三路齐进,近三成国土沦丧,国力已有不支的先兆。故臣以为,西路苏定方部兵力充裕,去掉薛万彻、薛礼二部,苏定方还有十万大军,向辽东增派三、四万拥军,无论走陆路还是海路,都比从长安派援兵快。”

    魏征上前道:“司徒此言荒谬,苏定方十六万大军占领泊汋、大行、新义州三城,之前薛万彻、薛礼二部六万人已经增援安市城,所剩十万之兵,需要防守三城。如果再分兵增援辽东,以六万兵防御三城,万一高句丽自平壤派大军北上,司徒想让这六万大军下海喂鱼不成?”

    魏征犀利的言词令房玄龄无言以对。

    确实,苏定方部是孤军深入,李沐的用意无非是在高句丽国土中楔入一颗钉子,使其南北不能相顾,原本十六万大军的编制,也是为了有把握防御这三城。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苏定方忠诚地执行了李沐的命令,固守城池,绝不贪功冒进。

    房玄龄的话等于否定了李沐的战略方案。

    令苏定方分兵增援,等于是舍弃了这颗钉子的作用。

    因为仅凭六万军队,分驻三城,只要平壤派大军北上,苏定方就只能撤退。

    不然,就等于眼睁睁地等着高句丽围城。

    到时被个个击破,还不如趁早从海上撤退呢。

    也就是说,如果朝廷决定让苏定方分兵增援辽东,结果就只有一个,保住辽东,放弃鸭绿江。

    这样的后果,就是高句丽大军南北贯通,北可以随时支援南,南也可随时支援北。

    魏征的反驳,引得许多武臣的认可。

    局势又开始混乱。

    李世民不得不拂袖而起,“朕要细细斟酌,此事改日再议。”

    说完,顾自离开了。

    。

    承庆殿中。

    李世民宽慰着受惊的李治。

    “雉奴啊,朝堂之上有如战场,皇帝就是孤家寡人,以一人之力对抗满朝文武,他们都是你的敌人。你是太子,日后的皇帝,你要做的就是,分化他们,从其中找出几个能效忠于你的大臣,让他们相互撕咬,然后看谁弱了,去帮帮他,看谁强了,去打压他。这样你才能稳坐这个位置。”

    李世民语重心长地教导着李治。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

    李治停止抽泣,抬起头来的第一句话,竟是“父皇,孩儿不想当太子了。”

    “轰”地一声,李世民的头如炸开一般。

    李治,居然说他不想当太子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问道:“雉奴为何这么说?”

    李治道:“父皇在,李沐还敢如此,若有一日,父皇不在了,孩儿如何应对李沐?与其到时失败被诛,不如早些放手。父皇,孩儿不想死。”

    李治说完,“扑通”一下跪在李世民面前,再次放声大哭起来。

    李世民双手簌簌发抖,瞪大着眼睛,气息越来越粗。

    他低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嫡子,心中有种想一脚踹在的冲动。

    为什么?为什么?

    李世民扪心自问着,朕的儿子怎么就如此怯懦?

    这时李世民怀念起李承乾、李泰来,虽然李承乾篡位自立,可总算还有血性,敢做敢当。

    可面前的李治,却如此不堪,未战先言败。

第746章 战局的变化() 
ps:感谢书友“筆落詩成”投的月票,书友们的支持是我码字的动力。

    李世民狠狠一掌扇去,可到了碰触李治前的那一刻,终究是顿住了手。

    打,除了泄愤,没有什么用。

    李世民再次深吸一口气,缓缓将李治从地上拉起。

    “雉奴啊,李沐不过长你一岁,他能做的,你也能做到。你是太子,大唐储君,李沐再强,也是臣子。只要你按朕的话去做,就一定能击败他。”

    李治张着一双惶恐的眼睛,看着李世民道:“如果他带兵入宫,孩儿如何应对?”

    李世民再也没有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