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隐龙惊唐 >

第304章

隐龙惊唐-第304章

小说: 隐龙惊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一个公道。”

    李世民微微皱眉道:“朕确实命李沐为安西道行军大总管,只是朕没有想到他离京之后没有先回江南,而是直接去了甘州。虽然有些违规,但想来李沐还是以江山社稷为重,忧心战事紧急,方才有了此举,如今甘州已定,此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程咬金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此事说清楚了,确实也没什么大事,毕竟李沐确实是受陛下册封统率西域大军。可陛下恐怕还不知道,李沐已经下令西进,攻打龟兹。臣在瓜州听士兵说起,李沐意在夺取碎叶。擅自与他国开战,这可是大罪,李沐如此跋扈,陛下不可不究啊。”

    李世民道:“朕看过李沐、李勣的奏报,他们说西进是为了追击处月部朱邪克勒的十二万大军。”

    尉迟恭急道:“陛下被李沐蒙骗了,臣在瓜州听得清清楚楚,李沐的用意就是以追击为名,意图攻占碎叶。况且,陛下可知,李沐之所以能轻易解了甘州之围,是因为与处月部首领,也就是此次率突厥联军的盟主朱邪克勒,私下勾结,朱邪克勒以反戈一击解甘州之围为条件,换取唐军对薄布恃勤、欲谷设两部围歼,由此处月部便可一统突厥各部而独大了。”

    李世民闻言心中震惊。

    李沐的胆子确实太大了,象这种战略事宜居然不奏请,而私自决定。

    往严重了说,就是无视朝廷、独断专权。

    可李世民也是从沙场搏杀过来的老兵,清楚知道甘州当时的局势,在他看来,李沐如此处置并无不妥。

    战场瞬息万变,为帅者做不到随机应变,恐怕甘州之围就没有那么容易解。

    就算解了,恐怕损失也会巨大。

    所以,李世民只是微微颌首,“此事李沐确实有违制之处,不过现在战事紧急,先不做追究。”

    李世民的注意力集中在尉迟恭二人所说的龟兹、碎叶上。

    走到江山万里图前,李世民找到龟兹、碎叶的位置,思忖了半晌,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明白李沐的战略构想,也知道这两地对大唐的重要性。

    可就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心中一直的担忧更加沉重。

    李沐真要是攻下了这两处,那他的功勋足以用功高盖世来形容了,如此不赏之功自己如何应对?

    李世民眼神渐渐变得阴沉起来,“二位爱卿以为,李沐攻克龟兹、碎叶的机率有多大?”

    尉迟恭与程咬金对视一眼,答道:“我军甘州大胜,气势如虹,反观突厥主力尽失,士气低落,加上神策卫、神机卫战力彪悍,臣等以为,李沐攻克龟兹、碎叶的机率至少有八成以上。”

    李世民闻听,转身喝道:“来人,传司徒房玄龄。”

    尉迟恭与程咬金面面相觑,不知道李世民究竟是何意。

    李世民道:“二位国公先起来吧。”

    一会儿,房玄龄奉召而来。

    “臣参见陛下,不知道陛下召臣有何要事?”

    “玄龄,且听听二位国公是如何说的。”

    于是尉迟恭、程咬金将对李沐的指责重新对房玄龄说了一遍。

    房玄龄沉默了一会道:“陛下,吴王沐确有违制之处,只是臣以为吴王沐本意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此点从李沐如今奔袭龟兹、碎叶就可以看出。故臣以为,一切都等战事结束之后,再来处置为妥。”

    房玄龄这些天可谓是一人当作两人用。

    不说朝廷政务了,单说对西域战事的补给,就可能累垮房玄龄。

    每天运往西域的物资,就不下十万石,这还幸亏有了直道,否则连续两个月的物资粮草补给,就足以让朝廷精力捉襟见肘。

    如今的朝堂,可不象是贞观初那般能臣聚集。

    经过李承乾谋反和李世民下令清洗之后,朝堂中的文臣死了一比,流放了一批,剩下的就是一批老油条了,而从国子监新晋的,都还是生手,根本顶不住压力,也没有那种能力。

    所以,打心底里来说,房玄龄是希望尽快结束战事的。

    可房玄龄有战略眼光,他听了尉迟恭二人的陈述,就明白了李沐的用心良苦。

    如此二十多万大军齐聚西域,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

    平常不说战争,就算只将这么多军队聚集到西域,那得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啊?

第557章 长孙无忌起复() 
既然大军已经聚集,而且又有战机,何不毕其功于一役,为大唐边境打下数十年和平呢?

    如果真能达成,房玄龄自认宁可累死,也要保证大军的后勤补给。

    所以,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出了上面这番话。

    可李世民却心不在焉。

    他也明白李沐,更明白房玄龄。

    如果早十年。不,哪怕早上五年,李世民会毫不犹豫地决断,将战事如李沐所谋,继续下去。

    可世间没有那么多如果。

    李世民年纪大了,特别是这两年,每况愈下的身体让李世民不得不遏制自己心中建立不世之功的渴望。

    北伐的失败、李承乾的自立、李祐的叛乱、李泰的枉死、长孙无忌的居心叵测,让李世民心力交瘁。

    太子李治年纪尚小,李世民必须为李治考虑。

    如果让李沐立下这不世之功,万一自己有个不测,一个少主如何去压制一个与国有大功的权臣?

    主少国疑,千百年来,因此来国的例子还少吗?

    李世民只能做些选择,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

    其实也无须选择,李世民的选择只能是保太子,继尔保江山,保李世民一脉的江山。

    李世民幽幽道:“千里大漠,长途奔袭,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甘州之战连绵两个月之久,国力已经消耗殆尽,既然甘州之围已解,且处月部朱邪克勒有与我朝议和之心,何不就此罢兵,还天下以安定。”

    这话一出,尉迟恭、程咬金大喜。

    这说明李世民已经否决了李沐的战略思想,那么他们做为反对李沐的排头兵,自然无过,反而有功。

    任何事情,只要改变了立场,错的就变成了对的,而对的就成了错的。

    过,有可能是功;功却未必是功。

    果然,李世民接下来说道:“李沐、李勣奏折弹劾鄂国公、宿国公之罪,并无确凿证据,只是因通报使者途中耽搁引起的误会,故朕不再追究二位爱卿罪责。”

    尉迟恭、程咬金闻言躬身道:“陛下圣明。”

    房玄龄却心中哀叹,这还是当年自己辅佐的一心要振兴大唐、力图明治的秦王吗?

    明知道李沐此战与大唐有无穷的好处,却因心中的忌惮,指鹿为马。

    房玄龄收拾心情两次劝谏道:“如果此时陛下令吴王撤兵班师,突厥人很有可能卷土重来,到时西域又将是一片糜烂,还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阴狠地看了房玄龄一眼,道:“玄龄这些日子劳苦功高,想必也累了,不如回去休养一段时间,再来辅佐朕。”

    房玄龄一听,知道李世民这是在怨恨自己了,李世民话中之意,就是让他不要再涉足此事,不要再涉足朝政。再劝不但于事无补,还会有反效果。

    于是应道:“臣遵旨,只是如今臣手中的政务,向谁交接?不知陛下可有人选?”

    李世民有些为难了。

    执掌朝堂,不是随便选一人就可以的,需要有能力有资历,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安心。

    思来想去,李世民没有人选。

    此时,尉迟恭突然道:“臣听闻太尉在家闭门思过,如今陛下身边缺人,不如令太尉重回朝堂,将功赎罪。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程咬金也在一边助言道:“太尉久掌朝堂,对政务甚是熟稔,臣以为鄂国公之言有理。请陛下斟酌。”

    房玄龄大愕,他是知道内情之人。

    长孙无忌之罪可不是小罪,如果不是李世民念及长孙无忌这么多年来,陪伴左右和长孙无垢的情意,长孙无忌早已身首异处、抄家灭族了。

    房玄龄愣愣地看着李世民,期待他能否决尉迟恭、程咬金的提议。

    “二位爱卿所言有理,唔那就给辅机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来人,传长孙无忌回宫。”

    房玄龄心头一阵冰冷,看着眼前依旧熟悉的脸,他却感觉是如此地陌生。

    若不是要交接政务,房玄龄是无论如何都不愿再待下去的。

    一会儿,长孙无忌来了。

    这一个月的圈禁,并没有让长孙无忌憔悴,反而脸色比之前红润了许多。

    果然是大唐当之无愧的不倒翁啊。

    “罪臣长孙无忌叩见陛下。”长孙无忌扑倒在李世民脚前,痛不欲生地哭泣道。

    “起来吧,如今朝堂正是用人之际,玄龄体弱不堪重负,朕便想着给你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你可愿意?”李世民眼光闪烁地说道。

    “臣愿意,臣愿意,臣定为陛下效犬马之劳。”长孙无忌忙不迭地应道。

    那姿态放得是极低,连尉迟恭、程咬金看了都暗暗摇头。

    这哪象是当朝太尉该有的姿态?

    长孙无忌慢慢起身,向三人打了声招呼。

    李世民随即将大致情形说了一遍。

    然后问道:“依辅机看,朕该如何应对西域新起战事?”

    长孙无忌答道:“臣恳请陛下颁旨,勒令李沐班师。”

    李世民眼神闪过一丝喜色,果然是自己的小舅子啊,如此了解朕的心思。

    “那如果李沐不遵旨该如何应对?要知道,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世民继续问道。

    长孙无忌道:“此事不难,陛下可以每天早、中、晚,一日三道班师旨意发往西域,同时明旨诏告天下,令李沐班师回京。如此一来,李沐若还想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搪塞朝廷,恐怕天下都会指责李沐抗旨不遵了。”

    李世民点点头,认可长孙无忌的话,“可如果李沐还是不遵旨,又当如何应对?”

    “除非李沐直接兵变谋反,否则西域大军将领又怎会都效忠于李沐呢?”长孙无忌哂然一笑道,“就算西域大军都效忠于李沐,那朝廷只要断了粮草补给,到时李沐也不得不班师回京了。”

    李世民赞道:“辅机此计甚好,就按此办理。”

    然后转头对房玄龄道:“玄龄所要交接的政务,就交与辅机便是,卿好好回去休养一段时间,朕日后还有许多事要仰仗你呢?”

    房玄龄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告退。”

    李世民喝道:“来人,拟旨。”

第558章 决定造反(一)() 
房玄龄心灰意冷地离开承庆殿。

    出于心中的善恶良知和对大唐的归属感。

    趁着没有与长孙无忌交接政务。

    迅速下令,额外向西域多补给了十天粮草。

    安排完这一切,房玄龄才踯躅脚步,离开了皇城。

    从此,房玄龄闭门隐修,再不出府门半步。

    李沐率两卫到达天山,遭遇朱邪克勒的伏兵。

    凭借着两卫彪悍的战力,愣是将一场被伏击战,打成了一场歼灭战。

    此战,两卫损失三千余人,却将三万突厥伏兵斩落马下。

    战果显赫。

    由此打通了越过天山,饮马伊塞克湖的道路。

    就在大军士气高涨,准备趁胜前行的时候。

    朝廷勒令退兵的旨意到了。

    一日三道。

    四天十一道退兵旨意,令李沐不得不停下西进的脚步。

    李沐已经知道,李世民不但将退兵旨意传到西域,还明旨诏告天下。

    在这一刻,李沐知道自己输了。

    大义掌握在李世民手中,不得不认输。

    而此时,已经不是李沐不想退兵。

    两卫六万将士都不愿意退兵,浴血历战,用生命换来的战果,却如敝履般舍弃。

    这让将士们如何面对战友已逝的英灵?

    李沐的中军帐门前,无数的将士轮番前来请战。

    甚至有士兵痛哭着匍匐在中军帐前,呈血书请战。

    李沐踯躅不定,难以下决心。

    最后李沐交待防务之后,返回龟兹,与李勣商议如何应对。

    到达龟兹之后。

    见到李勣,李勣阴沉的脸色让李沐心中有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李勣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坏消息。

    “殿下,朝廷已经停止供给粮草、物资。”

    李沐大惊,“那如今所囤粮草还能维持多久?”

    李勣道:“昨日是最后一次补给,按惯例是十天粮草,不过房司徒离任前,特意下令多补给了十天粮草,如此算来,应该还可维持十九天。”

    十九天,从天山行军至碎叶至少需要一周。

    一个来回就需要半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