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沐心中一惊,问道:“长孙明月不是已经在李怀道叛乱时遇害了吗?”
李沂更是吃了一惊,“难道大哥没有见到长孙县主?”
兄弟俩对视,面面相觑。
半晌,李沐开口急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李沂这才将当日李代桃僵,让长孙明月主仆逃离太尉府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大哥,这不可能啊,长孙县主逃离太尉府之后,是我命人将她们送上船的。照道理,大哥此次北上之前就应该到了杭州。大哥怎会不知道此事呢?”
李沐皱眉道:“你确定她们上了去杭州的船?”
“这怎会有假,送她们上船的是我的心腹亲卫,他们回报亲眼见她们上了船,还说是等船开才回来禀报的。”
“那此事还有谁知道?会不会走漏了消息,被有心人劫持?”
“不可能,李怀道血洗太尉府是在后半夜,长孙县主次日凌晨就乘船南下了,就算走漏消息,歹人也来不及布置劫持啊。况且,此事并无他人知晓,连我的心腹亲卫都不知道送上船的女子是何人。”
李沐道,“如此说来,那就另有原因,或许是途中遭遇意外?”
李沂微微颌首,“也只要做此解释了。”
李沐拍拍李沂的肩膀道:“按你所说的日子失算,如果途中遭遇意外,那么早有公文通报传来,我认为这可能性不大。罢了,如今你我身处战场,也鞭长莫及,先放下此事,等来日回去之后,再细细详查。”
李沂想想也是,“依大哥的,只是我不明白,大哥既然与朱邪克勒有了约定,为何还要等待韩威所部?”
李沐轻叹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神策卫需要休整,单以一万禁军北上,万一朱邪克勒反悔恐怕酿成大祸。我的意思是,等韩威到达后,由你率神策卫驻守瓜州,我率二万禁军北上,收复伊、庭、西三州,然后等李师率神机卫与你会师之后,大军北上直逼龟兹,饮马伊塞克湖。”
李沂听了,不解道:“大哥不是与朱邪克勒约定以龟兹城为界吗?”
李沐抽抽嘴角道:“若真是以龟兹为界,我何须等神机卫到来?我的真正目的是这。”
李沐打开地图,指着一点说道。
李沂探头一看,俨然是碎叶。
李沂想了想,点头道:“我明白大哥的意思了,拿下碎叶,可以背靠天山,以天山为屏障,足以将突厥胡族拒之门外。只是,朱邪克勒平白失去龟兹、碎叶,肯罢休吗?”
“朱邪克勒既然可以言而无信,我若不效仿,何来投桃报李一说,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这是要让他长长记性。况且,如今欲谷设、薄布恃勤两部实力大损,朱邪克勒想要一口吞下二部地域和人口,不是一件易事,内乱未定,岂敢与我兵戎相见?”
李沐想了想继续道:“就算他执意要与我决一胜负,到时有神机卫、神策卫在,他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李沂点点头道:“就依大哥之言行事。”
二人接着对作战的细节进行了商议,之后,抵足而眠。
。
一场反击战从这夜起已经演变成开疆拓土之战。
次日午时,韩威率军到达瓜州。
第三日一早,朱邪克勒率他的十二万大军到达瓜州城外。
朱邪克勒令突厥大军继续西撤。
而他自己带了数十护卫进入了瓜州城。
李沐兄弟热情地欢迎朱邪克勒的到来。
在府衙设宴款待了朱邪克勒。
午后,朱邪克勒出西门,随大军而去。
第五日,李勣率大军到达瓜州城外,城内已经兵满为患,李勣带来的十六万大军在城外扎营安寨。
“臣参见殿下。”李勣笑容满面,“禀殿下,殿下出兵之日晌午时分,臣便接到了朝廷旨意,果与殿下所说一致,朝廷委任殿下为安西道行军大总管,如此一来,殿下统率大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李沐闻言脸色如常,只是淡然一笑道:“英国公收复肃州,拒敌于国门之外,功在社稷。”
第553章 所图甚大()
李勣道:“若无殿下与朱邪克勒密约,击溃突厥联军恐非易事,老臣不敢居功。此战必将彪悍青史,臣还得感谢殿下,到了这将要卸甲归田的暮年,还能参与此战,令臣不胜荣焉。”
“英国公谦逊了,来,来,我还想与英国公说说接下来的作战方案。”
李勣一惊,被李沐拽着,边走边问道:“殿下不是已经与朱邪克勒定了以龟兹为界吗?伊、西、庭三州即可传檄而下,何来作战一说?”
进了房间,李勣这才发现李沂、韩威及麾下一应诸将,皆站立静候。
“末将等参见吴王殿下、英国公。”
李勣心中隐隐有种上当的体悟。
李沐拽着李勣的手,来到地图前。
指着龟兹、伊塞克湖、碎叶一线,道:“英国公请看,如果我大唐占据碎叶,并在碎叶、龟兹修筑巨城,那此二城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间,将成为大唐抗拒胡族东进的堡垒。也就是说,西域与大唐之间就有了百年和平的希望,大唐百姓再无须遭受战乱的痛苦。”
李勣暗暗心惊,开口道:“殿下之意,老臣能够体会,只是如今大战方息,和平来之不易。如果擅自开战,恐怕朝廷为降罪啊。殿下已经收揽平定西域之功,又何必再平添事端呢?”
说实话,李勣心中也非常赞同李沐的计划的。
此战唐军挟大胜之势,且又可出其不意。
以十六万大军加上四万神策卫、二万神机卫。
确实大有可为。
可李勣更懂得权衡利弊。
以他在朝堂数十年的经验,清楚地知道,皇帝是不会同意李沐这次作战的。
这不是该不该战的问题,真正的原因无非是四个字——功高震主。
没有一个自视甚高的皇帝,能容忍臣子的战功高过自己。
攻下龟兹、碎叶,那是真正的开疆拓土啊。
当然,如果换一个人,哪怕是李勣自己,统率此次作战,也比李沐更能让皇帝接受。
可问题是李勣知道,没有神策卫和神机卫两支虎贲。
以自己麾下十六万大军要攻下碎叶,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来,府兵战力无法与两卫相提并论。二来,麾下大军没有象火炮那般的攻坚能力。
如果朱邪克勒据城死守,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攻下城来。
听了李勣的话,李沐盯着李勣道:“我知道英国公在担心什么。只是为帅者当审时度势,战场上瞬息万变,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抓住战机,毕其功于一役,方可称得上名将。”
李勣沉默不语。
李沐知道,不说服李勣,仅凭神策卫和神机卫要完成此次战役,根本不可能。
不是两卫战力不够,而是人数太少,根本不足以部署到这么漫长的战线上去。
况且,如果没有李勣的支持,两卫背后就会失去依托。
万一粮道被断,两卫就成了悬浮在天山之北的一支孤军。
李沐只能继续说服李勣。
“保境安民当是军人的天职,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大唐百姓明明可以数十年不受胡族侵扰,却因某些狗屁不通的理由而放弃,敢问英国公,你在夜深人静之时,不悔吗?在我看来,如果此战能”
李沐见李勣还是不肯,“在我看来,如果此战能为百姓谋得数十年太平,不管付出何种代价都是值得的。是功是过,自乃青史评说,自有万万百姓评说。我不强求英国公,只是如果英国公不听本王号令,那就请你交出军权。”
说到此处,李沐已经声色俱厉了。
当年一介布衣,李沐就敢向凉州都督李大亮要军权。
如今贵为当朝吴王、江南东道大总管,李沐绝不想错失良机。
李勣死人板一样的脸,此时终于有了反应。
他冷冷地说道:“以殿下的能为,想夺某手中军权,尽管夺去,只是恕臣不能从命。”
军营之中,军权最为将领忌惮。
这瞬间屋内的气氛立时紧张起来。
随李勣进来的十数名将领的右手,立马按向腰间刀柄。
而李沐这方的将领也出现了分化。
李沂和他麾下神策卫将领立马站在了李沐这边,只是随李沐、韩威而来的禁军将领明显化为两个阵营。
韩威和他的亲信将领站在了李沐这边。
其余地将领离开原地,走向了李勣那边。
李沐此时却很平静,他扫了一眼众将,然后对李勣道:“英国公莫非想在此处,引发一场火拼不成?要知道,这可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李勣答道:“没有旨意,擅自开战。若某追随殿下,事后朝廷追究起来,殿下大不了可以据守江南,朝廷也无法拿殿下如何,可殿下看看这些将领,他们为国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最后却要因抗旨不遵而获罪,甚至牵连家人,敢问殿下于心何安?”
李勣的话显然说出了将领的心声,不是不敢战,而是不能战。
数十双眼睛盯着李沐。
李沐一时也无言应对,沉默下来。
李勣说得没错,将领们血战沙场,最后不被奖赏也就罢了,可反被追责,那就不是一个惨字可以概括了。
抗旨乃是大罪,就算胁从,那也至少是去职罢官。
试问,谁肯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将心比心,李沐叹了口气,冲李沂等人摆了摆手,示意放弃对峙。
然后对李勣道:“想必英国公应该知道,本王坚持要打,所图的也绝非功名利禄,到了我现在的位置,想来朝廷也是赏无可赏。我所为得也是大唐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不再受胡族侵扰。”
“英国公方才所言也确有道理,所以本王才有夺你军权,用意无非是想英国公和诸位将军与此事隔离,如此便脱了你们的干系。所有罪责由本王一力承担。”
“再有,本王并非是想把持你麾下军队,英国公放心,只要攻下碎叶城,本王就会将军权还给英国公。”
李勣也叹道:“殿下想简单了,除非殿下今日杀了老臣,否则朝廷岂会因简单一句军权被夺而赦免了我的罪行?”
第554章 李勣竟是辅臣之一()
李沐也犯难了,“英国公,本王向来对你敬重有加,方才与你解释了那么多。老实说吧,此战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本王主意已决,除了这一点,英国公有什么条件,本王都可应允。”
李沐的直接摊牌,将难题抛向了李勣。
李勣回头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将领,然后问李沐道:“既然殿下心意已决,那老臣有个疑问,还请殿下据实相告。”
李沐摆摆手道:“英国公但问无妨,本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好,老臣想问的是,殿下真如坊间传言,有意染指天下乎?”
这问题李勣问得太尖锐了。
引得所有人的目光汇聚起来,盯着李沐一眨不眨。
李沐这下真为难了。
当着这么多的将领承认自己确实有意染指天下,这要是传出去,李沐不知道会发生何等变故。
可已经答应了李勣知无不言,李沐心中确实不想蒙骗这个沙场宿将。
如果说朝堂之上,李沐有佩服的武将,那就只有李靖和李勣两个人。
考虑再三,李沐艰难地说道:“本王确有夺取天下之意。”
此话一落,所有人都紧张起来。
这可是谋逆之言啊。
常绿云和众亲卫不由自主地向李沐靠拢几步,生怕有将领对李沐发起猝然一击。
李勣闻言脸色凝重起来,他缓缓从胸口取出一个扁平小包。
慢慢打开,显现出一方锦帕来。
他双手捧在手上,呈至李沐面前。
“殿下请看,这是太上皇给臣的旨意,让臣辅佐殿下,正本清源,以使国祚重归正统。”
情势骤变,让李沐目瞪口呆。
无意识地接过锦帕,打开一看,寥寥数语,末尾正是李渊的印玺。
李沐震惊之余,向李勣问道:“英国公意欲何为?”
李勣道:“殿下决意发动此战,臣及麾下将士顾及此战后果,无法遵从殿下号令。可如果殿下有逐鹿天下雄心,臣等便谨奉太上皇遗旨,效死追随殿下。”
李勣突然跪倒在地,“臣李勣愿意追随吴王殿下,正本清源,以使国祚重归正统。”
这一跪引得李勣麾下将领一时茫然,无所适从。
其实李沐能理解李勣所说,如果自己仅仅只是想为国而战,战后依旧去当一个太平亲王。
那李勣便不能奉行李沐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