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穿康熙换乾坤-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给皇帝福临的疏奏中用上的话——
孟尝君本名田文,是齐国丞相田婴的儿子。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为田婴一个小妾所生,出生于五月初五。由于当地的风俗认为,这个日子出生的婴儿会对父亲不利,所以田婴就叫田文的母亲把婴儿拿去扔掉,并告诉她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下来。
就在田文五岁生日那天,田婴发现了这个秘密,大发雷霆,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
过了一会儿,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一个劲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后世子孙,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是很奇怪的。”
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器重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追谥靖郭君。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田文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其门下食客有三千之众。这就是孟尝君。
这个例子之所以用得好,就是因为年幼的儿子一语惊醒了糊涂的父亲,摒弃了以讹传讹的怪论和愚昧!弘毅刚要击掌叫好,不料一旁有人插话了。
“各位大人都是在说中国的神童吗?那西方诸国的神异少年算不算?”
弘毅和杜笃祜等人急忙回过头来,原来是阿尔巴牛录里“最最有学问”的尤里!
“哦?西方蛮夷也会有神童吗?还请右宗正大人恩准这位军爷说个一二,我等也好借此机会增广见闻啊,哈哈!”杜笃祜表现的很不屑,要不是有小玄烨在场,估计他早就冷眼相加了。
这一下,弘毅更是要重视尤里的后续举例了。要知道,作为当下世界文化的高地,中国却已经开始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欧洲不少了,原因就是如杜笃祜等儒臣文人的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正好借着这个由头教育一下这些耿直的文臣,总好过对那些盲目自大的大老粗对牛弹琴。
“哈哈,杜大人,若西方尽是荒芜蛮夷之地,那汤老玛法从哪里来呢?他又如何能在时下朝廷有立锥之地呢?我等听听也无妨。尤里,你说吧!”弘毅微笑着“反驳”了杜笃祜一句,却十分注意用词的拿捏。
“嗻!”尤里似乎受了一点刺激,语气中带着一些愤愤然的情绪,最终还是开了口:
“奴才要说的,是刚刚去世不久的泰西亚平宁半岛上的奇才,名叫伽利略?伽利莱!”
好,太好了,就用这个例子!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弘毅差一点跳起来喝彩!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1' 项橐是春秋时代鲁国神童,学识渊远,为当世及后世之师,被尊为“圣公”。据古籍记载,颇有相貌的项橐在与同伴玩筑城墙。他们把路上的土堆起来,筑出了一个小小的方形城,项橐往里一坐,俨然一副“城里人”的派头,悠然自得。此时正巧孔子坐车路过此地,项橐他们筑起的“城”挡住了孔子的道。孔子见状,即问坐在城内的项橐:“小孩,你怎么不避让车子?”小项橐毫不惊慌,从容应对:“从昔至今,只听说车避城,哪里听说过城避车呀?”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你的嘴很厉害,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问完,孔子盯着项橐露出微笑。项橐想了想说:“您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孔子大惊,这孩子竟智慧过人!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现在轮到我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孔子答道:“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不对!”项橐大声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连声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驾着车绕道走了。后世故而有“孔子绕城”和“项橐三难孔子”之说。(。。)
第三百二十七章——阿尔巴人队(十二)()
罗刹降人中,若论学识的确非尤里莫属,至少他知道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刚刚在欧洲故去十三年的伽利略!
这位“尤里”的全名是叫做“尤里?普列斯昆?莫吉拉”,也就是说,除了名字叫做“尤里”之外,他还有父亲的姓名——普列斯昆,然后才是家族姓氏——莫吉拉。这一点和其他几个罗刹降人可都不一样。
例如“聪明的伊万”,其实他的这个名字“伊万”在时下的罗刹可谓十分普通,这是因为作为东正教国家,教会要求每个孩子在出生后,都要由神甫按照教会历书上所列的人名来给孩子取名。比如,在8月12日这天,教历上记录着伊万、德米特里、阿列克赛等7个男人名,那么,这天出生的男孩只能在这7个名字中选择。于是,伊万成了全俄最最通用的名字,就如同英语国家的“汤姆”一般,比“小强”还常用,最后演变为一种姓氏——伊万诺夫。
况且,弘毅知道一点,在十七世纪之前的俄罗斯,广大劳苦大众和倭国百姓一样是没有家族姓氏的,只有名字,而且除了宗教历书上的圣徒名称之外,也和小日本一样就地取材做名字。俄罗斯最早出现的“姓”来源于一条河的名称。例如“库尔布斯基”这个姓,就来源于一条叫做“库尔巴”的河,意思是“住在库尔巴河边的人”。还有一些姓原本是根据一些人的外貌特征和举止风度所起的绰号,但随着光阴的流逝。这些绰号便成了姓,如:“尔布恩?尼希”是“驼背乞丐”的意思;“别列科夫”最初是长浅黄头发的人的绰号,现在自然长黑头发的人也可以用这个姓了。
有趣的是,有些俄罗斯人的姓取自动物的名称,如“扎伊采夫”(兔子)、“科罗温”(牛)、“乌特金”(鸭子)。据说,古代俄罗斯人非常迷信,许多传说中,某些动物、禽类不是呼风唤雨的神,便是点石成金的仙。于是人们就以它们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以求具有那些“神仙”的本领。或者求得它们的保佑。我们甚至还可以从一些人的姓中分别出其祖先所从事的职业。 如:“洛特尼克夫”(铁匠)、“邦达列夫”(箍桶匠)等等。
也就是说,弘毅麾下五位骁骑尉:伊万、尤里、安东、谢尔盖、尼古拉,除了尤里之外,其他人的全名也就是这几个字。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姓。这一点也体现在他们的履历中——姓名很简单。家族历史只能通过“社会关系”一栏来体现了。
为何尤里不一样呢?因为他不仅仅毕业于基辅的莫吉拉学院。而且他还是这所俄国著名学院创始人彼得?莫吉拉的亲孙子!可谓书香门第之人了。所以,弘毅对尤里要说的伽利略的神童事迹十分的期待。
伽利略可是意大利历史上最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是科学革命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等等。在当下的中国,如果所有的西方先进技术都可以被称之为“奇技淫巧”的话,唯独天文学能够被豁免,因为汤若望的《时宪历》已经被颁行天下,他多次预测的日食月食也都得以验证。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让西方天文学作为欧洲科学技术的先驱最先敲开了华夏故国的大门!
“伽利略?”
弘毅有了这次“妖孽”光荣称号的影响,算是学乖了,只简单重复了一句,而没有简明扼要对伽利略做个概论。
“是的,贝勒爷。他可是泰西最近最最著名的星相学家,可惜十多年前刚刚故去。不过也算是当代之人了,不知用他年少时的例子是否更加具有说服力呢,诸位大人?”
尤里温文尔雅的点头称是,可说着说着就冲着杜笃祜和朱昌祚转过脸去了,很有一点挑衅的意思。与此同时,他聪明的将天文学的称谓换做了更通俗神秘一点的“星相学”,以配合这个对“天”极为敬仰敬畏的国度的基本国情。
“哦?尤骁骑,星相术士中华历来不乏其人。不知您所说的这位伽……”杜笃祜摆足了一派学究气势,却对人名没太记清。
“伽利略,杜大人,是伽利略。我曾经从汤老玛法那里听闻此人。”曾弘毅抓住机会替尤里补充,也想着就此开导杜笃祜等传统文人一番。
“是,大人,伽利略——”杜笃祜不得不转身冲着小贝勒爷施礼,算是受教了。还不等他再次转过身来折腾尤里,弘毅接着补充道:
“其实这个伽利略委实不简单呢!”
“……”
杜笃祜没法说话了。委实不简单?原因他不明白,但上位者发话了,明显是对自己关于这个叫做伽利略的人的态度不甚满意,只好闭嘴。
“杜大人,您有所不知啊。这位伽利略发明了一种观察星相的利器,我们国人叫做‘望远镜’。”弘毅循循善诱道。
“望远镜?哦,大人所说十分贴切,直观易懂,望远……望远,不错,对此下官也略知一二。此镜国人最初称之为‘远镜’,前朝称之为‘千里眼’,大人可是说此物?”杜笃祜表面上看似迎合弘毅,其实是在用自己的学识对小家伙做着某种形式的抗议。
对于单筒望远镜的中国古称,弘毅笑而不语,因为人家毕竟比自己明白。但他更清楚明白的是,杜笃祜绝非通过学识来和自己对着干,而是如这个时代所有的文人一样极好面子,这也毫不奇怪。不过,有些事实不摆出来,不足以震撼他们,以起到“放眼看世界”的奇效。
“杜大人好学识!玄烨受教了。不过我年纪小,尚不清楚,这所谓的千里眼,果真能看千里?”弘毅一脸的诚恳,认真问道。
“大人,千里眼乃是美誉,如何真的能直视千里呢?据下官所知,用此物,于汪洋之上,若万里无云,则可观三十余里之远。若在陆上,则应视地形之别而论了。”杜笃祜果真是个严谨的干吏,对一些基本常识也心中有数。
“原来如此。此物可堪用?”弘毅继续诱导。
“大人,何止堪用啊。如今海上行船、路上行军,此物实属必备啊!观敌情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