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穿康熙换乾坤-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日那个五百夫长不就说嘛,我的布哈拉汗国其实是他们中华帝国的藩属。什么是藩属国?还不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既然都是“儿子”。现在的“爹”给我吃给我穿,为何要放弃这一切,去指望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中国人能给我同样的优待?
况且,如果我能够将此时此地的情报送回莫斯科,一定会被重重的封赏,说不定还能从一个商人,变成真正的贵族,真正的参与到莫斯科的政治生活中去!到那时,那几个一直死死瞪着我的同乡,哈哈,特别是那个巴巴托夫,你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哈哈……
哦!说到贵族和政治,我就难免伤心。这一次我虽然成功出使了中国,却自始至终是个配角!若不是自己全力以赴履行使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使命,甚至是委曲求全、卑颜屈膝,又怎么会得到博格达皇帝的书信?那个名义上的“副使”、哥萨克头目彼得?亚雷日金只会对中华帝国的物产丰富、地域广大大惊小怪,表现的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农奴!
但我大事小情还必须和这个副使商议!即便如此,在这个小规模使团中,那位毫无官职的费奥多尔?伊万诺夫,却成了我们真正的“主管”!若非如此,我们怎么会糊里糊涂就往北边的喀尔喀蒙古台吉的领地走来,又怎么会落入清国士兵的手中!还不是因为他是沙皇身边的宠臣,而且是一名贵族后裔!说到底,我无法违背贵族的意愿!
不行,我必须成为贵族,我必须进入到莫斯科中央政府的视野之中,我必须出人头地!
我不能坐失这样一次机会!既然作为一名商人,就必须在面对任何有利可图的机遇之时,全力以赴、不容错过!我必须再次争取机会,尽早带着博格达皇帝的书信返回托博尔斯克,尽早去与我的那个“大使团”汇合!
对了,大使团!巴伊科夫那个家伙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按照约定从托木斯克出发,已经走到了哪里……他的事情完全可以作为和那个五百夫长讨价还价的资本!
想到这儿,越来越笃信自己的分析与判断是正确的阿勃林,也就越来越不能忍受此时的无所作为。终于,打定主意的阿勃林,急匆匆走出自己的帐篷。
阿勃林刚一出帐帘,他的身后自然就跟上了那两名一直为他“站岗放哨”的清兵。三个人都没有说话,两名士兵只是一前一后夹着他,一起向着阿勃林的目的地——营寨中央的大帐走去。阿勃林可以在营地之内自由行动,这是大将军和牛录的军令,条件只有两个——“跟紧了”外加“不许和罗刹俘虏说话”。
几天前,从各处汇集起来的被俘罗刹匠人,按照四位主帅的约定,陆陆续续被分配到各处营寨做工匠。其中的一批刚入乌恩其营寨的时候,的确引起了阿勃林的震惊。乍一见到这些罗斯人,阿勃林顾不得身旁的清军士兵作何反应,就立即跑上前去。人还未到就,他就用俄语问道:
“你们是罗斯人吗?你们从哪里来?”
结果却大大出乎阿勃林的意料——所有的罗刹人只是惊惧的看了他一眼,继而投来愤恨与不屑的眼神,接着就赶紧低下头去继续各自手中的工作了,似乎这个操一口家乡话的布哈拉人不存在一样。
“喂!我是布哈拉人!是莫斯科派来的使臣,我住在托博尔斯克!你们从哪里来?你们是怎么来的?”
所有的罗刹人都没搭理这个中亚人。
“请你们告诉我吧!我作为沙皇的使臣,是在返回莫斯科的路上,到这里做客的!你们不要害怕,有什么委屈都可以告诉我,我回去和博格达士兵交涉的!”
阿勃林不死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再次发问。
所有的俄罗斯人依旧视若无物,非但如此,有的人听了阿勃林的话之后,还忍不住冲着他的方向啐起了唾沫……
“你们这是怎么了?我是你们的朋友!你们倒是说话啊……”
阿勃林忘记了自己的“半个俘虏“身份,抢前几步就准备去随便抓住一个人,以便使劲摇晃其中任何一个罗斯人的胳膊以引起注意。
“尊敬的客人,我们将军有令,您不可以和他们说话。”
身后的一个如影随形的清兵似乎早有准备,恰到好处的出了手,一把就拽住了阿勃林的胳膊,一脸神秘的笑容,不卑不亢的说道。
“为什么?他们不是俄罗斯国的人吗?”听完这些话之后,阿勃林简直怒不可遏。
“是不是罗刹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在做着事关重大的工作,不可以被任何人打扰!这也是乌恩其牛录大人的命令!”士兵继而回答说,与此同时,连拉带扯就把阿勃林送回了他的帐篷,并取消了他当天所有的“自由活动”。
第二天,阿勃林还是不死心,可结果依旧一样!
第三天、第四天……终于有一天,阿勃林突然不再冲着那些罗斯人大喊大叫,双方都似乎习惯了将对方当成空气。
阿勃林哪里知道,这些罗刹工匠刚一入营,就被告知——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是一个商人,住在你们罗刹人的一个督军那里。但就是他,做了间谍,并向我们大清国报告了你们在这湖区的所作所为,以及各个城堡的兵力和人口,所以我们大清才对你们采取了果断行动。如果他和你们说话,你们绝对不可以做任何回应。否则就是“格杀勿论”!
于是,在“对叛徒的愤怒”和“对小命的担忧”这两者“双管齐下”的作用下,所有见识过博格达士兵凶狠残忍手法的罗斯人俘虏,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对倒霉的阿勃林“三缄其口”并“嗤之以鼻”。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期
起身百载光阴渡
点尽人间苦与疾
中镇边夷平海晏
文安武定喜泪滴(。。)
第二百九十六章——使清第一人(三)()
今天的阿勃林和往常一样,知道自己所有的对于罗斯人的努力都将是一如既往的“白费”,于是连看都不看那些在城堡各处干活的罗刹俘虏,直奔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哦?我尊敬的客人,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刚走到一小半的路程,吊着胳膊的乌恩其就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了。他这是刚刚从乌兰乌德纵马回到自己的军营,去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
“百夫长阁下,愿真主安拉赐福与你!祝愿你早日康复!”阿勃林急忙送上“诚挚”的问候。
“谢谢!长生天也会保佑你这样的好人!”今天的乌恩其心情看起来不错,第一次和阿勃林有说有笑的“废话”着。
“如蒙您的允许,我想拜会一下您的五百夫长大人!”精明的布哈拉商人见好就上,急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没有任何问题!”乌恩其爽朗答应下来了。
“是……是吗!太好了!我现在就可以去吗?”第一次被如此简单痛快地应允了要求,阿勃林简直有点受宠若惊!
“没问题,现在就走。你,赶快去备马!”乌恩其高声命令阿勃林身后的一名兵士!
“嗻!”
“备马?要骑马吗?百夫长阁下,五百夫长阁下不在军营之中吗?”阿勃林不明所以的问道。
“五百夫长?哈哈,差一点忘了。不过我现在知道你是在说谁了。我们的‘大将军’自然不会在这个地方坐堂开衙啦,他在乌兰乌德,离这里有半个时辰的马程。你要是急着见他,我们现在就应该出发。走吧,我尊敬的客人!”乌恩其按照刚才济度的指示,和盘托出了“定远大将军”的真实身份。
“什么?大将军?他是大将军?他在乌兰乌德?可乌兰乌德又是在哪里……”阿勃林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哈哈,去了就知道了!”乌恩其再次圆滑起来,一笔带过。这些问题,还是留给济度大将军去做出官方回答为好啊!
被乌恩其揽着肩膀调转了方向的阿勃林。紧张的思索起来。良久。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似乎又要成为一盘棋局中的一枚棋子了。只是这盘棋不是莫斯科主动下的,而是万里之外的“汗八里城”在操盘……
一路上,阿勃林有事没事就在马背上问东问西。乌恩其只是客客气气的笑着,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那些无关痛痒的话。让阿勃林更是云山雾罩。
路上经过了许多茂密的树林。但马前始终有一条齐整的“马道”。两旁伏倒的树木也散发出刚被折断的清香。
阿勃林明白,这是一条用作联络的驿路,尽管开辟的不久。却足见中国人的认真——道路不宽,刚刚够三马并行,但修整的很是平坦,甚至还有一层厚厚的沙土铺垫;临近河流的地方,也不厌其烦的修建了挡水石坡;需要跨过几条稍微深一点的小河的地界,居然还修造了简易的木桥……
这一路走来,不时会有一名的身背黄色绸缎包袱的骑兵飞驰而过,每次远远的,这个骑兵就会冲着他们高呼一句自己还听不太懂的语言。聪明的中**人老远看到了他,就会让阿勃林和他们一起停在路边,让出大部分的路面给对面的人。尽管那名骑兵不会做任何表示,但乌恩其他们却一定会会冲着他老远就行一种“单拳捶胸”的军礼,表现的十分恭敬。
阿勃林不知道的是,这是清军各个营寨之间通传军情的信使,他们高声呼喊的,乃是“闲杂避让,军情驰递”“紧急军情,军情飞递!”或者是“挡我者斩,加急驰递!”等等,与驿递的“三百里驰递”、“五百里飞递”、“六百里加急驰递”'1'大同小异。
“这是贵国的驿夫吗?”
如此数次之后,阿勃林心下惊诧于清兵如此频繁的军事情报通传,终于发问。
“驿夫?呵呵……客人还是赶路吧,你不是着急见我们的大将军吗?”乌恩其没有理会他的问题,而是谨慎的选择转移话题。
“是、是!”阿勃林留着心中大大的疑问,不再就此说话了。
这位布哈拉商人其实看得“大差也不差”,说的“不对也不错”。这些往来通传的骑兵,并非是大清驿传体系中的“驿夫”,而是八旗军中负责各营联络的“流星报马”,俗作“流星马”,也就是后世的“通信兵”。他们与“驿递”的“马上飞递”和“铺递”的“步班急递”不同,主要负责军中情报的通传。
但乌恩其之所以避而不答,乃是因为这几个月以来,自乌兰乌德到京师这万里路途上,济度已经将一条驿路铺排开来,粗略形成了由北自南、包括十多个“驿、站”、上百个“台、塘”所组成的驿路,这可是“绝密级”的军事情报,岂能为外人道哉!
在这条驿路上,于刚刚彻底臣服的漠北蒙古境内,重点设置了“达尔汗驿”【今外蒙古达尔汗乌勒省省会,外蒙古第二大城市】、“乌尔格驿”【今外蒙古首府乌兰巴托,或者说“库伦”】和“赛音山达驿”【今外蒙古第四大城市】这三大“中心驿”,并且驻守了一定数量的旗兵。由此而向南,济度还在驿道进入漠南蒙古之后,以战事需要为由一鼓作气设立了四五十处“站”,如西讷郭特尔站、默尔沟站、拉苏特克站、奇拉伊木呼尔站等等,直入蒙古各旗,委之以蒙古人提领,统称之为“蒙古站”。由此,驿路一直延伸到了张家口,再经过诸多汉人驿卒驻守的“汉站”,就可以最终抵达京师的“皇华驿”'2'!
也就是说,在清初的驿路'3'设置格局里,终于有了直通苏武湖的驿路!非但如此,济度还明智的将乌兰乌德附近、围绕苏武湖的诸多城寨串联起来,以十多个“铺”相连,形成了“铺驿”线路,用来传递日常政令,而且其中的“铺丁”【铺中的工作人员】多用当地布里亚特人等土著,并按月发给饷银。如此一来,再辅之以数目不少的“军台”、“营塘”'4',一张涵盖整个苏武湖地域的军事情报、地方政务相结合的“信息传递网”初具规模了。
乌恩其更清楚的是,驿路上还有一件特别值得一提的“大事”,那就是一个月前在达尔汗驿站附近发现了大量的铁矿石,而且成色极佳,足以打造精锐的上等兵器,实在是天大的喜讯!估计朝廷现在已经开始组织匠役成批的前往这个所在了【“达尔汗”蒙古语的意思就是“铁匠”或“冶铁场】。而这一切,都不能向阿勃林透露半分丝毫!
(本章待续)
《打油诗一首。藏头》
读文阅史只长息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定图开皆夙愿
去来神秘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