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穿康熙换乾坤-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炮射击孔。城堡的中间还用土堆起了一座高岗,架设了数门大炮,底下还挖了水井。看来清**士已经做好了各种可能的恶战准备。
城堡内的军人人数其实并不多。最多四百人的样子。却一个个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戒备,一看就是有着极高素养的职业军人。与他们比起来,托博尔斯克督军希尔科夫'3'手下的那不足两千人的流浪汉和哈萨克野蛮人。更像是一些民间的探险者而已!要想从这些职业军人眼皮底下不告而别,简直是异想天开!
最后,也是最最关键的一点,这里是所谓的“西伯利亚”,是贝加尔湖附近!若是仓促出逃,而不是有备而行,很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严冬里,自己就会命丧虎狼之口,或者冻死饿死!要知道,从原来这贝加尔湖附近已有的几座小城堡出发,即使带足给养,也要走走停停大约几个月的样子才会返回托博尔斯克的!
可想到原本曾经存在过的贝加尔湖附近的那几座小城堡,阿勃林就百思不得其解,它们现在为何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
早知如此,自己和哥萨克头目亚雷日金是绝不会听信那个有点贵族血统就自以为是的费奥多尔。伊万诺夫的混账建议的!唉!也许犯下错误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就是三年前【1652年】自己被“大公'4'”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选中出使中国的时候吧……
原本这次中国之行还算顺利,特别是作为一名多次往来东西方之间的布哈拉商人,自己对中国人最看重什么还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他们至死不渝的“礼节”!所以,当自己在清国理藩院承诺可以向他们的皇帝行标准的“三叩九拜”之礼之后,就顺利觐见了那位年轻的博格达皇帝,并且如愿换回了价值丰厚、多达600卢布的礼物。要知道自己从托博尔斯克带过来的礼物,即使是以沙皇的名义,也不过区区120卢布而已!更别提那封价值连城的博格达皇帝的书信了!
三个月前从“汗八里城'5'”离开的时候,自己和副使、哥萨克头目彼得。亚雷日金中规中矩的先是北上,准备原路返回。但过了长城之后,那个可恶的、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好不容易从沙皇身边出来游玩的贵族后裔费奥多尔。伊万诺夫却盯着身后驼队上的丰厚货物,突然提议,应该先去那些游牧的蒙古台吉'6'的地方,用这些礼物中的中下品换回一些沙皇更感兴趣的黄金和大黄!
该死的伊万!博格达皇帝十分慷慨的回赠了我们许多的银器、天鹅绒和锦缎,还有老虎皮、雪豹皮和海豹皮,足以让你的阿列克谢沙皇流下口水了!可你还是如此贪婪……哥萨克人也靠不住,一听说黄金这个词,立即就满怀期待的同意了!我只好听从了你们的误导,谁让我只是一名布哈拉的商人,而你们一个是贵族,一个是军人呢?
谁知道北边的蒙古台吉们对于我们的到来并不是那么欢喜,听他们酒后提及,说有一支庞大的博格达皇帝的野战大军刚刚从这里经过,要去远方拉练。胆小的伊万!一听说这个消息,简直吓破了胆,哭喊着就近找到西伯利亚督军在这附近的城堡,先避过风头再说!于是,我们彻底背离了来时的路线,在哥萨克人的带领下往贝加尔湖走来。哦!万能的真主安拉,对这些异教徒的确是应该好好惩罚的,现在看来充当向导的哥萨克人压根就不知道贝加尔湖附近的据点早就神秘的消失了!
(本章待续)
'1' 布哈拉汗国是1500年至1920年间位于中亚河中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国名因16世纪中叶迁都至布哈拉而得名。布哈拉汗国共分为三个王朝:昔班尼王朝(1500年—1599年)、阿斯特拉罕王朝(又称札尼王朝,1599年-1785年)和曼吉特王朝(又称海达尔王朝、布哈拉酋长国,1785年-1920年)。1920年,被苏俄所吞并。
'2' 托博尔斯克是现在俄罗斯联邦秋明州的一座城市,位于托博尔河注入额尔齐斯河处。1587年建为城堡。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后期为西伯利亚军事、行政及交通中心。十九世纪末,因西伯利亚大铁道未经此城而衰落。
'3' 此“希尔科夫”并非是19世纪末修筑中东铁路和哈尔滨城市设施的沙俄政府官员,而是当时托博尔斯克的最高军政长官,全名为弗。伊。希尔科夫,是沙俄侵占西伯利亚的急先锋人物。
'4' 此处的“大公”,是真实历史中沙俄官员对自己沙皇的官衔的官方称呼。前文述及过中国人误称的所谓“沙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全称。根据苏联时期“中央国家古代文书档案馆”收录的十七世纪西伯利亚地方政府给莫斯科的公文记载,当时俄国普通官员对中国人所说的“沙皇”的一般称谓为:“大俄、小俄、白俄等全俄罗斯**君主、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大公”。也就是说,沙皇在人家那里更像是一个爵位,而正式的官职应该是“大公”!请各位书友切记切记!
'5' 汗八里城即北京。源于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中所说的“汗八里”。“汗八里”是突厥语,意思是“皇帝之城”。当时的俄罗斯人普遍如此称呼北京城。
'6' 台吉是明代和清代时蒙古王公贵族的称号。明代时,蒙古人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成员称为台吉,极有可能是汉语“太子”的音译,其中地位较高的称为“珲台吉”或“黄台吉”,极有可能是汉语“皇太子”的音译。在清代,台吉成为蒙古贵族的一种爵位。有执政的台吉,有闲散(不执政)的台吉,有世袭的台吉,也有不世袭的台吉。内、外扎萨克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的闲散汗、王、贝勒、贝子、公等均为台吉。位次辅国公,分四等,自一等台吉至四等台吉,相当于一品官至四品官。(。。)
第二百六十六章——可怜的商人(二)()
正在阿勃林回忆几个月前那阴差阳错的旅行的时候,自己暂居的帐篷外传来熟悉的口音,当然是蒙古语,自己熟练掌握的两门外语中的一种——另一门自然是莫斯科的语言。
“尊贵的客人,我们的官长想要见您!”随之而来的,是那个剽悍的蒙古人的身形。因为不用自己说任何“请进”的客套废话,来人早就一撩门帘、挺身而入了。
“哦,好的,这次是否可以归还我贵国皇帝的书信,好让我们早日踏上归家的路途了?要知道大雁都已经飞向南方,我们离家日久,也是需要回去亲吻家乡土地的时候了。”阿勃林毕恭毕敬的回应着,而且学着所有蒙古人诗歌一样的说辞,以求得到这位军人的垂顾。
“呵呵,尊贵的客人,请吧。”来人只是笑,又躬身替自己掀起帐篷的门帘,却依旧是言语简洁,一如这段时间他的表现一样!
“好吧!”阿勃林无奈就范。对这位几个月前“俘获”自己和随行人员的清**人,他始终心存惧怕,尽管他比起当日的狰狞,早就和颜悦色了许多。
一边跟在这位叫做乌恩其的军人身后赶路,阿勃林一边继续回忆当日遭遇他时的情景——
“夏季一样”的草原异常炎热,尽管天时应该已经进入了秋季!好不容易在蒙古台吉委派之人的协助下,我们终于穿越了茫茫戈壁,远处成片的针叶林已经遥遥在望了。蒙古人却勒住了自己胯下那矮小的蒙古马,右手捶胸说道:
“各位尊贵的客人,我们只能送到这儿了。愿长生天保佑你们!”说完,人家就调转马头消失在戈壁滩的烈日之中。
哥萨克“勇士”亚雷日金明显有些胆怯,却故作镇定的说道:“不打紧,我们穿过那片针叶林,沿着贝加尔湖往东北方向走上几天,就可以到达巴尔古津城堡了。让我们继续吧,勇士们!”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蠢人啊!请安拉一定要惩罚他们!
我们刚刚进入茂密的针叶林,还没等适应林中斑驳昏暗的光线。寂静的空气中就传来一声“嗖”。那应该是弓箭划过空气的声响,我确信无疑。亚雷日金也终于真正得以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哥萨克勇士风范,在大呼一声“小心”之后,干脆利索的骑在马上蹿了出去。
我想那支弓箭原本就不是要取我们性命的。因为它笔直的扎入了开路的哥萨克士兵马前的泥土中。但莽撞的亚雷日金却因为自己的机警付出了代价——一根绳索突然横在他的面前!于是。他只能重重从坐骑上摔落下来。眼睁睁瞅着他矫健的顿河马飞奔而去。
就在伊万诺夫“贵族阁下”大呼小叫、惊慌失措的时候,大约二十名穿着蓝红搭配的棉袍、胸前镶着铜钉的军人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手中拿着统一样式的弓箭、马刀 。当然还有叫不上名字的火绳枪。作为去过汗八里城的人,我自然第一时间就认出了——这是博格达皇帝的军队!
他们口中说着我一时还分辨不出来的语言,意思却很明确——下马投降。对于这个要求,亚雷日金先生提前做到了。而那位伊万,也立即照办了。
我生怕和我同行的人受到生命威胁,急忙用蒙古语高喊:“我们是商人!我们从你们的帝国都城而来!不要放箭!”好在这么喊了两三遍之后,从士兵中走出来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他就是现在走在我前面的乌恩其——蒙古语“忠诚”的意思!从他俘获我以后、直到现在的表现来看,此人的确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你从京师来?”乌恩其也用蒙古语问我。
“太好了,尊敬的官长!我们是从京师来,准备去贝加尔湖畔的城寨中做生意。”那时候我当然不知道乌恩其的姓名,但是我知道,要和中国人打交道,必须低调行事。一边说话,我一边用眼神警告身旁的伊万诺夫和地上的亚雷日金,示意他们由我来交涉,不要多嘴。
“哦?你是罗刹人还是什么人?”军官点了点头,问道。与此同时,他示意自己的手下上前检查我们驼队中的货物。面对同样人数的清国士兵,二十名充作护卫的哥萨克人始终没有鼓起勇气稍作反抗,但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事后我才知道,在周围昏暗的树林中,还隐藏者七、八十人的博格达士兵,正用弓箭或者火枪瞄准着我们!
“我是布哈拉的商人,我叫阿勃林。”我如实回答。
“不是罗刹人吗?”军官继续问道。
“不……”还没等我说完否定的答案,我身旁的愚蠢的伊万居然当先用俄语呼喊起来:
“我是全罗斯君主身旁的近臣,请不要伤害我!我身后的货物都可以送给诸位尊敬的先生!”
真主安拉啊,你为何不让他渴死在戈壁滩中呢?他一定是听出了“罗刹”这句俄语的语音,却把这些博格达军人当做了土匪!但他也是去了汗八里城见过世面的人了,为何还对清**人的打扮“傻傻分不清楚”呢?或许在城内的皇宫里,我们看到的是黄色衣服的士兵,而眼前的却是蓝色军服?唉!该死的彼得。伊万诺夫!
果然,这一句叽里呱啦的俄语给足了“忠诚”于博格达皇帝的军官“乌恩其”举刀相向的理由——因为他身旁的一名身着蒙古袍子的猎人对他耳语了几句。
“你们都给我下来!你们这些罗刹匪徒!”这句蒙语我听得很明白,只好翻译成俄语告诉了身后的哥萨克们。
就在我们纷纷下马、束手就擒的时候,伊万又对当时的形式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指着我随身的挎包,用俄语高喊着:“我们是博格达皇帝的客人,我们有博格达皇帝的亲笔信!”
我立即上去掐死他的心思都出来了,这个该死的异教徒!这封信怎么可以随便说出来?只要你不说,大不了我还可以把你说成是随我经商的罗刹人,充其量损失一些财务就会被放行的。博格达军人的军纪是极好的,这是我汗八里城一行的由衷感受。
但你将最最贵重的、给“你的”沙皇的书信提前透露出来,我装扮成商人、尽早脱身的计划就此终结了!
于是,在一番搜身、勘验之后,我们就被客客气气得带进了这座军营。这几个月我能得知的唯一消息,就是整个贝加尔湖畔,几乎所有的俄罗斯人的城寨都消失不见了。这还是乌恩其为了打消我逃亡的念头故意透露的。
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还会见到那位年轻的军官,他似乎管理着这座军营。从他的年纪和手下的士兵人数判断,大约他会是一位“百夫长”的军职——若是按照我刚刚从汗八里城学来的鞑靼语【满语】的说法,应该叫做……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改称为佐领】
万能的真主安拉,请您让这位“牛录章京”今天就放我们西去吧!当然,还有那封博格达皇帝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