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穿康熙换乾坤-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材质,火铳的长短、大小、厚薄也应各异,因此这些尺量比例实际上是经验的积累、实践的总结。孙元化认为铳的威力如何、能否击远,除了铳筒的制造是否合理、火药的配制是否合适外,铁弹的制造是否得法也至关重要。因此他要求弹的大小必须合于铳的口径,弹大则难出口,铳管易炸,弹小管宽,只有弹的大小与铳之口径相合,才能击远而有力。这些为当时的制器用器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其三,使用火器强调试验作用。孙元化对制造用器的许多问题都主张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如以口径的尺寸为基数,按一定的比例倍数设计火炮和炮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弹重与装药量、射程与射角的关系,从而使当时火炮的制造与使用都能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例如,在火铳铸成之后,为试验其坚固程度,孙元化“用大木二,人土丈余,夹铳而固挚之”,然后“实药与弹,较常加倍,点放数旬,完固不变,则永无炸损,斯成有用之器”。虽然当时也有用水渗漏法检验,但孙元化的试验方法效果较好,较为可靠。
虽然自己有大学时代学习微积分的粗浅底子,可这明代文人撰写的火器兵书,有些地方还是像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对于学习国际政治的弘毅来说,可谓隔行如隔山。特别是计量单位,全是“斤”啊、“里”啊,怎么看怎么应该是欧洲“磅”和“英里”的概念,否则一门炮怎么才发射十几斤的实心炮弹?十几磅才比较合理呀……
最后,弘毅突然想起了孔四贞和自己说起过的那位“汤玛法”!对呀,既然他们是前明就认识的教友,而且都在火器使用上有所建树,那为什么不把这本书交给汤若望去好好利用呢?那么其中的疏漏之处,洋人应该比自己更能参悟明白。况且自己在一旁加以适度的“指导和引领”,更不怕洋鬼子从中作梗了!
正打算好好盘算一下如何“应用”一下汤若望,梁功不知何时悄悄出现在弘毅的身后。
“说吧。”弘毅头也不抬,继续看书。
“小爷,静主子果然去了启祥宫……”梁功说的很小声,却很坚决。
“知道了。”
“可她在皇后哪儿,晕倒了!”小功子即使补充了重要信息。
“嗯,知道了。”弘毅还是默然。
小功子不再得瑟,却也没有灰心丧气。他知道,自己这次盯梢的作用,小爷一定会有他正确的判断。这就叫主不欺奴、奴不负主!
等到梁功推出门外,弘毅再也绷不住了,终于将手中书册狠狠砸向炕桌之上,轻轻喊了一句:“成了!”
殿外窗下值守的梁功,闻听此话,也是喜上眉梢,暗自嘀咕了一句:“小爷这是喜怒不形于色呀!呵呵……”
'1' 语出明代《增广贤文》。
'2' 正史之中,《西法神机》的作者孙元化获罪之后,正本被他的后人饮恨焚毁,现在所传的是孙的中表王式九所保留的副本,此后副本又相继传至金民誉、葛味荃手中,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杨恒福始把它刻印出来。传世的《西法神机》,插图有三十四幅,弘毅推测,副本与正本之间也许会有不同。(。。)
第一百一十八章——皇后要收养(二更,欢度元旦)()
顺治十二年九月初九日,庚寅,重阳节。
昨日,弘毅又度过了充实的一天:结识玛拉兄长和托,收拢了罗刹队最自己亲兵,季开生替自己算计了耿继茂之子耿昭忠,纳了谈迁做自己的幕僚,认了孔四贞当自己的姐姐并且得了孙元化的兵书做见面礼,还初步实施了自己和“再生娘”康妃的小小后~宫阴谋诡计,有了这丰富的成果,小贝勒爷睡的格外香甜。
今早,弘毅早早就起床了,神清气爽的穿戴整齐,例行去了隔壁的东一所。今天是重阳节,按照明代流传下来的风俗,皇家今日要凑到一起吃花糕庆祝,然后皇帝福临还要亲自到景山登高,“以畅秋志”。这种隆重日子,弘毅可不能落了福全这位小哥哥。
“阿浑!阿浑!”一进东一所的大门,弘毅就开始大呼小叫了。
“玄烨,你要稳重些!”说话间,正殿里不急不慢踱步出来一个同样是穿戴整齐的小贝勒爷!
来的正是比玄烨大了整整八个月的福全,要是按照时下民俗,过了年,这位恩封贝勒的小爷,就可以算作是三岁了。虽然举手投足之间也是“萌宠”一般可爱,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到穿越而生的玄烨的影响,福全也是早熟的很,举手投足间颇有贝勒爷和皇长子的气魄了。
“哦,玄烨见过大阿哥!”被人家一点名批评,功封贝勒玄烨急忙规规矩矩站好。甩下自己小小的马蹄袖,一本正经的给哥哥打千儿请安。
“起来吧,自家兄弟,何必客气?”对面的小孩一脸的严肃,还真有那么回事儿!
“嘿嘿,大阿哥,还要不要我给你来个抱见礼呀?”起身的弘毅瞧着小皇子这番做派,十分欢喜,准备逗他一逗。
“哦?抱见礼是不是咱们满人给长辈行的呀?我额娘没告诉我,你要是给我行这个抱见礼。我怎么办呢?”正要下月台的福全愣住了。站在那里冥思苦想。
“那你就给我抱回来呗!”弘毅继续调侃。
“嗯,那好吧,我明白了,还不就是布库一般抱来抱去的?好吧。来吧。我们比试比试!”福全弄明白了。
“啊……慢慢慢。我们今儿个先不比试了哈,皇阿玛一会儿就要领着我们去给皇玛玛请安了呢,弄脏了这身衣服可不行!”一见小哥哥掳袖子就准备来真的了。弘毅急忙躲到朴氏身后,探出脑袋劝解。
“是啊是啊,大阿哥,抱见礼可不是布库。再说了,今日是重阳节,您不想去慈宁宫吃花糕吗?”朴氏急忙笑着化解。
“哦,对!虽然吃花糕比不过布库有趣,不过去吃苏麻大姑姑做的花糕,可是真好呢!走吧,玄烨?”福全改变了主意。弘毅知道,苏麻喇其实对福全也是很好的,表面上真看不出来皇长子、皇二子在她面前有何亲疏之别,这也一定是皇太后的意思。
“嗻!”弘毅学着小太监的样子,唯唯诺诺一般给福全施礼,两人这才笑呵呵一起上了各自的肩舆,分头去找自己的额娘一起给皇帝请安行礼。只是福全并不知道,一旁的弟弟玄烨,此刻正一阵得意的冷笑:只要你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没有穿越成如我这般聪明的小孩子就好办!后面按照正常水平发挥好了,我的小哥哥!弘毅如是想。
*
半个时辰之后,皇帝福临领着一大帮子妃嫔、两个阿哥和几个格格,齐聚慈宁宫。凑热闹的,还有先帝皇太极留下的几位太妃。为首的,正是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母、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钟木娜'1'。这位虽然也是博尔济吉特氏,但却不是科尔沁部,而是阿霸垓部的,两家算是远房亲戚。布木布泰与钟木娜攀起来,也能算是堂姐妹。
每逢过节,是慈宁宫最热闹的时候,皇太后一边揽一个小阿哥在怀里,吩咐苏麻喇上这个上那个,一群妃子、小孩欢声笑语,一众宫女太监穿梭往来,大家都是其乐融融。
福临情绪也很好,而且还经常和一旁的孔四贞说几句唐诗宋词的,关系十分亲密。皇太后看在眼里,喜在心中:只要没有那个董鄂氏的机会就好!就连钟木娜瞅着,心中也是宽慰许多:儿子的福晋,暂时安全了。
弘毅坐在皇玛玛的宝座上,面对着所有人,看得分明。不经意间,他和静妃的目光相触,只那一瞬,弘毅分明感觉到对方眼中的惊诧与恼怒,但却转瞬即逝,依旧平静如常了。
“皇太后、皇上,赶明儿过了年,大阿哥就三岁了,二阿哥也虚岁三岁了,皇子皇女们得到皇天眷顾,互相和和睦睦,真是皇太后、各位太妃和大清社稷之福呀!”皇后似乎也碰触到了静妃的目光,于是放下手中的糕点,带头称颂起来。
“是啊是啊,都是托了皇太后、各位太妃和皇上的福气呢!”一群妃子闻听皇后发话,急忙跟着应和。
“好好好,你们都会说话!我这两个小孙子还真是一天比一天健硕了!皇帝啊,她们这群媳妇们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皇太后高兴,也是附和着说。一旁的太妃们也是点都赞同。
“皇额娘所言甚是,儿臣心中有数!”皇帝说着,扫视了自己的妻妾一圈,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女人,上到皇后,下到庶妃,都要起身施以半蹲之礼。
“光有数可不成,皇帝呀,你还要广泽雨露,让她们的肚子都鼓起来才好呢,你们说是不是呀?”皇太后兴头上,来了这么一句。这下可好,所有的妃嫔都羞了个大红脸。低头不语。只有太妃们在一旁纷纷说好,你一言我一语的,倒也不嫌冷场。皇帝也是没成想“躺枪”一般,只是闭口不言。
眼看主要角色下不了台面了,弘毅刚要施以援手,却如愿听到另一边的福全塞着满口的花糕,嘟嘟囔囔说道:
“皇玛玛,让诸位……额娘……大肚子……作何用呀?她们饿了吗?这里有好多好吃的……花糕啊?”
这句话算是解了围,众人痴痴偷笑。
“你还小,皇玛玛是让他们给你多生几个窦窦【满语:弟弟】呢!你愿意不?”皇太后笑着伸手擦去福全嘴角的点心渣。解释道。
“哦。窦窦啊?皇玛玛,窦窦也不用太多呢,有一个玄烨就够了!将来玄烨当大文臣,我就做大将军。我们一文一武。保着皇阿玛打江山!”三岁福全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快人快语。也许在他心目中,现如今皇帝阿玛有了他们两个,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有些尴尬:这福全的一句话,好像说得众多妃子们都没了希望一般。就连皇太后也是没有接话,心中不太舒坦。关键时刻,懿靖大贵妃钟木娜急忙出手,可不能让一个小阿哥把皇帝现在的好心情破坏了:
“大阿哥,你皇阿玛还是要多给你生窦窦才好呢,要不然你就做个大将军,下面的那些副将、参领的,没有你自家兄弟可怎么行呢?是不是这个理呀,啊?哈哈……”
看着福全认真掰着手指头计算还要有几个窦窦被生出来,才能凑够手底下副将、参领的数目,大家这才忍不住笑了起来。
皇太后知道这是福全的童言无忌,要是换做玄烨,就不会如此说话。于是转头问向玄烨道:
“玄烨,你要不要窦窦呢?”
呵呵,我给你个标准答案!弘毅放下手中点心,站起身来,面相皇太后和皇帝,跪在当中,一边还招呼正在那里算数的福全:
“大阿哥,你也过来!”言语间,毫不掩饰自己的权威一般,听得董鄂氏眉头紧蹙。
“哦,来了!”福全倒是听话,也急忙跟着弟弟跪了下了。
“儿臣祝愿我皇阿玛枝繁叶茂、龙脉永续、福寿绵延,祝愿我大清世世代代,永享四海!”弘毅领颂一句。
“哦,儿臣祝愿皇阿玛枝……龙……福……祝愿我大清……永享四海!”福全明显脑子不够用,只能提纲挈领,在玄烨带着自己第二篇复述时,跟着溜了下来。
但即使这样,也算是皇家现在仅有的两位阿哥“齐声”祝愿了!
福临听了真是满心欢喜,笑着说:“好了好了,你们还小,都要好好听话。快些勤习文武技艺,将来好辅佐朕、你们的皇阿玛做个治国明君!”
“儿臣遵旨!”
小小表演在欢声笑语中进入了第一个**。
“皇太后,两位阿哥真是我大清福兆呢!媳妇还有一请,请您定夺。”这是皇后又开口说话了。
皇太后有些好奇:自己的这个侄孙女平日里这种场合是能少说话就少说,能不张嘴就不开口的,今日连着两次领颂了,却是为何?
“说来听听?”皇太后笑着应允。
“媳妇儿眼瞅着两位阿哥一天天长大,膝下还无一男半女报效皇恩。就寻思着能不能请皇太后的懿旨,将这两位阿哥移居在我的宫内,我也好朝夕照顾,为大清皇脉做一助力!”皇后说得时候,言辞诚恳,没有丝毫虚情假意。
“这个……”皇太后明显没有料到,一时沉思不语。一旁的皇帝却瞬间瞪大了眼睛,有些想不透彻。
“皇太后,媳妇绝无它意,宫中规矩,皇子年幼之时就要另辟居所。如今他们都初长而成,自然需要多加照顾,将来也好因材施教。况且住在我那里,总比乾东五所要舒服得多。”皇后及时引用了一句孔子的名言,目的就是博取皇帝的认可。
“玄烨谢过皇额娘厚爱!”弘毅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