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斐潜笨一些,没能领悟到蔡家此举的含义,那么蔡家也会很自然的将斐潜排除在日后合作的名单之外,只将斐潜当成一个播种机器一般的看待。
在世家眼中,只有强者越强,是绝对没有一点点要去强扶弱的意思的。在这一点上,所有的世家都是一样,都是冷酷无比。
世家子弟之间也是宛如金字塔一般,当中的强者自然是身处家族至高之位,负担的职责就是看清前进的方向,引导家族前行,而在这些强者脚下,却是大量的较为普通的家族成员,依附其上,享受着家族带来的各种福利和保障的同时,也要奉献出自己的忠诚,乃至生命。
“……既然如此,黄家也要做些准备了……月英,你且去后院我的房内,将书架第一层那一个藤盒取来……”黄承彦沉吟了半响,开口吩咐道。
一会儿的功夫,黄月英就双手捧着藤盒出来了。
黄承彦接过,将其放在了桌案之上,用双手抚摸着,似乎在缅怀着什么事情,良久之后,方将藤盒打开,又解开了里面一层的丝锦,方露出了三卷书简。
黄承彦慢慢的从左至右一一的将书简取出,轻轻放置于桌案之上,说道:“此为黄氏秘传三卷,分别记录有兵、甲、器三类,如今天下将乱,也是到了该拿出来的时候了……”
斐潜恭敬的接过,翻开一看,越看越是觉得心惊,黄家果然不愧是制器世家,竟然有记载到关于兵甲器械这种详细的程度——
比如兵之卷,就从小的箭头,到刀剑,甚至枪戟这种长兵器都有从选料到制作的详细过程的记录,甚至还记下了用不同材质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比如单单是兵枪这一项,就写着:
“枪分九色,其制:木杆,上刃下鐏……
“骑枪,之侧施例双钩、倒单钩,或杆上施环……
“步枪,直用素木或鸦项,鸦项者……
“锥枪,刃为四棱,颇壮锐,不可折……
“梭枪,长数尺,本出南方,蛮獠用之,数十步内,中者皆踣……
……
“拒马枪,其制以竹若木,三枝六,交竿相贯。皆有刃,植地辄立。贯处以铁为索,更相勾联,或布阵立营,拒险塞空,皆宜设之,御贼突骑,使不得骋……”
嗯?拒马这个也算枪?
好吧,可能相对简单了些,不算在复杂的器械之内……
真是让人惊叹,可以说谁拿到了这些卷轴,就可以知道了从兵刃、铠甲到器械的各种形态,制作流程和所需材料,这种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承彦叹息了一声说道:“黄氏制器之法,源于墨家……”
原来如此!
怪不得当黄承彦得知斐潜居然有一卷胡非子残章的时候如此失态,因为胡非子就是墨子的弟子。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显赫一时,拥有大批的成员,是一个跨越国界级强大的民间社团组织,力量强大到甚至可以阻止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典型的就是止楚攻宋的事件了……
就是这样一个组织严密,内部团结,思想广为传播的学派,甚至当时孟子说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意思就是当时两大显学,一个就是源自老子的杨朱之学,一个就是墨家之学,是众多人员追随的学问……
这样一个盛极一时的学派,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力遍及天下,最终因为理念上的不同,在秦国一统期间,为了坚持“非攻”的主张,消耗了大量的力量,特别是又被执掌朝政的当权者不喜,遭受了多次的打压,一直到了汉代,都是人员零丁,从显学转入了隐学……
这三卷书简都是从古代传承下来,又经过历代保存者的不断增减修正,到了黄承彦一代已经是齐整无比,简直妥妥的是战争系的科技全书啊。
和庞德公的《六韬》一样,都是属于压箱底的宝贝,黄承彦愿意拿出来,也算是对于斐潜的未来进行的投资了,当然,是自己的女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毕竟在汉代强调血缘和血统的封建社会,闲杂人等就根本没有任何人会去关注。
当下蔡家给了斐潜提供了一百的私兵,虽然此时正在襄阳大营内训练,但必然不久就要靠斐潜提供给私兵各类的兵甲器械,所以黄承彦拿出来也有让斐潜提前做些这方面准备的意思。
斐潜细细的翻看着,当看到甲之卷的时候,就有些皱眉,记载的都是一些相对简单的防护铠甲,一直看到最后都没有看到所谓的锁子甲,就更不用提在后世游戏中经常见到的全身板甲了……
斐潜又再回想了一下,包括之前在洛阳,还有到了襄阳的所见过的兵士将领,好象是确实没见到过有穿着这种铠甲的,大都是些普通的皮甲,又或是铁片铠……
难道是现在还没有这玩意?
第一三一章 铠甲的工艺()
矛和盾一直以来都是战争中永恒的主题。
但是斐潜看黄承彦所保存的书简中,似乎如今这“矛”,也就是兵之卷的方面更丰富了一些,而在“盾”的这一块,要就是防护类的甲之卷上,就略微显得单薄了一些。
当然这也仅仅是在斐潜看来而已,若是在其他人眼中,甲之卷依然是丰富无比,从铠甲的用料到制作方法都很详细。
据甲之卷的记载,甲多是以牛皮而制,上施彩绘,而含有铜铁等金属的方可称之为铠,并且详细讲解了铠甲的构成,甚至连甲片的压制、编缀都有明确的说明……
如今汉代流行的铠甲分为两种,一种是“札甲”,另一种是“鱼鳞铠”。这两种都有铁片,只不过是前者略少,后者略多而已。
“札甲”,一般为普通兵士所用,最下等的是就像一个大号背心一样的用大片的札片固定编缀而成,用系带在肩部和腋下连接起来,仅仅起到保护前胸和后背的作用。高级一点的就是在此的基础上,增加了保护腰跨而加编的一排中型甲片,另外在两肩上加缀披膊。
而“鱼鳞铠”则是从西汉晚期才开始流行起来,一直延续到了东汉。既然称之为鱼鳞,自然是用小片的铁片编缀起来而成,而且比起只防护了较少部位的“札甲”来,还增加了保护颈部的“盆领”、保护手臂的“钎”、保护腿部的“鹊尾”和“腿裙”等等。
当然,“鱼鳞铠”制作的工序和消耗的费用就比“札甲”多了许多,一般也只有高级将领才会拥有。
然后接下来……
就没有了。
没有锁子甲,没有板甲……
这些虽然也属于重铠甲的范畴,但是至少在黄承彦这书简之中,斐潜并没有看到。
毕竟在后世各类电影电视,就连游戏中也有不少此类的东西,斐潜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比如板甲这玩意的确是铠甲类的典范,当时欧州贵族骑士穿着它就跟一个铁罐头似的,据说连火绳枪的铅弹都不一定能够打得穿。
但是这两种似乎对于冶金工艺要求都高了一些,现在东汉时期没有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有没有什么可以稍微简化一些,让这种相对防护力高一些的铠甲出现的时间早一些?又或者是成本低一点?
想到此处,斐潜就对着黄承彦说道:“岳丈大人,不知道现在可有什么制作铁丝或是铁片的工艺?”
“铁丝和铁片?”黄承彦之前就看出斐潜在考虑些什么,不过想必斐潜也不会无的放矢,所以也就回答道,“铁片一般都是锻打为主,铁丝么,贤婿是说短的铁丝还是长的?若是短的,一般也多是直接锻打,长的么,用铁条过热后拔拉而成。”
关于制器这一块,黄承彦还是比较熟悉的。
“全部凭借人力?”这样说来,不管是锻打还是拔拉,现在汉代都是以人力为主,而如果都是凭借人力的话,产量怎样也高不上去,毕竟一个人在有力气,也不可能二十四个小时干活吧?
“贤婿可是有什么想法?”黄承彦也颇兴趣的问道。对于这个时常有些点子冒出来的斐潜,黄承彦表示挺满意的,毕竟这也是他这么快就下了决心,愿意将黄月英嫁给斐潜的原因之一。
“一时之间也不好说,要不到工房去看一看?”斐潜觉得好像隐隐有些念头,就是不太好描述,便建议道。
毕竟现场看一下汉代是怎样制作铁丝的,若是可以加大产量的话,自然有一些改进的方案就可以拿出来用用,毕竟铠甲这种东西最关键的就是受限制在制作繁琐上,如果能够简化一下又或是节省一下人工,那么就可以降低成本了……
一听要去工房,原本在一旁乖乖的黄月英就有些坐不住了,眨巴的大眼睛看着黄承彦。
黄承彦看了一眼就知道黄月英想些什么,咳嗽了一声往斐潜那边眨了眨眼,不说话。毕竟现在黄月英是嫁出去的人了,有些事情也不能都是黄家说了算,多少也要看一下斐潜的意见吧?
黄月英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掉过头来,轻轻拉了一下斐潜的袖子。
还沉浸在如何改进铠甲的思绪中的斐潜,转过头看见黄月英那可怜兮兮的眼神,就感觉心中一软,便对黄承彦说道:“这个……岳丈大人,月英要不……也一起去吧?”
“哈哈,好,一起,一起!”黄承彦看到斐潜那么关注到黄月英的情绪,作为父亲自然也是心中高兴。
到了工房,黄承彦找来了一个工匠就让其演示一下锻打铁片和制作铁丝的工艺。
话说黄家的工匠真心挺多,也没见黄承彦特意去选,好象是随意拉了一个人都可以做这样的事情……
打铁片和斐潜印象中差不多,加热后,叮叮当当一阵敲就好了。
但是拉铁丝明显繁琐很多,先敲打出很薄的铁片,然后用大的铁剪子将其剪成较细的铁条,再次进行加热到红,趁热将其穿过打了孔洞的铁板,用钳子拔拉……
费工费力,不稳定性太多。
斐潜有些明白为何没有出现像是欧洲的那种锁子甲和板甲了,按照现在的冶金条件,实在是太消耗时间和人力了,制作出一套锁子甲又或是板甲的功夫都可以做出十几甚至几十套其他类型的“札甲”……
现在的问题就是,人力这个太不好保证了,一个工匠连续挥锤击打不可能过一个时辰,然后必定是要休息的,一个人一天下来体力也是有限的,就算拉长工作时间,产量也是一个被限制的定额,不可能有大的突破,所以,要增加产量唯一的途径就是借助外力……
而所有外力中,廉价又稳定的,莫过于水力了。
斐潜将目光转移到了之前和黄氏工匠一起搞出来的水锯之上,越是看越是觉得工作原理其实都一样,锻打是上下的反复运作,拉丝是水平的反复运作,而这些都可以用水力的圆周运动通过机械转换而来……
唯一一点不同的就是锻打需要高的击打,而拉丝需要的是稳定的力量,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一个同样的东西来实现……
第一三二章 黄家的传承()
斐潜闭上双眼,回想起后世那些器械,什么东西是既可以做到稳定性又可以改变频率的?
轴承?不是……皮带?应该也不是……
对了,是齿轮!
一个简单的大小结合的齿轮组就可以将旋转的度放大又或是缩小,并且齿轮旋转过程中牵引力都是一致的,但是齿轮在汉代应该叫什么?
斐潜也是不知道要如何表述得清楚一下,干脆就在地上画了一个示意的图形,跟黄承彦说道:“岳丈大人,请看,若是将这个水锥改制一下,将木杆和石锥全部换成铁质,然后在加上这个来改变击打的度……”
斐潜画了一个大的齿轮和小的齿轮相互咬合的图形……
“对啊!可以加上棘轮啊!”黄承彦拍手说道。
原来水锥是通过拨杆,有一下没一下慢吞吞的用石锥砸,用来去掉农作物的外壳,现在用大小齿轮改变率,再用铁杆铁锤换掉容易损坏的木杆,就可以用于工匠高击打铁块的要求了。
而棘轮,也就是齿轮这玩意,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只不过一直到汉代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要如何具体运用……
黄承彦也是一个实干派,立刻招呼了几个人就忙乎起来了。对于器械的明创新,黄氏似乎在血管里面好像都是流动着这种偏好,就连黄月英在一旁也是跃跃欲试,要不是碍于斐潜还在一边,估计早就跑上去看热闹去了……
此时黄家的一个下人来禀报斐潜说,有一位从兖州之人来访,现在已经是到了鹿山……
兖州?山阳郡好像就是兖州的,莫非是刘洪师傅派人来了?
想到此处,斐潜连忙向黄承彦说明原因并告辞。
黄承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