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山草场,其实说起来并不算是多少隐蔽的场所。只不过是因为汉王朝放弃西凉的政策,所以导致了真个的西凉的行政一天天的败坏,就连这里,如此好的一个养马地,最终都废弃了。
后来羌人来了,占据了这里,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李儒他们的一个避难的基地。
贾诩沉默半响,却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了一句和李儒差不多的话:“汝又是何苦……”
李儒默然。
要知道李儒现在只是四十来岁的,算起来应是正当壮年的岁数,却变成了如今须发花白一片,宛如垂垂老者的模样,多半都是因为在心中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所致。
两人之间又是一阵沉默。
西凉人,其实原本的领头人并不算是董卓,而是北宫伯玉和宋杨。只不过北宫伯玉是羌人血统,并不能得到西凉汉人完全的信服。而宋杨又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家伙,起初还没有表现出什么问题,等到起事之后,才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之下,暴露无疑。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边允和韩约,也就是边章和韩遂又因为各种问题,导致反目成仇,加上羌人相互之间的这种天然不合群的特性,导致并不能像匈奴又或是鲜卑这样出现一个强大无比的领袖将羌人和汉人完全统一起来,最终导致内讧不休,起事也就失败了。
边章死了,有人怀疑是韩遂干的,韩遂也无法完全摆脱他自身的嫌疑,导致不少人对于韩遂的评价降低了不少,李儒等人也最终没有选择当时已经有一些势力的韩遂,而是另外的选择了董卓。
不过没有想到的就是,这个曾经最有统帅风度,在西凉上下,不管是羌人还是汉人,都很得人心的董卓,在西凉还是好好的,不仅可以收拢各地的羌人,也可以笼络住西凉汉人豪右,最终成为一个庞大的势力群体,这样完美的局面,却在进入了河洛之后,衰败得如此的突然。
就像是之前的一切,不过虚幻的泡影一般……
“说吧……”李儒摇摇头,然后抚了抚衣袖,平静的说道,“这次又碰上什么难事了?”
“呃,”贾诩转了转眼珠子,说道,“哪有,哪有什么难事,只是许久未见,多有些想念,特前来拜会一下……”
李儒连眉眼都没有抬一下:“说实话。”
“咳咳……”贾诩咳嗽了两声,有些无奈的说道,“是这样的……”
贾诩将过程简要的说了一下,然后说道:“……其实征西将军……至于其所言,法应用其神,而不重于术……这个么,自然还有待商榷……其余的么,还算是不错,比起董仲颖来说……嗯嗯,那什么……至少年轻些不是么……”
李儒听完,沉默了许久,说道:“知道了。”
“啊,啊?”贾诩有些傻眼。若是旁人,贾诩多少还能用些计策谋划什么的,但是对于李儒来说,则是用了也几乎等于是没有用,有时候反而会被李儒抓住痛脚狠狠收拾一顿,从幼起,便是如此。
贾诩转了转眼珠子,说道:“如今西凉没了董仲颖,地方大乱,师兄就不担心存于武威安定天水的册籍有损?”
“不担心……”李儒淡淡的说道,“某已经全数取来,屯放在谷中了……”
“这……”贾诩愣了一下,然后磨着牙说道,“……册籍都是死物,若无人可传衣钵,也就是废物一堆而已……吾观谷中多为莽夫,师兄就不担心将来断了传承?”
李儒忽然笑了,说道:“汝言之有理……故而某已寻了个传人,也算是聪明伶俐,待明日再叫其来拜会于汝……”
“啊呀呀……”贾诩张牙舞爪的扑了上来,然后抱住李儒的一只胳膊,“师兄!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
天阴沉沉的,似乎伸手出去,就能在天上扯下一片乌云一般,空气沉闷的就像是随便拧一拧衣角,都能够拧出水来一样,十分的令人烦闷。
眼看着可能就要有一场大雨了。
季节交替的时候,往往都是雨水先行,不管是变热还是要变冷,都是如此。
在雨季一旦来临,就意味着角弓无力,箭杆发胀,就连甲片都是极容易腐蚀生锈,连衣袍恐怕都会重上三分,更不用说道路的泥泞了,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雨季也是战争的一个短暂的休眠期。。
临近黄昏的时候,在陕津的渡口处,不知何时划来了几只小船,摇摇晃晃的朝着南岸而来。
浮桥被毁,想要过河,便只能通过来回摆渡了。
商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充满了韧性和坚强,充分体现出个体的独立性,就算是战争当中对峙的双方,也会出现商人的身影,抛弃了原有的组织集体的立场,甚至也不管国家的立场,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奔波忙碌。
当然,这个利益,是处于超额的,巨大的,令人心动的利益……
就像是眼前这一只挂着河东卫氏的小旗的商船,在船头上站着的年轻人,就顶着南岸守兵的箭矢,挥舞着手臂叫道:“莫要放箭!莫要放箭!某乃卫氏行商,欲前往雒阳……”
“卫氏?行商?”陕津南岸负责守护烽火台的曲长疑惑的说道,“前些时日不是刚过去一批,怎么又来了一批?”
“这……这不是雨季快来了么……趁着道路还算干爽,再走一趟,否则往后就走不得了……”站在船头的年轻人应答道。
“这个么……”曲长闻言,微微的点点头。这个理由也说得通,毕竟商人运输货物,也是同样看天吃饭,若是碰到雨季,一样也是头疼不已。
曲长趴在烽火台上,看着河岸处被拦下来的年轻人。年轻人年岁不大,脸倒是黑黑的,确实有些像是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
不过,并不认识。
“后生!某瞧着你面生得紧!”曲长说道,“你说你是姓卫?河东卫?”
“正是,”庞统拱着手,面不改色的说道,“安邑城东卫公乃某族叔……”反正安邑城中姓卫的多得是……
曲长点点头,像他这个层面,也不可能会认识什么河东卫氏的什么重要的角色,只不过例行问话而已。
“所运何物?”曲长看着平底船,问道。这个船,吃水有些深啊,想必是运了不少的重物。
“这个……不过是些许鱼干而已……”庞统回头看了一眼,显得略有些僵硬的说道。
“鱼干?”曲长嘿然笑了出来,然后指着庞统说道,“汝胆敢欺某!来人!上船搜查!”
第1129章 疯狂二人组()
曲长得意洋洋的看着庞统。
庞统脸色相当的难看,然后沉默了一会儿,挥挥手,回首说道:“来,把给校尉的礼品奉上!”虽然曲长跟校尉的距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谁不喜欢听些好听的话语?
曲长笑道:“早这样多好!鱼干?哈,你当我是雏不成?”
商人过境必然是要盘查搜检的,但是这个行为,当然一部分是为了辨析奸细,但是更多的其实就是为了捞取好处。
待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个月才能送一次粮草用度来,如果不是有搜检这些商队多少贴补些,那么哪里来的酒肉吃?
平阳开往东方的大商队,都是走得壶关河内一条线,根本就不会走河东线,只有些小规模的商队,才会走河东弘农这条线,多少赚些外快。
鱼干不值钱,但是用来腌制鱼干的盐却值钱。只不过盐铁这玩意,朝廷多少有些管制的,虽然不再严禁,但想要经营就要去官府备案,也很是繁琐,所以许多商人干脆就用咸鱼代替贩盐。虽然这一类的管制和约束,对于大商贩来说就跟没有一样,然而对于小商队来说,却依旧有效。
曲长看着送上来的酒水和腊肉,点了点头,然后随意指了几样,跟身边的兵卒说道:“拿下去,今天加个餐……”
曲长转过头来,脸上就多少轻松了些,对着庞统说道:“河东卫氏之人,果然知礼。不过,巡检也是要有的,不过尽可放心,某手下儿郎也是知道分寸。来啊,上船巡检,手脚麻利些,休坏了规矩!”
顿时就有个队率应答了一声,带着十来个人往河岸走来。
庞统这次倒是没有表现的如何,任由这些兵卒伸头进了船舱查看,甚至还有的翻检了些货物。只不过明显送出去的礼物获得了些效果,这些大头兵们的手脚多少也不太重……
队率回来了,禀报道:“确实是咸鱼……船舱之类也没有多少兵刃弓箭,也没有马匹,只有些推车什么的,兵刃么,只有三五把腰刀和十几根哨棒……”
曲长瞄了一眼队率明显鼓起一块的腰间,说道:“行了,知道了……拿了几条?”
队率尴尬的笑道:“……这,这几天不是口淡么……”
曲长挥了挥手,示意其滚蛋,然后和庞统喊道:“行了,你们过去吧……嗯?下雨了?哈……”
来来回回这么一耽搁,天色已经渐渐偏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天空当中开始往下一颗颗的往下落雨滴。
“坏了!坏了!”
庞统大呼小叫着,一会儿指挥着要让人将货物运下来,一会儿又看看天,然后叫人不要搬下来,然后又有似乎是船老大过来要船钱,两个人又争执起来,哜哜嘈嘈闹个不休。
最后自然什么也没有干成,搬下船的十几担货物,见雨势大了些,忙不跌的又搬了回去……
曲长看着庞统又苦着脸让人带着些酒肉咸鱼什么的找了上来,便哈哈笑着收下了,然后便要求庞统等人,看在河东卫氏的份上,停留可以,但是今夜只能待在船上,明日必须一早就走……
………………………………
雨淅淅沥沥,遮蔽了整个的天空。
张辽静静的坐在庞统身边。
这是一个疯子遇到了疯子才会同意的计策。
陕津的南岸很开阔,整个地形是一个倒置的喇叭口的形状,所以单单是要渡河其实不是很难,要强攻也有足够的宽度,弘农的防守方也知道这一点,因此根本就没有想要完全将南岸全数封锁起来的心思,只是接着地形,修建了个小营地。
陕津南渡口卡在两山之间,原本修建用于集市交易的营寨,在上一次的大火当中全数焚毁,至今都没有人重新修建,依稀留下了一些残骸。
靠近岸边的营寨并不大,说是营寨,其实更像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小院子。谷道位置的小营寨,沿着山形大致修补了一下,还多少有些要塞的形状,而靠近南岸口的这个,则是简陋的了许多,却像是一个四面低矮围墙的三层院子。
低下一层算是伙房罢,几口大锅之下的火塘,现在都已经熄灭,周边七零八散的几根木桩子和石条子,就是兵卒吃饭之时的座椅了。
一层角落也有一块区域,像是准备用作马厩的,但是现在空空的,什么都没有,角落处零星堆放着些草堆干柴等杂物;二层才是驻守的这二三十人的休息场所
三层则是小了许多,大概便是几个领兵的住所,而在三层顶上,一个简陋的草棚之下,便是已经是搭建在一起的如同“井”字模样的烽火柴堆。
在这个渡口营地往内大概两百多米处,沿着陡峭山道蜿蜒往上,在山顶的背风之处,也修建了一个草棚,几个人看守着,作为备用的烽火柴堆。
这两个烽火柴堆,便是最终的庞统和张辽的目标。
只有同时拿下这两处,才能算是隔绝了弘农察觉陕津异动的可能性。
毕竟拿下渡口之后,还需要在南岸,等兵卒战马器械等等从北岸转运过来,这个没有一两天时间肯定是忙不完的,若是陕津烽火一旦燃起,陕县的部队就会立刻开往此处,堵死喇叭形状的谷口出处。如此一来,就算是张辽能带着兵卒强行杀出,恐怕也是会伤损不少,也就等于是失去了再次突破的时机。
不过这样的一个雨夜,仿佛就是上天给予的一个机会。
一个原本就是喜欢冒险的人,碰上了一个同样胆大包天的人,就促成了这样的一个平常人绝对不会认同的策略。
庞统看看天色,说道:“差不多了……动手罢……”
装扮成为船夫的张辽点点头,然后便往船尾走去,接着雨夜的掩护,令人将系在船尾的一根粗麻绳拉扯上来,很快就将藏在水中的成捆的兵刃,扯到了船上。
一支没有兵刃的商队,是不具备多少威胁的。。。
所以在南岸的烽火台附近的守军也没有将这一个“商队”放在心上,再加上又有了酒水和腊肉,不少人吃过了这些时日来算是最好的一餐,再加上又是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