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诡三国 >

第633章

诡三国-第633章

小说: 诡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核械淖试矗械娜肆臀锪υ诤腿牡娜嗽诳购猓词故敲挥辛醢睿敲匆灿锌赡艹鱿制渌虻男姓砣耍雒婧拖钣鹂购猓龅闹醒胝ǎ膊豢赡芡耆山孔灏殉值H巍�

    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项羽之后,江东士族似乎就吸取了教训,对于争霸天下这种事情,呵呵,还是算了吧……

    江东士族可以不遗余力的维护江东的和平,但是要让江东士族参与天下的争霸,对不起,没兴趣,至于谁能够管理天下和江东,那是个江东士族无所谓的事情。

    连带着,江东士族就对于这些以武力争夺天下的人,也都有些看不起,能哔哔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事情,干什么要动手?

    这些周瑜都清楚,但是怎样要让孙策这个暴脾气也清楚,就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伯符,陆家乃江东望族,其门生人脉遍布江东,牵涉甚广,”周瑜试图将厉害关系陈述清楚,“规矩有些大,这个,也是正常,伯符休要介怀……某当年前去拜访,也未曾见到陆季宁……”

    “什么?!”孙策闻言,顿时跳了起来,“好恶贼!竟然连汝也不见!吾受辱倒也罢了,汝何能受其辱!该死!该杀!”

    “这个……”周瑜有些感动,又有一些无奈,“吾乃小族,陆氏不见,也是常理……啊,此乃次要之事……伯符须知,若是陆家受损,便是江东震动,届时江东士族皆视吾等为仇寇,岂不是寸步难行?”

    孙策一瞪眼,说道:“谁敢阻某?皆斩之!”

    周瑜有些无奈的笑道:“若是天下人皆阻汝,难道尽斩不成?”

    孙策哈哈大笑道:“一人阻某,某便斩一人!百人阻某,某便斩百人!万人阻某,某便斩万人!天下人阻某,某便斩了天下人!”

    “……”周瑜瞪着孙策,哑口无言。

    孙策哈哈笑了一阵,然后便拍了拍周瑜的肩膀,说道:“公瑾好意,某知道了……某也是开个玩笑罢了……更何况岂有天下之大,难道皆为悍不畏死之人?杀他个百人千人,其余便也胆寒了,何须杀尽天下人?”兵刃握在手中,某便是天理!不服,便杀到服好了,不怕,便杀到怕罢了!江东士族算是什么?还不是一代代发展起来的,若是不乖乖听话,不敬于某,便断了其生机!某就不信,这脖颈还会比刀刃硬!某就不信,杀了一族十族之后,还有人胆敢忤逆某!

    “……伯符,当下之急,乃多募兵卒也……”周瑜放弃了正面的劝说,只能采取将孙策牵引到其他的方面的策略,“……若无兵卒,一切皆为虚幻……孙叔父之仇亦不知何时方能得报……”

    “……”说到这个事情,孙策脸上就没有了任何笑容,沉默了一会儿,便点头说道,“……公瑾言之有理。父仇不报,非人子也!如此,便暂且记下,待某报得父仇,再来计较……”

    ………………………………

    在陈留郡的治所府衙之内,张邈的脸上也没有了笑容。

    边让是陈留人。

    曹操没有经过张邈的手,也没有派人和张邈通个气,就悍然动手杀了边让全家老小,这是几个意思?

    当然,如果曹操真的和张邈通气的话,张邈肯定前脚刚知道,后脚立刻派人通知边让……

    这个行为和支持不支持曹操并没有多少关系,因为在汉代,这样的行为反倒是美德,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甚至在法律上也明确表明了如果犯人是自家亲人的话,就不存在什么包庇罪。亲亲相护是应该的,反倒是大义灭亲的行为,会被汉代人戳一辈子的脊梁骨。

    因此张邈肯定就会象是当初包庇朝廷罪犯曹操一样,包庇边让。

    但是如今,边让的人头落地,就连亲属也一并被灭族,连一个收尸都没有,这如何不让人胆寒?

    然后在胆寒之余,不免也多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今日杀文礼,明日又杀何人?”陈宫拱手和张邈说道,“此时若不早做准备,待刀斧加身之时,悔之晚矣!”

    张邈皱着眉头,脸上的皱纹都几乎是缩成了一团。

    “使君应早做决断!”陈宫见状,便再次敦促道。

    张邈似乎目光停留在一个地方,眼球干涸了,不由得猛力的眨眨眼,甚至泛出一丝了泪花,“某与孟德,情同手足……”

    张邈和曹操的关系么,确实是不错。

    严格说起来,张邈对于曹操是有恩的。

    当初如果不是张邈充当了曹操的保护伞,说不定早就没有曹操这个人了……

    说起来汉代的律法简直就跟玩笑一样,地方官员的权限太大,跟中世纪的领主没有什么差别,再加上民众也不认识字,所以当官的说什么便是什么,同时士族子弟的圈子内部又有默契,或者叫做潜规则,所以张邈包庇曹操的行为,不但没有人认为是张邈违背朝廷玩忽职守,反倒是越发的称赞张邈有情有义,是一个仁德的君子。

    当然了,这个包庇的范围便仅限于士族子弟这个圈子内部,过之能改善莫大焉,犯错了自然要给个机会么……

    然而这一次,显然陈宫觉得,已经给曹操太多的机会了。

    因此陈宫漠然的看着张邈了一会儿,便说道:“手足又是如何?曾记否,曹兖州上任伊始,亦言待兖州百姓如子也……使君可闻虎毒焉不食子之说?”

    “……”张邈沉默了。

    对于张邈和陈宫来说,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兖州人士,维护兖州士族的利益,已经成为了一种本能,所以当他们认为兖州士族的利益开始受到了侵犯,还有可能会持续下去的时候,什么个人情谊都必须抛到一边去。

    “……曹兖州……兵卒众多,可奈何之?”张邈抹了抹眼角,收了方才一副悲天悯人的嘴脸,板着脸说道,由于年岁大了,眼角的眼皮有些拉耷下来,将眼珠子盖住了一小部分,形成了一个尖锐的三角形状,目光闪闪烁烁,变幻不定。

    此时此刻,这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研讨实际问题当中。

    曹操现在新收了青州兵,又是刻意拉拢,所以青州兵对于曹操这个新统领还算是比较满意的,多少也比较服从,这样的一支兵力自然就成为了摆在张邈陈宫等人面前的一块巨大的石头。

    不过显然陈宫早就有所谋划,见张邈终于是问到了重点,便不慌不忙的说道:“使君无需忧虑,此事易尔……曹兖州所凭,无非青州贼兵而已,然某有一策,可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一扫而恐……”

    当然所谓不费吹灰之力什么的,也多半是形容词,但是这样的说法确实引起了张邈的极大兴趣,便向陈宫追问。

    陈宫捋了捋胡须,缓缓的说道:“曹兖州一人,不足为惧也……然使君应知,其东郡太守之位,为何人所授?”

    张邈沉吟着,说道:“公台之意,莫非……袁车骑?然某与袁车骑……”张邈因为之前袁绍没有分润给些好处,多少心中不满,因此也说了不少袁绍的坏话,因此和袁绍的关系不是很好。

    陈宫笑笑,说道:“使君无需多虑,袁车骑心怀天下,岂是拘泥小节之人?更何况如今曹兖州隐有自行其政之意,定然为袁车骑所不容!如此使君可遣人暗集曹兖州之罪,报与袁车骑,表明亲善之意……如此一来,袁车骑必定仪仗吾等,而绝曹兖州之援……届时使君登台号令,兖州上下定然追从……曹兖州,呵呵,先绝了袁车骑之援,又断了兖州钱粮之供,纵然兵卒众多,亦为土鸡瓦狗一般……”

    陈宫继续说道:“……袁车骑与公孙将军仍有一战,此乃良机也……如今使君名重于兖,陈留兵精粮足,更有吕奉先如此武勇大将来投,此乃天授使君也!更何况天下纷乱,王命断绝,使君自可统牧,资之以图天下!”

    陈宫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抛弃和袁绍之前的那些小矛盾,和袁绍恢复关系,而对于袁绍来说,一个稳定可以支持其和公孙瓒抗衡的兖州,才是符合袁绍需求的,因此只要跟袁绍说曹操有割据兖州自立的心思,袁绍必然会对曹操产生厌恶,甚至会转而扶持张邈。张邈便可以趁这个机会借着自己在兖州的名望,号召兖州士族断绝给曹操的供给,那么击败曹操也就没有了难度,便可将兖州收到囊中,以图后续。

    张邈目光闪烁,心中不断的在盘旋着。虽然陈宫说得不错,但是张邈却考虑得更多,要是袁绍和曹操的关系更铁一些,或者是袁绍并没有宽恕自己的想法,那么岂不是自己送到了袁绍的刀口下?

    “使君!”陈宫还待再劝,却被张邈所阻。

    “这个……”张邈思索着,迟疑着,半响之后才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且容某斟酌一二……”

第1088章 送走的和留下的() 
在平阳的政厅当中,斐潜轻轻的在桌案上拍了拍,总算是长长叹出去一口气。

    “子初,传令,让在北屈的兵卒可以回来了……”斐潜吩咐一旁的黄旭说道,“另外,让叔业来一趟……”

    刘协到并北这一段时间,斐潜将一部分兵力调去了北屈营地,并没有完全展示在刘协和其他的官员面前,包括大部分备甲骑兵和重装步卒。

    虽然可能未来这些兵卒种类和总兵力,多少也是瞒不住的,终究是要显现出来,但是再此之前,斐潜还是想着尽可能的多隐藏一段时间。

    毕竟现在不是显摆的时候。

    就像是老一辈人常说的一句话,叫做财不外露。不是老一辈的人不懂得显摆财富时的那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只不过相比较显露财富而招来的风险而言,老一辈的人觉得这一点心理满足感并不值得让生命承受更多的威胁,仅此而已。

    斐潜的实力有达到可以闭着眼睛平a过去的程度么?

    如果真的有就好了,斐潜现在便可以发兵,从西打到东,从北扫到南,不带一点停歇的让铁骑代替一切的言语,天下从此成为一个完全统一的国度。

    理想很美感,但是人总是需要活在现实里面的。

    先不说兵卒数量是不是能够支持起消耗,单说历史上成功的用骑兵加仆从兵的模式攻陷了华夏的,也就只有我大元和我大清两个胡人政权。

    天生点满了杠精属性的人肯定会说我大元和我大清两个既然可以以战养战,一路打一路吃,一路吃一路打,那么为什么你就不行?你不行便只能说明你是怂鸡,你是l逼,你一无是处,你连屎都不如……

    但是问题就是杠精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往往将老祖宗断章取义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只求片面,甚至是只在一个点上的正确,然后便可以讨论出白马非马的论断来。

    毕竟汉代此时,不论从人口上面来说,还是从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等等方面来讲,都是远远的落后宋代和明代。

    就算是按照一般的认知,以宋代人口一亿两千万来算,也比汉代高峰时期的六千万人口多出了一倍,再加上宋代时期的商贸发展,从穷山恶水出来的蒙古女真,真的不需要太多储备,反正到哪里肯定都会比原来的地方富裕。

    并且我大元和我大清的战争体系,说好听一些叫从兵,叫汉军旗,其实就是奴隶。不管是元还是清,先天上面的文化短板,导致在中原体系甚至已经进入了封建末期资本主义初期的时候,自己还是属于奴隶社会的结构当中,这样的落后的体系,充满了野蛮和血腥。

    不听号令的,斩。

    攻伐不克的,斩。

    协同不进的,斩。

    看不顺眼的,斩。

    看的开心的,斩。

    粮草吃不够,斩。

    粮草吃太饱,也斩……

    在崇尚武力的蒙古和女真面前,死亡是他们唯一拿的出手东西,所以简单有效。只不过其实在蒙古和女真的高层内部,他们早就已经打好了包袱整理好了行囊,准备像千百年间的胡人一样,能捞就多捞点,见势不妙便立刻会掉头钻回草甸子或是山林子去。

    更何况其实只要稍微有点认真研究下历史的都会发现,其实元和清能够成功,根本原因不在于胡人,而是汉人自己。

    前一秒还是见了女真便逃的明军,后一秒便成了骁勇善战的汉军旗,人还是一样的人,将也是一样的将领……

    真正只依靠屠杀是建立不了一个稳定的政权的,否则我大元也不会衰败得如此之快,我大清也不会迅速的改口说要满汉一家。后世鬼子杀华人还不够多么?真像那么简单,纯粹杀杀杀就是了,那还需要找什么中亚公荣的遮裆布,还建什么伪政府?

    而这样的以战养战模式,斐潜就算是可以借鉴,但是真的可以采用么?

    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