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诡三国 >

第573章

诡三国-第573章

小说: 诡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沧拥恼信疲肫渌凳俏浣彩宥危共蝗缢邓幌不吨WK谆八担饶付喟芏暮芸赡茉斐晒彩宥谓竞岚响瑁W蚴率陆餍∩魑ⅰ�

    春秋时规矩并没有那么多,不比后来的统一王朝,所谓立长废幼之事其实在儒家的理论之下才慢慢完善起来,所以当时郑国国君,长幼问题应该不重要,更多的应该是个人品行问题。武公是一国之君,如果让他选,肯定愿意立稳重的庄公,而不是浮躁的共叔段。后来武公死了,庄公继位,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就从这里……

    赵云看了看斐潜,拱手说道:“君侯之意,是说黑山如同共叔段一般?”

    斐潜微微笑着,点点头,又摇了摇头,也没有继续让赵云推测猜想的意思,说道:“读史书,须融会贯通,看来子龙倒也是多有对左传钻研……子龙所说,也是其中之意,不过我的意思,是人人都是郑庄公,也都是共叔段……”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熊孩子。

    当这个熊孩子没有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大,并不是原先料想中只围绕着他一个人转的时候,如果没有能够及时的得到纠正,往往就会有极其麻烦的后果,而且家族越大,牵扯的人数越多,导致问题严重性就越麻烦。

    就比如像是郑庄公和共叔段。

    其实一家四口人当中,除了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还算是好一些之外,其他的人都有些地方做的不对。郑武公最正确的,就是将诸侯之位传给了郑庄公,而共叔段是自作聪明,实则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武姜愚蠢而虚伪,并没有做到一个母亲的本分。

    至于郑庄公,褒贬不一,不过大多数的人认为郑庄公并不是一个好人,简直是个人精,深谙厚黑学。前期谨小慎微,后来欲擒故纵,捧杀共叔段,心狠手辣,最后虚伪至极,脸皮厚得令人发指。

    不过话又说回来,庄公还能怎么办?

    郑庄公他能拿自己的母亲武姜怎么着,又能拿兄弟共叔段怎么着?

    好言相劝?

    是和舜一样选择逃跑,省得他们母子二人把自己宰了,担负不义之名?

    还是说共叔段一开始要搞事的时候,郑庄公他就出兵把共叔段抓了,然后软禁起来,让他在冷宫中等死?

    事实上无论怎么做,郑庄公都是不讨好的。作为一国之君,郑庄公是孤家寡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爱自己,父亲传承下来的国度,自己的兄弟却要来夺取……

    也可能正是这种遭遇,让郑庄公变得计谋超群,雄才大略,也让郑国成为春秋三小霸之首。外交上出现“周郑交质”之事,军事上郑国多次击败诸国联军,而在溃Ц鹬街校丛炝瞬匠敌挠憷鲋螅庖徽炭袅司律狭靡跬鹊南群印@'葛一战,周天子威严一落千丈,群雄崛起。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郑武公将位置传给郑庄公是做对了,而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熊孩子必然是胆大的,也充满了朝气蓬勃,浑身上下充满了野心,认为自己就是天选之人,未来的道路必然是龙傲天一般,虽然敌人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只要勇敢的上前,必然就是各种胜利……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熊孩子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一味地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难免会将自己和身边的人一起拖入深渊。

    斐潜话语并不难懂,其实也就是在讲眼前的事情。黑山军有机会洗白的,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取舍,甚至有一点痛苦,但是终归是能重新回到正统社会所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现在黑山军不愿意走这一条路,就像是没有成为郑庄公而成为了共叔段一样,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了,便可以挑战一下试试……

    黑山军选择了一条作死的道路,而且还越走越远,以及是拉不回来了,也就只有等着所谓的“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出现。

    这一点,赵云也是明白。

    “……”赵云沉默了许久,方问道,“……君侯,此役之后,不知对于黑山余部,要如何处置?”

    斐潜沉声说道:“参与叛乱的黑山统领,皆罪无可赦……其余之人,根据具体情况,或打散安置,或苦役劳罚,而普通所携裹百姓,则如白波旧例一般处理……”

    “汉胡大战在即,”斐潜看着赵云,说道,“黑山趁火打劫,已经是背离了作为汉人的道义,不严惩无法对得起在这块土地上的汉家英灵!兄弟之间,若有意见不合,利益不清,可以商讨,也可以动手打一架,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联合外人,舍弃最基础的底线,这是绝对不可原谅的,必然严惩!”

    赵云点点头,说道:“……君侯请宽心……云亦明白……此乃黑山诸人自取,怨不得旁人……”此时此刻,赵云才算是彻底明白了斐潜为何说“郑伯克段于鄢”之事。

    没想到斐潜点点头之后,却笑着说道:“某言郑庄公,你与黑山之事只是其一……第二么,‘郑伯克段于鄢’,用的可是‘鱼丽之阵’啊,不知子龙可知此阵?”

    “鱼丽之阵?”赵云一愣,然后老老实实的摇了摇头。

    斐潜也不以为意,因为这个所谓鱼丽之阵,如果没有认真去研究,还真的没有多少人会知道。

    周桓王十三年,当时的周王对于郑庄公产生了一些矛盾,因此免去郑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又亲自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这就是被记载着“射王中肩”的事情,并且在这一次战斗当中,郑庄公首创了鱼丽之阵,在溃Ц鸫虬芰酥芡蹙�

    当时的周恒王并非一家来的,他还带着蔡、卫、陈三国的军队,自己为中军,结果没想到郑庄公先从两翼发起进攻,陈军一触即溃,蔡、卫军纷纷败逃,周军左右两军阵脚大乱,随后郑军从左右向周军中军实施钳形攻击,周王中军三面受敌而大败,打出了“鱼丽之阵”的赫赫威名。

    “鱼丽”即“鱼丽于粒А钡氖〕疲褪谴罂凇⒄薄⒏勾蠖さ牟队阒窳S憷鲋笥Ω镁褪墙栌饔斡愣嗝芗盒薪诹'而为阵名,整体阵形像粒В笾懈髡蕉繁嘧槲恪R簿褪橇酵反蠖屑涑さ恼秸蟆�

    简单来说,就是郑庄公首创了步卒和战车的联合作战模式,以“先偏后伍,伍承弥缝”的阵列对敌。“偏”是战车作战时的基本编组,“伍”则指的是步卒。

    因为春秋时期,战争的主力还是战车,就像是后世陆战之上的坦克一样,快马加鞭的横冲直撞很是过瘾,但是如果路上有一些石头什么的就悲剧了,搞不好就立刻翻车……

    所以车上的人必须和对手先叫一个暂停,然后下车清理一下石头什么的会妨碍的东西,然后重新上车,再跟对方说一声,双方才继续“错毂而战”。

    春秋的战斗都是这么友好的,因此当郑庄公搞出了这样一个阵型,让步卒一方面替战车清理掉一些妨碍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在战车之后对对手的战车上的成员进行干扰和攻击,导致对手极度的丧失了游戏体验,劝退当场……

    而现在,斐潜就想要做出一个骑兵的“鱼丽之阵”出来,因此一边说,一边随手用长剑在地上画出了一个简要的图形。

    见赵云还是不很明白,斐潜便说道:“子龙,之前于关中之时,你也曾经带领过备甲重骑,觉得如何?”

    赵云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说道:“君侯是说……以备甲重骑为这个……鱼丽之阵的‘偏’?”

    斐潜点点头,说道:“不错,便是如此。子龙是带备甲重骑进行过冲阵的,你觉得这样的安排是否可行?”

    之前在关中的时候,赵云曾经带着斐潜的依照飞熊军的模样做出来的半吊子的备甲重骑,对于李傕的西凉骑兵进行过冲击,有过实践的经验,自然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在这一点上,斐潜还是愿意听听手底下的这些实际带兵将领的切身体会,而不是单纯的在大帐当中靠着臆想来进行安排。

    赵云听了,往边上略走了两步,然后脚掌用力在一边的较为潮湿的土地上碾了碾,看着被跺出来印迹,皱着眉说道:“君侯,你看,虽然这几天没有下雨了,但是土地依旧没有完全干燥,若是像这样比较低洼潮湿的区域,恐怕这重骑跑起来,难免就会有些吃力……而一旦失去速度,备甲重骑就无法完全发挥出战力……”

    斐潜说道:“如此一来,就要避开低洼以及浅河……这交战的场所,恐怕是需要细细挑选一下才好……让斥候外出侦测敌情的时候,将沿途区域的土壤情况一并上报,以备选几个区域作为预定的战场……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问题?”

    赵云说道:“……以重骑为‘偏’,轻骑为‘伍’,想要如臂指使,运转顺畅,那么就需要两名战场之上的骑兵统领,并且要懂得相互如何配合才可,否则一旦给与备甲重骑腾出空间的时机过早或者过晚,恐怕都会有些影响,可是现在……”

    骑兵不同于步卒,是属于高速运动的兵种,聚散合分,都是在战斗进行当中瞬间就要做出决断的。中央的指挥系统,只能给出一个大体的行进方向和攻击目标,但是具体在战场之上的临敌接战的时候进行细节上的调整和攻击时机的把握,这就就需要在战场第一线的指挥官来做了。

    “……另外,”赵云看了一眼斐潜,拱拱手说道,“……恐怕君侯也是早有安排,欲行此‘鱼丽之阵’,便须双方对冲交战……”

    这个才是赵云真正考虑的问题的重点。

    备甲重装骑兵,固然对上轻骑兵有优势,但是对方也并非无法破解,而且破解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卖屁股就是……

    后世蒙古大军,就是依靠卖屁股战略,硬生生的将欧洲那些铁皮罐子全数强壮的变成了虚弱的,虚弱的变成了残废的,而且胡人一旦跑起来,备甲重装的骑兵就是有心想追,都不一定能够追得上。

    “子龙所言甚是……”斐潜点点头说道,“这就是我想要讲的第三个关于郑伯克段于鄢的事情了……”

    赵云不由得瞪了瞪眼珠子,这郑庄公的事情,还有第三个方面事情要讲?

    这……

    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玩耍了?

第1028章 是机会还是陷阱() 
    马蹄声音,在夜间显得特别的清晰,负责通传紧急军情的夜间哨探,抱着浑身上下已经是跑得大汗淋漓的战马脖子,马不停蹄的赶往俾小王拓跋郭落的营地之处。

    在探哨身后,斜斜绑着一杆旗帜,旗面并不是如同汉人一样用的布面,而是绑着牛尾,在夜风当中如同张牙舞爪的恶魔,肆无忌惮的飞舞着。

    看见这个模样,就连巡营的骑兵都不会将其拦下,而是跟在一旁,还替其,都得赶紧让路,更不用说在营地之内的其他胡人了,这种只有出现特别重大军情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哨探传讯,自然是要第一时间报到给俾小王知晓。

    今夜正好轮到那克里真负责营地巡逻,看见紧急军务的哨探从营地内风一般的掠过,惊动了不少的鲜卑人纷纷从帐篷内露出头来查看,赶忙带着人沿途大声的斥责着,将那些好奇的伸出头来的鲜卑人轰将回去,免得引起夜间营地骚乱。

    那克里真忍不住低声咒骂道:“好死不死,刚好我负责巡营的时候传递什么鬼军情!这都几天了,僵在这里不生不死的只是干熬……汉人在那边当缩头乌龟,我们室韦人也不敢上前,这都是什么鬼事情!瞧这样子,大半夜的,还有什么紧急军务?他娘的,要打就干脆点,要不打就干脆回漠北去也罢,还不会耽误了自家牲口的季节,多少也好过在这里发霉!”

    那名哨探自然是听不见远远后面那克里真的牢骚,只是风也似的冲向拓跋郭落的大帐。俾小王的中军大帐,自然是刁斗森严,身形高大健壮的鲜卑小王亲卫,站在各处值守,听到了马蹄声音,抬眼望去,也是吓了一跳,连忙一边派人进账去禀报俾小王,一边举起火把,将大帐前面照耀得一片光明。

    那名哨探在火把照耀之中来到了大帐之前,翻身下马,落地的时候就是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地上。一名俾小王的亲卫上前几步将其搀扶起来,只见那名哨探连脸上的泥土都无心擦拭,喘息这,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那边的汉人,动了,俾小王,我有紧急军情需要禀报俾小王!”

    进了大帐的亲卫已经又钻了出来,说道:“小王已经起来了,再稍候片刻……带这位兄弟走几步,回回血,要不然这腰腿估计要好几天下不了地了……”

    搀着哨探的那名亲卫应了一声,然后便扶着哨探在一旁缓缓的走着,过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