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诡三国 >

第398章

诡三国-第398章

小说: 诡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来说,还是盐分等电解质来说,都是足够了。

    这个小东西,别看简单,但是技术含量一样都不少,没有水力磨坊,小麦不可能大量研磨到精细的程度,没有压制机械,人力也是绝对没有办法将面饼压到如此的紧致。

    徐晃、马越、赵云、张济四人倒也没有客气,拿到了水便按照斐潜所说的,可以直接吃饼完再喝水,也可以取饼泡在水中化开再吃,但是不管怎样,这样一碗下去,或多或少的也感觉到了一些饱胀。

    “此饼,所费不菲吧?”徐晃摸了摸肚子,说道。

    斐潜点点头,说道:“因此此物暂时只能提供给……长驱之兵使用……”

    长驱直入,虽然听起来不错,也是风光的很,但是也意味着随时可能被包围,随时都可能被断了粮道后援,成为孤军。

    “不仅如此,为了能让长驱之兵更多的保存战力,出了兵械之外,还另外配备了双马双鞍、羊毛毡毯、锅碗瓢盆等等一应器物,通过这些东西,我希望能帮助兵卒更好的去战斗,也让他们更多的活下来……”斐潜叹息了一声,说道,“当然,就算是用行军饼,也最多只能带月余的口粮,其他时间就必须……以战养战……所以,这一个任务,我会记其为首功,但是依旧很危险……你们……谁愿领此重责?”

    有得必有失。

    可以说,斐潜已经将这一只部队的保障,尽可能的提升到了极致,这些物品所花费的财物甚至可以装备起三、四倍的普通兵卒,如此大的投入,当然除了能够提升这种部队的战斗力,也是更好的保障这些兵卒,另外更重要的是,享受这些最优厚待遇的兵卒也将是面临最危险处境。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像明明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就是会死死得捏住鱼和熊掌,企图将两样东西都带回去,到最后反而变得什么都没能获得。

    想要有功勋,又想要没有风险,天下自然是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徐晃仰着头,思索了一阵,最终摇摇头,放弃了。不是他不想去或是没有勇气去,而是他并没有多少统领骑兵的经验,不可强求误事。

    会骑马和会统领骑兵,这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统帅骑兵,不仅要对于战马的体力控制,而且要懂得在高速运动当中选择什么地方要避开,什么地方可以通行,什么的地方适宜冲锋等等……

    马越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很犹豫,他想去,但是他更想去攻伐阴山,而不是率领这样一只长驱之兵,虽然可以获得首功,但是伴随着重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一项任务注定了不能像马踏阴山那样被人铭记……

    张济左晃晃右晃晃了脑袋,站了起来,双手抱拳说道:“这个,某……”

    还没等张济说完,赵云也站了起来,干脆利落的说道:“卑职愿往!”

    张济一扭头,瞪着赵云说道:“赵都尉,你!”

    “张都尉息怒,非云争功……”赵云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组织一下语言,“……其一,云乃常山人,雁门、代郡皆为邻郡,地形还算是熟悉;其二,云……亦属黑山……若有不敌,即可南下入山周旋,可保兵卒无虞,故而,此任非云莫属也。”

    其实还有第三点,因为赵云已经立下了斩杀匈奴右贤王的功勋,所以现在如果再去参与争夺攻伐阴山的战绩的话,未免就有一些太过了,尤其是赵云他身份还是一个客将的情况下。

    要懂得放下某些东西,才能空出手来再去取得一些东西。

    张济瞪着眼,琢磨了一下,发现赵云说的的确是有道理,顿了顿脚,叹了口气,重新坐了下来。

    斐潜看着赵云,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谈及战役的事情,而是说道:“子龙,若此役事了,可愿入守山学宮进学些许时日?”

    赵云大喜过望,欣然而拜道:“多谢中郎栽培!”

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 
就在斐潜在调兵遣将准备和步度根鲜卑部进行作战的时候,步度根也在为了这个护匈中郎将而头疼。

    虽然现在能得到两个不大不小的匈奴部落的投靠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既然获得对方的投诚,自然要为对方做一些事情……

    草原上的规矩也很简单,我为你报仇,你就要为我卖命。对付南匈奴王庭,步度根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他并不想和汉朝全面开战啊!

    汉朝现在似乎并不强大,但问题是步度根自己也不强,去年冬天的似乎特别的寒冷,部落里面有许多的牲畜都受不了严寒死去了……

    而且前年也是。

    所以打南匈奴没问题,反正步度根觉得也是需要一块稍微南面一些的草场,至少今天冬天来临之前能有一块气温稍微好一些的草地越冬。

    南匈奴王庭美稷的那边就不错。

    不过么,要动手,就要趁早了。

    至少要在三、四月之前解决战斗,因为三四月牲畜就开始发情了,也就不能再征战了,,毕竟恢复牲畜的数量,对于以游牧为生的部落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或许今年气温低一点,发情期会往后延一些,但是也不会晚上多少。

    至于那个护匈中郎将,要是杀了的话,会不会引起汉朝的愤怒啊?

    要是没有轲比能在一旁扯后腿……

    哎。

    南匈奴的白马铜和休各胡两个部落加起来,也可以算是有六七千的骑兵战力了,还算是不错,但是就算加上这六七千人,也就是和轲比能相差不多而已,距离压倒性的优势还有一大段的路途要走。

    “叫那个……什么来着,反正是那个两个‘珲人’叫来……”步度根或许是记不得白马铜和休各胡两个头人的姓名,或者是根本就没上心去记忆,所以一时间叫不出来,但是没有关系,反正在鲜卑人里面说是找这两个珲人,还是很容易的,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谁。

    “珲人”,因为匈奴人吧自己的民族叫做“n”,在汉代也就和“匈”的音相似,而奴字么,呵呵,大家都懂得,是汉人往上加的,不过用久了,自然别人也都那么叫了,就像匈奴人也会骂汉人是汉狗一样。

    鲜卑人呢,也是差不多,如果按照鲜卑自己的话来说,那么就是“br”或“r”,按照声音来说呢,翻译成做“鲜卑”或“室韦”都差不多,但是汉人也采用了鲜卑二字,意思么,也就是那样……

    阿q精神,源远流长,不管胡人汉人都一样。

    至少对于阿兰伊和临银钦来说,的确需要这一种强大的自我宽慰的精神来作为当下这个局面的排解和依托。

    是的,到了鲜卑这里,他们就安全了,不会有被南匈奴王庭於夫罗和其他几个部落联手吃掉的危险。

    但是,到了鲜卑这里,他们就变成了二等民,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点点,甚至有一些年轻的鲜卑人冲着他们吐口水,然后哈哈大笑以此取乐,他们也得忍着……

    忍着。

    阿兰伊和临银钦一进到步度根的大帐,就立刻跪拜下来,匍匐到了步度根面前,一人捧着一只步度根的靴子,才听到步度根懒洋洋的招呼声:“啊……来了,起来坐吧……”

    “谢大王!”阿兰伊和临银钦连忙叩谢,半弓着腰,往后退了两三步,坐在了两侧的毡毯之上。

    “怎么样?部落安定下来了吧,还过得习惯吧?”步度根眯着眼,咧着嘴说道。

    “……”临银钦迟疑了一下,并没有马上回答。

    阿兰伊连忙笑着说道:“都好……多谢大王关心,一切都好……”

    “啊……是的,都好,都好……”临银钦反应过来,也附和着阿兰伊说道。

    步度根点点头说道:“不要客气啊,就当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大家都是一家人嘛,哈哈哈,都是自己的的人又什么需要客气的啊,对不对?”

    “……”临银钦张了张口,似乎有什么话想讲,但是又没有说。

    “嗯?珲人兄弟,有什么事就直说啊?”步度根眯着眼,咧着嘴看着临银钦说道。

    “伟大的鲜卑大王……这个……”临银钦不顾一旁阿兰伊递过来的眼色,还是说了出来,“昨天有人说奉您的命令,让我们上交一千五百匹马,三千只羊,八百只牛……这个是真的么……”

    步度根嘴角抽动了几下,眯着眼,咧着嘴,似笑非笑的说道:“哦?有这种事情?那你是给了还是没给呢?”

    “……没有,我想着至少也要先问一下大王……”临银钦说道。

    步度根哈哈大笑,似乎是听到了极其好笑的言语,笑得让临银钦和阿兰伊面面相觑的时候才停了下来,摆了摆手手说道:“先问一下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没事,哈哈哈,没事,恐怕是哪个混小子跟你们开玩笑,回头我去收拾这帮家伙去……”

    “……”

    “……”

    开玩笑?

    临银钦和阿兰伊听了步度根的话,真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哭好,开玩笑有这样的开法的么?

    步度根抹着眼角笑出来的眼泪,说道:“我说,珲人兄弟啊,你们的事情我也知道了,你们来找我主持公道,我也很开心,不过现在呢,不能光是由我来出面啊,对不对?所以啊……你们也得一起去,才有用啊,要不然美稷的珲人兄弟们怎么知道我是来做什么的呢?对不对?”

    “那么按照大王的意思……”阿兰伊小心翼翼的问道。

    步度根哈哈笑着,说道:“这也没什么意思不意思的,不过就是我这里出点人马,你们也不能光看着啥也不做啊?对不对?你们也出一些人马一起去啊,对不对?”

    “……那么,要出多少人呢?”

    “去少了没用,去多了么,你们也会担心这里……这样吧,你们两个凑一起,就出个五千骑吧,你们看怎么样?”步度根讲着,就像是五千骑兵就是五个人似的。

    出了五千骑兵,那么在这里照看族人的也就剩下最多两千人了,而且还是两个部落,平摊一下一个部落最多剩下一千左右的战兵,如果一旦有什么问题,立刻就会从中等部落瞬间跌落成为小部落,自己部落内的女、牛羊人和财物,也就必然会成为鲜卑人窥视的肥肉……

    但是,又无法拒绝。鲜卑人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们舒舒服服在这里坐等着胜利果实的来临?

    “……谨遵大王之愿。”左右权衡之下,临银钦和阿兰伊也不得不做出了选择。

    “好,好……”步度根眯缝着眼,咧着嘴,然后示意他们可以退下去准备了。

    看着阿兰伊和临银钦退出了大帐,步度根的嘴慢慢的合上,依旧眯缝着的眼珠里露出了一丝寒芒,从牙缝里面嘣出来了几个字:“珲人就是珲人,一群养不熟的土狗!哼……”

第七七九章 崔钧的建议() 
赵云带着三百精兵,在诸位将领略带了一些羡慕的眼光当中走了。、

    因为有了斐潜的推荐,只要在守山学宮里面转一圈出来,先不管能不能读多少经书,做得多少文章,至少出身就算是洗白了,从此可以坦荡荡的说一句“某从学于守山学宮”了,这对于挂着黑山之名的赵云来说,简直就是宛若重生。

    羡慕多少是有,但是嫉妒和恨还不至于,因为这也是可以说赵云拿着命去拼去换来的,提着脑袋上沙场,不就是为了博取一个出身么?

    如果连同僚拼命去搏杀出来的荣耀都嫉妒和恨的话,那么必定也不能和同僚和睦相处,就更谈不上相互合作了,没有了友军的支援,就算满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就像是斐潜,现在依然需要友军。

    比如西河太守崔钧崔州平。

    送走了赵云,很快的就迎来了从西河而来的崔钧部队。

    对于崔钧来说,其实他也并不知道,若是按照原本历史的走向,他最终是在郁愤当中默默无闻的死去。

    西河郡原本并不是一个富裕的郡,加上北有胡人烧杀劫掠,南有白波军攻伐乡野,兵力原本就是不足,在历史上崔钧和袁绍同盟举兵对抗董卓,却没能缺取得进展,后被击败失了郡土兵卒,从此流落他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而现在,一度穷困潦倒以劫掠做佣兵存活求生的於夫罗回到了南王庭,在吕梁山西河河东之间的白波军被击败溃散,南下攻伐的鲜卑又再次的被斐潜击败,一下子原本几乎是四面受敌的西河郡迎来了难得的安稳期,又得到了平阳贸易的覆盖和带动,如今的西河郡也在逐渐的恢复着生机和活力,和历史上的残破完全两回事了。

    崔钧带着四千步卒五百骑兵,还有除了自己的辎重车之外,额外还替斐潜带的五十辆粮草,从圜阴处穿过了河谷,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