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诡三国 >

第351章

诡三国-第351章

小说: 诡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月英将斐潜手中的令牌拿过,紧紧的捏在手中,低下了脑袋,说道:“我……我想留下它……”

    “……好吧,那就留下来吧。”既然黄月英想要,便答应就是,墨家整体来说还算是可以,至少还是摆在明面上。

    “真的?!太好了!”黄月英原地蹦了一下,立刻就笑得跟花一样,然后就将令牌放到袖子里,随后下一刻又拿了出来,放到了怀里,没过几秒钟又拿了出来,捏在手中,开始左顾右盼起来,似乎在找什么地方可以将其藏起来……

第六八四章 不同的人相同的路() 
一人生总是在一次次的失望的深渊中仰望着天空当中那种微薄的希望,然后等艰辛的爬上来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只是从一个小一些的陷阱里面爬到了另外的大一点的陷阱里。

    就像小时候失去了一块糖而哭泣悲伤不已,而长大之后在可以获得更多糖块的时候,却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有多少的欣喜,因为此刻已经知道了其实长大之后,失去的东西远远比得到一块糖要来的更多

    长安城中,皇宫后殿。

    比起雒阳城的宫殿来,长安的大殿显得既小,又简单,甚至是简陋。既没有薄绢轻纱幕帐,也没有朱漆金纹摆设,就连坐着的席子,都因为用的时间长了,有了一些变色和绽裂,有些毛边了。

    刘协默默的坐于席上,面前的桌案之上摆放着不是美食,也不是文具,而是一把长剑。

    一把大汉之剑。

    大汉剑和环首刀,是汉代尚武精神最好的体现。

    汉高祖斩白蛇,相传就是用的赤霄剑,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原因,汉代的皇帝基本上每一任都有铸造一些汉剑。

    汉文帝铸神龟,也称玄武,后来文帝驾崩,命入剑玄武宫。

    汉武帝铸八服,元光五年铸,后来镇于五岳山中。

    汉昭帝铸茂陵,汉宣帝铸毛贵,汉平帝铸衍剑,汉光武铸玉具,汉明帝铸龙彩,汉章帝铸赤金,汉顺帝铸安汉,汉灵帝铸中兴

    桌案上的,就是汉灵帝建宁三年期间所铸,剑长三尺七寸,双面开刃,剑刃中间刻有“中兴”二字篆文,并有花纹从剑脊延伸到长剑的尖端。

    汉灵帝铸造了这样一批中兴剑后,除了选取了最好的四把收藏之外,其余的就陆续赠与了一些官员将领。

    但是后来很奇怪的是,汉灵帝收藏起来那最好的四把中兴剑,却在皇宫之内无故自失了

    自失,呵呵。

    刘协还记得当时还很奇怪的跑去问父亲,难道剑也会长出腿来自己跑了么?那时汉灵帝没有说任何的话,但是他的表情却很奇怪,一直到了现在,刘协才稍微猜到了一些。

    现在摆放在桌案之上的自然不是那其中最好的四把“自失”中兴剑,而是汉灵帝赐予官员将领的那几把剑当中的一把。

    刘协慢慢的,斜斜的将长剑举起。

    这把中兴剑已经是伤痕累累了,迎着光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其上的各种碰撞的缺口,打磨的痕迹,还有隐藏在剑身之中的血腥

    这把长剑,就是当初董卓斩在了灵庙香案之上的那一把。刘协还记得在那一天,董卓就那样擦着他的头皮将此剑砍到了香案之上,那凌烈的寒风甚至刺激着他全身战栗。

    随后这把剑便留在了刘协手里,董卓就像是忘了一样,也再也没有提起过。

    大汉剑,中兴剑。

    呵呵。

    董卓是恶贼么?

    自然是的。

    但是现在又有谁不是恶贼?

    当初董卓授首之日,刘协兴奋的整日整夜的睡不着觉,想了很多,甚至是觉着天空终于澄清,空气终于清新,就连这里简陋的宫殿都是那么的可爱可亲

    自己还想着大展拳脚,以三王之道治理天下,四海平,天下兴,百姓乐,万世安。

    然后呢?

    然后自己发现其实不过是从一个小一点的木框跳到了稍微大一点的笼子里,一样的被各种条条框框说约束着。

    可以自由的离开大殿,可是并不能自由的离开皇宫。

    可以自由的查阅奏章,可是并不能自由的批陈描朱。

    可以自由的驾临朝会,可是并不能自由的发表意见。

    刘协仰望着天空,默然无语。曾经以为董卓是恶贼,那么除了董卓的人就应是好人才是,却没有想到只不过是换了另外的一种形式。

    董卓在的时候,自己虽然没有多少自由,至少还能吃饱饭,鱼肉什么的也不怎么缺,虽然刘协也知道那是因为董卓有时候会留在宫中,主要是给董卓准备的

    但是现在,如果自己稍微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虽然王司徒不会如同董卓一般的凶神恶煞指着鼻子就骂,但是刘协却体会到了许久未曾体验到了的饥饿的滋味。当然,当刘协将王允送来的奏章统统二话不说盖上了印玺之后,粮食也就送进宫中来了。

    “如今长安物资赢沸,粮食短缺,身为天子,理应体谅”好,我来体恤万民,但是王司徒每天满面红光,健步如飞又是怎样一回事?

    现在刘协终于明白了当初在儿时,汉灵帝抱着他喃喃说过的话语是什么意思

    “朕是寡人朕就是寡人”

    “这个天下,到底还是不是刘家的天下”

    “外戚、士族都是外人,只有宫里的这些宦官才是自己的人,可惜啊”

    刘协站起身,提着长剑,走到了大殿之中,然后缓慢的挥舞起长剑来,就像是每一年皇家祭祀上的舞者,一板一眼,舞动之间就像是手脚都被绑上了绳索,然后由半空中无形的大手在进行操作一样。

    “大风起兮”

    刘协才轻轻的唱了一个开头,就看见一个小黄门迈着小碎步,一阵风似的到了大殿之外,跪倒禀报道:“陛下!陛下!王司徒求见!已经快到殿前了”

    顿时整个大殿之内的气氛就像是忽然从气体变成了液体,然后又迅速的向固体转化一样

    “朕知道了请司徒进来吧另外,去取印玺来吧”

    求见?求印吧?

    一样的未经宣而进,只不过换了一个人而已。

    这都已经成为了例行公事了,印玺虽然现在是在自己手里,但是又有什么区别?

    刘协缓缓的走回桌案之旁,然后从桌案之上拿起了黑色的剑鞘,将手中的中兴剑慢慢的,一点点的收纳进了剑鞘之内,其脸上和眼睛里面的神采在这个动作当中,也像是一同被收进了剑鞘一样,变得平板和呆滞起来

    一个声音在刘协内心当中升腾而起:我不要再留在这里,我不要再充当木偶,我要离开这里,我要回到雒阳,回到那个我熟悉的土地,回到那个我出生的地方

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 
一  “那里就是师弟你的城池?”蔡琰盈盈而立,看着远处的平阳城,平缓的语气当中略微透露出一些好奇和赞叹。

    “算是吧。”斐潜并没有指点出蔡琰话语当中的不当的用词,虽然平阳城现在还并没有被正式归入大汉的版图,但是毕竟是斐潜一点点改造出来的,所以也算是自己的一份成果,蔡琰这样讲也没有错。

    蔡琰看着,就像是欣赏着一件精致的器物,一件精彩的书画,点了点头,说道:“嗯,真漂亮。”

    斐潜不由得笑了笑,什么时代似乎女人都是一样,世间万物的东西都分成两种:漂亮的,还有不漂亮的……

    自从从长安离开之后,斐潜就在着手安排蔡家父女的行程问题。蔡邕奉了册封国书离开长安不久,斐潜留在长安的人员就找上了蔡府,和蔡琰取得了联系,然后借着长安市面动荡,许多人基本上就没有关注蔡府的机会,将蔡琰简简单单的接出了长安,一路护送而行,终于是在今天到了平阳。

    不过奇怪的是,既然已经到了平阳,蔡琰却不愿意入城,只是说路途劳累,稍作休息之后便要去桃山学宫,斐潜虽然觉得有些诧异,但是既然蔡琰如此说了,便由她就是。

    此时平阳城外的耕田都已经收割完毕了,田地之内就只留下了短短的一小节的庄稼残根,然后等着重新翻回土里,成为明年开春再次耕作时田地的养分。

    “有时候……”蔡琰淡淡的说道,声音就像是山间的清泉,若是稍微不留意,可能就这样轻轻柔柔的从耳旁流过去了,“……我……会觉得就连这些禾苗残根都比不上呢……”

    “啊?什么?”斐潜一时之间没能反应过来。

    蔡琰说道:“泽坡的蒲草尚可编成座席,残留的庄禾也可反哺耕田,而我……似乎除了多看了一些书,便什么其他的本事都没有了呢……”

    哈?

    这也算是女博士的烦恼之一不成?

    斐潜哑然而笑:“我说师姐啊,一本书价值千金不为过吧,你这都读了多少书了,要说师姐你是无价之宝,都算是小看了你啦!你要是略有闪失,掉了半根毫毛,别说是师傅要找我算账,估计普天之下都有不少人捶胸顿足,痛不欲生。”

    蔡琰闻言顿时没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然后才用手掩了掩,说道:“师弟又胡说了,我……我哪有那么金贵……”

    被斐潜一打岔,蔡琰似乎是心情愉悦了一些,没有继续方才的话题。

    “我有一事想烦扰师姐帮忙……”斐潜说道。蔡邕担当学宫大祭酒,自然也是有很多的时间要安排出来管理学宫的事务,而蔡琰一个人闷在桃山之上,又重新变回读书默写的生活,虽然符合蔡琰的性子,但是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况且给蔡琰找一些事情做,分散一下这个文艺女青年的注意力,才不会像方才那样感怀春秋,自寻烦恼……

    “什么事情?”蔡琰转过头,看着斐潜。

    “桃山之上,不仅是供给周边郡县的学子求学读书之所,我也想给军中子弟和普通百姓们有一个认字的机会,因此想编纂一个相对简单易学的识字书籍,想来想去,便只有师姐可堪此任了……”斐潜说道。

    斐潜原先让黄成代为传授军中底层士官的效果正在逐渐的体现出来,现在许多兵卒不再是两眼一抹黑的什么都不认识,在清楚明了一些基础的数字和文字之后,对于军中书吏的数量要求就大大降低了,这样一来就极大的避免了士族在军队当中的渗透,也为下一步军队改制打了一个浅浅的基础。

    但是现在黄成调去了壶关,练兵的事情暂时交给了徐庶,但是徐庶同样也肩负着策划和相关战略谋划的责任,甚至还要负责一部分的政务,事情也是非常的繁重,没有办法抽出多少时间来对于军队军官学校进行教导。

    因此斐潜就想搞这样的一本册子出来,然后也并不需要徐庶啊或是蔡琰啊去教导,只需要找一两个普通学子,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就像是后世的三字经和千字文……

    不过问题是斐潜根本不记得多少三字经又或是千字文的内容,更何况三字经和千字文里面有许多的东西并不适合汉代。

    因为在三字经和千字文其中举例的好多事情都还没有发生啊……

    如果让蔡邕来编写,按照蔡邕的习惯,可能不知不觉当中就往高雅的方向走了,最后编纂出来了一本四不像,蔡琰无疑就是编纂这样的书籍最佳的人选了。

    蔡琰眨眨眼,显然对于这个事情有了些兴趣:“师弟可是说蒙学之书?不是有《史籀篇》么?或者是《仓颉篇》、《爱历篇》、《博学篇》也可以啊,我父亲也写过一个《劝学篇》呢,还有《急就篇》也是不错,为何要新作一篇?”

    这个……

    斐潜在记忆里面搜寻了良久,对于蔡琰如数家珍一般的这些书籍都没有多少的印象,汉代的时候就有这么多启蒙的书籍了?

    不过既然说了,斐潜便只能是一本正经的顺着往下去圈回来:“这些都是不错,但是均是族学蒙书,直接拿出来也有些不方便,还有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未免过于拗口,另外字数也多了些,最好千字左右,这样一来既易学,也易教授。”

    听了斐潜的话,蔡琰也不疑有他,思索了一下,便微微点头,说道:“师弟这样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不知道师弟心目当中,怎样的文章才算是比较合适的?”

    “嗯……”斐潜想了想,便按照记忆当中千字文的念叨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听起来似乎不错的样子呢。”蔡琰笑道,然后催促斐潜继续念下去。

    斐潜干笑两下,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我就这两句……”

    “……”蔡琰瞪了瞪斐潜,过了一小会儿才说道,“好吧,我试试看。”

    忽然有了下一步该做的事情,蔡琰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