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弘在心里哼了一声,还“不妨直言”,你真当自己是那路大将军了?
但是杨弘表面上还是一副忧虑的样子,说道:“……据吾所知,将军前些时间上表将阳城定位豫州治所了?”
孙坚微微低了低头,说道:“正是。”
“啊呀……”杨弘皱着眉头,又是半响不说话。
孙坚有些坐立不安,观察着杨弘的脸色,然后试探的问道:“……这个,杨长史?”
杨弘摇头叹息道:“将军为何行此下策也!治所一失,依大汉律……将军这豫州刺史之职……唉呀……”
孙坚紧紧捏住了拳头,虽然心中咆哮着什么狗屁的大汉律,现在还有谁管大汉律,但是却不敢说出一言,只能是咬着牙,忍着。
孙坚何尝不知道这一个事情,但是当时的情况整个豫州能控制在手中的唯独就只有颍川郡这阳城一个县城,往南的阳翟还有颍川大部分的县城都是颍川大族所把持,孙坚根本拿不下来,而汝南郡又是袁家的自留地,沛国和梁国又是刘氏国土,真个的豫州竟然没有任何可以放下自己一只脚的地方!
不再阳城当成治所又能去哪里?!
可惜董卓三番两次的进攻,导致了阳城许多士族百姓纷纷迁徙,变成了一个空城,到最后连孙坚自己都待不下去了,只能是退走。
可是着一退,就意味着失了治所,而失了治所,那么豫州刺史这个头衔不仅自然失去,而且还要问罪……
孙坚沉声说道:“只需给某钱粮,某顷刻定可将阳城夺回!”如果不是袁术第二次断掉了钱粮供给,又怎么可能会退却!
“啊呀……”杨弘皱着眉头,摇头叹息道,“……若是之前董贼所据,主公定当支持将军,然当下之局面……主公明正恭谦,又岂能行兄弟相残之事?”
杨弘说的义正词严,就连自己都有些相信了,更何况是孙坚……
孙坚愕然半响,竟然无言以对。
杨弘说道:“如今将军……真是不好安排啊……”
孙坚苦笑道:“蒙承后将军不弃,长史厚爱,某亦足矣……”
杨弘忽然一拍手道:“将军,可知荆州治所于何处?”
“襄阳也。”孙坚脱口而出,然后刷的挺直了腰身,问道,“长史之意是……”
杨弘嘿嘿一笑,说道:“荆州刺史刘,乃董贼所封,名不正言不顺,此番天下讨董,亦无所作为,明为宗亲,实为宗贼也!主公曾有言,若有上将取襄阳者,可表为荆州刺史也!”
孙坚瞪大眼珠,沉吟片刻之后,便起身抱拳道:“某愿为后将军分忧!”
时,坚征荆州,领军五千,下樊城,直奔襄阳而来。
第五四九章 各种各样的麻烦()
不管黄承彦究竟是怎么想的,反正对于斐潜来说,制作弩的工匠是一定要想办法搞走几个的。
当然那些其他的比如造纸的、打造兵器的……
多多益善啊!
尤其是造纸啊!
纸张已经成为了斐潜的新的怨念。
斐潜很是痛恨没有纸的日子,并不是每天都要拿着沉重的木简锻炼臂力,而主要还是为了屁股的菊花啊!这年头,上个厕所都要先在厕筹里面挑一个干净点的,没有毛刺的……
否则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么娇嫩的地方,扎进去一个竹刺或者木刺的酸爽……
搞到最后斐潜不得不自己去准备一个专用的,每次都要去洗,然后再装到袖子内的袋子里。
虽然解决了一点问题,但是却引发了另外一个心理疾病,斐潜老是觉得那个袖子有点蜜汁臭味,萦绕不去,这个真是……
唉!
汉代的问题不仅仅只有这个一点,现在摆在斐潜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秦朝那一块的标准,结果到现在居然完全的遗失了!
刘邦那个没文化的流氓,当上了皇帝之后,脑袋抽抽了居然要搞一个汉制标准!
秦尺一般来说是22。5…23左右,然后刘邦那小子就说我们大汉的尺寸怎么能和秦尺一样?然后就加了一点,大概汉尺是在23。5…24左右,然后其他的度量单位也是略有一些偏差,反正原本统一的计量单位又变成了极度混乱的一件事情。
然后后来伟大的先行者王莽同志,在实践着社会平均理念的同时,也对于计量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规定,还发明了游标卡尺……
现在的汉代,不仅仅有“分寸尺长引”五个长度计量等级,而且在分之下,还有毫和厘两个微小的计量单位,制造出一批铜丈,竹引,铜嘉量,铜衡杆等等物品来进一步衡量国家度量单位。
可惜,王莽同志,这个……
后来的汉皇帝虽然也是有用这些,但是毕竟就没有王莽那么追求细节了,差点就差点,差不多就行,导致了全国的度量单位也就这样延续下来,虽然有,但是并不精确。
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汉代很多器械,甚至是拿到后世也是极其了不起的物品,比如混天仪,地动仪,指南车等等,都只是唯一的,先不讨论是否实用性,这些复杂的机械,都不能大规模的复刻生产……
原因就是标准不一,甚至老师和徒弟之间的尺子的长度就有所区别。
这一点在黄氏家族内也是存在,斐潜和黄月英看着地上摆放着的十几把尺子,有些挠头啊……
这些都是黄家工匠们的自己用的尺子,但是就这些尺子,在长度上就略有一些偏差,虽然都不多,相互之间就算是差,也就差个几毫米这样,但是确实是有,而黄氏工匠们的态度是:“差一点没事,磨两下就好了。”
是的,大部分手工制作的器具,若是在装配的时候,有些不符,这些工匠们基本上就随手磨一磨,挫上一挫,就可以了。
斐潜看着这些尺子,和黄月英对视了一下,说道:“还是要统一比较好些,找个最好的,做一个模,然后灌注一批出来,就叫‘黄氏尺’,不是更好么?“
“‘黄氏尺’?”黄月英转了转大眼睛,笑着说道,“好啊,我觉得挺好的!”
一旁的黄氏工匠也纷纷点头。
人总是这样,对于自己认同的就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如果斐潜跳出来指手画脚说你们的尺子全部不行,必须更换成为新的标准尺,估计很多工匠心里就会嘀咕了……
现在拿出一个“黄氏尺”的名号,这些人就觉得理所当然,都可以接受了。
尺度标准统一了,这是小问题,摆在斐潜面前的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秦朝兵刃制度化制作到了汉代就消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材质的改变。
秦朝是利用成熟到了极点的青铜技术来对抗刚刚其他六国发展出来的黑铁技术……
不是秦朝不想用黑铁技术,而是当时秦朝地处关西,一是没有铁矿,二是没有会铸铁的人才,不得不将青铜技术推向巅峰,但是秦朝的胜利,并不意味着青铜的胜利。
黑铁的延展性和刚韧性,对于青铜而言是绝对的优势,也就是汉代之后,采用钢铁材质作为兵器的最根本原因。
但是青铜的熔点低,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灌模处理,然后就可以大批量的制作出各种器械,再经过打磨抛光,就可以生产出一整批的兵器了。
但是对于铁来说,生铁太脆,要想将钢铁的延展性和刚韧性完全展现出来,必须经过多次的锻打,但是锻打这种加工技术,要想成为标准制作,就相当的困难了。为了追求一致性,必然会增加许多的人工和重复回炉,这样反而会导致整体产量的下降……
所以在汉代,使用了更先进的材质之后,原本的制度化标准化生产军械就成为了比较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于是从上到下慢慢的也就没有人去做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可是这样的结果让斐潜很难接受。
原来他还想着,借着后世那些穿越的经验,搞一个制度化军械标准,再做一个流水线出来,然后就等着成吨成吨的物品自动出现,最后只要一下就万事大吉了……
可是现在,这个梦想在汉代粗浅的冶金技术设备面前“噗哧”一声被刺破了!
要想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像钢箭头这样的小型物件,必须是像后世的冷轧钢,然后直接压模,再进行打磨成型……
而这其中,汉代和后世差距的不仅仅是几台机床的问题啊!
自己还是想当然了啊……
可是要怎么办?
斐潜有些发愁,皱着眉头,看着手里的一块青铜和一块钢。显然是不可能再用几百年前的青铜和现在汉代的钢铁来对抗了,但是要将钢铁这种需要过多人力的材质转变成为机械化,规模化,在这其中,不是说两句话,顶个标准就能做到的啊!
那么自己第一步应该在什么地方改进呢?
麻烦啊!
斐潜还在皱眉苦想,而一旁的黄月英忽然像是听到什么,回头伸出手臂,挥动了一下,说道:“父亲大人,我们在这里!”
只见黄承彦匆匆的走来,听到了黄月英的声音,也只是稍微点了点头,脸上尽是沉重,显然有些什么事情发生了。
黄承彦走到了斐潜面前,叹息了一声,说道:“刘荆州来了,想要见你……”
刘荆州?
刘表要见我?
这个大尾巴狼上门,能有什么好事?
该不会是……
第五五零章 有些偏差的变化(月票欠账2/21)()
黄家隐院的大厅之内,氛围略有些许的怪异。
来的不仅仅有荆州刺史刘表,还有蔡氏的家主蔡讽。
按照道理来说,刘表是荆襄之主,就算是在黄氏大厅当中,坐在主位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刘表却坚持不坐,而刘表不愿意坐,黄承彦也不好意思大刺刺的坐在主位,只能是陪着刘表坐在客位……
然后蔡讽和斐潜当然也不可能去坐主位,因此大厅之内上首的主位空荡荡的,四个人却在下面面对面坐着,略显尴尬。
刘表看着斐潜,心中感慨万千,一时间竟然略有失神。曾几何时,这还是一个可以在自己手中任意摆布的棋子,然而到了现在,居然成为了跟自己平起平坐的一方大员……
在另外一侧,蔡公蔡讽却是感到了深深的遗憾,当年几乎就差一步,最多就差前后几天的时间而已,等自己从前州那边认了一个女儿之后,居然传来了斐潜和黄承彦之女定亲的消息……
蔡讽略微瞥了一眼黄承彦,心中腹诽道:“就那个丑八怪……迟早也是……”然后又看了看斐潜,“……若是这小子能再往上爬爬,少不得……嗯,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蔡讽想着心事,也就稍微忽略了一旁刘表递过来的眼神。
刘表抖了抖眉毛,有些无奈,只得干咳了两声,自己开口说道:“荆南宗贼未平,政事军务繁多,竟未能亲贺斐中郎高迁,表之过也,略备些许荆襄土产,还望斐中郎不弃。”
嗯?
斐潜有些疑惑,这个刘表讲得这么谦卑,不像是往常的风格啊?况且刘表在黄氏举办宴会的时候确实没有来,但是有派伊籍来了,也算是可以的,并不算失礼,但是现在居然还再次送上礼物,这是有何居心?
斐潜连连摆手说道:“刘公莫要折杀在下,某乃一介耕夫,蒙承圣恩,恭添高位,惶恐不已,又不曾德泽于荆襄,如何能受刘公之礼?此事断断不可!”
黄承彦看了一眼斐潜,然后略略低头看着自己的桌案,不说话,沉默着。
蔡讽挑了挑眉毛,似乎是想张嘴说些什么,但是旋即也闭上了,垂下了眼皮。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黄承彦和蔡讽自然都懂得斐潜所说的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所以也都装成是木雕的一般,差点就在头上贴上一个小纸条,写上“人不在此”的字样,况且这也是旧怨,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有必要将自己掺和进去,吃力不讨好。
黄承彦和蔡讽都是修炼多年的老狐狸,怎么不会知道现在虽然是四个人坐在一起,但是主角确实刘表和斐潜两个人,自己的身份更多的是在这两个人出现一些矛盾的时候进行调和和调解,更况且斐潜只是小小的,隐晦的呛了一下刘表而已,并不算是什么大事,也是刘表之前做的比地道,事出有因,若是自己跳出来,反倒是更让刘表尴尬,所以黄承彦和蔡讽都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不过刘表甚是老辣,错愕瞬间之后,便说道:“斐中郎何出此言?在座皆荆襄之人,何分彼此耶?”
斐潜下意识的在心中中给刘表点个赞,真是不错的回答。
刘表毕竟还是荆襄之主,就算是不看在老丈人的面子上,也要看看蔡公蔡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