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诡三国 >

第116章

诡三国-第116章

小说: 诡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荣微微一笑,低声笑骂了一声,也就不管他们了。这些都是饱经战阵的兵士,打仗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没有什么紧张感可言了,别看现在懒洋洋的东倒西歪的不成样子,真到了战场之上,凶残得宛若两人。

    徐荣在等待,等待颍川的人自投罗网。

    李旻志高得满,初次上阵就取得的大胜,让他浑身上下充满了气力,就连吼声也粗壮了不少,一边挥舞着宝剑,一边大喝道:“凡取级者,赏五金!取得上将级者,赏百金!”

    身边兵甲一边追赶在前面慌乱逃命的董卓军队,一边高声喝应,气势一时如虹,个个死死盯着前面奔跑的背影,仿佛都在看着一堆堆闪耀着诱人光芒的钱财。

    跟在李旻后面的张安拍马往前了赶了赶,到了李旻身旁,道:“李公,前方就是少室山,且须心埋伏!”

    李旻大笑,道:“汝且放心,吾自会理得!此处均为开阔,唯有少室山下可藏伏兵,吾岂有不知焉?”

    旋即李旻传令道:“再追十里,至少室山收兵!汝等要功名钱财,就在此刻!”

    在钱财刺激下,李旻的士兵又再一次的疯狂追赶起来,有几名跑得较慢的董卓兵士,被流矢所中,掉下马来,立即就有十几个人蜂拥而上,甚至还因为砍下的头颅的归属而争执起来……

    被追赶中的董卓兵士,鞭笞着口吐白沫的战马,尽可能的压榨出战马的最后一丝潜力,终于是赶到了颖水。

    此时的颖水,本身是源头,再加上又是冬日,所以不仅水浅,而且水量都不大,董卓兵士个个都慌乱的策马渡河,一时之间水花四溅,人喊马嘶,混乱不堪。

    就是前后脚的功夫,李旻也率兵赶到了颖水河边,看着堪堪将要渡河完毕的残余的董卓一百多骑兵,抬头看了看还在三五里外少室山,又看了看就在眼前那些歪歪扭扭好似差一点就要掉下马来的那些骑兵,终于是咬着牙命令兵士渡河,继续往前追击!

    张安前来劝阻道:“此地近山,容易中伏,李公还需谨慎才是!”话音刚落,就听见前方一阵号角声中,大约有五六百步兵从山包上涌了出来,将那些摇摇欲坠的骑兵遮挡到了身后,离着颖水还有六七百步开始布阵防御。

    李旻原本还被吓了一跳,皱眉看着,忽然眼前一亮,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二一章 中伏() 
李旻哈哈大笑,用长剑指着颖水对岸的那些慌乱布阵的兵士,道:“此为伏兵耶?一无拒马,二无箭弩,直些长枪短刀,有何用处?”

    最主要的原因是李旻已经捕获了一批董卓军队的战马,这种已经尝到的甜头,让他有些欲罢不能,虽然有一部分损伤的,但是养一养伤,仍然可以有七八十匹可供驱使,如果能将面前正躲在步兵阵后歇息的那一百多匹战马再收入囊中,自己旄下就可以组建起近千骑兵了……

    零散的骑兵最多一对二三,但是结起阵来的骑兵就可以一对五,甚至更高。  在汉代,骑兵的数量越多,军队的战斗力就越强,几百骑兵和上千骑兵的战斗力几乎是倍差之别。

    看着那些疲惫的一个个下了马的骑士,又观察到前来迎敌的步兵战阵中根本没有什么弓箭兵,只需要渡过了河,将这五六百人击溃,那些已经是疲惫不堪的骑兵就成了瓮中之物……

    想到此处,心痒难耐的李旻便下令手下兵士渡河追击。

    虽然和对岸只有五六百人列阵,但是这和追击战没有任何可比性,在追击战中,被追逐的一方只要跑得快,不是落在后头,不被围堵抓住,就没有生命危险,而追击的一方只要不是马失前蹄,风险就更了……

    但是出战结阵,就完全不同了。出阵,便是意味着九死一生,这对于双方都是如此。

    不管是否占据优势,但是刀枪之下,纵然是优势的一方也不一定能够确保没有伤亡,在汉代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就算是一个伤口,都有可能因为感染并症而失去生命。

    虽然李旻一方的人都认为最后总是会胜利的,可是在此之前,先接战的兵士当中必然有人会倒在着颖水之畔,染红这一片的河水,胜利的果实将与其无缘。

    他们的意义就在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撕裂对方的结阵,将对方越早的击溃或是消灭,自己的这一方就能更多的获取活下去的希望。

    李旻没有愚蠢到直接命令手下不多的骑兵直接渡河冲击,而是先令后续6续赶来的步兵组成了方阵,让自己的弓箭手先推进到河边,防止在自己兵士在渡河过程中遭受到对方的逼近打击,然后就下令结阵完毕的步兵渡河,抢占河对岸的地盘……

    也许是胆怯,也许是没有弓箭手无法抗衡,也许是什么其他原因,远远的列成横列的那五六百董卓军兵虽然有些骚乱,但是没有上前阻挡李旻军队的渡河行为。

    李旻步兵很快渡过了齐腰高的河水,顶着烈烈的寒风,散开队形,给后续的兵队腾开地方。

    然后是第二队的兵士渡河,董卓的军队似乎有些想要攻击的意图,向前逼近了十几步,但是却又停住了脚步,又因为左右收住脚步的行动不一,导致整个战阵弯弯扭扭,难看无比……

    李旻看到此处,指点着已经不太成型的董卓兵士对着张安道:“汝见其否,已失其形矣,一击之下,必然溃败!”随后便下令后续的骑兵以及弓箭兵一起渡河。

    寒风凌烈,虽然河水不深,但是身上沾湿了之后被风一吹,都有了些寒意。

    李旻也心知这一点,所以没有二话,直接下令让前阵的兵士往前接战,而让手下八百的骑兵分成左右两路向侧前方延伸准备包抄……

    战鼓隆隆,李旻前排刀盾兵每走五步便将手中的大盾在地面上一顿,一个呼吸之后又重新提起大盾继续推进,呼喝的号子响彻了颖水河畔,整齐的脚步声震得大地似乎都在颤抖。

    而董卓军队似乎已经是陷入了绝望当中,原本兵力就不占优势,然后马上又要陷入被多倍的兵力打击的境地,而且看情形似乎还要被三面围剿,队形越来越散乱起来……

    就在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来近大约百步的时候,董卓的军队齐齐一声暴喊,竟然轰然而散,调头就跑,而那些原本躲在步兵之后的骑兵,也是手忙脚乱的爬上战马,一起逃窜……

    李旻原本前阵兵士都已经做好了拼杀的准备了,却被董卓兵士这样一搞,先是一愣,然后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次,就连一向谨慎的张安都有些哑然,这下子接刃战又变成了追击战……

    随后的演变自然就成为了董卓这一股部队在前面往山里逃,而李旻的兵士咬尾追击,时不时有落后的董卓兵士被追上,就被乱刃砍死,级则又成为了哄抢的宝贝。

    这一次李旻的骑兵就比起之前追击董卓的骑兵收获更多了,盯上一个落后的董卓兵士,策马上前将其砍翻,然后就可以旁若无人的下马将其头颅砍下挂在马颈上,再去追击下一个目标……

    而那些步兵也只能是眼红的看着,迈开两条腿拼命的往前赶,希望能在收兵之前多少也斩获一些什么东西,就连董卓兵一路丢弃的盔甲兵刃旗帜什么的,也都一边追击一边捡。

    李旻跟着中军也在往前赶,刚刚转过了一个山包,就听到一阵隆隆的鼓声响起,随后雄壮的呼喝声响起,在身侧突然树立起一杆旌旗,上书“中郎将徐”的字样。

    徐荣立马站在旌旗之下,看着因为追击已经前后脱节的李旻军队,面无表情的用手一挥,就听见似乎是成千上万只马蜂同时震动了翅膀一般,漫天的箭雨向着李旻所在的中军位置投射而来。

    随后从山头后面浮现出一列列的西凉骑兵,挥舞着战刀,策马奔驰而下,左劈右砍,将刚刚承受了箭雨覆盖打击的中军拦腰冲成两段……

    李旻着急的大声呼叫着,让手下的兵士要结阵迎敌,可是也仅仅就是在他附近的一些兵士听到他的号令,勉勉强强的围拢在了一起,颤巍巍的举起兵刃对外,而其他那些远离了中军的兵士,现在已经是乱成一锅粥的模样,哪里能听得到他究竟在叫喊些什么……

第二二二章 同烹() 
部队一旦失去指挥,混乱不堪的兵士只能是凭借本能在战斗,溃败就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一名李旻的士兵倒拖着长矛慌乱的往一旁跑,希望能躲开骑兵的冲锋路线,可惜磕磕绊绊的没能跑出多远,就听见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实在是避无可避,咬着牙嚎叫一声,转过身来,举起了长矛对着离着自己最近,直冲而来的骑兵奋力一捅……

    冲在最前面的董卓骑兵一甩手中的环刀,将斜斜刺来的长矛一磕,也没有转身补上一刀的意思,而是看也不看的继续向前冲锋。

    李旻的长矛兵才刚刚重新握紧了被磕歪的长矛,斜着眼珠看到那个骑兵已经远去,还没等呼出一口气,就感觉一个巨大的黑影迎面而来,眼前一黑……

    随后而来的董卓骑兵根本就没管马蹄之下被撞飞的那个挡路兵士,因为作为长期和羌胡作战,拥有丰富经验的他们知道,骑兵最重要第一就是度,第二还是度!

    只要有度,骑兵才能挥出十足的战力,而失去了度的骑兵,充其量也就比一般的步兵好上那么一点点。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向前向前,将李旻的中军彻底撕裂!

    李旻慌乱的在呼喊,声音都已经沙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是在大营之中操练军阵的时候都流转自如么?怎么现在东边一拨西边一坨的哪来什么军阵的样子啊!

    不是总共只有三队骑兵合计在一起只有不满千人么?怎么董卓的这些兵力是哪里冒出来的啊!

    张安拉住了疯狂舞动着长剑的李旻,大声喊道:“李公,事不可违,只能退!退!”

    李旻冷静了少许,痛苦的看已经是一败涂地的颍川兵士,还有那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的骑兵,颓然下令道:“退兵!退……兵……”

    可惜的是,李旻在颖水渡河的时候轻易无比,想要再回去的时候却宛如登天。不仅有徐荣一路紧紧咬尾追击,而且颖水河对岸竟然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了五百多名骑兵正在左右游弋不停的用弓箭射杀在河中移动不便的兵士,还用环刀收割好不容易渡过河岸的零散兵士……

    四下董卓兵缓慢的逼近被堵在颖水河畔的李旻残部,刀枪之上寒光闪烁,还有血水沿着兵刃在往下滴淌。

    徐荣缓缓的策马上前,冷冷的对着被围困在颖水河滩上的李旻等人喝道:“降!亦或死!”

    随着徐荣的话语,四周的董卓兵士一起敲击起盾牌和兵刃,也同声喝道:“降!亦或死!降!亦或死!”一时间,声震四野。

    李旻手中握着的长剑,脸上的颜色白了又青,青了又白,终于是在一声长叹当中,手一松,长剑咣当一声掉落在地面之上,寒光凛凛精致无比的宝剑顿时沾染上了污泥……

    这就像是一声无言的号令,旋即李旻的残余兵士也都纷纷放下了兵刃,向徐荣率领的董卓军投降了……

    可惜的投降并不能改变什么,也不能挽救他们的悲惨命运,徐荣将这些投降的兵士都捆绑之后,便一队队的拉到了颖水边,砍下了头颅放置到了一旁,无头的尸体则是被直接推到了颖水之中,顿时之间,原本清澈的颖水就变成了一条血河……

    投降的李旻兵士哭嚎的也有,怒骂的也有,企图挣扎反抗的也有,但是都无济于事,原本手持利刃都没能打赢,现在个个都被捆成一团,又怎能有所作为?

    李旻看得眼角几乎崩裂,这些都是他所辖郡县的兵士啊,有些人甚至他都非常熟悉,可是就在这里一个个都变成了无头之鬼!

    李旻嚎叫着,奋力摇晃着身躯似乎是要挣脱绳索的束缚,愤怒的对着徐荣大声呵斥,责骂徐荣不守信誉。

    可是徐荣双手按着环刀不为所动,面无表情的横过来一眼,淡淡的道:“吾可有言恕之耶?”

    李旻被噎得一愣。

    虽然徐荣没投降后不杀,但是不是向来就是如此么?

    投降后还继续坑杀,那么谁还会投降啊?

    李旻跳脚大骂:“狗贼!汝不得好死!”

    徐荣冷哼了一声,道:“吾死否尚未可知,汝死期已至矣!”

    李旻呆了一下,旋即昂道:“大丈夫死则死矣!恨不得手刃奸贼!”完还愤愤的朝着徐荣吐了一口唾沫。

    徐荣用眼角瞄了瞄衣袍上被李旻吐了一口唾沫的地方,脸上的神色终于是动了动,下令去取大釜来,就在河滩之上燃起了一堆篝火,取了混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