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忠有些沉默了……
就在此刻,放哨的兵士传来了信息,一名兵士上来禀报,说是抓到了三个窥视的人,而且还持有兵器!
而此时天色渐晚,这个时间点上还出来活动的,若是没有官方的旗号,那么就说明要么是伲词欠耍蠖际且恍┎环ǚ肿印�
这是何方的不之客?
第一九六章 隐鲲()
不但是汉代,一直到电力被明以前,夜晚都是属于大自然的。
因为照明的不便,也就带来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在官方很长时间内,都是要求宵禁的,所谓的晨钟暮鼓,不仅仅是为了报时,也是一种提醒。
如果没有官方的差事,普通百姓夜晚在街道上游荡,被巡街的兵士抓住了,都要受到惩罚,当年曹操担任洛阳城北门校尉的时候,就是拿着缠着五色布条的木棒活活的将违犯了宵禁的蹇硕叔父打死了。
因此,在汉代,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遵守这样的规定,也都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生活方式,不仅在城镇,就连住在郊外的也都是如此。
所以,黄昏日落之后,冒出了三个窥视的人,还持有兵刃,难免就会让人疑心是否是歹人了。
等斐潜到了营中的时候,三个人已经被捆绑在木桩之上。
站在一旁的黄成,捏紧了拳头,皱着眉头说道:“这三人嘴还挺严,什么都不肯说!”黄成是有些担心,此地临近五行山脉,黄巾之乱后,有许多的被击溃的黄巾残部逃到山区,做起无本的生意,这些人虽然没有多少战力,但是人数一多,就凭借现在一百多号人,对付起来也难免有些头疼。
黄成原想从三人嘴中获取一些信息,却没想到这三个人嘴都很硬,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不吐露半字。
普通的上的疼痛,若是意志坚定的人,也是可以忍受下来的,这一点斐潜倒是有点佩服眼前的三人。
别说后世,汉代也有很多恶毒的审讯刑罚,剥皮、俱五刑、缢、宫刑、刖刑、插针、锯割、灌铅、刷洗、弹琵琶、抽肠、炮烙……
光听都觉得毛骨悚然,然而这些大都需要器具,黄成对于这些也不是专业人士,自然除了鞭打之外,一时也没找到审讯的突破口。
当然,那些阴损的审讯方式斐潜知道是知道,但是要实际操作么,倒是没有那个经验,不过现在看起来,倒是不一定要大动干戈。
斐潜接着火光,仔细打量了三人,又从地上捡起了三人所带的环刀,敲击了一下,似乎钢质还算不错,心中略略有了点底数。
斐潜绕着三个人转来转去好几圈,嘿嘿笑了几声,连一旁的黄忠和黄d有些侧目,更别说被绑起来的三个人了,因为身体被束缚住,头颅转动不便,便只能是眼珠子跟着斐潜在转圈……
“谁是领头之人?”斐潜冷不丁的问道。
斐潜立刻看到其中有两人不由自主的眼珠子往一边的人斜了一下……
哦,就是你了。
斐潜拉过黄成,低声交代了几句。
黄成面无表情的招呼了几个人,将那个带头的人生拉活拽,拖到了山坳后面,旋即一声惨叫刚叫了一半,就嘎然而止……
留下来的两个人闻声身体都颤了一下。
就一会儿的功夫,黄成转了回来,手中提着一口沾满了血迹的环刀,顺着刀刃还在一滴滴的往地上滴落……
剩下的两个人相互看了看,眼神都有些惊恐和慌乱。
“其实你们不说我也知道……”斐潜忽然开口,笑着说道,不过这个笑容在忽闪忽闪的火光照耀之下,却显得那么的怪异。
“你们不是黄巾匪,而是宾客……”
斐潜注意观察着两个人的眼神,慢悠悠的接着说道:“……而且你们主上还犯了事对吧……”
看到两个人的眼睛明显睁圆了一些之后,斐潜却叹了口气,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道:“其实说一件事,我们一行也不是官军,更对你们家没有任何兴趣,所以你们说与不说,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原本放了你们也没有什么,但是看你们这样,倒是让我觉得有些不舒服……正好,荒郊野岭的也找不到什么肉食,如此就多谢你们了……”
“……对了,记得要活着慢慢的割,要薄一些,省得费柴火……”
斐潜挥了挥手,黄成会意,上来便在两个人身上捏了捏,然后要便似乎是自言自语道:“这个肉比较软些,想必不错!”说完就拉扯着其中一个要往山坳走。
如此起起伏伏反差极大的话语,让两个没有经过任何这方面训练的人吓得屎尿都快出来了,又见到黄成如此做派,被拉扯的那一个人终于是忍不住,大声嚎叫起来,说是有话要说……
“既然你有话,那就等你说说也行……”黄成将手一松,将其甩到地上,然后转头准备去拉另外一个人,嘴里还说道,“……那就先来收拾收拾这个这个不说的吧……”
另外一个人也连忙大叫:“等、等等!我……我也有话要说……”
问讯的最终结果和斐潜预测的差不多,果然不是什么黄巾,而是河内温县的一个士族常家,因获罪于河内太守王匡,所以举家迁移,不料缺碰上了斐潜一行,故而派人前来查看。
既然也是士族,也就没有再演戏的必要了,斐潜让黄成将领头的人又给带了回来,对其拱了拱手,说道:“非常时刻,出此下策,若有失礼,还望见谅!鄙人是河洛斐家,斐潜斐子渊,不知足下如何称呼?”
原来根本就没有杀这个领头之人,连那半声惨嚎也是黄成自己叫的,就连那刀上的血都是半路上顺手抓到的一只野兔的血……
领头的人苦笑了一下,拱手施礼道:“郎君客气了,当真是好手段,佩服佩服!小人温县常怀常子顺,见过郎君。”既然斐潜一行人不是河内太守王匡派来抓捕的士兵,而自己的两个手下也都招供了,也就没有遮遮掩掩的必要了,因此常怀也就派了一个人回去报信,自己和斐潜坐下聊了起来。
常怀将斐潜的名字低声念了几遍,忽然又双手一拱,有些热切的说道:“河洛斐家,斐子渊……郎君可是师从于熹平石经的蔡大家,后又游学荆襄庞德公的隐鲲斐潜斐子渊?“
什么?
隐鲲?
斐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第一九七章 名号的由来()
斐潜竟然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个是什么意思?
师从熹平石经的蔡邕和荆襄庞德公都听的懂,但是突然冒出来的隐鲲二字又是什么意思?
鲲其实就是鲸鱼吧,古代人没见过鲸鱼,所以称之为鲲,那么隐鲲的意思就是——藏起来的大鲸鱼?
咳咳……
斐潜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
这是那个不着调的家伙给自己取的外号啊?!
斐潜说道:“鄙人确实是河洛斐子渊,师从于蔡公和庞公,但是这个隐鲲之说,确实未曾听闻,不知……”
常怀说道:“此雅号也是听吾从兄提及而来。 ”
“不知令兄是……”
“吾兄为河内常林常伯槐是也!”
“久仰久仰!”斐潜哦了一声,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中却在盘算了几圈,靠山王杨林我还知道是谁,这个常林是何方高人啊?
真没有什么印象。
难道我这个外号是这个常林所起的?他为什么给我取了这个大鲸鱼的外号啊?真心不咋地……
过了一会儿,原先去传信的那个常家的宾客,就带着一行人前来了。
为的是一位中年士,身形颇高,披着一个玄青色的大氅,在火把的照耀之下,缓缓而来。
斐潜起身迎接,见过礼通报过姓名之后,来的正是常怀口中所说的从兄,常林。
常林身材高大,面容方正,留着三缕长须,在夜风中微微飘拂,这么一看,到也有几分高人的相貌。
常林落座之后,先便为方才之事再次的道歉,并自嘲的笑着说道:“林为惊弓之鸟矣!得罪之处,望足下见谅为盼!”
斐潜自然是说自己也是因为天色渐晚,担心安危,所以用了些手段,也是请常林能够谅解一二。
然后斐潜让人准备晚脯,同时也吩咐煮了一大锅的茶水,放了一些姜,招待常林的一行人,同时也让自己的兵士也能喝一碗去一去这湿寒之气。
随后那一只倒霉兔子做的野味也端了上来,斐潜也请常林一起用餐,也算是有些给常林的赔礼之意。
两个人相互都表示出和善之意后,氛围也就融洽了许多。
常林对于斐潜会出现在这里当然也比较的好奇,不免问了一下。
斐潜自然是说要会洛阳去拜见师父,但是整个南岸都被两方的部队给堵死了,只能是从北岸绕道回洛阳……
常林轻轻抚了抚胡须,点头称赞道:“子渊不辞危难,尊师重义,真乃君子所为也。”普通人见到了战争,还不是赶快有多远就躲多远,而斐潜竟然为了师徒之义,迎着危险而上,确实是让人有些敬佩。
常林心中原本还因为方才的事情,略略有一些不满,但是现在听到了斐潜这样的回答,顿时觉得若是自己,可能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感慨之下,之前的心中的小疙瘩,也就彻底的消散了。
斐潜当然不免也要询问一下常林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竟然也是夜宿山地。
常林微微叹息一声,说了起来。
原来常家也算是河内温县的一个老字号的当地士族,虽然没有出过什么高官,但是也算是温县的一个略有名气的诗书之家。
而这样的一个温县士族,却因为一件小事,差一点被河内太守王匡搞了一个倾家荡产……
讨董檄传遍关东地区,河内太守王匡也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但是郡内钱财不足,没办法召集更多的人马。
于是王匡便派了一些自己的门生在其下属的县里寻找官员及百姓的过失,一旦现便立即关押,然后判定罪责,并以此让他们用钱或粮食来赎罪,如果延误期限,就灭其宗族,以树威严……
而常林的叔父因为些小事打了宾客几巴掌,被王匡的门生得知,报到了王匡之处,王匡便下令将常林的叔父关进牢房问罪。
整个常家都有些惶恐不安,不知道要上交多少钱财才能填满王匡的,后来是常林去找了王匡的同乡胡母彪,拜托他进行求情,王匡才将常林的叔父放了回来。
虽然这一次王匡饶过了常家,但是常家害怕王匡那一天又想到这个茬,便觉得河内郡不怎么安全,便举家迁移,正好这几日也是走到了此处,借此处的温泉修整一番,却没想到现了斐潜一行,看着其下的兵士又有些像官兵,所以担心是王匡派人前来捉拿,才让常林带了人偷偷过来查看……
王匡王公节?竟是这样的人?
“昔闻河内王公节乃有八厨之风,侠而好义,怎会如此做派?”斐潜有些不解,这个人之前也是有听说过,但是当时似乎还算是比较的正面,之前还听说王匡仗义疏财,为人侠气,怎么到了太守之位后变得如此贪财?
常林苦笑道:“当日王公节继任河内,吾等尚以手加额,不胜欢喜,未曾想到……但略些风闻,言及王公节此举并非为己所欲,乃受他人之命尔……”
他人之命?
谁能命令一个河内太守?
斐潜大约有些明白了。
没想到高举着义字大旗的,竟然私底下也是做这种勾当,这个,真是有点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节奏啊……
不管王匡是不是真的听从他人的命令,但是能对自己的治下用这种手段来敛财,其实也说明王匡此人的底线多少还是有些问题。
不过自己的这个大鲸鱼的外号是如何得来的呢?眼前这个常林说话一板一眼,挺严肃的一个人,不像是会给自己取这个外号的啊?
更何况自己和常林也是第一次见面……
斐潜便问常林道:“适闻子顺曾言及吾有‘隐鲲’之号,不知此名号从何而来?”
“咦?子渊竟不知?此乃水镜先生所言尔……”常林带了一些的惊讶,一些的羡慕说道。这个可是水镜先生的评语啊!
常林接着说道:“……前些时日拜会司马建公,恰逢水镜先生在场,言及天下才俊,水镜先生言汝视明听聪,容温言恭,敏问好学,经纶满腹却深藏不露,正行理义而厚实和顺,正如北冥之鱼,隐修于渊,故而号为隐鲲是也!”
纵然是在后世修炼了多年,但是听常林这样转述水镜先生的评语,斐潜还是觉得有些耳根子热,便连忙说道:“小子无德无才,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