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百年歌之五代 >

第75章

百年歌之五代-第75章

小说: 百年歌之五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呷堪蔚簟R虼怂淙槐焕г诖说兀罡垂饣故悄茉丛床欢系厥盏礁鞔Φ南ⅲ踔量梢运灯浯耸敝皇窃谡莘蚕肟纯粗茚У淖钪仗取

    前几日,郑畋等军在龙尾坡大胜的消息传到了杨复光这里,杨复光就感觉到了,事情要有转机了。

    “大人,周岌已经是叛臣,城北驿馆之内还住着齐国的使者,此番召见,恐怕会对大人不利!”旁边的谋士轻声说道。

    “身为唐臣,值此危亡之际,敢不以此微躯报社稷之危亡,此宴本官必然会去。”杨复光缓缓站起身子,看着院中的大槐树,沉声地说道。

    忠武军府内丝竹之声阵阵,因为宴请的是杨复光,所以周岌没有叫出歌舞姬前来助兴,杨复光和周岌寒暄着对饮,双方都在等待着一个切入的话题。

    夜深酒浓,周岌的脸因为酒醉的缘故有些泛红,他把玩着酒杯,淡淡地说道。“这酒还是咸通元年埋入后院的军府之内,那是我还是个小军吏,跟着一帮老军卒们一起搬运至府内。”

    杨复光见其提及往事,便正色说道,“难怪今夜酒色醇香,原来是喝到了唐酒,只是不知道当年搬酒的唐人,如今还剩多少?”

    “不多哩,战安南、平庞勋,那些年的老弟兄们没几个剩下了。”周岌摇着头感慨地说道。

    ??“他们都是大唐的烈士!”杨复光说道,“为国捐躯,志得其所。”

    “如今周某苟存于世,却身不自由啊!”周岌自嘲地说道。

    杨复光见其说到了正题,便也不再绕弯子,“丈夫所感者恩义耳!公自匹夫为公侯,奈何舍十八叶天子而臣贼乎!”

    一想到大唐京都沦陷,皇帝被迫西狩,杨复光忍不住涕泣泪下。

    见到监军大人慷慨激昂地陈词着,周岌也流下泪来,一股子难以抑制的委屈顿时迸发出来,他从来没有想过反抗朝廷,只是情势逼迫自己上位,而自己只有一个目的—自保。后来唐军节节败退,黄巢数十万大军渡过长江、淮河,这么大的庞然巨物不是一个小小的忠武军可以抗衡的,为了节镇的存亡,为了保全性命,自己只能选择投降。

    但这绝不是自己的本心,心在齐营心在唐,这恐怕是很多节度使们此时的状态。

    ?杨复光将最近朝廷的动向,以及四面围困长安的计划告知了周岌,他不怕周岌告密,因为他相信周岌如果不傻,他会有一个明确的选择。

    周岌的选择是再次投奔唐廷,知迷途而返,这个情况下,朝廷自然欢迎所有的反对黄巢的同志们,王重荣反正之后尚且得以复官升职,自己也绝不会被朝廷亏待。

    周岌当着杨复光的面再次向朝廷效忠,其指天而誓的态度却并没有感动到杨复光,当其提到齐国使者的时候,周岌左右含糊的言辞,已经其向自己隐瞒了齐使所在的驿所的事实,都让杨复光感到不痛快。

    周岌还是没有彻底放弃齐国这条线呐,他在向朝廷再次投诚的同时,心中还是抱有一丝的幻想,想给自己也留一条后路。

    杨复光看着看似忠厚的周岌,暗自叹息了声,看来也要让周岌瞧一瞧自己的手段了,否则还真以为自己这个监军就只是一个朝廷的摆设。

    告别了周岌,杨复光走出了军府外,在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杨复光登上车后拍了拍手,旁边一个军将将身体靠近车厢处。

    周岌在里面沉声说道,按照计划行事,外面的人低声应对着,然后便策马而去。

    寒风料峭,夜色中的许州城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突然间北面的驿所火光冲天,熊熊的大火照亮了半边天,“走水了”人们在睡梦中被吵醒,看着满天的亮光惊慌失措。

    军卒们被纷纷叫起,人们提着水桶、架起水龙开始对着火灾区域灭火,夜色中一片乱糟糟的,混乱至极。

    周岌站在军府内的高阁之上,看着火光冲天的方向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有谁待在那里,看来自己真是低估了自己这位监军大人,周岌自嘲地笑了笑,黯然地走了下去。

    (本章完)

第151章 邓州城() 
当各地讨齐的军队正在向长安聚集的时候,长安南面的蓝田关却悄然开启,大批的齐军离开了长安,沿着商洛官道迅速地向东南而去,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拿下邓州。

    在龙尾坡失利之后,黄巢就开始注重提拔一些新的将领,而朱温因为在栎阳劝降诸葛爽的突出表现,很是得到黄巢的看重。

    借着此次战败的由头,黄巢有意地对尚让进行了疏远和削权处理,尚让作为军队里的二把手,管的也越来越宽了,有时候根本不把自己这个大齐国皇帝当回事,还是和之前一样嬉笑怒骂,不拘细节。

    但这毕竟不是以前了,君臣礼仪,尊卑差异的意识还是应该有的,特别是上次有人在尚书省门上题字讥讽新朝的事情,尚让彻令严查是没错,可是没有禀报自己就将当值的官员、书吏、门卒一并处决,这也太过份了吧。

    为了抗衡尚让在军中的势力,黄巢对军队进行了除旧革新,朱温凭借自己过硬的实力入选,被黄巢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

    如今的长安更像是一个孤立的岛屿,看上去疆域也不算小,然而这下面真正听从大齐朝廷的基本没有,都是一些貌合神离之辈,根本没有配合和帮助大哥的意识和决心。

    ???长安城现如今最大的难题就是粮食,这么多兵力待在长安城内,单每日的粮秣消耗就非常惊人。

    中原、河中、京畿周边到处都有使者日夜督促节镇运送粮食入京,面对这无休止的索要,大家表示真的是压力山大。河中最先抗不住了,其得叛变直接导致黄巢最近的一个支援点变成了敌人的据点,而中原各镇的消极应付更使得长安城内的储粮越来越少。

    怎么办?大齐群臣商议了好久,一致决定尽快打通东南之地,咱们也转江南漕运来解长安之难题。

    沿着商洛故道南下,可以到达大唐的东南各地,山南东道联系着吴越,江淮,荆湘,黔中等地的交通往来,拿下山南东道不仅给了自己一个打开东南粮仓的机会,也给长安城多了一个战略纵深之地。

    而邓州位于山南东道的治所襄州北面,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此处地控荆襄,境内航运顺畅,湍河经新野汇白河入汉水再通长江,沿着平缓的水道南下,就可以直抵长江。

    拿下邓州就为进窥东南提供了可能,只要东南的粮草得以沿着水道而上,长安城就守得住,长安城在齐军手中,唐帝就永远回不来,那么天下就会慢慢稳下来,此刻远在西蜀避难的唐帝被灭掉也成为了迟早的事情。

    大齐朝廷对此番东南开拓寄予了厚望,能否在邓州打开一个新的局面,成为了黄巢等人的一个期盼的结果。

    此刻朱温正领着精锐步兵快速地向邓州进发,沿途商洛、新城等地纷纷告急示警,邓州城顿时风声鹤唳起来。

    邓州的刺史名叫赵戎,其迅速地向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汇报,老大,快来救我!作为南面行营招讨使的刘巨容此刻却并没有主动出击,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只是令人加强了襄州城的守卫。

    刘巨容此刻正躲在屋子里面,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个老头,只见其不停地勾兑着药水,在翻滚的汤水中不停地加注着,很快放置在水中的铁器上面竟然泛出了一层淡淡的黄色。

    这个老头从扬州过来,之前是高骈的人,也是一个神仙级的人物,但是在吕大仙(用之)的唯我独尊的影响之下,其被不停地打击排斥,最后只得逃至西面来避祸。

    这个老头有一个非常拉风的绝招,那就是点金术,这可是个相当强悍的本领,以至于刘巨容一见到他,甚至连邓州城危在旦夕都不管了,拉着其立即进了屋子里面演练了起来。

    刘巨容看着慢慢变成澄黄的铁器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真是个好东西,刘巨笑着说道,这下子山南东道军费也就不愁了。

    刘巨容觉得自己这次留下此人真是赚大了,点金术这个诡法真是神乎其神,福兮祸所伏,刘巨容此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也正是从这一天起,其为自己的命运埋下了个大大的祸根。

    志得意满的刘巨容哪里知道,此刻的邓州的城上正经历着如何惨绝人寰的白刃搏杀。

    赵戎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了,但其性格却很倔强,虽然没有看到山南东道援军的影子,但是不代表咱们就要投降啊!在赵戎的指挥下,滚木、擂石纷纷运到了城头,誓死要与邓州共存亡。

    黑压压的军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邓州城头上的军队们看着数万的进攻方,头皮有些发麻,自己这里面的守军合起来也才不过千余人,如何守得住这个邓州城呢?

    以命换命,邓州城内的守军此刻已经不奢求存活了,他们拿出了自己携身最喜爱的刀剑,准备在这最后的城防中杀个痛快。

    箭雨过后,城头上的人们开始投掷滚木和擂石,大量的重物坠落下来,将刚刚掉下来还未来得爬起来的兵士们砸得立时毙命。

    朱温身先士卒,其领着部将们一起合力进攻西门,西门城防薄弱,是四面之地中最容易失守的地方。

    红色的大门被推开,人们争先恐后地逃跑着,邓州城内的守军也正被城上的士兵砍杀着,惨叫声、呼救声传遍了整个地区,邓州城失陷了!

    面对着邓州沦陷的事实,赵戎决定逃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现实当中,逃跑其实也是个技术活,首先要有速度,撒开腿就是一顿溜,敌人追不上的可能性很大。

    然后就是要找到最近的道路,最好还是敌人不知道的。

    赵戎第一项就不过关,还没跑出城,朱温的部下就将其捉了起来,在沦陷了的邓州城内,赵戎只能无奈地接受这命运残酷的捉弄。

    攻陷了邓州以后,朱温尝试着按照朝廷的意愿进攻襄州,刘巨容的反应那是相当的大,老子没找你麻烦就不错了,你还来惹毛我?

    留下了数百个兵士们的尸体,朱温仓皇地撤回了邓州,看来继续南下的可能性不大了,朱温一面向朝廷汇报着,一面请求朝廷继续增援,因为其得到最新消息,忠武军方面杨复光正领着军队向自己这边靠拢,而襄州的刘巨容也缓过神来,准备出兵歼灭朱温所部。

    面对着两方面的夹击态势,朱温有些心虚,老大我有点吃力,能不能再派些援兵来啊,我快顶不住了!

    当长安城内收到了朱温攻陷邓州的消息后不久就收到了其告急的信息,黄巢看后将其放置到了一边,增援?朝廷现在也是一个兵卒都没有多余的了,各地来勤王的军队将长安城绕了个水泄不通,而看着日益增多的唐军,齐国上下一片恐慌,要决战了吗?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大战即将在长安城内开始,这座辉煌的城市,最终也逐渐毁弃在了战火之中。

    (本章完)

第152章 远方的来信() 
春日草长,三月的代北虽然依旧寒凉,但大片大片的绿意已经萌发出地表,广垠的漠北已经能感受到一股蓬勃待发的生机。

    “哒哒哒”一身劲服的玄衣骑兵急策着健马穿梭在原野坡地之间,经过川河水滨之时惊起了大片大片的水鸟,大量的鸟儿们掠着水面“扑扑啦啦”地飞起,盘旋遮盖了半个天空。

    逐水草而居,一直是牧民们的传统,九曲河边,聚集了大片大片的毡帐,一望而去,仿佛散落在河岸两侧的砾石一般,这里是漠南鞑靼人的部落群,大小部落汇集在这里,一起抵抗并捱过了寒冬的考验。

    李克用走出了自己的毡帐,踱步到了高坡之上,手搭凉棚向着南方望去,在落日余晖中,他看到了那位正驰行归来的骑士。

    此行一路上日夜不歇,这名报信骑士的眼上已经结了疮伤,他骑行至李克用的跟前,勒紧马头,然后翻身滚鞍下马,走到其跟前半膝跪下,“大帅,南面的信!”

    虽然李克用被朝廷驱逐出河东、云蔚之地,但他一直还是以大同节度使自居,因此部下也都还称之为节帅。

    李克用拿起这封带有体温的书信,慢慢打开,这封信是叔父****金写来的,里面的内容与之前所谈的大事有关,自打****金选择投降朝廷后,便一直私下与李克用等人联系,并想法设法向朝廷求情开脱这批逃亡大漠的沙托人,朝廷之前一直不松口,饶了沙陀可以,将李国昌、李克用等人交出来,否则不用再谈,事情一直僵着,直到黄巢攻陷了长安,才最终出现了转机。

    瞿稹、****金这两位演双簧将这位代北起军史陈景思给忽悠着回到了代北,两人协助陈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