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歌之五代-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廷凑本是回鹘的阿布思族人,世代隶属安东都护府。他的曾祖父名叫五哥之,事奉李宝臣父子。王武俊将他收为养子,因其勇猛善战,王武俊很看重他。由于积累军功授任左武卫将军同正,死后追赠越州都督。祖父末怛活,追赠左散骑常侍。父亲王升朝,追赠礼部尚书。皆因王廷凑显贵而获得追赠典礼。祖父和父亲两代为王氏骑将,屡屡升迁。
王廷凑沉稳勇毅少言语,果敢而有决断,最初担任王承元的衙内兵马使。当初,王承元上禀朝旨,田弘正统率成德军,国家赏钱一百万贯,度支署的运输车不按时抵达,军队情绪不满,王廷凑屡次挑出细小事故,激怒军心。
恰逢田弘正以魏州兵二千人为衙门亲军,左右皆有防备无机可乘。
长庆元年六月,魏州军返归本镇。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夜间,王廷凑便集结衙兵在府署外呐喊鼓噪,天快亮时,将田弘正和他的将吏、家属三百余人全都杀死。
王廷凑自称节度使留后、知兵马使,将吏们逼迫监军宋惟澄上表章奏请授王廷凑节钺。唐穆宗李恒发怒,下诏征召邻道之军,并以河东节度使裴度充任幽、镇两道招抚使,任命田弘正之子泾原节度使田布替代李酝为魏博节度使,命他率领魏州军进讨王廷凑。同时任命王承宗旧部深州刺史牛元翼为成德军节度使,下诏悬赏王廷凑首级,同月,镇州大将王位等人密谋诛杀王廷凑之事泄露,因此事牵连被处死的有二千多人。
当时幽州节度使朱克融囚禁张弘靖,成德节度使王廷凑杀害田弘正,相互勾结造反,谋划抗拒王命。
两镇合力反叛,若要讨伐翦除他们恐怕朝廷兵力难以接应,唐帝诏令朝臣们商议是否可行。〃
第453章 成德往事四()
东川节度使王涯献上奏状说:“幽、镇两州,悖乱天纲,辜负圣上培育的厚德,放纵虎狼一般的恶心。囚禁朝廷重臣,残害元戎老帅,流毒于州府郡邑,祸及于宾客僚属。凡是有情之人,谁不痛恨?臣以为国家依靠文德生存发展,继而建树武功,远方无不拜服,近处无不安宁,这两处地方,却敢悖逆天理。臣私下料想诏书早晨下达,诸镇之军晚上就会驱驰效命,以勇猛善战的问罪之师,对付猖狂失节的盗寇,犹如翻倒大山压碎鸟卵,倾泻海水浇灭荧火一般,双方力量悬殊,这样说毫不过分。但常山、蓟郡,如虞虢相依,同时兴兵,恐怕耗费财力。罪有轻重,事有先后,譬如攻坚一样,应从容易的开始。比如听说朱克融在范阳发难,是一时所为,并非蓄谋已久,有迹象可以查验;王廷凑在镇州作乱,却完全不是偶然,他早就在辖区内煽动,驻兵边境抗拒朝廷。既然如此,则幽州、蓟州的将士,可向他们表示从宽处理;镇州、冀州的军队,可对他们先行讨伐。何况王廷凑品行卑劣,没有承继父祖的资质;成德军同朝廷分离,并加重胁迫的局势。如今派遣魏博道一心想复仇的部众,昭义军希望扫尽敌寇的师旅,参以晋阳的兵卒,辅以沧德之将士,成犄角之势而推进,真如高屋建瓴一般。将城中之敌杀尽,然后向北挺进燕地,就朝廷而言不为失信,对于军事形势确实是获得机宜,臣之愚忠,尽献于此。臣又闻听用兵如格斗,先扼住对方咽喉。现在瀛啵⒁锥ǎ橇皆粞屎怼H肥涤υ擞萌ㄍ芍乇兀沽皆舯舜思渖啦荒芑ブ涞尴犊扇耄欢汕泊缶冉爰街荨⒄灾荩缓蟮执锞辏馐且痪俪晒ν蛭抟皇У男问啤!
于是朝廷命易定节度使封锁边境以抗击朱克融,诸军从三面进讨。
起初,命沧德节度使乌重胤独当一面,乌重胤是一员老将,知道不可冒进,行动比较迟缓,朝廷便以杜叔良替代乌重胤。
杜叔良有宦官做后盾,向唐穆宗辞行那天,口出大言说:“贼兵不值得一破。“当时王廷凑聚集幽州、蓟州的军队围攻深州,云梯冲车密集如云,牛元翼环城拒守。
十一月,杜叔良被贼军击败,将士全被俘获,仅他本人脱逃,于是命德州王日简代替他。裴度率军驻扎在承天军,诸将被贼军挫败,深州危急,于是任命凤翔节度使李光颜为忠武节度使,兼深冀节度使,以救援深州,依例派宦官杨永和监督李光颜军。
唐朝自从唐宪宗剿除群盗,国库财源枯竭,唐穆宗即位后,对臣下的赏赐太过分,等到幽州、镇州叛乱同时发生,又有名目繁多的征收,国家财力竭尽。当时各镇军队共十五万多人,才离其辖境,便仰赖朝廷开支军饷,设置南北供军院。大军深入贼境后,运输艰难阻滞,粮草供应不上,诸军大多轮番砍柴。不久度支署转运粮草的六百辆车,全部被王廷凑拦截俘获,军粮更加困难。
贼军围困深州数重,即使李光颜这样的杰出将领,也无法施展他的谋略。那些运往供军院的布帛衣服,往往还未到院里,在途中便被各军强行夺去,而孤军深入敌境作战的部队,全都没有供给。加上每支军队中都派有一名宦官做监军,尽挑选骁勇健壮的士兵保卫自己,瘦弱怯懦的上阵作战,因此大多奔逃败北。
而王廷凑、朱克融的军队不过一万余人,之所以能抗击十五万官军,实在是因为官军指挥不统一,轻视敌人和只图于己有利的缘故。
宰相崔佑甫不懂军事,拘泥于常规而不知变通,以致使河朔再次失陷。既然没有办法,便计议罢兵而赦免王廷凑。
长庆二年正月,魏博府牙将史宪诚引诱兵卒谋反,田布不能制止,他的部属在南宫自行溃败。
二月,朝廷降诏赦免王廷凑,并授以检校右散骑常侍、镇州大都督府长史、万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等州观察使等职,任命牛元翼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派遣兵部侍郎韩愈至镇州宣旨慰问王廷凑,并派宦官携带敕令进入深州,监督牛元翼赴任。
面对朝廷军队失利的结局,万般无奈的朝廷只好默默认清了现状。
不久,一纸诏书传出大明宫外,直抵镇州城内,朝廷正式任命王廷凑为检校右散骑常侍、镇州大都督府长史、成德节度使、镇冀深赵等州观察使等职。
既然暂时奈何不了你,那就给你个节度使之职吧,你就不要再闹腾了,朝廷忍气吞声地想着,承认了王廷凑的地位之后,至少可以避免一场战争吧,虽然确实有些对不住田弘正一家,唉,委屈就委屈点吧,田弘正,委屈你了,唐帝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他哪里知道,此番自己的想法是真的大错特错了。
王廷凑虽然受命,却不解除对深州的围困,招抚使裴度致书幽州、镇州,以君臣大义责备王廷凑合朱克融,朱克融解围而去,王廷凑也退兵。
朝廷想让他们秉承朝命,加授朱克融检校工部尚书。三月,牛元翼率十余名骑手从深州突围赴京师,深州将校臧平献城投降,王廷凑指责他坚守城垣,杀死将吏一百八十余人。
五月,唐穆宗派宦官杨再昌到镇州,接取牛元翼家属及田弘正骸骨,王廷凑说:“田弘正的骸骨,不知在哪儿;牛元翼家属,请让我秋天再遣送。“
不久牛元翼去世,王廷凑将他的家人全都杀光,其残酷毒辣到如此地步。
自从获得宽赦之后,王廷凑便与朱克融、史宪诚彼此勾结,相互接应,一直图谋抗拒朝廷。
太和元年,沧州李全略去世,其子李同捷企图仿效河朔李惟岳之旧例,请求替代父职。
唐文宗授予李同捷兖海节度使,李同捷不奉诏命,盘据州郡策划反叛,用珍玩、宝器、钱财、妓女、子弟交结王廷凑及幽州李载义。
这时李载义刚刚替代朱克融,为了表示忠诚顺从,将李同捷所送礼物全部交给朝廷,唐文宗下诏征召幽、魏、徐、兖诸州军队进讨。
而面对朝廷征讨沧州的命令,成德王廷凑却出兵骚扰魏州北境,以援助李同捷。
(本章完)
第454章 成德往事五()
王廷凑这么高调的和朝廷作对,那么朝廷自然也不可能一再忍气吞声,毕竟陇西李氏还是非常有血性的。
大和二年,朝廷下诏拒绝成德军节度使王廷凑进奉,如此一来,君臣之间的脸面再次公然撕破,天下目光又一次聚集到了成德军镇之上。
紧接着魏博将领丌志沼率行营兵卒叛乱,其领兵倒戈攻打魏州,朝廷诸军随即攻击丌志沼,朝廷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成德军节度使王廷凑见状,毫不犹豫地出兵接应丌志沼。
朝廷见到魏博节度使史宪诚的情况危急,便诏令义武军节度使李听将他击败,丌志沼失败之后,走投无路便投奔了成德军节度使王廷凑,王廷凑不顾朝廷的看法,再次收留了朝廷的罪犯,毅然站在了与朝廷的对立面上。
大和三年六月,沧州叛逆李同捷被诛,接着又发生了魏博军将何进滔发动兵变杀死了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何进滔趁机占据了魏州,自称留后,发表向朝廷讨要节钺。
朝廷此刻厌倦用兵,唐帝考虑到此时就算讨伐何进滔也不能成功,于是就授以何进滔魏博节度使。
八月,身体已经不行了的成德节度使王廷凑再也不愿逞强了,自己老了,就算再强也快要身死了,倘若自己死了之后,那么自己的儿子会怎样呢?
倘若三军不容自己的子嗣,那天下之大,唯一敢收留自己子嗣的也只有朝廷了,人老了,总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吧,王廷凑派使者赴朝恭恭敬敬地请罪,向朝廷承认了之前自己的错误,哀哀地请求朝廷赦免自己的罪过,朝廷此时也是被战争粘的焦头烂额,因此也就此赦免他,依前授予检校司徒、成德军节度使。
唐文宗太和八年,王廷凑病亡之后,三军推其子王元逵主军事,向朝廷请求任命。
朝廷于是任命王元逵为检校工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没有其父亲的那样的权谋,自知自己有多少水平,同时年幼的王元逵自幼跟随自己的父亲理事,亲眼看到了与朝廷作对之下的成德军镇的痛苦,因此王元逵上位之后,便一改其父的骄横跋扈,其对朝廷十分恭敬,贡赋不绝于道。
唐文宗开成二年,唐帝将寿安公主下嫁给何进滔,并加授其驸马都尉。
唐武宗会昌四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卒,其子刘稹未经请示便擅领军政,唐武宗震怒,朝廷命王元逵为泽潞北面招讨使,协同刘沔、王茂元一起攻讨刘稹,王元逵率军攻宣务栅,并在尧山击败刘稹,其以破刘稹功,加太傅、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二百户。
整个成德军镇在忠于朝廷的王元逵的治理之下,保持了稳定和平稳,一直维持到大中九年王元逵去世。
王元逵去世后,士兵支持其子王绍鼎继任。
唐宣宗同意王绍鼎为留后,同年稍后任他为节度使。
但王绍鼎这个人和其爷爷、父亲都不一样,他行为不端,喜好饮酒。士兵们因此感到十分失望,但还未来得及兵变,王绍鼎就在大中十一年患病去世。成德的军将们便推举王绍鼎的弟弟王绍懿继承节度使。
唐宣宗对此予以认可。
成德军节度使王绍鼎去世后,军队推举其弟弟王绍懿为留后,唐宣宗便以昭王李汭为镇州大都督、成德军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检校右散骑常侍、镇府左司马、知府事、兼御史中丞,王绍懿本官充成德军节度、观察留后,仍赐紫金鱼袋。寻正授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累加检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太原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又加检校司空。
成德军节度使王绍懿对成德镇的治理简单而宽大,军民对他都很满意,因此这一时期成德军镇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咸通七年,成德军节度使王绍懿染病,逐渐不起。
临终前,王绍懿召来王绍鼎的嫡长子王景崇,沉声对他说:“我兄长认为你年轻,所以把军队的指挥权和成德镇的管辖权都交给我。绍鼎,你现在成年了,如今我要把权力交还给你。你要努力工作,忠于朝廷,和邻镇和睦相处,别毁了兄长的遗产,这就是你的功劳了。”说完王绍懿就死了。
成德军监军当时就在旁边,其向皇帝上奏,皇帝允许了,就任命王景崇为忠武将军、守左金吾卫将军同正、检校右散骑常侍,成德军节度观察留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不久,王景崇正式任成德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
咸通十年王景崇因为平定庞勋叛乱,进爵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封赵国公。
乾符五年王景崇进封常山王、检校太傅。
中和三年王景崇逝世,享年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