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百年歌之五代 >

第180章

百年歌之五代-第180章

小说: 百年歌之五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藓Τ⒋蟪嫉氖虑榛拐婷挥谐鱿止蕉际且幻嫠撼兑幻嬗旨Φ乜酥谱抛约旱乃魉蝗ゴザ浩屏称さ牡紫摺

    “皇上,您看。”田令孜将这个奏呈小心翼翼地递上,田令孜得知了王铎的遇害,欣喜之余也感到了一丝淡淡的失落,毕竟一起曾经共事了那么久,如今故人顿时作古,确实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贼子如此猖狂,发文严令魏博查明此事,如果朝廷大臣身亡不闻不问,朝廷如何自置?”唐帝厉声说道。

    田令孜看了看年轻的唐帝,摇了摇头,这位年轻的唐帝还是没有看清现状啊,唐庭在之前都奈何不了这些藩镇,如今又能怎样,但事情涉及朝廷脸面,也只能派出使臣前去魏博协助调查和催促查明原因了。

    还没过多久,魏博的消息传来了,唐帝拿着乐彦祯的奏表,鼻子都气歪了,“这个乐彦祯欺朕是个小儿吗?什么盗贼戕害,他魏博有那么厉害的盗贼,能够杀戮千人护卫。”唐帝愤愤地说。

    “陛下,既然魏博上面说已经查明了,就是给出了一个交代,咱们令其尽速办案即可。”田令孜咳嗽了声,缓缓说道。

    “你也信他们的诳语?”唐帝冷冷地问道。

    “老臣当然不信,但又有什么法子呢?”田令孜无奈地说着,“自打玄宗开始,河朔之地就不服中央,如今朝廷又遭受黄巢之乱,元气大伤,如何去强迫魏博就范呢?”田令孜很无奈地说着,看着年轻的唐帝。

    “这……”唐帝一口气憋着硬是下不去,但也没有办法,他知道田令孜说的是事实,但身为九五至尊,确实有些咽不下这口气。

    “就这样得了?”唐帝问道。

    “咱们即将还京,往后可以徐徐图之。”田令孜安慰唐帝道。

    “又是一个徐徐图之,一百来年了,各个先帝都努力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一点消长迹象,倒是咱们朝廷,越来越暗弱了。”唐帝失落地喃喃道。

    “陛下不必忧虑,待还京后,咱们蓄积军马,强壮禁军,还是有希望的。”田令孜轻声地说道。

    “唉,但愿吧。”唐帝长叹了口气,慢慢说道。

    “开春了,尽速准备回銮吧。”唐帝望着东面的大明宫方向说道。

    “遵旨令。”田令孜低头说道,“王徽已派人回禀,京师府邸和大明宫受损之所现都已修复完毕,陛下再次临京,京师也算是恢复到可以迎见天子的模样了。”

    “天子,天子。”唐帝看着眼前的田令孜喃喃说道,“有像朕这样的天子吗?”

    田令孜听到唐帝幽幽的发问,不敢接腔,只好低头看着脚下的阶石,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

    宣武镇,汴梁城内的朱温也收到了魏博军镇和沧景军镇的来文,两镇的发文完全不一样,沧景镇指责魏博军镇的边防军策划并袭杀了新任节度使王铎,而魏博军镇的辩驳是袭击王铎的势力是隐匿在高鸡泊许久的一群大匪贼,现已被逮捕全部就地正法了。

    朱温听完敬翔给自己读完的书文,眯上了眼睛,“这个事情说蹊跷也不蹊跷,王铎大人的护卫是昌义的精兵组成,千余人众,哪个匪患能这么强悍,袭杀这么多官兵,还能全歼?我看呐,沧景军镇所说要可信的多。”

    “不错,此番王铎遇袭也给朝廷敲响了一个警钟,河朔之地始终与朝廷离心离德,不可不防,而要想防御河朔,昭义是最好的选择,但如今昭义又被河东分为两个互相征伐,根本顾不上防御河朔,那么朝廷就要在剩余的藩镇中,挑选一个可靠的藩镇来扶植,让其担任起抵御和遏制河朔藩镇的职责。”敬翔指着文书侃侃说道。

    (本章完)

第362章 宣武军镇() 
    “哦?”朱温抬起了头,借着室内的幽幽烛火看着敬翔,他沉声问道,“那依你看朝廷会选择谁呢?”

    敬翔看着朱温,“扑哧”一声笑了,“如今的态势非常明朗,朝廷的中意人选还是是节帅您呐,否则朝廷也不会早先专门派人来加封您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沛郡侯了。”

    “哦?何以见得呢?”朱温本来就对之很是期待,如今敬翔很明确地告诉了自己朝廷的中意人选就是自己,朱温自然更是感兴趣地向前凑了凑,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势。

    “节帅您看,朝廷如今还京在即,长安百废待兴,现在这个时候对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稳呐,只要天下稳定,朝廷就有机会。如今在位的唐帝还年轻,上天留给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整合和调理之前失控的那些藩镇们,黄巢兵乱之后,京城遭受兵燹残破不堪,长安平歇尚需要时日,关东的藩镇们如今又不安稳,潼关以东的地方又被秦宗权搅得一塌糊涂,汝、洛、怀、孟、唐、邓、许、郑数千里之地,殆绝人烟,周边藩镇们不是被歼灭就是投降敌寇,只有咱们宣武军镇独树一帜,虽然百般困难,却依然坚毅不倒,这在朝廷的眼中是很重要的。朝廷如今只能自己设法稳固关中,而关东之地又与朝廷性命攸关,朝廷无力把控,那就需要一个可靠而忠诚的大臣来做这件事情,之前朝廷派遣王铎老大人任义昌节度使,虽然有权力排挤之说,但也不排除是朝廷的良苦用心,想让王铎在中原之地整合群雄,稳住关东的局面,如今王铎身死,秦宗权势力依然嚣张,河东李克用冒着违抗朝廷之令,又和昭义之军征伐不歇,放眼整个关东之地,唯独我宣武军镇做的,才是朝廷想要我们做的,也是朝廷乐于看到我们做的,您说朝廷对你不中意的话,还能对谁中意呢?”

    朱温看着敬翔,点了点头,“其实咱们也没有多少想法,宣武之地靠近汝蔡,又与秦宗权地境相接,如今秦宗权发疯了,想吃掉咱们,说不得,咱们也只能拼命反抗了。”朱温感慨地说道。

    “嗯,反抗是肯定要反抗,但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不仅要活,而且要抓住机会反吃掉秦宗权,利用朝廷对我们的支持,扩充宣武军镇的实力,最好是能够争取到朝廷对秦宗权方面的征讨节钺,总制一方面,这就可以获得与邻近藩镇们的谈话地步了,不至于总是低三下四地去求援,而是去命令这些藩镇来援助我们,朝廷虽然暗弱,但朝廷还没有倒,天下就还是大唐的天下,纵使别的藩镇不情愿,也不敢明着做出对我们不利的行为。”敬翔对朱温分析道。

    “嗯,确实如此,本镇之前倒没有想到这一层,如今看来,却是是这样啊。”朱温看着敬翔问道,“该如何向朝廷讨要招讨之职呢?”

    ???“此事只可走朝廷内的勋贵权臣们的门子,如今田令孜当权,朝廷大事都由此人节制,不如派人前去朝廷内游说田令孜,则此事必成。”敬翔想了想对朱温说道。

    ???“明日派李振前去京师之内,多带银宝,打通朝廷内的关节,只要对节镇有利,一应所需,都会满足他,就让李振在长安呆上一段时间吧。”朱温想了想,李振是最合适的人选,其熟悉官场的事物,同时为人机警,做事果断,虽然对作战不在行,但是对于官场之内的事物甚是圆熟,朱温下了一道节令,让人带去传令给李振。

    李振是一清早还未出门就接到了朱温要自己去长安的节令,传令人骑着马在自己的门口下来,自打敬翔来了之后,李振门前的来访官吏们就少了很多,大家都传着李振失宠的消息,大家都争抢着前去拜访敬翔府宅,去烧一烧这位还没有起身的谋臣的冷炕,无奈敬翔的宅府大门整日关闭着,只有下人们出入的角门闪着缝隙,但一条大狗整天拴在院内,让一些探头探脑之辈吓得不敢冒进。

    李振看着这封手令,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自己去军府度支院内去挂单领银两入京打通各个关节,李振虽然圆熟官场,但一直觉得这种官场之争属于末技,自己还是希望在这大争之世立下些许战功勋劳,才不枉自己一身的才华本领。

    自从敬翔入幕节镇之后,李振就感到了一丝失落,以前朱温的那种恭敬地神态渐渐变得冷淡,变成了一种纯粹上下尊卑的隶属关系,自己的数次慷慨陈述上表,都被朱温轻描淡写地一句“知道了。”敷衍了事,李振有些失望,但已经投入宣武军府之内,不能再叛出了,李振看了看天空,长长叹息了一声。

    朱温心狠手辣,前些日子一个叫刘青山的幕友因为不看好朱温的宣武镇,加之武宁军节度使时溥派出的使臣对之许下重金诱惑,刘青山便躲在武宁军使团的队伍里出了汴梁城,投奔武宁军了。

    结果朱温知道后,连夜派人追上了武宁军使团队伍,这些人埋伏在使团必经的山林官道两侧,一直静静地等待着刘青山等人的到来。

    刘青山还以为自己逃出了汴州城后便逃出了生天,在路上和武宁军的使臣两人谈笑风生,大肆感慨在宣武军镇的种种不如意,以及得以遇见明主赏识的兴奋。

    “嗤!”一声破空利箭腾地飞出,在大家目瞪口呆之中,一支狼箭刺穿了刘青山的脖颈,箭势将之带着跌落下马背,刘青山捂着汩汩喷血的脖颈,惊恐的无以复加,“什么人!”使臣等护卫们拔出了兵刃,环卫在刘青山附近,但听见道路两旁林风呼啸,却看不到半分人影迹象。

    “刘青山?刘青山!”武宁军使臣使劲地摇晃着倒地的刘青山,此刻的刘青山已经没有了进气,他翻白的眼睛如同一条死鱼白肚一般,惨白而没有半分生机。

    因为是诱拐宣武军幕臣在前,吃了大亏的武宁军使团没有再耽搁和纠缠,黯然地顺着东去的官道回到了武宁军军阵,而此事虽然隐秘,却还是最终不胫而走,整个宣武军镇内的离心之辈,也为之惊叹,纷纷收起了那份不安的心。

    (本章完)

第363章 朱友文() 
    李振策马沿着坊街向东,东面靠着城墙的一整片大的坊市便是宣武军镇的度支院,这里存放着整个宣武军镇的粮秣和用度所需,因为西侧和南侧要面对秦宗权的侵扰,东北面的坊市就显得非常安全,整个宣武军镇的粮秣因此也没有受到任何波及。

    李振策马行进到度支院前一箭之地下马徐行,度支院门口是两个硕大的红色竖木简牌,每个牌子上面都写着一行大字。

    “聚财为镇,取豪有分。”

    “用度以简,抚军养民。”

    黑漆大院门的两侧侍立着二十名手持长戟的军汉,一个个警惕地看着周遭的情况,李振知道,这里是军镇重地,因此坊街两旁的房舍里面驻扎着满满的军士们,以备非常,在院内的廊舍之内还有一支百余人的军队,用来防备走水所建。

    “止步。”度支院门口的兵士们大声地喝斥道。

    “哦,”李振这才发现,自己因为想事情一时走了神,竟然不知不觉地已走到了院子门口。

    “劳烦通报,参军郎李振奉节帅手令前来。”

    “且稍后。”出列的军士拿过了李振的手令之后,仔细检查一番,然后便冷冷地抛下一句等着,转身进入了院内。

    李振摇了摇头,这也难怪,凡事来度支院的,大都是有求于院内,不是来领物料就是来求支俸的,哪个敢跟他们使气闹翻,大家的客气也惯就了这帮子兵士们,让他们说话做事都不自觉地带着一股子高傲的气息,仿佛谁都是要求着自己似的。

    “李大人,支使有请。”很快,刚才那位进去的兵士跑了出来,对李振毕恭毕敬地说道,态度大变,想来必是支使有所交代。

    “有劳了。”李振点了点头,便迈步走进了度支院,早有兵士将其坐骑牵到了一旁安置。

    李振缓步走入了度支院内,他沿着院内的石阶板一直向里走去,李振来过好几次这里,对此处比较熟悉,因此也不需要人引导就直接走了进去。

    穿过一个偏院,在一处东侧书房内,李振见到了这位宣武军镇的度支使——朱友文,他正伏案检看着军镇的出账,一时间没看到李振的进来。

    “朱大人真是勤勉啊,这一大早就开始处理政务了,”李振站在下首,微微一笑,轻声打断了朱友文。

    朱友文闻声抬起头来,一看是李振便笑着起身说道,“兴绪,刚才门上说你来,我想着这府苑虽说不大,但到我这里还有段时间,便翻看了几页书帐,没想到竟然沉了进去,没有出迎,你不要见怪啊。”朱友文下了坐榻,一直走到李振面前,唏嘘道。

    “不敢不敢,”李振忙躬身谢道,“朱大人勤勉精励,不仅节帅夸赞,咱们宣武镇上下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振对朱友文十分恭敬,不仅仅是其度支使身份贵重,更是因为这个朱友文的另一个身份,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