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警界 >

第113章

警界-第113章

小说: 警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良点点头,突然问:“受害者有没有看到罪犯是从哪里逃离的?”陆良觉得他从哪里逃离的,应该就是从哪里进来的。

    小郑摇摇头,说:“罪犯很狡猾,逃离之前把受害人反绑起来,堵住耳朵嘴巴,又用被子蒙住她的头。由于看不见听不到,她都不清楚罪犯是从哪里出去的。同宿舍的人反映,第二天早晨回来时,发现门没有锁,应该是从门那里出去的。”

    第三个案发点是一个小区里,受害人住最高的十五层,晚上回来坐电梯,刚从电梯间出来,就被罪犯从后面捂住嘴用刀逼着拖入消防楼梯后,遭到强奸,事发后由于担心她喊叫,罪犯残忍地将其杀死。

    第四起是在河边,受害者与男友约会时发生争吵,独自一人回家,罪犯实施犯罪后逃离。

    第五起在宁海师范学院,一女生因减肥,晚自习后在操场跑步,被侵害。

    看完这五个现场的,回到支队,已经是晚上。办公室里人都在,陆良就独自一人躲在宿舍里,像过电影一样,反复回忆着白天看到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天一早,众人刚在办公室坐定,黄文宁走了进来,说:“等一下徐支队要听案情汇报,大家想一想怎么发言。”说完,又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徐宏端着一杯茶走了进来,黄文宁跟在后面。徐宏在最靠门的办公桌前坐下,黄文宁坐在他对而的桌子旁。

    徐宏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说:“案子发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我想坐下来,听一听同志们对案情的分析,以及下一步的开展工作的思路,黄大队长,你先说一下吧。”

    徐宏的表情很凝重,也没有多余的话语,办公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沉闷起来。

    黄文宁翻了一下笔记本,说:“这个案子有些棘手,第一,罪犯在现场留下的痕迹很少,我们没有提到了他的指纹,只提取到留在受害者体内的**,已经做了dna鉴定。由于他做案时都是从背后下手,不与受害人正面接触,目前没有更多关于他的外貌特征,几个受害人只是反应他比较瘦,有力气,还有就是有狐臭。这一点我们很难排查,针对他有狐臭这一点,我们去了市里所有医治狐臭的医院,找到五年内所有接受治疗人员的信息,与罪犯dna做了比对,没有发现相符的人员。另外把近期刑释人员的dna也做了比对,同样,没有结果。对此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罪犯没有前科,也没有去医院做过相关治疗。不做治疗的原因有三种,一是经济能力不足以让其考虑去掉身体的这个问题,二是对这个问题不认为有太大的影响,第三,不抱希望。从这三点分析,认为罪犯应该是社会层次不高,收入较低的人,对自身的形象不太注意,其生活环境应该是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目前我们已经通知全市基层派出所,对具有以上特点的人进行重点排查,但由于涉及人群太多,环境也复杂,反馈回来的信息不理想,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听到这里,徐宏默默地点了点头。

    黄文宁接着说:“第二,从案发地点分析,其选择性没有共性,偶然性比较大,有学校,有偏僻的地方,有公园。从分布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圈定在这样一个范围。”

    说完,他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着的一张宁海市地图前,很潇洒地用红色钢笔划了一个圈,说:“主要集中在我市东部,西起中心公园,东到开发区,南到宁河,北到学院路这一区域,五起案子,全部发生在这一区域内,罪犯应该居住在这一区域内或周边。我们已经布置了这一区域内的刑侦大队,调取范围内监控录像,发现案发时周围可疑人员,进行比对。以上区域发现共同的嫌疑人,那么,就可以基本锁定对象。目前我们把重点放在这一块,每个大队专门有专案组的同志在组织协助他们搞这项工作。”

    徐宏又默默地点了头。

    黄文宁回到办公桌前坐下,继续说:“第三,受害者的身份没有共性,说明罪犯做案并不针对某一种人群,很难分析他的犯罪心理。但罪犯敢于选择人群密度比较高的居民楼、学校、纺织厂作案,并且作案密度比较高,说明他比较嚣张,并不是很惧怕警方的力量,可以说他胆大心细,我们认为,近期他还会作案。针对这一点,我们已经在高危地段布置了警力,一是防止发案,再者也希望能有所收获。”

    说完这些,黄文宁脸有有些许的得意,很明显,他对自己的这些分析很满意。

    徐宏问:“还有其它需要补充的么?”

    黄文宁说:“我还有一点考虑,就是为了尽量缩小案子在社会面上的负面影响,除了要加大破案力度,还要注意保密,尽量封锁消息,不要造成恐慌,稳定人心是非常必要的。我决定下一步还要加大重点地区的警力和巡查力度,争取杜绝再有新案件发生”。

    徐宏说:“从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下一步的工作就要就是看监控,来确定人。那么我问你,现在你圈定的这个区域内摄像头覆盖率有多高?”

    黄文宁有些犹豫,说:“我市是从去年开始才陆续在全市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安装携眷,但由于经费问题,以及有关领导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差距,所以摄像头装得不多。”

    徐宏有些不耐烦,拧着眉毛问:“我不问你这些,你问你覆盖率是多少,你给我个数字就行。”

    黄文宁说:“百分三十不到吧。”

    徐宏听了神色更加凝重,说:“这么说来,依靠监控来锁定罪犯的可能性还是很小。”

    黄文宁点了点头,很肯定地说:“但是我们没有别的办法”。

三、老手() 
徐宏没再继续问黄文宁,扫视了一上全场,立马在场的人感受到那双眼睛里含着的威严与压力,身上的厌倦立马抛到了九宵云外,全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徐宏问:“黄大队长说完了,你们在座的各位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黄文宁把情况说得已经很清楚,大家也没有太好的思路,听到徐宏问话,一个个把头都低了下来,很显然,徐宏对目前的办案进步不满,所以谁也不想站起来说话,免得撞到枪口上,成为撒气筒。

    徐宏看大家都不出气,说:“这起案子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非常重视,应该说我们前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很辛苦,只是缺少重大突破。时间过了一个多月,我们时间不多了,同志们啊,支队班子的政治前途,宁海刑警的名声,全在各位的身上了。如果在限期内破不了案,我丢了这顶帽子事小,坏了刑警的名声事大啊。这件事是我市刑警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考验,破不了案,我们就阻碍了这个警种的发展,后人讲起这段历史,都会骂我们啊,我们就是宁海刑警的罪人,到时就算你我各位已经退休了,不在了,都会被人戳脊梁骨,所以拜托各位了。如果没有人补充,那就散会吧,大家继续努力。”

    徐宏正准备端着杯子离开,突然一个声音从办公室的最后面响起:“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

    听到这个声音,所有人都扭头往后面看去,只见站起来的是陆良。黄文宁有些意外,虽说以前他知道陆良破过枪案,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巧合,在他眼里,陆良只是刑警界的一个新兵,只是运气好了些。现在陆良站起来,让他感觉有些意外。意外的不光黄文宁一个,其余的人也都想听听陆良准备说些什么。

    看到陆良站起来,徐宏心里升起一丝希望,他总感觉陆良这个小伙子在办案上一定有过人之处,这也是他把陆良抽调回来的原因。

    他抽陆良回来还有另外一个考虑,那就是专门针对这个黄文宁的。这个黄文宁虽说表面上看起来对自己还算尊重,但他知道,他骨子里是看不起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军转干部的,更何况自己当初从事的是政治教育工作。他原来是高进的人,心里只服气高进,现在高进退了,他在自己手下,不得不低头而已。

    徐宏下决心要破这个案子,就是要在全体刑警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可刑侦支队办理任何一起大案要案都离不开黄文宁,他的工作能力目前来说如果他说自己在宁海属第二,没有人敢说是第一。徐宏一方面要用他,另一方面又希望有个忠于自己的人抗衡他,削减整个刑侦工作对他的过度依赖。当黄文宁不再是工作中离不开的人物,他如果有什么过分行为,自己就可以放手收拾他,而陆良,就是自己选中用来制衡黄文宁的人。

    徐宏鼓励陆良说:“你有什么话说,讲吧。”

    陆良在后面听黄文宁讲了前期工作和对案件的分析判断,认为黄文宁不亏是办理过大案子的,分析得头头是道,尤其是前期做的工作,非常细,也很必须,没有丰富的办案经验,是根本想不出来这些工作措施的。

    但经过昨晚的分析,他有了自己的判断,他不慌不忙地说:“专案组在黄科长的带领下,踏踏实实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值得佩服,黄科长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楚。但我有不同的观点,首先,黄大队用的都是刑侦常规的办案手法,但这个案子比较特殊,特殊的地方刚才黄科长讲了三点,我非常同意,另外我觉得这个案子还有一点特殊性,那就是时限性。我刚来专案组时黄科长跟我讲过,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限期三个月破案,如今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我们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容不得我们按部就班地做基础工作,我们必须使用非常规的办法来办理这个特殊的案件。”

    陆良这几句话正说到徐宏的心坎上,他不担心破不了案,这个案子一个月破不了还有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破不了,那就等一年。但目前他只有三个月的期限,他担心的是在期限内破不了案。什么刑警的发展,那都是说得好听,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刚刚坐稳了的位子,是不是能保得住。如果市委政府领导给的这个任务完成不了,市委领导怎么评价自己的领导能力?把全市的刑侦工作交给自己,他们又怎能放心?就算领导不计较,领导背后那些盯着自己这个位置的人怕是要风言风语了。

    陆良敢于挑战自己的权威,这让一向在刑侦支队顺风顺水惯了的黄文宁有些意外,像嘴里吃进去一根鱼刺,眼睛里吹进一粒飞砂样不舒服。对徐宏他可以做得到表面的尊重,他对陆良这个黄毛小子就没这么客气了。他冷冷地说:“不知道你有什么非常规的办法?”

    其余的人也有些意外,他们多年来习惯了黄文宁的权威,出了大事习惯于让黄文宁拿主意。这样一来,一方面大家干工作没有主动性,二来对黄文宁的颐指气使又有些自然的反感,所以现在看到年轻的陆良站起来反对黄文宁,心里反倒都希望他能说出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思路,这样就好比阴云密布的天上被捅开一个口子,大家也能呼吸点新鲜空气,所以,大家都望着陆良,看他到底有什么办法。

    面对众人的目光,陆良没有胆怯,他从未在黄文宁的影响下工作过,所以,根本不受他的影响,相反,上一次侦破枪案,增添了他的信心。

    陆良接着说:“还有一点我不同意黄科长,就是封锁消息。我认为案子出了这么几起,消息是封不住的,如果我们公安机关不站出来说明情况,老百姓更会猜测,到时各种谣言会越传越厉害。舆论需要引导,出了事情,我们以往的作法是捂着,光怕老百姓知道,我觉得我们应该转换思路了,要相信老百姓有正确判断形势的能力。另外,我们的警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在明处,他在暗处,单单靠警察的力量,那么大一个宁海市,那么多的死角,怎么能防得住?**说过,要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我觉得这句话用在破案上也很有借鉴意义,要靠广大群众自己的防范意识与措施才能真正降低再次发案的可能。出于以上两点考虑,我认为,我们不光不能封锁消息,反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采取报纸、电视、公告等多种方式告诉群众发生了什么,让全市人民增强防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陆良的话,黄文宁撇了撇嘴,心里说,缩小知情面,这是各级政府多年来处理突发事件的一惯作法,你倒好,要反其道而行之,书生意气,那还不是要乱了套。

    陆良不管他的反应,别人越是反对,他越是要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明白。

    陆良继续说:“我讲扩大宣传,还有另外一种考虑,就是主动出击,逼罪犯现身,让他按照我们的思路走。”

    陆良这个观点更是大胆新颖,现在看来罪犯就像海里的一根针,想找实在太难,如何逼他献身,大家都等着他说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