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纪-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商们已经开始在江南大肆收购粮食了,在万官人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在江南站住了阵脚,粮食收购价格只是比市场价稍高一些,对于一些小地主而言,他们没有信息没有渠道,粮食太多放在家里也会腐烂,所以许多都卖给了这些晋商。
但是对于一些大户人家而言,他们渠道广信息多,对这些来收购粮食的晋商都表现的嗤之以鼻,因为他们也都已经知道了北方大旱的事情,现在北方多地都是颗粒无收,不过许多人家中还有余粮,所以还能再熬一两个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必然会因为缺少粮食而乱起来,到时候,由不得朝廷不向他们这些南方的大户买粮。
所以这些大户们都没有chu shou粮食的打算,不过他们也不掺和晋商们的买粮行动,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若是自己也开始大肆买粮了,等到朝廷开始向他们买粮赈灾、粮食的价格涨上去之后,自己今后还怎么和他们相见接触呢?
杜勇烨一开始对江南出现的大肆买粮事件有些不解,这年头怎么还有人会想着囤积这么多的粮食?
(本章完)
第178章 混乱的情况()
后来经过杜则成的渠道,杜勇烨才知道了北方大旱的事情,他立即怂恿他父亲道:“父亲大人,此时正是你向皇帝表露忠心的时候,咱们何不趁机收购一些余粮?等到朝廷撑不住了,要向南方这里买粮之时,咱们再平价卖给他们。”
杜则成则是满脸苦笑道:“勇烨,你也知道,这买粮可是要花不少钱的,咱们怎么能和那些晋商相比?他们相互团结,又身怀巨款,咱们就算是想买粮恐怕也是买不着的。”
杜勇烨闻言立即接道:“父亲大人此言差矣,他们虽然身怀巨款,但是在这异乡,他们可不敢肆意妄为,否则以他们的财力,也不会非要拉万叔叔下水了,这说明他们对官府还是有些忌惮的,既然如此,咱们也开始收购粮食的话,他们就不敢肆意抬高价格了。”
杜则成听到他儿子杜勇烨的这一番分析之后,觉得这话也在理,不过最主要的事情还没有解决,那就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钱,府库里的银子杜则成是万万不敢动的,若是在朱厚照来江南之前,他还不那么小心,但是现在,他可不敢出现一丝的大意,因为哪怕是一丁点的小毛病,都有可能被人给参上一本,那自己这辈子可就完了。
杜勇烨沉吟一番后说道:“要不咱们找万叔叔商量商量,他手中有很多余钱,在江南他也没少见过皇上,因此他也肯定知道皇上的厉害之处,到时候父亲大人将利害关系给万叔叔讲明白,相比他肯定会拿捏的住这其中的轻重的。”
杜则成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他也不是犹豫之人,为了自己的前程,就算是因此求万官人一次又有何妨?
万官人来到杜府之后,杜则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请他来此的原因,同时将杜勇烨的说辞给照搬了出来。
万官人没想到晋商们来江南收粮居然掺杂着这么多的弯弯绕,果真如杜勇烨所预料的一般,他立即不假思索的答应了杜则成的请求,同意以自己的财力资助杜则成买粮。
至此,江南的粮价终于是有些难以控制了,这粮价既不是由晋商们所决定的,也不是有江南府衙所决定的,而是由市场规律所决定的,整个江南的粮价开始了飞涨。
又经过近半个月的收购,江南各户人家中,有能力拿出余粮出来售卖的,都已经卖的差不多了,这些晋商们这才罢手,经过统计,他们拿下了整个江南近九成的余粮,杜则成与万官人手中只有一成多点的粮食。
这江南买粮卖粮的风波很快传到了朱厚照的耳朵中,此时他已经快要回到京城了,闻听这个消息之后,心中对晋商们的行径有些愤怒,这些晋商可是收购了粮食就等着坐地起价了,大明虽然经过了弘治之治,国力增长了不少,但那是相较于和平年代而言的。
现如今朝廷边关经过了几番连战,再加上厉王的反叛和四川杨清之乱,国库已然是有些亏空之兆了,就连在支持江南火器制造局的建设问题上,朱厚照还是从自己的内帑之中拨出的那一万两银子。
越是靠近京城,流民越是多一些,这些流民全都害怕自己最终会饿死家中,所以许多都想着出来来谋个生路,但是也正是这些思想活泛的流民,加重了灾荒所造成的影响,本来现在还没有因灾荒而出现饿死人的事件呢,这些流民就开始四处逃荒了,给人以一种朝廷暮气的感觉。
据锦衣卫探知,还有许多流民盘踞在京城外郊,他们什么都不干,就等到夜黑之时,抢劫过路的路人,官府把他们逮进去也于事无补,因为很快就会有新的流民来取代他们的位置。
除此之外,贵州四川两地也出现了不少的造反现象,不过由于规模较小,大部分都已经被镇压了下去。
朱厚照心中明白,这是有些人想要趁机作乱,他们趁着贵州与四川刚刚平静,时局还不明晰,北方又出现大旱之机,都想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
朱厚照对这些人绝不姑息,他亲自下令给孙赋与王守仁,对于这类人务必绞杀殆尽,绝不可留。
毕竟后世李自成与张献忠等人,对于朱厚照而言,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这些其实对于平民而言,和他们的关系还不是很大,但是有一些山贼也开始作乱了,这些山贼对于平民而言才是最为致命的。
山贼作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此时作乱最方便,基本上全国各地都知道了北方大旱的情况了,他们不趁机干一把大的,那他们也就枉为山贼了。
一时间,整个大明似是都变得动荡了许多,给人一种心神不宁的感觉,朱厚照不敢再有丝毫耽搁,虽说许多事情都有内阁顶着,但是真出了什么意外,要的可是他朱厚照的命。
不过有一点还是令朱厚照感到欣慰的,据锦衣卫探知,有许多已经开始显现灾情的地方,注重乡谊的传统北方乡绅在灾荒之地,开始用他们自己的家财来组织家仆为流民灾民施粥赈灾了。
此举甚善,但是对于整个灾情而言,无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之事,赈灾之事还是需要朝廷出手才行。
对于北方大旱之事,最为高兴的莫不是那些在江南收购了大量粮食的晋商,恶魔,而事情也果真如那些晋商们所料想的那般,户部拨出了许多钱款,开始在全国各地买粮。
他们这些手中握有大量粮食的商人们,全都相视一笑,每天待在各自的府衙之内或者是出去寻欢作乐,只等着朝廷的官差找上他们,然后他们再以高价将自己囤积的粮食给收购了去。
万官人没想到朝廷真的到了那种要靠收购余粮来赈灾的地步了,他心中有些忐忑,这些晋商们之所以能够在江南买到那么多的粮食,和他的帮助脱不开关系,这些晋商们买了那么多的粮食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傻子都能看的出来。
(本章完)
第179章 下马威()
万官人觉得自己又做错了一件事情,所谓商场如战场,他在商场上能够如鱼得水,觉得做生意比在战场上打仗还要简单,但是在政事上,却是连一根敏感神经都没有。
此事也令万官人心头蒙上了一股阴影,在皇权面前,无论他多么有钱,都不可能从皇帝手中买回自己的性命,所以自此之后,对于无把握的事情,万官人再也不敢轻易出手了。
经历了近一个月时间的颠簸,朱厚照终于又回到了京城,他坐在龙车上,抬眼看向自己面前的正阳门,心中一时感慨万千,此时正阳门附近除了他身侧的这些卫队与锦衣卫等人之外,再无他人。
正阳门前地势开阔,他们这一行因此十分显眼,这也令刘健等人显得十分仓促,他们也没想到皇上居然一声不响的就回来了,因此他们全都急急忙忙的穿好了朝服,跑向了正阳门那里。
按照计划,他们是要在此给皇上一个下马威的,在他们这些朝中官员看来,皇帝就应该好好的待在京城,但是朱厚照的行为恰恰触犯了他们的想法,因此他们之前早就商量过了,等到皇上归来之时,定不能轻易饶过皇上的过错,这下马威不仅要给,还要给的理直气壮,让皇上知道自己的错误。
李东阳其实心中觉得有些不妥,但是他看到百官都是这个想法之后,他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七月,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但是这些文武百官依旧是打扮的整整齐齐的,朱厚照的龙车也是停在了正阳门前,因为华夏自古以来都是重视规矩礼节礼仪的国家,现如今皇帝御驾亲征归来,怎么可能就这般随意的回了皇宫呢?
朱厚照对这个仪式感到十分的不耐烦,因为此时天气真的很热,他身侧又有蚊子在飞来飞去,更平添了他许多烦恼。
等了大概有小半个时辰的样子,以刘健为首的文武百官,全部都整齐划一的来到了正阳门前。
朱厚照知道需要自己出面的时候到了,他从龙车中走了出来,站在了百官面前。
旁边一小黄门高声道:“百官迎驾!”
刘健等人顿时跪了下去,高呼道:“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脸上此时已经是热出了汗了,他拜了拜手,旁边的小黄门又高声喊道:“平身!”
大明来此的诸位大臣,全都起身看着朱厚照,由于天气的缘故,这些人脸上也都出满了汗水。
站在最前面的自是内阁首辅刘健,他为人老成持重,但是此时也显得有些焦躁了。
朱厚照明白他们的意图,自己一声不吭出去了那么久,他们定是拿此阵势来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但是他又不是被吓大的,怎么可能会被这阵仗给吓着,这些大臣们其实也有些后悔,毕竟要挟皇上可不是一个好办法,把皇上惹急了弄不好是要挨板子的。
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过了片刻,他们才知道,自己果真是低估了皇上的耐心和胆量了。
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很快就有一年老的官员倒了下去,不用说,这肯定是中暑了,李东阳一看朱厚照在正阳门前站定,也不说话,只是和他们这些百官对望,他就知道坏事了,皇上不吃他们这一套。
李东阳于是赶紧站了出来,扶住倒下的那人高声道:“皇上,宋大人中暑了,臣恳请皇上请御医来为其医治。”
朱厚照心中憋着笑意,他本来还想看一下这些官员们还能和自己犟多久,没想到这么快李东阳就先举白旗了。
他也就是顺着李东阳的话道:“众位爱卿,今日天热,没什么事情的话,大家就先回吧,如果大家有什么要议的事情,明日早朝之时再说也来得及。”
说着他就在小黄门的搀扶下,坐到了龙车之上,锦衣卫继续起行,载着朱厚照进了正阳门。
刘健在一侧问道:“李大人,你怎么这么快就认输了,皇上今后若是还这般不声不响的出了京城,到时候咱们可该怎么办?”
李东阳也不生气,他看着朱厚照离开的方向,对刘健说道:“刘阁老,刚刚皇上那阵势你又不是没看到,陛下一句话不说,就只身站在正阳门前,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的意思就是,咱们想要和他耗着,可以,但是想要借此威胁他,让他因此有所收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健一愣,觉得李东阳说的确实是有道理,他又问道:“那罪己诏的计划就这么泡汤了?”
李东阳苦笑道:“刘阁老,别再说什么罪己诏的计划了,皇上初登大宝,就能去往贵州评定厉王爷之乱,连杨清这个先皇都认同的总兵都被当今圣上给收拾了,刘阁老,你觉得皇上会是一个容易屈从的人吗?”
刘健此时也只得苦笑了,这结果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此时他旁边一个带着高帽的官员说道:“刘阁老,皇上都走远了,咱们还要待在这里吗?”
刘健心有不悦,他活了这么大了,伺候先皇也许久了,没想到最终朱厚照这么不给他面子,他不耐烦的摆手道:“散了吧,散了吧,今天这阵仗,算是白弄咯。”
众位大臣闻言,全都起身离开了正阳门,李东阳苦笑不已,虽然下马威这事失败了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他,但是实际上,李东阳心中明白,自己别说是起身在这里站着了,就是跪在这里一整天,估计当今圣上也不会屈服的。
李东阳命人将倒地的官员送到了大夫那里救治,随后与刘健,谢迁一道去了内阁那里。
在内阁坐定之后,李东阳端起了茶杯,品了一口,心中有些心绪不宁的感觉,他抬眼看向刘健,刘健正好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