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皇纪 >

第203章

明皇纪-第203章

小说: 明皇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闻韶和孔闻堪、孔闻直等人就这样被拖了下去,然后装入一网里,在使劲的挤压并凸出一块块肉厚,负责行刑的刽子手便喝了一口酒拿着自己的特制刀具开始在这三人的身上作业起来。

    很快,整个文庙内就传出孔闻韶等人的哀嚎声。

    商唯山等山0东官绅一个个面色惨白,也不敢去看前面的行刑画面。

    山0东的孔系势力算是被彻底铲除,商唯山揭露北宗孔门罪恶的檄文立即由各大报刊刊载了出去,由于商唯山本是衍圣公府里出来的官员,所以外界也不得不信此人的檄文。

    商唯山等人否认北宗孔门的正统性的文章,顿时引起一片舆论哗然,但也算是给这件事定了性。

    而随后,朱厚照钦封孔彦绳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官同从五品待遇,由于孔彦绳已经被北宗孔门迫害至死,其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及翰林院五经博士一职由其子继承,这也算是彻底承认了南宗的正统地位。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明白,衍圣公被取消而代之以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之职,是朱厚照在有意要降低儒家的超然独尊地位,同时这也意味着,孔系后人靠着自己是孔子之后想要享受特权将会彻底结束。

    孔系一倒,山0东的官绅一体纳粮也得以顺利推行,在此之后,其他官绅也不敢再违背阻拦陛下的意愿,全力配合巡抚黄宝在山0东进行官绅一体纳粮试点,这样山东也就成了继顺天府之后,又一官绅一体纳粮试点之地,同时也是朝廷进行公开官绅一体纳粮试点之地。

    而且,由于大量山0东地方官员在此次戡乱中被伏诛,如山0东布政使等高官被直接斩首,致使山0东中上层官僚出现权力真空,在皇帝陛下朱厚照的默许和支持下,黄宝开始大量提拔基层有实干才能的州县官员进入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如此一来山0东巡抚黄宝也少了许多掣肘,改革起来更为顺利。

    ……

    (本章完)

第415章 再下江南() 
    再加上,巡按御史则是由朱厚照亲自任命的翰林官担任,此人一直都是改革派,对陛下的改革也最为推崇,因此任命其为巡按御史也就使得山0东的改革更加便利,在朱厚照离开山0东不久,整个山0东的土地就开始了重新丈量。

    算了算时间,朱厚照在山0东地界滞留的时间也不短了,眼看着山0东的官绅一体纳粮改革进入了正轨,朱厚照也不好再逗留,在官绅一体纳粮开始进入攻坚阶段并面见了一众新的山0东地方官僚集体后,朱厚照就直接启程往南而去。

    此时南边的凤0阳一带的商税征收政策已经实施了有一段时间了。

    等朱厚照到达凤0阳地界时,就看见无数商船遮天蔽日般停泊在凤0阳城外,朱厚照对于凤0阳巡抚曾立英的商税征收政策实行还比较满意。

    也正因为此,所以朱厚照在凤0阳没待多久,勉励了曾立英几句后就直接南下去了南直隶。

    大明开国百余载,就属江南最富,而偏偏这里又是皇权统治最为薄弱的地方。

    从正德元年末以来,朱厚照让自己信任的锦衣卫牟斌驻扎在南直隶开始,朱厚照便从此在江南开始刷自己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和对江南财富与文风的控制度了。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朱厚照立于船头沐浴于夕阳下,看着这万里山河,一时间豪情大发,这比他上次从仙野至江南之时可是有感触的多了。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眼看着就到了石头城,朱厚照也不由得唏嘘不已,当年朱元璋在这里登基称帝,只怕也不会想到他建立的大明王朝有一天会落在自己这个未来人手中。

    镇抚司锦衣卫牟斌、魏国公徐公辅以及南0京兵部尚书李充嗣等一干江南重量级官员勋臣已在等候在前面,就等着朱厚照下船接受他们的参拜。

    在江南这样的富贵风流地,牟斌明显要比昔日在京城还胖了不少,这个本来十分精干的锦衣卫首领,现在也是开始胖了起来,当朱厚照一来,他忙与魏国公徐公辅以及南0京兵部尚书李充嗣等人一道跪了下去:“微臣见过陛下!”

    “起身吧,看得出来,你在江南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啊”,朱厚照不由得打趣了一句。

    朱厚照这么一说,牟斌忙摸了摸自己滚圆的肚皮,笑呵呵道:“托陛下洪福,这一年来,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丰衣足食,连带着微臣也沾了这太平盛世的福气。”

    朱厚照没想到牟斌在江南这里待了许久,竟然也会说起这奉承的话来了。他这话倒惹得朱厚照不禁捧腹大笑,随后皇帝陛下指着牟斌说道:“你呀,你呀,什么时候学得这么滑稽,这江南乃钟灵毓秀之地,你在这里呆了大半年,怎么一点灵气也没沾上,这嘴反而是变得油腔滑调了起来。”

    朱厚照这么一说,在场的官员都忍俊不禁的笑将起来,也都羡慕这牟斌能得到皇帝陛下如此亲切说话的宠幸,羡慕归羡慕,众位官员也知道自己肯定是比不上牟斌的,毕竟牟斌是镇抚司的人,而且一直以来做事也十分靠谱,为陛下做事更是殚精竭虑,这是旁人比不上的。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牟斌本是不苟言笑之人,奈何在了江南之地,现在也学会了插科打诨,这是朱厚照所料想不到的,不过朱厚照对此倒是表示理解,毕竟人是会变的,更何况牟斌现在虽然还是镇抚司的人,但是实际上基本上很少在做锦衣卫的事情了,转而进入了大明的官场之中,而且牟斌现在负责着大明的传声筒《大明日报》,同时还与江南制造局的杜勇烨关系交好,所以其人性格大变也是正常的,只是不变的是他对朱厚照的忠诚!

    虽已经离京,牟斌并没有不关注京城的动态,对于杨廷和也是早有耳闻,更何况杨廷和本是进士出身,早先也曾在南直隶任职,虽然那并非是杨廷和的本意,而且除了这些经历之外,杨廷和在牟斌之前就是位高权重之人,因此,此时牟斌得见杨廷和真人,且见其还被陛下亲自带到江南参与南巡之事,牟斌更加笃定这位阁臣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便也想杨廷和拱了拱手。

    杨廷和也还了礼,他与牟斌本不相识,但是两人都是官场油子,牟斌虽然是后进后生,但是奈何江南之地养就了许多官场上的本领,因此与杨廷和两人倒也显现出是一见如故的感觉来。

    朱厚照见这杨廷和和牟斌互相敬礼,倒也有些高兴,两人虽说在权力上有矛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也能做到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和最基本的和睦,这样才能使得朝廷的党锢之争消弭于无形。

    “你就是魏国公徐公辅?”朱厚照这时候走到一满脸胡须,黑脸大耳的老人面前问了一句。

    徐公辅忙回道:“正是微臣,微臣恭迎陛下巡视留都。”

    “当年魏国公徐达将奴役我华夏近百年的鞑子驱赶回漠北,收复数百年被胡人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不仅仅是我大明的第一大功臣,也是我汉人数千年的大功臣之一,其功勋不低于汉之卫青去病,唐之李靖,宋之岳飞。”

    朱厚照说着就转身对刘瑾吩咐道:“刘瑾,杨廷和,你们待会和魏国公商量一下,安排个良辰吉日,朕要在巡视江南之后与这些为大明为华夏立过大功劳的功臣勋旧,尤其是魏国公徐公辅必须列席。”

    杨廷和和刘瑾领命后,徐公辅忙跪下谢恩,却被朱厚照扶了起来:“不必如此拘束,说起来你们徐家与我们朱家从太祖爷开始就是亲家,朕只希望日后倘若大明有难,你们可别弃大明而去,学一些世家认贼作父,要记住,一旦没有了大明,你们什么都不是,朕也希望有一天,你们能再有你们祖上遗风,提到跨马为我大明再战沙场,扩万里山河。”

    ……

    (本章完)

第416章 简单会见南京诸官() 
    朱厚照这么说,自然也是有提点徐家的意思,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后世崇祯年间承袭的魏国公的确投降了满清,但最后依旧落得个被贬为庶民的下场。其实,这也很正常,徐家对于大明而言的确是开国元勋之家,但对于大清国,他们则什么都不是,满清宁愿养一群没用的八旗兵也不会养你大明朝的元勋的。

    徐公辅不知道自己的几世后辈徐文爵日后会投降满清,但他还是听明白了朱厚照警惕自己徐家的意思,再一想到刚不久被屠满门的北宗孔家,徐公辅不由得暗自一惊,吓出一身冷汗,的确如何朱厚照所说,他徐家可不是孔家,没有在儒林中的超然地位,现在历经百年也没在军中有什么影响力,因而真的是只靠着祖上的荣光仰着大明的恩惠过日子。

    一听朱厚照这么说,他便忙不迭地道:“陛下放心,微臣不敢做不忠于大明之事,徐家也不会有这样的不肖子孙,若果真有,微臣第一个饶不了他,别说征战沙场,陛下就是现在要微臣的脑袋,微臣也无二话。”

    “此话严重了”,朱厚照说着就看向了南0京兵部尚书李充嗣:“李充嗣,南直隶防务如何,虽说天下承平,但也不能有丝毫松懈,凡事都应当为未雨绸缪计,我们大明也得有自己的采石矶,真要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而那时留都的战略地位会很重要。”

    南直隶兵部尚书是南0京职能最为重要的六部堂官,李充嗣也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见朱厚照说起南0京的防务来,倒也对答如流,不过在朱厚照听来,却也不过是老调长谈,但现在自己也精力有限,更何况南0京的防务日后到底是否依旧还有战略意义也未可知。

    在听完李充嗣简要的汇报后,朱厚照就转身对牟斌道:“我们如今堵在这城门,影响百姓生活,还是快些进城吧,朕倒要看看这六朝古都的风貌,当年太祖在这里登基而建大明,也不知道是百年风雨过去,是何光景。”

    朱厚照说着就自己先一步上了龙辇,且刚一入城就听得不远处传来报童的声音:“卖报,卖报,北宗孔门因谋反事被除,南宗孔门至此成为孔门嫡系后裔!凤0阳巡抚曾立英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征收商税,到底是顺应民意之举还是与民争利之恶政,唐才子对此也是颇有意见,都快买来看看吧,卖报卖报啦。”

    随着报刊在大明的传播,报童的这个职业也是应运而生。

    从大明建立以来,自耕农便开始逐渐破产,等到朱厚照取缔重农抑商之政策以后,自耕农边开始大量破产,而在江南这等富庶地方更为普遍,大量无地百姓涌入南0京、苏杭等地,伴随而之的也有许多流浪的孤儿,在此之前,许多孤儿只能靠着乞讨度日,而如今有了报童的职业,倒也解决了不少报童的生存问题。

    朱厚照看见一身着宽衣的男孩挎着个布包一边喊一边叫着,便也有些兴趣对刘瑾道:“去买一份。”

    朱厚照说着就问向一旁的牟斌:“这些卖报的孩童有多大的年纪,卖报有多少收入,能活得下去吗?”

    “回陛下,也都不过是在十二三岁,大都是一些穷苦百姓的孩子,与其让他们去给城里的大户们打长工没白天黑夜的熬,还不如臣将他们召集起来卖报,他们给大户干没有钱只能管一顿饭,而我们是按照卖报份数给钱的,一个报童一月下来也能得个五六两银子,足够他们贴补家用或者自己生活了。”

    牟斌回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说道:“到底还是孩子,还是得以学业为重,你牟斌既然能想到用他们来卖报谋生,也要在学业上多多资助他们,再说了,杜勇烨又是干什么的,难道江南制造局挣了钱,就不懂得回馈给老百姓吗?你们都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我大明的千秋基业能否一直传承下可不是靠的你们这些家伙儿,而是他们,是这些孩童,明白吗?”

    “微臣明白,微臣已经出资在南0京城建设了好几家私塾,哦,对,现在叫做学堂,小学,初中等,免费提供给这些穷困百姓家的孩子读书,而且报童也是从这些孩子中选的,他们每天就只是放学后卖卖报”,牟斌这么一说,朱厚照便没再说什么。

    而这时候,刘瑾则已经丢了一枚银锭给那报童,然后拿了一份报纸就往朱厚照这里走来。

    朱厚照看见这《大明日报》,倒也与之前的改进了不少,字体明显要细了不少,内容容纳量也就增加了许多,甚至还配上了插图,便不由得笑道:“可以呀,牟斌,这字体细若蚊蝇,看来皇家工程院对印刷技术的改进对你们大明日报的帮助也不少啊。”

    朱厚照说着便下旨去往《大明日报》报社的所在地,对于《大明日报》,可以说是朱厚照在江南最大的功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