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第9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局面,二柱子的小儿子生活的太滋润了,现在只懂得如何享受,已经不会干活了。
也许可以用孩子还小来当做借口,可这样养儿子的法子继续下去,他小儿子将来长大了就能自己会干活了?
也许也有可能,将来他长大了二柱子要是会教,或许他小儿子也能有点糊口的本事。
可我觉得这显然不太可能,一个从小没吃过苦,也没从小就养成劳动习惯的孩子,长大了怕是要一事无成。
您可别说让这小子去读书或者去学院里学厨的话,孩子从小吃苦耐劳的品性没培养好,长大了干什么都容易三心二意,没个定力。
这才是我最担心的,如果这样的例子渐渐多了起来,那再过十年二十年,庄子里就没人去干那些脏活累活了。”
杨怀仁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看着李老头愧疚的样子于心不忍,只好找个了借口劝道,“您也不用太担心,咱们自家庄子里的庄户,将来就算是不干活了,那也是我杨家的庄户。
以后咱们可以从外头雇人回来干活啊,也不一定非得是自家庄户去下那份苦力。
至于孩子们嘛,也要分天赋嘛,有的可能心灵手巧,就是干活的好手,有的可能在读书方面有他的特长呢?”
李老头看杨怀仁的眼神有点惊讶,接着摇了摇头,“东家,您这么聪明的人,其实比我们都明白。
您这么说,其实也是安慰我个老头子罢了,要是下去十年二十年,真的像您说的一样,那您还养着我们这帮吃白食的干啥呢?
就算您人心善,念旧情,愿意白养着我们,我们也不可能腆着脸在庄子里呆着让您白养着啊对不对?
还有您说的会干活的干活,愿意读书的读书的事情,老头子我是不太认同的。
咱庄子里也是有学堂的,不光有男学堂,还有女学堂,可那些去学堂的小子们里,老头子我是没看出来谁将来会是读书做官的料。
倒不是瞧不起自家庄子里的庄户们,而是这些孩子真的是被惯得没个样子,老头子我实在是越看越感觉担心,越来越觉得愧对了东家,才有了这些感慨。”
第1906章:没有鱼肉的宴席(下)()
杨怀仁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杨家庄子这帮庄户,按照后世的说法,其实可以算是最开始的创业者。
创业成功后,他们是有资格享受现在创业成果的,但这在古代是不太好被接受的,庄户人比较单纯,认为不干活就不能得到,不管你曾经付出过什么,这才是天下最大的道理。
杨怀仁很想把自己的道理讲给他们听,可想了一下,觉得他们真的太难以接受那些后世的道理,只会更加觉得他天底下第一傻的败家子而已。
杨怀仁也只能笑笑,让着庄户们吃菜,还主动起身,走到李老头旁边帮他布菜倒酒。
李老头赶紧站起来,嘴里说着“这样不合适”,又推着杨怀仁坐了回去。
不过回过头来,李老头还是要把杨怀仁刚才给他布的菜吃掉,这样才显得他对杨怀仁这个东家的尊重。
李老头吃了一口臊子豆腐,还有一口炒面筋,立即赞不绝口道,“东家家里的厨子真是厉害啊。
这道臊子豆腐,看上去只是一堆豆腐,然后上边浇了一些浓稠的菜汁似的,但吃起来却是肉味的,奥妙应该都在这份浇汁里了。
而这一份炒面筋,同样看不见半点肉,可吃到嘴里,辣乎乎的,而且一吃就是用肉炒出来的那个味道。”
其他庄户们也忙着点头附和,一个汉子笑呵呵道,“还有这道烧菜干,菜干上的肥猪肉的味道那是绝了,比正常的扣肉味道还肥美。
还有那道海带汤,鱼的鲜味配合海带的清口,真的是绝配。”
这一桌菜虽然看不见鱼和肉,但豆腐青菜上却都有鱼和肉的味道,吃起来和原本这些菜加了肉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根本就算不上是斋菜。
庄户们七嘴八舌的赞扬了好久,大概意思说的是这些菜虽然看不见鱼和肉,但比起寻常酒楼里那些大鱼大肉来,还要好吃百倍。
尽管杨怀仁知道这里边有庄户们因为是在杨家吃饭,才刻意称赞东家家里厨子的手艺,是有讨巧的心意在的,但杨怀仁尝过这些菜,也觉得今天家里厨子做的味道真的很不错。
家里的厨子们经过杨怀仁这个吃货这些年来的熏陶,厨艺大涨之外,也有了杨怀仁对食物和味道的那种超前的理解,看不见食材却吃到食材的味道,这是厨艺精湛的证明。
不过杨怀仁还没来得及感慨,李老头却又皱起了眉头。
他指着这些菜道,“我吃了夫人这些菜,对夫人和东家心怀感激,这种时候还能考虑到我们庄户人的感受,真的是对我们太好了。
不过我忽然发现,眼下庄子里的下一代孩子们,就有点像是这些菜,味道不错,可缺少必要的实质性的东西。
我不是说菜不好吃,而是像说,庄子里的孩子们如今穿的好吃得好,生活的无忧无虑,却失去了对他们来说最宝贵的东西。
有位圣人说过一句话,叫什么来着,我也没读过多少书,有点想不起来了,就是那个生于什么,死于什么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杨怀仁补充道。
“对对对!”
李老头赶忙接话道,“就是这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圣人说的真的是太好了!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下边这一辈人,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因为吃过苦,所以才懂得好日子来之不易的道理。
所以就算现在庄子里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了,仍旧在坚持着原来从小养成的忧患心理,也是抱着对东家感恩的心态,一直勤勤恳恳的做活。
但再下一代这些孩子们就不同了,他们没吃过苦,不知道苦日子是怎么回事了,连挨饿受冻是个什么滋味都没品尝过。
万一将来有个什么意外,他们的好日子不存在了,他们该如何活下去?难不成到城里来当叫花子要饭乞讨不成?”
李老头说完又觉得哪里好像说错了,老脸憋得通红,感激给杨母和杨怀仁道歉,“刚才那话我个老头子说的不对,不是万一,也没有意外,呃……”
杨母也听明白怎么回事了,知道李老头的担忧是一片好心,也是为了庄子里的孩子们好,更是为了主家着想,即便刚才打的比方略显不合适,也并没有在意,还劝慰着李老头说不打紧。
李老头的这些话也把在座的几位中年的庄户说的面红耳赤,虽然李老头举得的是二柱子的例子,可他们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也觉得在他们自己家里,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现在年轻的一帮孩子们,确实如李老头所说的一样,正是因为从小没吃过苦,所以现在都缺少那种吃苦耐劳的品质。
虽然说他们的出发点也只是单纯的疼爱自己的孩子,可一想到李老头说的那种极端的情况,也无不感到忧心忡忡。
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李老头那种对东家愧疚的心情,想到下去十年二十年自己的孩子们不能为东家干活出力,便觉得没有脸再呆在杨家庄子上了。
这又成了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刚才觉得桌上的菜好吃,可这会儿在看到这些菜,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他们孩子,出身于庄户,偏偏有了富贵人家的臭毛病,但本身又绝不是当富贵人家那块料。
他们活着的时候也许东家会念及他们的面子,也会养着他们,可将来呢,几十年后呢,他们百年之后,难道子子孙孙都让东家给养着?这像什么话!
没等杨怀仁说什么,那些庄户忽然都站起身来,走到一旁跪下来给杨母和杨怀仁行大礼,话却是对李老头说的。
“我们错了,以前听老祖宗唠叨这些事,还当只是老祖宗上了年纪爱唠叨,知道现在才明白,我们养孩子那样的做法,真的是错了。
幸亏老祖宗发现了这一点,不然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真的没有在这世上的立足之地了,我们没脸面对东家,更愧对自己的列祖列宗。”
说着说着不知是谁起的头,一帮大老爷们竟“呜呜”哭了起来,而且绝不是演戏什么的,是真的感到愧疚了,也感到害怕了。
第1907章:圆法和尚(上)()
杨怀仁知道李老头当着他的面教育这些庄户们,有他特殊的含义在,所以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李老头也是为了东家,还有整个庄子里的庄户们好。
这顿饭从头到尾吃的都有点怪,倒不是因为皇帝刚刚驾崩,大家不敢敞开了吃喝,而是李老头好杨母好像有了什么默契似的,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在饭桌上敲打后辈们。
杨母平时是个很随和的人,性子也不强,但真到了大事上,杨母的性子却是很强的。
杨怀仁也感受到了这件事的意义,所以便不好去插话了,他只要带着耳朵听着就好。
见庄户们痛心疾首,杨母和李老头这才又去安抚他们,这样的手段杨怀仁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倒不是说杨母和李老头这样做不好,反而因为用了这样的方式,才显得体面,作为主家,杨母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及庄户们的面子,自己去把事情说到人家脸上。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大家好,出发点也是好的,结果也不错,所以这样做,反倒是成了一种为人处世的典范。
所以说啊,那些通过阅历而逐渐产生的智慧,可千万不要小看。
吃完了饭,庄户们拿出来那个人形的大辣椒和澡盆大的南瓜向杨母献礼,杨母也欣然接受,同时祝福未来庄子能继续繁荣下去。
杨怀仁觉得有点累了,困倦之意像潮水一般不断袭来,他便不再陪着他们,打算回房休息一会儿。
往后院里走的时候,见门房领着一个大和尚往家里的佛堂里走,杨怀仁一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
悟能大师一直住在杨家,就住在家里的佛堂那个院子里,平时也是有一些佛门的友人来访的。
只是今天这个日子比较特别,皇帝葬礼期间,按规矩和尚道士候着其他宗教人士,应该遵从朝廷的谕令,在自己的庙宇里敲钟念经才对。
这时候一个身穿比较正式的袈裟和尚来杨家串门,就显得有点不寻常了。
杨怀仁本也不想干涉悟能大师和什么人来往,可他潜意识里就是觉得这个和尚来访有蹊跷,人忽然也不困了,不自觉地便跟了上去,打算看个究竟再说。
公府的佛堂虽然比不了那些大寺院里的大雄宝殿那般雄伟,但杨母舍得花钱,所以佛堂的规格还是比较高。
因为供奉的又是佛祖和各色的菩萨,所有的装潢也从来不敢吝啬。
杨怀仁走进院子,发现悟能大师刚把院子中间一块平整的地面清扫了出来,然后自己摆上了一章茶几和座墩,看样子是打算在院子里煮茶。
杨怀仁对此反而不觉得奇怪,胖和尚内力雄厚,别说这样的天气了,就算再冷一些,他也是照样那副袒胸露着肚子的打扮。
穿的这样单薄不但不觉得冷,反而让他浑身冒热气,跟快要升仙了似的有趣。
而刚来的那个大和尚跟他见了礼,便被悟能大师客气的让着坐了下来,看样子他们应该早就认识,他们相互施礼的时候也相对没那么拘束,也就是说他们还很可能很熟,是老相识了。
杨怀仁心说难不成新来的大和尚是悟能大师少林寺的师兄弟?
但看那大和尚的样子,年纪大概五十来岁,和悟能大和尚差不多,但人就没有悟能大师那么油光水滑胖乎乎的了。
他脸色看上去有点发黑,也许是脸瘦,皱纹也显得多了不少,身子更是比一般的人还要瘦小一些,甚至可以说有点弱不禁风的意思。
他身上的袈裟是用金线缝制而成的,还坠着几颗说不上名堂的宝石,显得光彩夺目,看起来这件袈裟,应该是有重大的礼仪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穿的。
可他里边穿的僧衣就有点寒碜了,似乎已经洗的掉了色,应该是穿了好多年了。
杨怀仁有点搞不懂新来的大和尚这样的打扮,是该用奢华还是朴素来形容。
但杨怀仁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和尚那么瘦,脚步却很沉重,踩在雪地上的坑很深,所以应该不像是有武功的样子。
加上他内里穿着厚厚的内衬,也是怕冷的,完全没有悟能大和尚那种潇洒,所以应该就是个普通的大和尚而已。
悟能大师刚让着来访的和尚坐下,也看到杨怀仁走进来了,也是笑呵呵地也做了个请的手势。
而杨怀仁也根本没有躲起来偷听的打算,那就有**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