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舌尖上的大宋 >

第872章

舌尖上的大宋-第872章

小说: 舌尖上的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坦然道,“回陛下,有,大名孝祖,乳名大壮。”

    赵煦也知道杨怀仁不提孩子大名的姓氏,也是不想他内疚尴尬,想了想后便道,“如今孩子重新回到宫里,朕便叫他赵孝祖如何?”

    杨怀仁就不好回答这种话了,按照常例,宫里妃嫔生了孩子,若是女孩,皇帝、皇后或者太后随意给起个好听又顺口的名字也就是了。

    若孩子是个男孩,那起名的事情可就复杂了,一般会唤钦天监来问问皇子出生的时候有什么天象,再根据宗族的规矩,和宗正寺的几位大佬商议出几个吉祥的名字来。

    最后才有皇帝亲自从那些名字中选出一个他最喜欢的或者最有寓意的好名字来,作为皇子的名字。

    可这些事放在眼前的事情上,那都有些不合适了,大壮出生便遭遇劫难,被管秋漓冒死带出宫来,连皇帝都不知道他的存在。

    直到管秋漓把孩子送到杨怀恩手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名字的,杨怀仁接手孩子之后,又要考虑遮掩孩子的真实身份,起名字也只能是和自己的孩子用同样的辈分字。

    于是便有了杨孝祖这个名字,至于乳名嘛,那便是杨母随意取的了。

    如今孩子从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赵煦心中激动,便也顾不上那些繁杂的规矩了,只能临时给孩子起个名字。

    他觉得既然孩子叫孝祖已经叫了七八年了,突然给孩子换另一个名字,孩子一定也不适应,以后若是他呼唤孩子的新名字,孩子下意识里没反应,那就尴尬了。

    所以赵煦也没想太多,觉得孝祖这个名字还不错,孩子也习惯了,便决定只是把姓氏换一下,其他就不要做太大的改动了。

    向太后也有类似的盘算,她觉得孝祖这个名字还真是有点应景,本来赵煦无子为继,让他内心里非常难过。

    现在忽然有了个儿子,正好继承他的皇位,叫孝祖似乎便显得非常恰当了。

    而乳名嘛,这个就没那么重要了,民间不管是富贵人家还是穷人家,都有给孩子起个响亮的乳名,借以嘱咐孩子茁壮长大的祝愿。

    那么孩子的乳名大壮,不仅顺口,也非常有寓意,就更不用改了。

    她慈爱地转向了大壮,“大壮,你觉得呢?”

    大壮木然点点头,搂着他的朱太后也没有太多的意见,既然儿子发话了,她自然会拥护,开心道,“孝祖,大壮,这两个名字都挺好听的,意思也好。”

    见两位太后都这么说了,其他几位老臣本也没什么好说的,便纷纷出声附和。

    赵煦自然知道孩子换了环境,肯定有些不适应,而且两天之后进行立储大典之后,孩子突然变成太子,便更加不适应。

    这种不适应,赵煦也没有办法改变,只能让时间渐渐消磨掉,同样的道理,他和孩子之间的父子感情,除了血缘上的联系之外,也需要他通过时间,渐渐一点一点的建立起来。

    虽然赵煦觉得孩子在杨怀仁家里长大,也不会吃到什么苦或者受到什么累,但作为一个父亲,总是觉得不如在他这个亲爹身边长大那么幸福似的。

    他的内心里是复杂的,用五味杂陈,也很难来形容那种复杂的滋味。

    回想起来,赵煦总是会有不少后悔,后悔年轻的时候不成熟,因为对高太后的私怨,迁怒到了孟皇后身上,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一转瞬的时间里,赵煦脑海里万千张画面闪过,那些画面里,是他另外的一次人生历程。

    他没有因为愤恨而对不起孟皇后,也没有后来的刘清菁,大壮顺利的在宫中出生,然后快乐的在他身边长大。

    当然也有他们父子之间的很多互动,他教大壮认字,陪着他玩耍,在寝宫的一根柱子上记录大壮的身高一天天的变化。

    因为有了孩子,他也没了那些糟糕的心思,不会沉迷酒色,便不会把身子搞坏,他可以再活起码三十年,可以看着孩子长大成人,然后娶妻生子。

    可是这些美好的画面,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当画面全部飘过,空洞的现实让他感到非常无助。

    在知道他还有个孩子之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赵煦其实已经看开了,现实的世界留给她的只有痛苦,短暂的快乐之后确实无尽的孤独和痛苦。

    他根本就不对着世界任何的东西感到留恋不舍,什么权力,什么皇位,什么美人和财富,他都看开了,人生如白驹过隙,拥有这些东西并没有让他感到人生多么快乐和充实。

    可事到如今,他却又不想死了,有了孩子,他的世界也忽然变得美好起来,也许是一个父亲的责任,让他觉得起码他现在还不能死。

    他若是就这么轻易的走了,那孩子怎么办?

    他的几个皇弟,真的会接受现实,不去和他的幼子争夺皇位吗?

    接下去他便不敢想了,人在权力面前会变成什么样,他见识的太多了,朝堂上的争斗,哪一天不是在他面前赤果果的上演?

    可一切都已经迟了,赵煦内心里积聚的悔恨忽然间爆发出来,不知不觉之间,便哭红了眼睛。

    当着这么多人,他也不在乎他皇帝的尊严了,哭又怎么了,寻常老百姓可以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不行?

    向太后和朱太后看见他又一次哭的稀里哗啦的,也不知该如何劝导,只以为是父子相认让他心情过于激动,难以抑制开心的泪水罢了。

    几位老臣也并没有人敢对皇帝表现出鄙夷之意,甚至还装模作样的也挤出了几滴泪水。

    杨怀仁心中暗骂,你们哭个屁啊,哭的应该是我好吗?!

第1806章:赵煦的思虑() 
赵煦泪眼朦胧里看见了其他人也跟着他哭,连那些太监们也哭成了泪人儿,好像他们真的能体会到他内心里最深处的痛苦似的。

    只有杨怀仁没有哭,而是一脸的无奈。

    赵煦之前没理解杨怀仁做了那么多是为了什么,现在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讲,他明白了。

    杨怀仁闹了半天,不还是为了大壮吗?

    这让赵煦觉得又尴尬又欣慰,是啊,大壮是他一手带大的,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定很好,这让他忍不住有些羡慕。

    可发生这种事,又怪不了别人,只能怪他年轻时犯下的错误,他不仅没法怪杨怀仁,反倒应该感谢他,如果不是他,今天的父子重逢,也就不存在了。

    赵煦想到这里边浑身汗毛直立,他没法想象管秋漓把孩子交到别人手里,或者由他这样一个阉人把孩子带大,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甚至会不会活下来都是个大问题。

    现在看来,大壮虽然对他有些怕生的意思,可刚才他和大壮相拥在一起的时候,他分明感受到了孩子身体因为激动而颤动。

    因为血脉相连而产生的感情上的共振,这是真实的,孩子和他相拥而泣的那一刻,赵煦相信孩子幼小的心灵里,也感受到来自血脉的天然的亲近感。

    大壮虽然年纪不大,可性格却很讨人喜欢,看来在杨怀仁家里,大壮被他、还有他的母亲和几位妻妾教育的不错,起码是个正直的好孩子。

    也许正直,这就足够了,孩子将来继位为帝,有个正直的品性,就是天佑大宋。

    一个好皇帝,或许根本不需要懂得玩弄权术,正直而仁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煦也不会盲目的幻想孩子会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会不会成为万古明君,只要他能快乐,能用仁义治世,得到百姓的爱戴就行了。

    想到这里,赵煦忽然感觉很惭愧,他在位这些年,看起来似乎做了不少事,可他在朝堂上听到那些朝臣们拍马屁的话不少,可从来没听见过来自民间的称赞他的声音。

    如果这都不能说明问题,那就没有什么能说明问题所在了。

    所以他对大壮的期望,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起码不能像他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沾沾自喜。

    想起来赵煦便觉得自己是多么可笑,曾经的远大志向最后都变成了过眼云烟。

    他又开始担心起来,特别是孩子被册立为太子之后,朝堂内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会有什么样的纷乱,都是他难以想象的。

    他的身体如今这副样子,是没法帮上太多了,赵煦不自觉地又看向了杨怀仁,这是他最信任的人了。

    从年少时第一次见面被杨怀仁骂,他就意识到这个人的真实,也许他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可赵煦信任杨怀仁,绝不会有造反的心思。

    这种感觉,赵煦很有自信。如果杨怀仁真有心思造反,他机会简直太多了,凭他现在的能力,他若是造反肯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机会。

    可他并没有那么做,也数次表明了他的态度,甚至让赵煦觉得,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皇帝这个位置。

    他手上权力虽大,却从来没有滥用,对于外敌的仇恨,似乎又比谁都更强烈。

    而杨怀仁对于生活的态度,就更是赵煦自觉羡慕不来了,这种情怀以前赵煦也不太好理解,现在似乎越来越明白了。

    有的人天生就是这样的,这样的人虽然少,可世上也还有许多例子,这些人的思想层次,赵煦作为皇帝也自愧不如。

    比起高高在上,他们更喜欢平凡却简单快乐的生活,赵煦现在也开始向往这样的生活了,当皇帝对他来说,越来越像是人生的负担。

    只是他没有选择,生在帝王家,命运从一下生开始就注定了。

    如果只看眼前,赵煦也是认命的,无论他如何悔恨都是无济于事的,走到这一步也怪不得别人,全都是他自作自受。

    所以他现在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让大壮能好好生活下去,也能找到一个办法来弥补他对孟皇后所做的一切。

    他也只能寄望杨怀仁将来能倾尽自己的所有去保护大壮,扶持大壮安稳的坐在皇位上。

    这一点赵煦是看好的,这也许是少数不多的几件让他有信心的事情了,就算大壮不是杨怀仁抚养长大的,杨怀仁也会这么做。

    加上这层关系,杨怀仁便更会不遗余力,至于杨怀仁会不会变成一个权臣,赵煦也怀疑过,不过他也管不了了,总不能死后变成厉鬼留在宫里不走,一直守着大壮。

    再大的权力在生命变得脆弱的时候,也会显得无计可施,赵煦就是这种感觉,有时候他都搞不懂他在最艰难的时候急召杨怀仁回京,是因为权力还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他知道杨怀仁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所以他可以把放权给杨怀仁,也把他的生死存亡交到杨怀仁的手上。

    既然如此,那他也就不那么担心他死后的事情了,既然杨怀仁现在都一直忠心,再考虑将来他不在了之后的事情,那就更是多余的。

    就这样吧,泪眼朦胧的赵煦灿然一笑,冲众人挥挥手,“朕累了,你们下去吧。”

    众臣施礼告退,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去,当然每个人心里也在担忧,赵煦这么急着立储可以理解,可立储之后会发生什么,他有心理准备吗?

    他们偷瞧了一眼杨怀仁,也在怀疑,杨怀仁能不能保护未来的太子殿下,就算能安然度过未知的混乱,那将来杨怀仁又会不会成为新帝的威胁呢?

    他们更多的考虑的还是自己,包括自己的家族在这件事之中的得失,他们能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也许是更加家族繁盛,也可能是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所以他们要好好考虑清楚,应该怎么做,又要如何站队。

    杨怀仁望着大壮,不知是不是就这么转身而去,大壮从来没离开家在外边过夜,现在让他回家显然已经不可能了,那他会适应将来的生活吗?

    

第1807章:告别() 
第1807章告别

    杨怀仁正要转身离去,身后赵煦的声音传来,“杨爱卿留步。”

    杨怀仁似乎知道赵煦留他要说什么,转身认真道,“请陛下和两位太后娘娘放心,宫外不管是洪水猛兽还是城狐社鼠,微臣可以像陛下保证,微臣在,他们绝对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赵煦的身体真的是每况愈下,刚才只是坐了一会儿,便已经非常疲惫,他只能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来,表示对杨怀仁的信任。

    “爱卿能做到,这一点朕从来么怀疑过,朕留下你,是想让你和孝祖告别。”

    话说到了杨怀仁心痛之处,不过他也非常明白赵煦此举的含义所在。

    首先自然是表达多谢杨怀仁能保护皇子,把他养大,还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他送回来。

    其次便是想表现的有人情味一点,让他们俩告别,其实也是明显表达出一点,大壮进了宫,想出宫可就难了。

    平时或许还好,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为了大壮的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