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舌尖上的大宋 >

第826章

舌尖上的大宋-第826章

小说: 舌尖上的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日子里,她远离了那个权力争斗的世界,投入一个真心爱惜关心她的男子的怀抱,第一次感到生命是如此轻松惬意,她感受到了这世上最难得的幸福。

    特别是怀胎十月里,一个新生命在他体内孕育成长,她体会到了初为人母的幸福滋味。

    她感谢杨家上下没有把她当外人,婆母把她当亲生女儿一般爱护,几个姐姐也像是对待亲生妹妹一样疼爱着她,更不用说官人将他捧为掌中至宝。

    她希望杨怀仁能转告她们,她的离开并不是她故意要伤害大家,只是因为为了让孩子能活下去,她只能走出这一步。

    也希望杨怀仁不要派人追赶和阻拦,她已经心意已决,绝没有回头的可能,如果大羊死,她也没了活下去的希望。

    而且既然孩子是要被当做辽国权力核心的继承者的,那么她也愿意在杨怀仁的梦想里成为那个重要的一份子。

    杨怀仁读完,自然理解鬼姐最后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双眼泪水弥漫,却不知为何强颜基础意思笑容来道,“这丫头,那么多错别字,还真难读。”

    杨怀仁不敢隐瞒,带着信告知母亲。同样作为一个母亲,她自然明白一个当母亲的为了自己的孩子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只是出于和儿子杨怀仁的角度不同,她说的话是,“让她们母子受委屈了。”

    其他女眷也都是当了娘的人了,自然也理解鬼姐的心情,设身处地的去想,若是换了事情发生在她们身上,恐怕她们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只有小一辈的孩子们还不太懂,只是知道最小的姨娘和最小的弟弟离开他们了,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孩子们不舍得,自然受了很大的委屈似的哭闹,他们的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们,只能说小姨娘只是带小弟弟去很远的地方治病了,等病好了,就会回来的。

    家人的理解,给了杨怀仁很大的安慰,兄弟们得知这件事之后,在理解鬼姐的同时,也感到心中不忿。

    杨怀仁还要去安慰兄弟们,同时也命天霸弟弟去把关起来的那四个契丹女人放了,并且安排船送他们回辽国。

    天霸弟弟不懂杨怀仁为何有如此的安排,怨怒道,“哥哥,我不明白,那四个女人那么对五嫂嫂还有小侄儿,杀了她们,甚至把她们碎尸万段都不过分!

    你怎么在这种时候不但不处决了她们,还要放了她们呢?”

    杨怀仁拍了拍天霸的肩膀道,“相信我,放了她们,对鬼姐只能有利而不会有坏处。

    她们名为妈子女使,但现在咱们也搞清楚了,当初耶律洪基过世,耶律跋窝台登基,这些契丹女人的家人,就是那些站错了队的官员或者士兵。

    她们这次来大宋是什么态度,大家也见识过了,经历过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就是死士。

    不能说是耶律跋窝台一个人的死士,而是为了她们的家人或者家族的存亡而变成的死士。

    鬼姐这次带着大羊回辽国,的确是无奈之下的唯一选择,我相信凭她的聪明才智,绝不会因为之前的事情迁怒这些契丹女人和她们身后的家人。

    反之,鬼姐会宽宏大度的原谅她们,甚至重用她们以及她们背后的家人和家族,让这些人成为她的助力。

    鬼姐这次回去,耶律跋窝台对待她的态度可能和之前还有不同,虽然鬼姐之前在辽国也有自己的势力,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这股势力削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我也说不好。

    但为了她自身和孩子着想,她一定会重新逐渐建立属于她自己,也只忠于她和孩子的一股势力。

    一是为了她和孩子自身的安危,二是为了将来,我说这些,你能懂吗?”

    天霸弟弟虽然似懂非懂,不过最核心的意思,他已经明白了,他惊得长大了嘴巴望着杨怀仁,不知该说什么好。

    杨怀仁对兄弟们道,“这件事,本是鬼姐一句戏言,不料阴差阳错,竟只能的朝这个方向发展了,这都是命啊……”

第1711章:数年以后(上)() 
时光流转,寒暑交替,转眼来到了元符二年。

    杨怀仁也从一个偏偏少年成长成一个年近三十的胡子大叔。

    当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二十大几,后世自然还是年轻人,可古代男子流行蓄须,杨怀仁也只好入乡随俗。

    而有了胡子的杨怀仁,虽然依旧清秀俊逸,却也是凭空多添了几分老成持重的意思。

    二丫头已经嫁入羊家,还为羊乐天诞下一个女儿。身在京中,二丫头无法经常回家看望母亲和哥哥,自然多了一些书信来往。

    不过她也是个有心人,京中有什么动静,她都会记录下来告诉哥哥知道。

    其实杨怀仁远离朝廷身在江南,同样对朝堂上的事情了如指掌,而且消息也更全面更细致,根本不用二丫头多此一举。

    只不过这是妹妹的一片心意,杨怀仁自然是心中感激。

    其实这五六年来,朝堂上的变化可以说大,也可以说不大。

    说大呢,是因为朝堂上的权力格局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些变故,会有老人下去,也会有新人上来。

    对于一些事情的讨论,也有一些变化,不过党争的局面斗来斗去,也不离利益和权力争夺的根本,所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杨怀仁方面,虽然也有人时不时提起他位高权重只身在外又手握兵权之事,但赵煦一直以来都给压了下去。

    从这一点来说,赵煦的性情虽然有变化,但对杨怀仁的信任,还是没有变的。

    说道赵煦的性情,可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开始重掌皇权大肆鼓动党争,扶植拥护自己的权臣上位,打压元祐老臣。

    到后来新臣占据朝堂大半壁江山,可新臣之间同样有权力和利益的争夺,章惇这棵大树一直挺拔,倒是干倒了刑恕等一干对他权威形成威胁的人。

    变法依然在进行,只是从一开始专心变法,到后来心灰意冷,赵煦也变得不再那么关心了。

    和年轻人忘记最初的梦想有些不同的是,作为一个皇帝,处在不同的时期,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

    当初高太后垂帘听政,他被压抑的久了,自然心怀励精图治之志。

    等后来变法初见成效,大宋在杨怀仁等人的努力下开疆拓土之时,赵煦又觉得他已经是千古明君了,对于变法后来的阻碍和迟滞,便也不那么在意了。

    加上新党内的几大集团为了讨好皇帝,不断往宫中进献美女从而稳固自身势力,便让赵煦开始有些耽于政务,沉迷酒色。

    这样的过程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似乎每一个皇帝登基掌权之时,都是有一颗当千古名君的大志向的,可惜后来真正坚持下来的,好像寥寥无几。

    权力的斗争让人身心疲惫,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后宫佳丽三千,对皇帝来说都是千年不变的蚀骨蛆毒。

    在杨怀仁看来,皇帝的事情,还有朝堂上的那些争斗,他不想掺和,也掺和不进去,或者说掺和进去也是自寻烦恼,所以他自知改变不了,也就不去虚耗自身实力。

    变法虽然没有成功,但也不是一点儿效果没有,加上杨怀仁以及他背后的能量做出的努力,起码在军事上和经济上,对国家的稳定还是有很大的贡献的。

    经济上就不用多说了,杨怀仁知道他赚的钱太多了,一个天文数字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不如还利于百姓。

    比如新式的蔬菜如今已经是寻常老百姓家中饭桌上稀松平常的蔬菜,价格已经与传统的蔬菜并无不同。

    即便如此,种菜卖菜仍旧是赚钱的,只不过从重利变成了薄利多销而已。

    其他如餐饮方面的各种生意,杨怀仁都尽量降低利润,把实惠留给广大百姓。

    有趣的是,杨怀仁的生意搞薄利,逼的其他和做同行生意的人也不得不跟着搞薄利,整个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倒是变相平衡了商业的过度发展。

    军事上,大宋虽然依旧不能说战马充足,可比起十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论从西域、吐蕃或者走海路从大食等地引进的马匹,每年数量都以万计,加上本土繁育的,大宋军队虽然依旧无法和辽国相比,但也可以说不再缺少战马了。

    军人的素质,也有了一些提升,不过仍旧是良莠不齐,像武德军这样的军队,大宋还很找不出第二支。

    倒是有几支地方军队素质有了明显改观,不论是杨世虎所带的无为军,还是从武德军中走出去的将领或者皇族子弟,到了其他地方军队,也让那些破败不堪的地方厢军发生了好的变化。

    杨怀仁和他的兄弟们自然获得很滋润,不过这可不是懈怠,武德军的练兵可从来都是严苛的。

    很多初进了武德军的人都觉得受不了严苛的训练和令行禁止的作风,但呆的时间长了再让他离开,却谁也不愿意走了。

    集体意识和对一支军队的情感方面,武德军是大宋独一无二的,当然还有饮食,这一点是已经是天下共知之事。

    杨家的孩子们个个茁壮成长,长子大官已经从一个晃晃悠悠走路的胖娃娃成长成一个近九岁的大孩子。

    他跟着老和尚从三岁开始习武,如今已经是一般的成年江湖高手都惹不起的存在了。

    不过孩子很懂事,从来也不曾在外惹事。大官最怕他娘,韵儿一直觉得能武不能文,也算不得是好汉,所以时常逼着大官读书习字。

    大官倒也不是不爱读书,只是被母亲逼的太紧,总是有些逆反情绪的,可身为长子,他又懂得要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的道理,也只能乖乖听话。

    杨怀仁知道韵儿这么做是对的,只不过有时候给大官的压力太大,虽然他是家中长子,可毕竟他还不到九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光硬逼着他练武学文,恐怕孩子失去了很多本应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童年快乐。

    所以杨怀仁这个当爹的就只能瞒着他娘偷偷带着孩子出去玩了,虽然也惹了韵儿不少埋怨,但杨怀仁可以卖个萌耍个小无赖的,倒也能哄得了老婆混过去。

    记住网址:

    第1711章:数年以后(上)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712章:数年以后(中)() 
当然,杨怀仁也不敢总是和老婆唱对台戏,教育孩子嘛,现代人和古人的思维模式和方式上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古人讲究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学好问或者业精于勤,终究离不了一个勤字。

    这种想法本来从古至今也都没有错,错也是错在执行者的适度上。

    本来孩子的天赋很好,平时也很勤劳刻苦了,这种情况下按照合适的进度学习知识和武艺,甚至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进度了,你再给他更多的压力,反倒显得有点矫枉过正了。

    所以杨怀仁适度的用玩耍来给孩子减压,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帮助孩子的进步和成长,伟人不是也说过劳逸结合才能更加进步嘛。

    韵儿之所以很在意大官的个人能力的培养,也有因为她是家中主妇,大官又是家里长子长孙的缘故。

    说白了,这个家、包括杨怀仁的爵位将来都要交给大官的,如果大官培养不好,将来培养成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外人不会笑话孩子,而是笑话孩子的父母。

    韵儿自身内心里憋着压力,很自然就顺便发泄在了孩子身上,这么做虽然说不通,但也是可以理解一个当娘的心情的。

    其实这样的压力,也不是仅仅韵儿自己才有,杨怀仁的其他几位老婆,身在如此富贵豪门之中,自然也都有一些。

    就说玉儿,她可是要教好两个儿子的,肩头上的担子似乎也比旁人多了一倍。

    不过好在大壮本身还是很爱学习的,大牛就差一些,也可能是孩子还小,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正常现象。

    大壮一点儿也不像他的乳名一样那么强壮,似乎吃什么都不长肉似的,人倒是水灵的像个大姑娘。

    大牛虽然比大壮好小了三个月,可在七岁这个年纪上,已经高出了哥哥半头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对外头说他们俩是双胞兄弟,可自家人还是知道他们俩其实是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的。

    这就要说基因了,杨怀仁原本的身子也不算多么强壮,现在的身子骨也是后来一点点依靠廉先生教授的气功心法一点点练出来的。

    不过像大官和大牛这两个亲生儿子,也许是他们的母亲都是练武出身,身子骨硬实,所以从现在的长势来看,将来这俩孩子都是健壮的大个头,起码要比杨怀仁要高不少。

    但大壮的基因是来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