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第5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宿卫将军搞不懂,他本来还想着借着杨怀仁这份交情,将来扶摇直上呢,宿卫将军的职位虽然已经不算低,但还进不了契丹朝堂的权力核心。
可眼下一切都白瞎了,杨怀仁和陛下如果反目,他也只能遵从陛下的旨意,捉拿杨怀仁回京。
问题又来了,杨怀仁是安国公主的驸马,陛下向来最疼爱安国公主,要是他秉公办事,把杨怀仁缉拿回去,那么将来安国公主会怎么看他?
无论如何他都里外不是人了,还谈什么远大前程?
这一阵雷雨很大,丝毫没有停的意思,将士们瞅着将军望着雨雾兀自发呆,也只好呆在滂沱大雨里淋着。
宿卫将军再去看手下的副将参将们,只能摇头叹气,这几个货是什么货色,他心里最是清楚,论武艺和忠心,他们都没问题,论智慧……算了,还是靠自己比较有谱。
他想了一下,不论正逻辑还是反逻辑,似乎都能站得住脚,无论他追向哪一边,能追上杨怀仁的几率差不多都是五五开。
最后他下了一个决定,大队一分为二,他领着一半人马向南追赶,吩咐副将领着另一半人马向北追赶。
副将拍马屁,说将军这么办最好,无论如何杨怀仁都逃不出将军的手掌心。说着他抬起手来用力攥紧了拳头,好像拳头里边有个叫做杨怀仁的拇指小伙在挣扎救命一般。
这时一个副将挠着脑袋瓜子问道,“副将,为何兵分两路最好?难道驸马就没有可能向东逃窜吗?”
副将马屁拍的正在兴头上,被这小子生生打断了,搞得他没拍过瘾了似的,他一巴掌拍在参将头上,瞪着眼骂道,“你特码的傻啊?驸马向东走去哪儿?是真的趁着这么大雨去了啦日湖垂钓了,还是准备去太白山采蘑菇啊?笨蛋!”
参将歪着嘴道歉,“末将知错了,末将知错了。”
宿卫将军只能继续叹气,这帮人要是有杨怀仁十分之一聪明,他也不用当将军当的这么累,可转念一想,要是真的那样,宿卫将军之位,也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别吵了,赶紧去追赶,眼下天降大雨,驸马他们一定走不快的,兴许个把时辰咱们就能追上。
记得,驸马要抓活的,也千万不要得罪了公主,不然公主把你告到陛下那里,叫你吃不了兜着走!”
手下人一听心中立即为了难,这才想起来公主和驸马是一起的,这可如何是好?
抓驸马,必然要得罪公主,结果就是找死,不想得罪公主,那到时候公主往驸马身前一护,谁还敢上?
可走脱了驸马,回去又没法跟陛下交差,这来来回回都是要得罪人的,而且得罪了哪一边自己个都没好果子吃。
副将苦着脸喏了一声,随即率领一半人马向北奔驰而去,可他心里却不断祈祷着,希望驸马和公主没走这边,他不用去面对那个棘手的问题。
宿卫将军对这副将大喊一声,“如果追去五十里路不见驸马和公主的身影,你便带人返回这里,等我消息!”
说罢他朝身后人马挥舞了下马鞭,众将士调转马头,向南追随着宿卫将军而去。
……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湿了大家的衣服,杨怀仁便带着众人找了个附近的村子躲雨。
望着天空倾盆而下的大雨,天霸弟弟感叹道,“他女良的这大雨来的真不是时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咱们跑路的时候来,也不知黑牛哥哥他们有没有地方躲雨。”
杨怀仁笑笑,“你就放心吧,这样的天色,谁还不知道找地方避雨?”
嘴上这么说,杨怀仁其实心里也担心黑牛哥哥和卢进义带领的另外两路人马。
不过借着躲雨的时间,大家倒是可以趁机换了一身衣衫和打扮,等雨停了再赶路,便不那么引人注目了。
鬼姐转着眼珠子,忽然笑了起来,“这大雨,倒也不能说来的不是时候,有利也有弊吧。”
天霸弟弟犟着脸没有听懂,“嫂嫂,你这话是何意?”
鬼姐看了一眼杨怀仁,见他脸上也带着同样的笑意,便知道他早就想到了,这才对天霸弟弟解释道,“这么大的雨,咱们赶不了路,追赶咱们的人,不同样也赶不了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咱们今早出城,都是骑马出来的,一百多号人,总会给后边追赶的人留下些踪迹的,可天降大雨,雨水把咱们走过的痕迹冲刷的一干二净,是不是帮了咱们一个大忙?”
第1170章:十字路口(下)()
转眼过了中午,雨小了一些,却没有停。杨怀仁望着院子里一洼积水里被雨滴打起来的水泡,自言自语道,“这样的雨,是不是预示着夏天就要来了?”
鬼姐面露疑惑,“北方的春天,本来就短。”
杨怀仁没再接话,而是对手下众人道,“吃些干粮吧,若是这雨不停,咱们恐怕要在这村里留宿。”
众人纷纷从报复里取出干粮来果腹。说是干粮,其实和普通的干粮还不同,前几日杨怀仁做了好多鸡蛋糕,牛奶下的分量超多。
本来是因为大定府里不缺牛奶,闲着也是闲着,才做了些鸡蛋糕哄鬼姐开心,谁也没料想,赶上要出逃,那一堆鸡蛋糕,正好压扁成了鸡蛋糕饼,变成了随身携带的干粮。
鬼姐的一个贴身丫头,吃着鸡蛋糕,不自觉露出了笑容,“姑爷做的东西就是好吃,怪不得摆擂台,那么大的中京城里,也没遇上个对手。”
鬼姐年纪其实也不大,但看着自己贴身的这个年纪更小的小丫头,并没有把她当下人,却有了强烈的当姐姐的觉悟。
小丫头赞的是杨怀仁,却说得鬼姐心中乐开了花,一边递了水壶过去,一边帮小丫头抹了抹嘴角上的蛋糕渣,“就你会吃。”
小丫头眯着眼笑笑,很享受公主姐姐的爱护。只是再张嘴,便说错了话。
“宋朝的吃的东西,都这么好吃吗?要是这样,那大家不都愿意当宋人,谁还愿意当辽人?”
鬼姐脸色有点难看,作势揪了一下小丫头的耳朵,“吃东西还不老实!”
杨怀仁背对着她们,脸上却露出一丝轻笑。是啊,大宋的东西这么好吃,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宋人?
如果天底下的人都这么想,那事情就简单多了,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争斗和战争。
国家的不同,很大程度上都是和民族的不同有关系,每个国家,都是相同或者相近的民族逐步建立起来的。
就说大宋周边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如此,当然不包括国力和大宋几乎势均力敌的大辽。
大辽国力的强,显示在军事上,比经济的话,连大宋的尾巴都追不上。
不过大辽也绝不能说是个单一民族国家,尽管契丹人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但契丹人的数量,也还没有超过国家人口的一半。
汉人的数量,几乎和契丹人差不多少,其他还有几十上百个人口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分布在辽国的土地上。
如今契丹人掌权,但不代表契丹人就能长此以往的统治下去,几位契丹皇帝,不都拉拢汉人的那些大族和有影响力的读书人吗?
平白无故的给他们官职,不就是为了不让作为辽国第二大民族的汉人能安心接受契丹人的统治吗?
也正因为这种人口分级制度,造成了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满,他们也许表面上不敢表露出来,但如果真正来了机会,他们便会立即从人畜无害的兔子,变成凶恶勇猛的饿狼。
强权的统治,历来都不会太长久,契丹人如此,将来的蒙古人也如此。
所以杨怀仁觉得,用文化、教育、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来不断的同化这些少数民族,才是让中国大地之间走向统一的唯一途径。
而具有这个资格和底蕴的民族,非汉人莫属。
短期内能起到最显著的作用的方法,也只有饮食了。
饮食的影响方式,也并不是让所有人都吃同样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太大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气候,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但有一点,好吃的东西,在中国人的口味里,几乎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物质比后世差了很远的年代,一道美味,放在江南,或是东北,亦或是中原或西北,大家都爱吃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当大家的饮食习惯有了共通之处,文化的相似性和共融性也就会逐渐的显现出来。
所以杨怀仁赚够了钱,开始在大宋各地建立食材基地,在庄子后山山坳里建设庖厨学院。
把好吃的东西推广出去,一是丰富老百姓的饮食种类,二是用相似的食物,来拉近了各地百姓之间的距离。
对辽国的百姓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和饮食水平,比大宋差了一个甚至几个档次的时候,他们会不眼热?
那么为了弥合这种不平衡,必然出现两个结果,一是战争,用战争来掠夺更好的资源,更好的食物。
二是融合,大家成为一家人,你有的我也有,简单直接。
第二个途径听起来很简单,但过程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杨怀仁要做的,便是通过贸易,让这样的弥合成为现实。
辽国是免不了要大乱的,即便不是现在,将来的十到二十年,必然会有人起来反抗契丹人的统治,不管是女真还是蒙古,这一天迟早都要到来。
杨怀仁需要做的,就是等着他们打,把辽国打成了一副烂摊子,他再跳出来收拾残局。
人生的十字路口,有时候提醒你走哪条路的人,不一定是个白发苍苍的白胡子智者。
这一刻,心中的梦想有了一个大致的可行性实施的方向,杨怀仁心中轻松了不少。
他回身做了下来,对鬼姐道,“这丫头不错。”
鬼姐不知是不是吃了醋,想起汉人的习惯来,她的陪嫁丫头,免不了成了一个通房丫鬟。
想要对小丫头生气,可看着她吃的满嘴蛋糕的可爱样子,又气不出来了,只得爱怜地捏了捏小丫头的脸蛋儿,“听见没,姑爷夸你呢。”
小丫头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抹了抹嘴巴,“唔?”
……
宿卫将军追出去五六十里地,眼看就要到榆州了,却半点杨怀仁的人影都没见着,他心里免不了犯嘀咕,莫非杨怀仁走的是北线?总不能他们一百多号人插上翅膀飞了不成。
他点了十几个手下,命他们继续向南,进榆州打探,看有没有杨怀仁经过的消息,而他自己则领着大队人马掉头,准备返回十字路口。
第1171章:永乐港(上)()
正常走的话,从中京到大辽锦州永乐港,大概需要六七天的时间。
杨怀仁一行人为了掩饰身份和行踪,一路上七拐八拐,走到永乐港永乐整整半个月的时间。
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没发现屁股后边有人追着,拖延了些时间,也倒是值了。
这年头的港口,也后世所称作的港口有极大的不同,如今整个中国的海岸线,真正能按照后世的标准称得上是港口的,绝对不超过五个。
而永乐港,其实不过是一个渔港而已,真正发展海上贸易,不论是港口的大小还是先有的船只,都还在技术含量上差了不少。
杨怀仁到的时候,黑牛哥哥和卢进义已经早到了,三支队伍从新汇合,又分散住进了渔港附近的几间客栈里。
可能大家很容易认为契丹人都是牧民,最近几十年才出现了大规模的转变成农民的趋势,绝对没有任何的渔民。
实际上契丹人很早就懂的从海洋、河流和湖泊获取鱼类等水产食材。
到辽国建立,契丹人占据了北方,辽河流域的渤海湾一带,也逐渐发展起来不少类似永乐港的渔港来。
契丹人同样也发现了鱼类的营养价值,一点儿也不比他们传统的牛羊等牲畜的肉类的营养价值低,反而因为口味上的不同,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永乐港,便是如此发展起来的。其实永乐港并不算大,城里的百姓不过两三万人,但这些百姓超过一半的人都在从事和海洋渔业相关的产业。
最简单的,便是渔民了。契丹人擅长骑马,但擅长掌船的渔民,也大有人在。
别看他们习惯上使用的渔船并不算大,但驾驭这样的渔船,还能捕捞鱼获,也并不是件想象里那么容易的事情。
渤海湾北部冬季结冰,变成了天然的休渔期,如今春末夏初,渔民们也迎来了忙碌的季节。
杨怀仁今日由鬼姐和众兄弟们陪着,来到了离海边不远的一处茶楼,从茶楼往下去不远,便是繁忙的渔港了。
渔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