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舌尖上的大宋 >

第136章

舌尖上的大宋-第136章

小说: 舌尖上的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酸甜口的调味方法,也在这个时期被创造出来,并受到百姓的欢迎,无论是配合哪一种动物蛋白,都能让肉类别具风味,又方便人们的肠胃吸收其中的营养。

    坛子肉是另一种食用猪肉的典型做法,大明湖畔疯长的蒲菜,割一把就可以做一道奶汤蒲菜。

    烟熏鸡脯,是把多种调味料腌制过的鸡脯肉用烟熏法烤制焦黄,也是在食物制作方法上开创是的做法,那味道光闻一闻就让人口水横流。

    一顿大餐之后,杨母高兴地拉着儿子开始给他展示她为回乡祭祖做的准备。

    杨怀仁来到后院里,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住进新家才一天的工夫,母亲已经把祭拜杨父的东西准备了差不多了。

    黄纸折成的元宝堆了满满两大车,把这些纸元宝烧了要真能在阴间变成金子,起码有五十万两,杨父立马就能成为鬼界十大富豪。

    最夸张的是,有几个工匠糊了一个足有两人高的七层宝塔,另外还有几十个纸糊成人形的仆子,上百个手持长矛的护卫和马匹。

    杨怀仁满头黑线,母亲也太夸张了,这些东西全烧给先父,就不是在下面做富豪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要在阴曹地府造反,跟阎王老子叫板的节奏。

    杨怀仁本想劝母亲低调一些的,可是当他看到目前脸上骄傲的笑容的时候,他又开不了口了。

    造反就造反吧,反正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杨怀仁心道,为了这一位老爹的安全,烧些刀枪剑戟可能用处不大,不如一会哥们亲手做几个飞机坦克给老爹送去比较靠谱。

    想到这里,杨怀仁有点玩心大起,立即挑拣了许多合适的篾条和绢布,开始糊飞机坦克,何之韵、天霸弟弟和小七几个,也学着杨怀仁的样子做了起来。

第274章:超级大场面() 
老人们有句俗话,说初一出生的孩子,一生的命运都是坎坷,却又非凡的。

    好像后世的一句俗话,“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相似的道理。

    杨怀仁就是那个初一来到人世间的孩子,现在的他既是大款又是伙夫,而且还是个侯爷,所以在他生日这一天回乡祭祖,场面必须高大上。

    杨母吩咐丫鬟们把御赐的诰命夫人的仪服都取了出来,她和何之韵两人都打扮得跟贵妇一样,唯独让杨怀仁和二丫穿了普通的白麻布衣服,说这样才能显示他们兄妹的孝心。

    杨怀仁这才知道母亲也是装逼界的一位高手,不难想象,当两位身着诰命仪服的贵妇和一位披麻的侯爷同时出现在父老乡亲们面前的时候,是何等的场面。

    一大清早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从齐州城里出发,浩浩荡荡的向只有十几里之外的历城县进发。

    队伍的最前边是一支雇来的锣鼓队,敲敲打打的热闹声中,是个人都能知道这是某家人衣锦还乡了。

    锣鼓队后边是杨母请来念经祈福的和尚,足有五六十人之多,他们一路唱着响亮的梵音,倒是恰巧和前头的锣鼓队伍配合出了交响乐的效果。

    再后边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杨家的三位主人便分别坐在这几辆马车里,后边跟着的是另外几十辆装满了各种祭祀用品的马车,最显眼的就是那座纸糊的高有一丈的七层宝塔。

    最后边才是穿成了侯爷侍卫模样的内卫们骑着高头大马的队伍,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显示了主人的地位。

    光队伍里新添置的马车啊,马匹和各种祭祀物品,以及请和尚的花费,杨母就足足花费了一万贯,这排场,就算是真钦差来了也没有这么夸张。

    队伍穿过历城县城,把整个县城的人都惊着了,围观的百姓像是夹道欢迎一样站在街道两边指指点点。

    每一个看到这排场的人都在猜测这是谁家的祭祖队伍,除了感叹人家这气势之外,也对大车上装载的那些纸糊的飞机大炮加坦克非常感兴趣。

    杨母对目前的效果非常满意,杨怀仁只有苦笑,倒不是心疼钱,只是觉得花了许多钱弄了这些东西一会儿就要全烧了,真不如买点好吃的划算。

    队伍穿过历城县县城,再往东几里地就是老家杨家村了。杨家家族世代生活着在这里,全村超过一半的人是杨姓。

    杨母没有事先通知任何人,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队伍也不进村,从村口直接向北来到杨家家族的祖坟地。

    村里这样一来可炸了锅,谁也不知道这几百人是来做什么的,为什么来杨家村,全村老老少少都好奇的走出村子跟在队伍后边想看个究竟。

    村北有一个土丘,土丘上是一片杨树林,林地中间便是杨家村祖坟所在的地方。

    队伍在树林的边缘停了下来,围观的乡亲们才明白这是回乡祭祖的队伍。

    杨母和何之韵身着诰命仪服走下马车,老百姓们也不认识她们穿的这是什么衣服,但是那种高贵和庄重却是让每个人都感到羡慕。

    这时有人认出了杨母的身份来,惊讶的说道:“这,难道是老六家的媳妇?”

    有了这个提示,众人也都看清了杨母的面容,认除了她却是是老六家的媳妇儿,这才疑惑的相互议论起来。

    “老六家不是家族里最穷的一房了吗?怎么今天回来祭祖,这么大的场面?”

    “听说他家就一个小子,夏天的时候进京参加秋试去了,难道是……他家小子中了状元?”

    “哎,不对,要是咱们村里出了状元,官府早就来贺喜了,怎么会没有动静?”

    “那就是人家发了财了,看看那些元宝蜡烛,十几个大车装满了拉来烧,这排场,啧啧……”

    杨母耳朵里听了这些议论,只是对着围观的人群挥挥手示意,并没有走过去打招呼。

    她心里其实已经万分的激动,却强忍着不表现出来,何之韵心情却是紧张,作为杨家新妇,她怕折了官人的面子,所以也极尽地配合着杨母摆谱。

    杨父在杨家家族里的这一辈,排行老六,只算是个偏房的子孙,虽说也是有房子有地,却因为家中人丁单薄,在家族里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杨父前几年离世之后,他们孤儿寡母的在家族里就更没有地位了,虽说勉强能够温饱,在家族里其他人眼里却是最穷的最没有前途最没有面子的一房了。

    杨母想着儿子如今贵为侯爷,已经是杨家家族里最有出息的一支,这回回乡祭祖,还不把以前丢了的脸面全部找回来?

    杨父的坟头孤零零的坐落在家族坟地的边缘,自从杨母领着二丫进京寻子之后,就没有人打扫,积雪之下干枯的杂草布满了坟头上,连那座青石墓碑之下也是堆积了许多干枯的树叶。

    杨母命人打扫了一下,才摆下蒲团,领着儿子女儿以及儿媳进行祭拜,对着墓碑诉说起了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儿子争气,现在已经贵为侯爷,还娶了个好媳妇,说着说着竟忍不住感慨地啜泣起来。

    杨怀仁、二丫和何之韵恭恭敬敬的给先父磕头,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家里的仆子们开始给杨父烧祭品,那十几车的元宝啊,宝塔啊,仆子兵丁啊,飞机坦克啊,总共烧了小半个时辰。

    杨家族长是位年过七十的老头,论起来也是杨怀仁的堂祖父,这时也赶到了,领了另外几个家族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走过来询问。

    杨母领着子女和儿媳见过了族长,表现的不卑不亢,非常大气,表示这次回乡除了祭祖之外,还准备给先夫重修坟冢,望族长允许。

    族长老头儿虽说也见过些世面,可毕竟一辈子住在乡下,哪里能认得出杨母和何之韵穿的是诰命夫人的仪服?

    至于他家小子中状元,族长心中更是明白不可能,所以直道是他们去京城发了横财,才故意搞了这么大场面回来显摆罢了。

    作为长房一脉,在这些偏房子孙面前本就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所以对这些并不在意。

第275章:族长刁难() 
杨家族长心底里还有些看不起这些家族中的暴发户,所以傲慢的对杨母说道:“老六家的,看来你家是发财了,可搞这么大场面在父老乡亲面前显摆,面子是有了,可名声也坏了。

    咱们杨家向来尊崇节俭持家,你现在这么败家,这不是败坏杨家的风气吗?有这些钱干点啥不好?给家族里修祠堂盖学堂,哪一样不比搞这些虚的排场好?”

    杨母本来意气风发,被族长这么一指责,也觉得自己今天这排场搞的有些过火,不过她的目的是跟族长在祖坟地里多要一些,好把先夫的新坟修得更好一些,所以安静的听完了族长的言教,才开口说道:

    “老祖宗说的是,我们六房愿意出钱给家族修葺祠堂,也愿意出钱盖新学堂,希望族长能在祖坟地里给我们这一房多一亩墓地,重新建造官人的坟冢。”

    族长满意的点点头,“如此甚好,作为杨家子孙,为家族里出钱办事,那是本分之内的事情。

    只不过祖坟里的地,是按规矩来分配的,长房的自然要多分一些,偏房的自然会少一些。

    你家本来就是偏房子孙,而且家里只有一个小子,眼下这两分地就足够了。”

    杨母听了脸上有些难看,族长说的是道理和规矩,她作为偏房的媳妇也不敢顶撞,可想到先夫的坟地就那么大一点,内心里又觉得对不起他。

    杨怀仁心中明白,母亲的思想还禁锢在封建礼教里,她本就是农户人家出身,嫁给了杨家的一个偏房子孙,骨子里就自卑,虽然现在已经贵为三品诰命夫人,窘迫之下却忘记了这一点。

    杨怀仁可没有这些束缚,他的意识里,既然是同一族的亲人,本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包容,母亲只不过多要些墓地给先夫重新修坟,竟然被族长拒绝了,而且族长口气中那种高高在上的意味,让他觉得讨厌。

    不管是朋友还是亲人,交往之中就是相互给脸面,既然你不给我娘面子,我也就不用给你留面子了。

    杨怀仁走上前来,也不给族长施礼,背着手昂首挺胸的问道:“敢问族长,杨家家族中的坟地分配,若是按照长房偏房这样来分,是不是有失公允?

    大家都是杨家的子孙,只不过有先生和后生之分,先生的不一定就有本事,不一定就比后生的对家族贡献大,难道偏房的就天生比长房的卑贱?”

    族长老头儿见杨怀仁傲气的样子本就讨厌,加上他开口连祖父也不叫,直接喊族长,更是来气,听了他一番理论,耻笑道:“规矩是祖宗定下的,不光我们杨家,别人家也是一样的。

    不过咱们杨家也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知理的家族,若是哪家子孙考取了功名,在朝廷里有了官职,或者有了军功,或是对家族声誉有了大贡献,当然可以例外。

    不知怀仁孙儿可是中了状元啊,还是当了官啊?就算你有几个臭钱,也不过是卑贱的商贾罢了。”

    族长这么一嘲讽,他身后几位叔伯辈分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杨怀仁并不在意,在哥们面前装什么清高?他笑着拍起手来,“照族长这么说,我家这一房在祖坟地里要坟地,可就不止要一亩了,起码得要个十亩。”

    “你开什么玩笑?就凭你?你可知道,先祖上曾经出过一位七品的县令,他家修坟也不过分了一亩地而已,你一个秀才还想要十亩,你疯了吧?”

    “呵呵,到底谁疯了,现在还不好说呢!七品县令,就能在祖坟里分一亩的坟地,那我问你,若是一家出了两位三品品秩的子孙,又该怎么分配?”

    族长和后边的几位被这话惊得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杨家家族虽然在本地也是个大家族,可是放到整个大宋来看,也不过是个乡野的家族罢了。

    大宋一朝百余年来,族中出过三四位考取了功名当了官的子孙,最高的也不过族长先前提过的那位七品县令而已。

    三品的品秩是个什么概念?对于整个家族的人来说,全齐州都找不出一个三品的官来,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三品的大官。

    族长惊骇的舌头似的打了结一般说不出话来,他身后的一位口吃不清的问道:“三,三,三品?谁?”

    杨怀仁不紧不慢的向他们介绍了母亲,指着她身上的一身仪服说道:“你们都不认识吗?我母亲这一身,正是三品的诰命仪服。”

    杨母想起来她身上穿的可是三品诰命夫人的仪服,刚才被族长那么一问,竟然忘记自己如今的身份,这才庄严高傲的昂起头来,同时没忘记拉了拉身后的同样穿着诰命仪服的何之韵,让她也跟着到前边来,展示那一身高贵的衣服。

    杨怀仁接着说道:“这位是我的新媳妇,同样是诰命夫人,不过品秩低了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