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平时更多的,是干一些替人收尸的活。古人对死亡的认识,除了有明显的原因,比如疾病等原因死亡之外,其他的意外死亡,总会让衙门的仵作去鉴定一下死者死亡的原因。
或者不是本地人死在了齐州,也由衙门安排仵作给他们收尸,然后送到寺庙的停尸房里等待他们的家人来领尸。
无论干什么样的活,这种工作都是十分晦气的,所以习惯上仵作做了他该做的工作,死者的家属都会给些洗手钱,这种洗手钱多则上百文,少则几十文,所以要给仵作每月的实际收入,是平常做工的百姓的两倍甚至几倍之多。
但是受限于他们的知识程度,当生了命案的时候,他们的填写的尸格,也就是验尸报告,其实是十分粗糙的,比如张恭庵的尸格,就只说“胸腹中数刀,流血而亡”简单几个字,就算完事。
第249章:验尸()
老仵作写出这种让杨怀仁哭笑不得的验尸报告来,也不能完全怪他,受到文化程度和法医学知识的匮乏的限制,他也只能写出死者是怎么死的,却没有了其他任何详细信息。
玄参毕竟是个郎中,或许凭借他的专业知识,会有新的发现也说不定。
张恭庵的尸体被抬了出来,放置在一张石板床上,现在尸体并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只是因为天气寒冷,殓房里气温在零度以下,尸体还保留着刚刚送来时的样子,那身沾血的衣服也仍旧穿在身上。
玄参专长就是治疗外伤,当然也对利器伤十分了解,让他来验尸,倒是正符合了他的特长。
张恭庵身高有一米八五左右,身体强壮,这些都和杨怀仁先前的猜测基本相符。
玄参换上了棉布手套,从头部开始,先对死者的五官进行一番查验。
“死者面部发紫,双眼通红,眼球暴涨,口鼻有血流出,想来他死的时候十分痛苦。”
玄参边查验便念叨着他的发现,小胡子师爷这次也不用吩咐,自觉地在一旁做好记录。
杨怀仁问道:“死者死前可有挣扎的痕迹?”
玄参分别指着死者的两只手示意给杨怀仁看,说道:“大人您看,死者手掌自然打开,手指甲里也没有异物,这么看是没有挣扎的,也没有和凶手发生肢体冲突。
不过也不能就可以这么确定,只要不是很剧烈的挣扎,死后是查验不出什么的,小底判断,死者中刀的时候太突然,在他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所以可能他想挣扎或者求救的时候,已经被凶手一刀制服了,然后又连续中了几刀,完全失去反抗能力,才向身后倒去,然后因失血,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的死亡了。”
杨怀仁点点头,玄参的说法,也印证了在凶案发生现场他所作出的判断。
“死者生前也是个壮汉,照这么说来,这个凶手一定是个会武功的人了?”
“大人说的没错,”玄参继续向下检查尸体,“凶手身上不少旧伤,不过都是些皮肉伤而已,应该是往日经常打架斗殴所致。”
杨怀仁一路上也向捕快们打听过,这个张恭庵是个屠夫,在齐州城的西市里有个猪肉摊子,以杀猪为生,平时就是个好勇斗狠的角色,所以身上有些拳脚造成的陈旧外伤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玄参撕开了死者的衣服,用湿布擦干净死者胸腹部受伤的部位,开始察看致命的刀伤。
“一,二,三……十六,十七,十八!”
杨怀仁和玄参一起数着尸体胸前腹部的刀伤,越数声音越惊讶,张恭庵身上,竟然有足足十八处刀伤!
“这肯定是仇杀了,看来凶手对死者的仇怨还不是一般的深!”
在场的所有人也都处于一种惊愕之中,大家都明白,一个人如果胸部被利器刺入,别说是十八刀,正常一刀刺在要害部位就要了命了,即便张恭庵生前是个强壮的武夫,三四刀也足以让他毙命。
这个凶手第一刀快速刺到了张恭庵的身体里,已经让他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接下来的十七刀,完全是在发泄心中的仇恨!
从犯罪学上来讲,这是一种明显的过度杀戮的体现,如果是为了其他目的杀人,或者请专业的江湖杀手杀人,凶手只需要确定杀死目标就可以了,在犯罪过程中,这样也更效率。
但是仇杀的表现就不同了,凶手的目的不单单是杀死仇家,更是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对目标进行过度的虐杀,并在犯罪中享受那种亲眼看着目标慢慢在痛苦中死去的过程。
杨怀仁又想起那一圈围着死者的血点子,想象到当时凶手脸上既狰狞又感到快感的模样,围着死者的尸体转着圈欣赏,禁不住毛骨悚然。
到现在为止,无论现场的证据还是验尸所得到的证据,都可以推断出这是一起仇杀案,凶手与死者之间有巨大的仇怨,才导致了这种过度杀戮的情况出现。
“那么死亡时间呢?可以做出判断吗?”
确切而具体的死亡时间对于破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道了死亡时间,可以根据这个犯罪时间有目的的寻找有可能存在的目击证人,在排除疑凶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时间来判定他的嫌疑程度。
现在天气寒冷,张恭庵的尸体早已经凉透了,无法根据尸体残存的体温来判断,玄参沉思了一会儿,将尸体翻起来,察看死者的背后。
杨怀仁看了他这个动作,才意识到他是在察看尸体的尸斑和尸僵的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了解并根据尸僵来判断死亡时间的,南宋的提点刑狱官宋慈便搜集整理的大量这方面的知识,并写入他的法医和犯罪鉴证学著作《洗冤集录》中。
早在北宋,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认知,人在死后,血液循环停止,三到五小时内,会因为肌动蛋白酶停止分解,导致肌肉和韧带紧绷,关节也不能扭曲,呈现出尸体僵硬的现象。
这个过程是渐近的,大约在死后十二到十八个小时内,尸僵的程度达到最高峰,而大约二十四小时之后,尸体会因为体液ph值下降,酸性的体液使细胞发生自溶现象,让尸体从新开会变软,到四十八小时之后,又重新变软回正常状态。
而尸斑则是因为血液受重力影响,沉积在身体下方,导致从外观上看,尸体表面呈现紫红色,这个变化也是以时间而渐近的。
所以验尸的时候可以从尸僵的程度上,大体判断出死者死亡的时间。
玄参仔细观察了一会说道:“从尸僵和尸斑的程度来看,现在是最僵硬的时候,由此可以推断,死者大概已经死了七八个时辰了。”
杨怀仁掐指一算,现在才未时三刻,也就是下午两三点,向前推十四五个小时的话,也就是昨天夜间大概十点到十二点的时候。
从死亡时间来看,更排除了柯小川杀人的可能性。
玄参放下尸体,盯着那十八处刀伤发呆,他疑惑的说道:“这里不对啊……”
第250章:全城尽是仇家()
“怎么不对了?”
杨怀仁疑惑道,“十八处刀伤,都是刺入伤,有什么问题?”
“大人请看!”
玄参随手从地上捡了一根木条,充作凶器给杨怀仁演示凶器刺入的角度。
“听说大人也是刀法精湛之人,一定也懂得下刀的角度问题,您看,死者胸腹部这十八处刺入伤,每一刀刺入的角度都是不同的。”
杨怀仁看他演示,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随身也带了一把最常用的片刀,这时也拿出来模拟凶器刺入的角度。
经过对十八处刀伤一一比对,从这些伤口内部的肌肉受伤情况来看,有的是垂直刺入的,有一些则并不是,而是从另一个偏斜的角度刺入,虽然差别不大,但很说明问题。
“难道凶手不是一个人?”
杨怀仁此话一出,围在他身后的众捕快惊讶的“啊”了一声,捕头李锦站出来问道:“上使大人,您这话何解?从现场判断,应该只有一个凶手啊?”
杨怀仁打量了一下李锦,和他身高差不多,只不过比他稍微壮了一些,他喊了李锦过来,给他演示了一下凶手是怎么面对面攻击死者的。
“看,咱俩身高相仿,如果我要用匕首刺你的腹部,刀在我手上是前后运动,以一条直线的轨迹刺过去,伤口是不是会以垂直的角度刺入?”
李锦看着杨怀仁手中握着刀放慢动作似的刺过来,确实刀身和他的腹部是垂直的。
杨怀仁接着说道:“如果我要刺你的胸部,手中的小刀是不是要从下向上刺,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角度,而非垂直刺入你的胸膛。”
杨怀仁这么一演示,所有捕快都听明白了,纷纷表示大人高明。
杨怀仁接着给他们指着死者张恭庵的尸体上的伤口,让他们仔细观察,腹部的伤口和胸部的伤口刺入的角度确实不同。
但是有一点很奇怪,正如玄参前边发现的问题,不论死者胸部的伤口还是腹部的伤口,刺入的角度都是混乱的,有一些表明刺死死者的人,大概比死者还要高半头的样子,而有一些则像是比死者要矮。
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最少有两个身高不同的人拿利器刺了死者。
更诡异的是,所有的十八处刀伤,都是一件凶器刺伤的!
杨怀仁作为一个厨子,见过各式各样的刀具,刨去单纯本身就是工艺品,陈列品的刀具不谈,这种刺死了张恭庵的凶器所留下的伤口,就让他迷惑了。
伤口是单刃的,一面锋利,另一面则是一个楔形,而且刀具两侧是不对称的,一侧平滑,而另一侧则是个半月形。
杨怀仁只能判断这种特殊形状的刀具,肯定是某种实用的,用于一种特殊用途的刀具,他都没有见过,便说明这种刀具应该不是常见的刀具。
可两个人,又是怎么分工合作杀死了张恭庵?这两个人都跟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杨怀仁实在是想不明白了,连几个跟随他来验尸的几个内卫也没有想明白。
带着疑惑,杨怀仁走出了阴冷的殓房,回到了齐州衙门看看搜索凶器的捕快们有没有带来好消息。
刚进了衙门门口,一群身穿各色衣着的百姓们已经围在了齐州衙门州主簿办公的东跨院外边。
唤过来一个神色匆匆的皂吏,杨怀仁才问明白了原因。
原来张恭庵被害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齐州城的大街小巷,平日里被他欺负过的人这时都要去张府讨账。
衙门里的捕快们怕真凶夹杂在这些人里边破坏未被他们发现的线索,或者怕他们冲进了张家偷偷取走遗留下来的凶器或道具,才劝张吕氏拿出钱来打发这些债主。
于是就领着他们来到了衙门里,根据他们手里的凭据一一核对,然后让张家出钱平账。
杨怀仁很满意这些捕快们的表现,起码比谢老儿这位州尊大人靠谱多了。
如果凶手知道了这件案子原来的替死鬼柯小川已经被证明是无辜的,势必会关注案子的侦破进城,而靠近张府或者靠近衙门,便是暗中打探消息的最好方法。
捕快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才想出了这么个办法,一来可以通过还钱给这些债主的方式,让他们自觉来衙门登记;
二来张恭庵平日里得罪的人,招惹的人太多,可以说仇家遍布全城,这样一来也可以省了他们不少脚力;
三来可以缩小疑犯的范围,和张恭庵有过节或者有仇的人太多了,这时候谁若不来衙门诉诉苦,是不是就是心虚的表现呢?
所以说真正的凶手,大有可能就藏在这些要账的人里边。
不管是哪个贪心的人起了这个头,杨怀仁都觉得这件事正恰巧缩小了他寻找凶手的范围。
可杨怀仁并没有高兴多久,等他走进东跨院的时候,他便知道这个缩小疑犯范围的事情,并不是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因为张恭庵的仇家实在太多了,光这个不大的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大致算一算,没有三百也有二百八九十,这工作量可够大的。
谢长礼本来以为回了衙门他便可以休息一下了,结果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要是处理不好,这些百姓闹起来,万一出点什么事,他又无法给上官交代了。
所以谢老儿赶忙吩咐人在东跨院里摆了好几张桌案出来,让衙门的书吏们一人一张桌子记录,然后根据张恭庵所欠钱数,挨个用张吕氏送过来的一车银钱里给他们支付。
杨怀仁在人群里听这些人小声的议论这张恭庵的死,渐渐对死去的这位屠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位张屠在齐州城里办的那些事,真可谓是恶贯满盈。仗着他好勇斗狠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