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铸天朝 >

第126章

铸天朝-第126章

小说: 铸天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程英率领的光明军依旧不断撤退,不与贺州世家联军交战,最终程英率领光明军退到衡州北部,程英手中的光明军恢复到十二万人,追赶而来的世家联军依旧有十五万人。

    你追我逃一个多月,被信仰武装的光明军还能坚持的下去,而后面追赶而来的世家联军却已经是精疲力倦,趁着这个机会,程英直接带着十二万光明军杀了一个回马枪,将世家联军的三万前锋军包围。

    眼看着三万前锋军就要被光明军消灭掉,世家联军的武者部队终于赶到,直接突破光明军的包围圈,救出一万余前锋军,光明军自身损失也达到一万五千余人。

    在衡州北方临近惠州的狄道郡,十一万五千稍有力气的光明军与十三万筋疲力倦的贺州世家联军对峙,虽然世家联军筋疲力倦,但是有武者部队在,敌对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若是这样继续对峙下去,等世家联军恢复气力,那就是光明军的末日,程英已经有率领光明军撤向惠州的想法,程英的率领的十余万光明军,再加上惠州光明军,程英有不小的把握占据整个惠州。

    就在这时,惠州成德苏(姓)氏的二万人马悄悄踏入衡州狄道郡土地,苏氏的两万人马放在苏氏自己的大军中只是普通的军队,若是放在光明军或者其他世家联军中却可以称得上是精锐,这就是惠州人的彪悍尚武。

    苏氏也怕衡州境内的光明军北上,所以暗中抽调两万人马南下,欲与贺州世家联军解决这个麻烦。

    进入狄道郡的苏氏两万人马快速从背面向光明军发动偷袭,光明军反应不及,损伤惨重,对面的世家联军在发现情况后,迅速大军压上。

    苏氏和贺州世家两面夹击,纵横贺州和衡州的光明教青木堂的命运已经注定。

    ……

    转眼间,夏天已经结束,秋天到来。

    秋天是收获的时节,农民春天将耕种田地,期望这秋天粮食丰收,只是能够平静期望丰收的农民却不多。

    大黎帝国十一个州,临州、宿州、信州、潼州、惠州、贺州、衡州七州被战火袭扰,农民想要安静的种田等待收获是不可能。

    在与光明军对战时处于劣势的世家会疯狂的募兵乃至抓壮丁,青壮们都被抓走了,种田的只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她们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平安归来,她们希望战火不要漫延到这里,他们也希望秋天能够丰收。

    只是往往事与愿违,亲人战死沙场,战火漫延到这里,将一切的一切都破坏掉,不说秋天能够丰收,就算是种田也非常困难,白白错过了耕种的时节。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在人还活着,世家联军和官军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对曾被光明教统治的老百姓随便下手,除非那些老百姓自己主动站起来说自己反对世家的统治。

    唯有潼州例外,潼州被光明教经营许久,那里老百姓都拥护光明教,莱州世家联军、郭忧的平叛大军进入到潼州后,遇到大量老百姓反抗,凡是敢于反抗的人,重者杀死轻者也会抓起来当苦力。

    泽州、袁州、莱州、钦州四州的情况比较好,这四州在春耕前州内的战乱已经结束,老百姓可以放心的耕种田地,不需要遭受战火的袭扰。

    不过因为战乱的影响,这四周的青壮也锐减,其中泽州是最为严重的一州,种田的主力变成农妇,儿童和老人在一旁辅助。

    虽然她们有亲人在战乱中死去,不过丰收的喜悦却将亲人逝去的伤痛吹掉一些,孩子还在,她们要将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这是她们活下去的动力。

第261章 疯狂的番薯() 
砰!砰!

    农妇将铁锹、镢头和几个摞到一起的木筐放到单轮车上。

    “二小、三丫走喽。”农妇对着屋子喊道。

    王二小:“娘,俺马上就来。”

    王三丫:“哥哥等等俺,俺的鞋子穿不上了。”

    屋子中传来王二小和王三丫的声音,没过多长时间,王二小和王三丫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从房屋中走出来。

    “娘,俺想坐大车。”王三丫蹦蹦跳跳来到母亲身边央求道。

    “上来吧,小心别摔到。”似乎考虑到这种情况,农妇在独轮车上特意给王三丫留了一个空位,农妇伸出粗糙的双手,轻轻用力就将王三丫抱到独轮车上。

    “哦哦,出发了,大车快快跑。”王三丫坐在独轮车中欢快的叫道。

    王二小一家三口推着一辆独轮车,向着自家的分配的田地走去。

    走了大概一刻钟时间,王二小一家来到属于自己一家的五亩田地,五亩田地已经被绿色的植被覆盖住,这绿色的植被有一个奇怪的名字——番薯,也是王二小一家今年栽种的粮食。

    王二小一家三口人,一个大人分得十亩田地,两个孩子各分得五亩田地,加一起一共分得二十亩田地,怎么现在王二小一家只有五亩田地?

    这并不奇怪,王二小一家从衡州迁移到瀛州来,瀛州开发的区域比较少,多是未开发的荒野,小吏给王二小一家在这片区域划分出二十亩地,附带三张黑纸白字外加三个红手印的地契。

    只不过这二十亩地是未开发的土地,王二小一家获得这二十亩土地后在栽种番薯前只来得及开垦五亩田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王二小一家只有农妇一个成年劳动力,王二小算是半个,王三丫一点不能干,还没事给其他两人捣乱,不管农妇和王二小再怎么起早贪黑去努力,在栽种番薯前只开垦出五亩田地。

    不过五亩田地就够了,王二小一家听小吏说,一亩番薯地至少能出产一千斤番薯,多得话能一亩能产两千斤以上。(除要是番薯被发现的时间较短,培育经过培育优选,选出优质的品质,那时番薯的亩产量恐怕都会超过两千斤)

    当时农妇和王二小两人听到小吏说的亩产量,吃惊的都说不出来话,他们无法想象到什么粮食会有如此高的产量,像王二小一家在衡州时种的粟,一亩产量最多也就三百来斤,两百斤是正常水平,番薯的亩产量居然是粟的五倍以上,光是一亩田地的番薯产量就足够王二小一家人一年吃的还多。

    话说番薯的味道不错,王二小一家都吃到过一点番薯干,味道甜甜的,王三丫最喜欢这个味道,吃过一次后就念念不忘,现在自己的番薯即将收获了王三丫决定每天要吃番薯吃到饱。

    开始刨红薯了,先是农妇拿着镢头在前面从地里刨番薯,后面的王二小和王三丫在后面将从地里刨出来的番薯去掉泥土后放到木筐中,这个任务只要是王二小来完成,而王三丫的主要任务是玩。

    实际农妇在栽种番薯和收番薯之前都是经过“专家”培训的,这“专家”就是去年在瀛州栽种番薯的百姓,被云氏雇佣到各地向其他老百姓传授栽种番薯和收番薯的技巧,这些东西很简单,农妇看过一次后就已经牢牢记在心中。

    王二小将一个木筐装满后,就将一木筐番薯放到单轮车上,几次三番后,单轮车上尽是装满番薯的王二小招呼一声“娘”,农妇就放下手中的镢头走过,推起单轮车往家走,王二小一家已经提前将自家屋子中一间房屋空出来(实际上本来就是空的),用来储存番薯。

    五亩田地,最起码也能收获五千斤番薯,最起码足够十个成年人吃一年,不过王二小一家的劳动力太少了,要想将五亩番薯都收回家中,从早忙碌到天黑也得需要好几天时间。

    几天之后,王二小家的屋子快要被收获的番薯挤满,一种幸福的烦恼油然而生。

    “今天是吃烤番薯好呢?还是吃煮番薯好呢?”

    王二小一家的情况同样是瀛州三万户人家面临的选择,不过总是吃番薯,谁都是会吃腻的,还需要不时的换换口味。

    今年年初,瀛州总人口仅六万余人,到了衡州被光明军完全占领前,云氏一共从衡州转移六万两千余人,使得瀛州总人口一下子就超过十二万,总算是让瀛州的人口多了一些,最重要的还是从衡州迁移过来的六万两千余人,这些人中五十岁以上的人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主要还是成年女人和十五岁一下的孩子,青壮也不少,起码比泽州人口中青壮的比例高出一倍。

    瀛州总人口约十二万六千人,总种植近三十五万亩番薯,预计收获番薯将超过五百万石(五亿斤),足够一百万成年人吃一年,推算一下,这五百万石番薯几乎满足云氏治下三地的所有人的粮食需求。

    这也太多了,瀛州家家户户都在为家中爆满的番薯而欢笑,他们巴不得每年都是这般丰收。

    在瀛州番薯收获的时候,云氏也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以一定的价格从瀛州的老百姓手中收购番薯,最后这个价格被确定为粟市价的三分之一。

    第二步,云氏会将收购的番薯通过云氏船队运回到云华郡去,然后以粟市价的二分之一的价格向整个泽州及云华郡出售。

    与此同时,云氏也会从泽州及云华郡以七成市价收购五谷,然后将一部分五谷运到瀛州以市价出售,一部分储存起来,最后一部分却是用来酿酒。

    武者、文人雅士喜欢喝酒,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喝酒,粮食少酒价则高,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喝酒,现在云氏治下三地粮食这么多,能够酿出更多酒水,普通酒水的价格也就降了下来,连普通老百姓都能喝得起。

    不管怎么样,云氏都不会做亏本买卖,反而云氏治下三地的老百姓都慢慢变得富裕起来。

第262章 云氏钱庄与纸券(上)() 
【第二更十二点前会发出来】

    在王二小一家将田地里的番薯收回来的第三天早上,饱饱吃了一顿煮番薯的王二小帮助母亲将房屋中一半多大概有三千七百多斤的番薯搬到自家院子门口。

    等到两人忙忙碌碌将这三千七百多斤番薯搬出来后,农妇稍微洗漱一下便离开家门朝村头赶去。

    大概半个时辰后,农妇领着几个男人来到自己大门口,他们的后面还跟着两辆马车。

    “大人,小人要卖的番薯都在这里了。”农妇转身用恭敬的语气对最前面的那个身材稍显瘦弱的男人说道。

    这男人名叫董鑫,是云氏商行的下面的一个小管事,他现在的任务是在瀛州的一些村子中收购番薯。

    “好,那我们先称一下重量吧。”董鑫看了面前的几十筐番薯后说道。

    随后董鑫带来的几个伙计开始忙碌起来,将地面上王二小家的几十筐番薯一一称重,称重完后直接放到后面的马车上,董鑫则拿出纸笔将称量出的每一筐番薯都用墨笔记在纸上,等将所有的番薯都都称重完毕后,董鑫拿出一个算盘将所有的数字合在一起,总计三千七百五十二斤,董鑫又重复计算两次,依旧是这个数字。

    之后董鑫才对农妇淡淡的说道:“这里一共是三千七百五十二斤番薯,番薯的收购价你也知道,三铜币一斤,三千七百五十二斤番薯合起来是一万一千二百五十六铜,也就是一金十二银五十六铜,你家这些番薯,我用一金十三银全部收购下,你可愿意?”

    “一金十三银,一金十三银,一金十三银……”农妇在听到自家这些番薯能够卖出一金十三银这个“天价”后,已经惊讶到极点,口中不停的喃喃着“一金十三银”,连董鑫说的最后一句话都没有听到。

    要知道一户普通人家一个月有十五银就能过得不错,贫困人家一个月生活费用基本上低于十银,王二小一家人的生活介于普通人家和贫困人家之间,农妇可从来没有见过一金以上的金钱,一金币对农妇来说就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一笔巨大数字,现在她只是将家中一半多的番薯卖出去就能得到一金十三银,而她家中还剩下最少两千斤番薯,农妇的脑海中好像是在下金币雨。

    看着有些呆滞的农妇,董鑫提高一些音量又重复说道:“你可愿意。”

    这是农妇才清醒过来,不好意思的向董鑫回道:“小人愿意,小人愿意。”

    董鑫又道:“那好,一金十三银,你是要一张一金券、十三银券还是十一张十银券、三张一银券?”

    农妇稍微思考一下才回到:“大人,小人要十一张十银券、三张一银券。”

    普通人家都是按铜币花钱,何曾直接用过金币。

    “嗯,好,你在这张收购单上摁个手指印,这一百一十三银券就是你的了。”说着,董鑫给农妇开出一张云氏商行收购她手中三千七百五十二斤番薯的单据,只要农妇在这上面摁个手指印董鑫再将一百一十三银券给农妇,这宗交易就正式成立,而且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