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风帆战舰 >

第145章

风帆战舰-第145章

小说: 风帆战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启圣说完,陈永华说道:“大将军,属下也认同姚先生的观点。”

    卢若腾也认为当务之急是铲除满清,匡扶汉室,不应该将精力都浪费在台湾。

    他说道:“我也赞同姚熙止的策略!”

    郑成功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这件事就交给复浦你去办!”

    郑成功觉得比起军略来看,陈永华在政务上的能力更强。

    郑成功有意让陈永华担任台湾巡抚一职,但陈永华现在才19岁,太年轻了,贸然提拔到高位,只怕众人会不服。

    所以郑成功就像让他处理高山族一事,让他们都认同他的能力。

    这也是郑成功给陈永华的一道命题,做好了就上任,没做好,继续当他的天地会总舵主一职,联系各方义军,探听敌情去。

    陈永华听到郑成功的命令,忙躬身说道:“是,属下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大将军的委任!”

    第二天,陈永华没有急着调兵遣将去对付高山族,他带着七八个政法大学的学生开始走访了高山族。

    现在台湾刚收复没有多久,不少高山族部落对郑家军都抱有戒心。

    陈永华就带着七八学生就出门,实在让人很不放心。

    陈永华自个到觉得没有什么,自小练得一身好武艺,等闲十几个近不了身。

    郑成功听到都不知道该说陈永华是艺高人胆大,还是不知道时世艰险。

    这个年代谁还玩单挑、玩光明正大地打斗。

    都是来阴的,玩群殴。

    郑成功强制陈永华以后必须带上二十多个虎卫营的警卫才可以外出。

    在强制下,陈永华只好带着警卫出门了。

第十八掌 治理台湾(中)() 
历史上,郑成功领有台湾之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也带来一波汉人移民潮。

    郑成功虽然在攻下台湾的同一年逝世,但继位的郑经与郑克塽持续统治台湾21年。

    郑成功父子的经营下,台湾逐渐摆脱了落后状态,赶上祖国大陆其他富庶地区,成为祖国一座美丽富饶的岛屿。

    同时引进的中国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奠定了台湾在日后成为一个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社会,而不仅仅是另一个海外华埠。

    因此有学者形容郑成功父子决定了台湾尔后四百年命运。

    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之为民族英雄,不单是因为他从荷兰手中收复了台湾,还有他对台湾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施琅之所有没有郑成功的名声那么大那么好,除了施琅反复以外,还有就是他对台湾一点贡献都没有。

    收复台湾以后,郑成功改大元为台湾,热兰遮城改为台南城,开始了把台、澎经营为东海舰队基地。

    陈永华自从接到郑成功的命令后,就带着何斌、马信、杨祥,等人巡视新港、目加溜湾、肖垄、麻豆、大目降、大武垅、他里雾、半线等地。

    一连十天的走访,陈永华已经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了台南的基本状况。

    台湾的土地平坦膏沃,台湾地广人稀,高山族同胞“计口而种,不贪盈余”,土地利用率很低,便于移民垦荒以及屯田养兵。

    为了能计算田地的分配,陈永华和王忠孝组织户部官员对台南地区进行了人口调查。

    以前台湾根本就没有户籍统计,而一直以来的战乱、饿殍、瘟疫等,百姓人口浮动很大,不少原住民甚至绝户。但同时,亦有不少难民流入大元。

    同时为了清楚台湾的人口,也是为了彻底安定台湾的治安,陈永华带着手下重新统计了台南的人口户籍。

    这个时候台湾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整个台湾正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就是台南了。

    经过陈永华和王忠孝等官史近两月的努力,台南户籍的统计有了结果。

    经过仔细审核统计,一个新的人口数据终于出炉——台南共有2万汉人,八千高山族,当然其中还不包括一些仍隐居山林的高山族。

    接下来,陈永华就开始有条不紊地针对台南的现状,施行起相应的政略来第一步,便是安抚百姓,顾虑耕种

    得益于郑芝龙当年的政策,以及荷兰的暴行和郑家军的军纪,台南的高山族对郑家军并不甚反感,或者还有些欣喜。

    陈永华在征得郑成功的同意后,颁布两条政令。

    1。鼓励百姓开垦荒芜土地,鼓励那些隐匿居住在山中地百姓,包括高山族人出山定居,凡出山定居者。由县府载入户籍,分配土地。陈永华特地颁布政令凡新开拓之土地,三年之内不征收任何赋税。

    2。三年后,台湾粮赋税收比由荷兰统治时横征暴掠降为15取1,同时不再征收杂税;

    这一举措。不但可以增加户籍,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力发展台湾。

    这两条政令在陈永华派兵每到一个乡镇,就大力宣传下,传遍全岛,

    这些政策都需要有雄厚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撑。否则根本无法维持下去。

    幸好,荷兰人在台湾实行暴政,搜刮了大量的钱财。

    郑家军夺取大元后,这些钱粮物资就全部归郑成功所有,实施起来倒时不难。

    同时,陈永华也奏请郑成功,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被打败,除了一些顽固的高山族需要征讨外,不需要再攻打什么城池。

    可以让一部分士兵农闲时,训以武事;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以耕。寓兵于农!

    郑成功同意,攻打台湾的六千多士兵当即遵命领兵前往指定地方开荒屯种。

    为解决台湾粮食不高的问题,陈永华奏请郑成功从大陆引进种田能手,指导台湾百姓耕种。

    糖在台湾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最早在荷兰人人占据台湾时,甘蔗和蔗糖就是荷兰在台湾除鹿皮外最重要的收益。

    为了能在保证粮食的,尽可能的增加蔗糖的产量。

    陈永华请格物学院的几个学生对台湾的制糖工业进行改良。

    改良后的炸糖工艺,做出来的白糖比原来的白糖,虽然甜度并没有增加多少,但过滤了杂质,雪白了不少。

    陈永华将甘蔗提炼出砂糖,作为商品贩卖给大陆、日本、南洋,甚至远欧洲等地。

    在陈永华不辞劳苦、亲力亲为的四处奔走下,台南各地百姓正努力的耕作。

    台南地广人稀问题,许多原本因无人耕作了荒芜的土地被重新开发了起来。

    在大力发展台湾的农业时候,陈永华也从大陆引进棉布等商品,这些商品流入台湾,大大降低了物价,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当时台湾民众,只会用煎熬海水来制造食盐,因此盐的品质很差。

    陈永华为了改良制程而引进淋卤晒盐法,流程大概如下:先在盐田附近挖水沟,使海水淋到沙土上形成盐土,再将从盐土提炼出的盐卤,拿去结晶池经过日晒得到一颗颗的盐粒,提升盐的品质。

    民以食为天!

    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后,陈永华向郑成功提出建立学校的建议。

    一开始,郑成功有些迟疑,因为现在大陆的学校也没有建立多少间,教师等资源严重稀缺。

    台湾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暂时没有必要建立学校。日后台湾发展起来了,再建立学校也不迟。

    陈永华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

    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纯朴,若能举贤才以助理,经过一段时间教养生息,便能赶上中原地区。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

    最后郑成功被说服,同意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并授命陈永华负责有关事宜。

    陈永华的内政才能,在这一整套政略措施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第十九章 治理台湾(下)() 
大肚王国是16世纪中期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猫雾族、巴则海族和一部分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准王国”,部落共主称为大肚番王。

    领域范围主要在台中县,以及彰化县和南投县的一部分。

    荷兰占领台湾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两度攻打大肚王国,“大肚王”抵挡失败后,与荷兰东印度签约表示服从,不过实际上大肚王国仍维持半独立状态,并禁止荷兰传教士在起辖区领域传教。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肚王派使者面见郑成功时,竟然妄称,大肚王国是独立国家,要求独立,希望郑成功承认。

    郑成功听到顿时大怒,一个小小部落竟然敢妄图分裂台湾,竟然是不知天高地厚。

    “回去告诉那个蠢女人,乖乖归顺还好,位不失爵。不自量力,还妄图想分裂台湾的话,那就等着给自己收尸吧!”

    说完,郑成功叫警卫将那使者乱棍打出去。

    1648年上任大肚王逝世后,其外甥陈扁扁继任大肚王。

    因为当时大肚社系还处于母系社会,所以当时大肚王国的实权掌握在陈扁扁的外祖母蔡阴文手中。

    大肚王国的使者返回领地后,向陈扁扁禀告了郑成功嚣张的答复。

    陈扁扁听到畏惧地看着外祖母蔡阴文说道:“要不,我们也就按照郑成功说的,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

    蔡阴文听到用手中的藤杖痛打陈扁扁,说道:“你这个白痴,投降了,我们的权利还能保住吗?我们大肚王国有山川之险,连荷兰番鬼都奈何不得我们,何惧一海贼。那帮海贼敢来,就让他们回不去。来人,传我命令,所有部落的青壮都召集起来,抵抗海贼!”

    陈扁扁畏惧外祖母蔡阴文,根本不敢反抗,只能发出命令。

    郑家军的探子打听到大肚王不肯投降,妄想利用地险抵抗郑家军的消息回禀了郑成功。

    郑成功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派人将军报递给了陈永华,并告诉他,既然台湾的事全权交付于你,你自己处理。

    陈永华看过军报后,放下了手头的政务,带着五千兵马就向台中杀去。

    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条苍凉的古道,蜿蜒的向前延伸着。

    然而,就在这条古道上,往日行人稀少地路径上,现在却又一大队的人马在缓缓的前进着。

    足有五千多人的军队一起慢慢向前走着,整个队伍没有喧哗,非常整齐,非常安稳的向前行进着。

    自领军以来,第一次以这样的速度行军,刘国轩有些不耐烦地对陈永华抱怨道:“录事参军,为什么要这么慢,早点赶过去,杀了大肚国那群叛军不好吗?这鬼路,太让人烦心了!”

    说完,一刀将路边齐人高的芦草斩断。

    陈永华笑着说道:“刘将军,不要着急。高山族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以计谋胜之,只恐其不服。今日降之,明日复叛。如此,不利于台湾的久治。这次铲除台中的高山族,以攻心为上。以堂堂正正之兵打的那些高山族无知之辈畏惧,屈服。这样才能彻底平定高山族。”

    “哦!”刘国轩听到,只能无奈地回答道。

    回答完刘国轩,陈永华坐在马背上,默默的盘算着。

    陈永华非常清楚地明白,郑成功将此事全权委托给自己。

    这是大将军给自己的一个实践的机会,既是锻炼自己的实际军事能力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独挡一面的机会。

    大肚国这小小部落,并不是什么军事强大的国家,即使是他们所有青壮都联合起来的兵力,那也跟郑家军差地太多了。

    而且,他们之间也只部落同盟的关系,正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地方。

    一声报,止住了陈永华的思想。

    一个士兵跑到陈永华面前报告道:“参军,五十里外的山脚有大肚国的兵马聚集。请参军定夺!”

    “传令前部暂停,命令探马查清他们到底有多少的军队,军备如何?”陈永华不慌不忙的命令到。

    “是!”那士兵忙起身去传令。

    随着郑家军的探子将更详细的情报一一回报,大肚国的士兵也知道郑家军来了,在山脚紧张地等待着。

    郑家军前行的部队,刚刚接近前方的山脚,还有五六里的距离,大肚国的兵马就猛地扑了上来,想趁郑家军刚来,以逸待劳,击败郑家军。

    大肚国的士兵足有三千多人,其中一半的士兵都没有衣甲,光着身子,拿着一把木制的矛就呼啸着,挥舞着兵器,快速的突击着。

    郑家军前行的部队,早有准备。

    一看这些人冲上来,郑家军以铁皮包裹的板车首尾相连,圈成了一个圆阵,同时镶有利刃的挡板也被挂在了车帮上。

    一眨眼的工夫,一道钢铁的防御工事已经形成了。而那些站在挡板后面的火枪手,已经做好了射箭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