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盛唐金手指 >

第61章

盛唐金手指-第61章

小说: 盛唐金手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还有不少的酒肆由女子做掌柜,如李白的诗《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李商隐的诗:“美酒CD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以上都是描写女子做酒肆掌柜的佳句。

    唐代酒业是既抽税,又有地方性的官卖制度。唐代的酒税相当可观,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军务开支巨大,更加重了税收。据《文献通考·征榷考》记载:唐代宗广德二年,规定“随月抽税”;唐德宗贞元二年规定了卖酒的税率,卖酒人每卖一斗“榷百五十钱”。以唐文宗太和八年一年计,全国的酒税钱即达156万余缗,数目已相当可观。

    甄乾既然酿酒出售,自然绕不开鹿泉县官府,除了每一个月往县衙送十坛美酒外,还拿出酒肆三成干股送给县衙。

    花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只要是封建王朝,盐铁酒茶都是一本万利的行业,抽重税也就不可避免,朝廷对酒税管理的非常严格。

    甄乾现在能做的产业不多,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能做。土地产出的粮食一粒都舍不得出售,还大量从外地购买粮食隐匿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酒肆、粮铺、钱庄、酒楼是甄乾敛财的四大支柱产业,酒肆一开始收购一些自酿酒出售,但利润极低,不得已开设了一家粮铺收购杂粮,高粱、大豆、黍、稷等都是酿酒的好作物,也能避人耳目。有了粮铺和酒楼做掩护,甄乾收购粮食的举动并未引起县衙的注意。

    钱庄属于甄府在鹿泉县的产业,分家的时候送给甄乾,一开始甄乾还感觉钱庄可有可无,可是在了解之后把甄乾吓了一跳。

    唐代主要货币为铜钱和绢,金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使用之前要到钱庄兑换,而兑换的手续费高的吓人,金银兑换铜钱手续费为百分之五,兑换绢收取百分之二手续费,进出都能赚钱,标准的吃完原告吃被告,这种好生意如果不插上一脚就不叫甄乾了。

    钱庄兑换货币还只是冰山的一角,真正的利润来自于放贷,唐代的利率和后世可不一样,已经不能简单的用高利贷来形容了。后世民间离谱的贷款月息不过一二分,借贷一万元,每月利率不过是一二百元。而在唐代,借贷的利率高达八分,这还不算上复利。

    为什么唐代月息会到达七八分,这里需要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公廨钱,这时后世很难理解的一件事情。

    隋唐时期为供官府各种公用和充作官吏俸钱而设置的由官府经营商业和高利贷的本钱。又称公廨本钱。隋初,在京师和诸州官署都设有公廨钱,出贷经商,收利以供公用。唐承隋制,武德元年即设置了公廨本钱,以诸司令史掌管,每司九人,号捉钱令史,其中以品子(六品以下官员子孙)充当的,称“捉钱品子”。每人领掌五十贯以下,四十贯以上;每月纳利四千,每年纳利五万文,作为京官的俸钱。能按时送利者,满一定年限,可参加吏部铨选,授予官职。太宗时一度废罢,至贞观二十一年又恢复。当时京师共有七十余司,有捉钱令史六百余人。诸司公廨本钱总数在二万四千贯至三万贯之间。

    地方州县和折冲府也设置公廨本钱,以典吏主之,以供佐史以下吏员的常食费用和各官员的俸料。据敦煌县博物馆藏燉煌地志残卷所载州县公廨本钱和《新唐书·食货志》所记州县公廨本钱数额推算,开元时全国州县公廨本钱总额在八十万贯至一百万贯左右。

    在唐朝前期,公廨息钱一直是百官俸料的主要来源之一。

    唐后期公廨钱制度继续实行,息钱主要用于官府公食、祠祭、蕃夷赐宴、诸项杂用及馆驿、病坊、教坊等。诸司公廨本钱有显著增长,又称食利本钱。

    公廨钱的利率,武德、贞观时皆月息八分生利,开元初七分生利。

    唐初公廨本钱由诸司令史主掌。永徽以后均由高户即百姓中的富户主掌。主捉钱的高户在唐早期被称为“捉钱人”、“捉钱户”或“捉利钱户”,可免除徭役,有罪须牒送本司本使科责,府县不得擅有决罚。捉钱人常有用私钱添入官本,广求私利的活动,遇到逋欠,就以官本为名,无理逼迫债务人。

    公廨本钱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诸司每季、州府年终要向尚书省申报一次,并由刑部比部司勾覆。元和时,秘书省等三十二司食利本钱,委御史台管理,每至年终,勘会处分。

    朝廷借贷的月息是七分,民间借贷的月息自然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如此高的月息成为钱庄最大的收益。

    开元六年秘书少监崔沔上书:“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成为唐中后期的毒瘤,遇到灾年,破家者不计其数。

    第二更送上,推荐票快来!

    (本章完)

第93章 合作事宜() 
频繁出现在酒坊中的胡人给甄乾敲响了警钟,这不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时代,县令的一句话就能让万贯家财成为过眼云烟,强权社会中,只有地位和实力才能生存。

    甄乾喝着美酒,吃光了面前的几只大闸蟹,又把筷子伸进了小竹和小梅的烤鱼锅子里。

    一条四斤多重的草鱼洗净去鳞后劈成了两半,用香料腌制了半个小时,接着在炭火上慢慢的烤,不时还撒一些孜然粉。等鱼烤好后就放在平底锅里蒸煮,锅子里一定要放混合油(猪油和植物油各一半),油已经用花椒和茱萸调制好(大唐还没有从美洲引进辣椒,只能用茱萸替代了),葱姜蒜豆瓣酱洋葱调味,白嫩细长的豆芽、黄澄澄的豆腐皮、碧绿欲滴的蔬菜,满满一大锅让人垂涎欲滴。

    唐代大部分香料都是从西域丝绸之路运到各地,价格贵的吓人,不是富贵之家是很难享用的。

    据说诸葛烤鱼在唐代已经流行,唐玄宗李隆基听说烤鱼的来历后,赞不绝口,还钦赐了“诸葛烤鱼”的名字。

    “醇和味美、鲜上加鲜!”

    婢女是不能和主人同在一个桌上吃饭,可甄乾没有这个顾忌,不仅拉着小竹、小梅和自己一起吃饭,还发明了小饭桌放置在暖炕上同榻而食。

    二女一开始还有些拘束,可时间一长,发现甄乾并不在意尊卑之别,也就半推半就陪着甄乾一起用餐。

    一个人吃饭是孤独寂寞的,小竹和小梅虽然算不上什么美女,但相处时间一长,彼此也有了感情,三人之间说话中带丝丝的暧昧。

    小竹嘻嘻的笑了起来:“郎君说的是烤鱼还是人?”

    甄乾夹了一块鱼肉塞进小竹的小嘴中,“知道还说,堵不住你的嘴吗?”

    小梅不满的撅起了小嘴,一块鱼肉马上就递了过来:“怎么能少了我们秀外慧中的小梅呢?”

    小竹一口、小梅一口,甄乾忙的不亦乐乎,嬉笑间不知不觉将二女搂进了怀里。二女丰润的腰身略显有些丰满,不堪一握的细腰在唐代很难找到,和后世的审美风格相差很大。

    唐朝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从史书中对武则天的描写也可以推断,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

    这种审美取向是一种全方位的审美理念,所体现的是一种力量型的、开放兼容的文化视野。譬如唐人喜爱牡丹,而牡丹的花型正是高贵丰满。唐人塑造的骏马形象也都是骠满臀圆。而唐代影响最大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浑厚。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大一些,就会发现,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马路是最宽阔的,宫殿是最高峻宏伟的,当时的中国几乎是世界向往的中心。这一切体现了一个民族进入高度成熟、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洋溢出的蓬勃朝气和高度自信。

    唐人崇尚并醉心的这种气魄、力量和开张的美,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热烈放姿、开拓进取、积极向上。

    无论是哪一种审美观点,都与这个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爱丰满也好,喜欢窈窕妖娆也罢,不过是时代气息的一种映射,和甄乾无关,和唐人有关。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句话不过是尘封在甄乾脑海中的记忆,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听起来是如此的滑稽可笑。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甄乾喜欢长长的头发、白净的皮肤、清澈的眼眸、高挺的鼻梁、樱桃的小嘴、还有瓜子脸,高挑匀称的身材,每一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美女标准,内秀、含蓄、热烈、妖娆、妩媚等等,二女的便在不经意之间迎合甄乾的观点,认为这才是甄乾女人应该做的事情。

    嬉笑之间三人已经搂在了一起,烛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熄灭了,只留下娇婗和厚重的喘气声。

    晨曦的阳光从纱窗外射进来的时候,甄乾一个人四仰八叉的躺在暖炕上,手里还残留着一抹留香,身边的二女已经不见了踪影。

    没有上班的闹钟声乱耳,壁炉里传来轻微的噼啪篝火声和小梅的呼唤声:“郎君醒了!”

    一夜的疯狂榨干了甄乾全身的精力,松懒的翻了一个身,准备继续补觉:“郎君……,赵员外、韩员外已经来了,正在客厅喝茶等郎君!”

    甄乾轱辘一下从床上坐了起来,“给我更衣!”

    唐代装束非常繁杂,初到唐代时,甄乾连自己一头长发都梳理不好,就不要说穿衣了。

    小梅伺候甄乾穿起了袍衫,“袍”指有里子的夹衣,冬可絮绵,“衫”为单衣,两者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衣。圆领、窄袖、右衽,领口和前襟各有一枚扣袢系合,长度一般在小腿至脚面之间,从里到外最少有三层,隆重的场合甚至多达十几层,没有人伺候还真的穿不起来。

    古代的穿衣打扮和身份有关,什么人穿什么服饰的衣服,什么场合穿什么款式的衣服,都有明文规定,穿错了可不是打几下屁股那么简单,有时掉脑袋也有可能。

    在小梅一阵倒持之后,一个唐代偏偏少年的形象终于出现了,黑色幞头、浅灰色袍衫、乌皮暖靴,腰系革带,玉佩、香囊装饰品一件不少,直到小梅眼里露出满意的光泽才算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了小半个钟头。

    “每天穿衣服都是这么麻烦……!”

    甄乾不是没有给自己设计出一些后世的服装,可是这些服装只能在卧室里穿,要是穿出去会客走亲访友,绝对会被人当成疯子对待,打死都算轻的。

    当甄乾设计出只有三片布条的比基尼时,二女足足的惊叫的一整晚,最后还是在甄乾“银威”之下,才勉强躲在被子穿给甄乾看,差一点羞愤而死。

    第三更送上,求打赏和推荐票!

    (本章完)

第94章 征发徭役() 
甄乾拿着猪毛牙刷蘸着青盐在嘴里捣鼓了半天,算是清洁了口腔卫生,这个过程甄乾做的一丝不苟,可不想在唐代患上什么牙病。

    不要以为唐代就没有牙刷,唐代的牙刷是用竹片、骨头或者玉石作为骨架,一根十多厘米长的小棍,外形扁平,上宽下窄,顶端镶有鬃毛。当然普通人是使用不起的,只能用柳条充数,如果不会使用的话,刷一个牙满口是血太稀疏平常了。

    唐代的牙膏其实就是青盐,到了晚唐时期,开始使用加有茯苓的牙膏,到了后来配料越来越丰富,包括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香料等,最后还需以熟蜜调成糊,这就是古代的牙膏,也叫牙粉,是不是很操蛋。

    为了自己一口健康的牙齿,不患上牙病活活疼死,甄乾也就捏着鼻子认命了。

    后世人恐怕很难理解每天起床能用上一个小时,这在古代富裕人家并不奇怪,这还是在小梅的帮助之下,要是甄乾自己动手,一早上就不用会客了。

    “赵员外、韩员外,……让两位久等了!”

    赵文善和韩光裕是仙台村附近乡里的大地主,家中有良田近万亩,听说仙台村亩产四石,一开始还不相信,可是传的人越来越多,便亲自上门打听。

    甄乾倒也没有否认,几家离的不远,刻意隐瞒反而显得生疏,真要是闹起来,甄乾反而被动了,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

    “打扰了……”,脑肥肠满的赵文善呵呵一笑,五十多岁的脸上看不见一道褶皱,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